APP下载

纤维艺术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

2021-11-30

大众文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纤维身份材料

邱 洁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011)

一、纤维艺术概述

“纤维艺术”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艺术文字中,21世纪初引入中国。在汉语词典里,“纤维”的含义是“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细状丝物”,天然纤维如动物的毛发、蚕丝、植物藤皮等;人工合成纤维是指化学、金属、玻璃纤维等。从狭义上来说,单纯指采用传统编织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或者采用软材料线,所延伸出来的一种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其既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实用价值也兼具现代观赏价值,集实用与审美功能为一体,然后通过编织、缝缀、拼贴等多种形式方法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总称之为纤维艺术。

二、纤维艺术文化身份分析

现当代身份一词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指代作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艺术范畴里也丝毫不例外,二战结束不久,身份主题成为欧美艺术创作中心的主要部分。对于战后的艺术家们始终绕不开的是“作为个体的我是谁”,“作为群体的我又是谁”对于艺术家们和艺术种类边界的划分,在艺术界中,始终存在。而在当今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理论阐释使用身份这个词时,通常所指的是社会和文化身份。在纷繁杂乱的艺术边界中,需要厘清什么是纤维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对于其文化身份的研究十分必要。

1.影响纤维艺术身份建构的因素

在身份建构学中,身份建构是指关于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1],而对于艺术范畴的建构,则是对该领域的认同。社会建构理论家认为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动态形式,也是建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从语言与身份建构的角度分析,建构的因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作为一种材料艺术,材料是纤维艺术创作的母语。表现内容题材、形式、肌理表现等都依附材料的选择,其纤维艺术的丝线状,细腻纤维材料也在众多艺术领域中标新立异的语言身份特点之一。其次,从材料语言外延表现下的肌理语言,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艺术创作中但凡鲜明地只想强调纤维特有的极强的柔韧性、亲和力肌理美感,这也会导致艺术作品现代纤维艺术的个性化身份彰显。再者,纤维艺术以传统的编织艺术形式不断演进为多种表现形式的艺术,即便是在不断更新换代,编织,缠绕的形式语言为纤维艺术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杆。总而言之,无论是材料还是肌理、形式语言,都是构成纤维艺术可感知可触摸的独特艺术身份的主要因素。

2.现实构成与身份构成的转变

纤维艺术本源于生活,从最初防御寒冷、遮蔽身体的作用,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从传统的手工艺术上升到作为观赏用处的壁毯壁挂艺术,自80年代,纤维艺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对于纤维艺术独具柔韧性、亲和力的材料艺术,艺术家们开始对过去的纤维艺术表现形式、材料、工艺技法再度思考,打破以往对绘画复述形式,开始走向空间,区别与以往的宗教创作主题,开始注重作品对生活、社会、政治、经济多维度探究,成为艺术家们精神寄托以及体会精神愉悦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现代纤维艺术集传统织、染、绣、多种工艺,在材料、技法、表现形式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身份的艺术表现形式。

3.探究纤维艺术的四种文化身份

(1)自然文化身份

无论是从纤维艺术的材料还是创作工艺甚至是创作主题,纤维艺术始终脱离不了自然性这一属性。《韩非子•玉蠹篇》中记载到:“上古之世,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礼记•礼运篇》中云:“昔者……未有火化,食草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都是人类利用天然纤维材料对自身的一种保护。可以说,材料是纤维艺术的第一造型语言,同时对材料的加工技法的选择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工艺与材料相辅相成,选择相应的技术工艺,才能充分体现和展示材料的独特魅力。历史早已证明,编、织、染、缂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留下古人对生活环境中取舍到的材料加工所形成的传统技艺,架构起自然文化特点的纤维艺术形式,一直传承下去,影响着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同时因其起源于自然,自然赋予的纤维艺术材料所具有的亲切感,吸引艺术家们热衷对于自然的主题的表达。

当代纤维艺术家吴帆的《节气系列》一系列作品通过模拟大自然中的花和叶子自然生动的形态来展现中国农耕文化,巧妙地利用金属丝缠绕,编织大自然植物的特。作品中的大自然“种子”颇具有寓意,也正是采用“种子”这个生命符号,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 生命的理解和表现。

(2)传统文化身份

现代纤维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发展得越生机勃勃,还得归结传统纤维艺术向现代纤维艺术的过渡始终延续自己的根基——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纤维艺术家们不断追求与探索的指引线,传统文化元素与传统技艺在纤维艺术中像两条血脉相连根植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为纤维艺术提供营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一,纤维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元素之一中国山水画结合在纤维艺术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由清华大学林乐成教授所创的《高山流水》就是最好的例证。以线代笔,将山水画中的“勾、皴、染、点”的技法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采用羊毛材料为载体和浮雕的形式,织造出气势恢宏的纤维艺术作品,这种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对于纤维艺术来说是一种传承与创新,一种传统文化的弘扬;其二,现代纤维艺术往往被称之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古老是因其渊源的传统文化技艺一直保留,传统的刺绣纺织、编织工艺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现代纤维艺术从这些承载传统的文化特点的技艺借鉴必然作品附带传统文化气息,如传统的图案、形式、色彩、民族文化,这些符号与纤维艺术的材料相互交融,必定能营造出浓厚的纤维艺术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这也是近年来,纤维艺术探究者们所要追求和探究的主题方向。

(3)民族文化身份

中华民族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历史文化,从最早古人所创造的四大发明技术领先西方国家备受瞩目,到蚕丝、瓷器等艺术品运输西方当作珍宝储存,就已经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久远的历史时期被世人所知晓和吸收,时过境迁,智慧的中华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价值至今人们都无法超越。伴随着国家实力逐渐增强,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人民认识到,具有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的中国,只有提高全民素质,将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承延续,才是走通中国的经济强国之路。因此,在各个领域,对民族文化的嫁接成了集中的趋势,纤维艺术也不例外,在20世纪初期走入中国的大门,艺术家们就开始对西方古老的壁挂艺术深入思考和创新摸索,从二千年以来的“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作品呈现可看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色彩,以及采用中国式的传统手工技艺在纤维艺术作品中陆增不减,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符号的纤维作品在国际纤维艺术大舞台向世人展示出东方艺术的神秘魅力。在艺术家们的眼中民族文化有取之不尽的元素值得深究,比如在现代纤维艺术中将原始时期的彩陶纹饰、人面鱼纹中充满趣味的人物图案、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出土于汉代时期的织锦中的纹样作为古代的纹样符号,结合创新的材料和技艺运用到纤维艺术创作中,产生新的东方文化性符号的纤维艺术作品。可见,民族文化逐渐成了艺术家们创作的根基,也成为中国纤维艺术在国际交流创作中明显的一大优势。

(4)科技文化身份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在艺术领域的涌现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为纤维艺术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艺术家们打破原有的传统纤维材料,结合前沿技术手段,如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声、光、电等新的技术给予了纤维艺术全新的肌理表现,对作品赋予创新的表达理念[2]。正如科克托所言:“艺术是活的科学。”科技的发展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传统材料

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柔性的纤维艺术结合,实现了传统纤维材料向智能新材料的转化,也使得单一的学科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转变,成为一门综合性、多元性的艺术学科。科学技术的融入,极大的丰盈了纤维艺术材料的艺术表现语言,展现出颇具独特的功能和艺术观赏价值。以光导纤维材料应用为例,波兰纤维艺术家沃洛戴克•塞根采用光导纤维作为编织材料,将其编织进传统的羊毛壁毯中,在原始的材料中附加新兴光感技术,打破了传统静态式壁挂艺术视觉形式,呈现新鲜视觉体验。

2.更新表现技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发展,新技术逐渐渗入到纤维材料中,可以说对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是一种挑战和攻击,跨学科领域技术研究日益明显。美国编织艺术家珍妮特•艾克曼的一系列作品《未编号的天空彩绘》则引发艺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她将传统的编织技术和新技术(从渔网中提取雾化水粒子转化为材料)相结合[3],融入光,和数控传感技术,观众可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改变作品色彩肌理,只需点触屏幕就可改变作品的光束变化,与观众产生一种奇妙的视觉互动。科学技术植入到纤维艺术创作中来,各种新颖的展现技法,丰富了观众的情感体验,也颠覆了传统编织技艺语言,也因此,大家对这门艺术所带来的力量越发感到好奇。

3.更新表现形式

当新兴的数字化媒体技术逐渐应用在纤维艺术领域时,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多样化,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从三维到多维的升级。科技改变了纤维艺术的创作方式,弥补和填充了设计创作语言,也使得纤维艺术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对生活物质层面的展现,更是传递和弘扬人们精神与文化的一门艺术。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现有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新材料和新技术将纤维艺术化腐朽为神奇,赋予了现代纤维艺术新的生命血液,在今天的各个展览空间被大众认知、接受,甚至参与创作,可见科技文化根植于纤维艺术发展史中。

在多向度的研究和挖掘纤维艺术所具有的自然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科技文化四种身份的同时,打破模糊的形式边界,让大家重新认识、反思考这门历久弥新的手工艺,不觉中,传统且弥新的纤维艺术已经悄然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无限生命力,其沉甸甸的文化内涵必定在当代语境中附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毫无疑问,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的价值意义研究无疑是为纤维艺术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厚的基石。

三、现代纤维艺术的价值表达

至今纤维艺术已经发展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失的一门艺术,从纤维艺术的发展的两个方向来剖析其价值表达,一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家们表达和宣泄个人情绪的一种创作途径。二是服务于建筑艺术,成为建筑环境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现代环境空间增添视觉亮点和赋予精神文化内涵。在这两种发展趋势中,现代纤维艺术价值意义在人、社会空间环境中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

1.实用价值表达

从传统意义上看,古人所采用的树枝、藤蔓、麻草所编织的遮挡物和生活容器,就已经清楚展现纤维艺术实用性的一面。随之社会时代变化,现代纤维艺术的柔软、亲和、隔音、点缀装饰的特性应用在建筑室内空间,弥补现代建筑空间的冰冷特性,营造现代意义、人文性十足的空间环境做了巨大的贡献,在环境空间中纤维艺术实现了初始功能实用功能的表达。

2.引导审美价值观

进入21世纪以来,当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新的生活模式会占据旧的生活模式,人类的精神满足远超过物质满足,对美的理解和表现发生转变,而在纤维艺术的变化历程中本身所体现的就是“美的发展历程”,综合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形态[4],特殊、多变的材料,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在形态、色彩、肌理、空间美学上作为人们生活中点缀服饰、家居装饰中的导向。凭借材料的自然“亲和力”获得人类的认可和亲密的感受,这是在绘画、雕塑或是现代装置艺术无法超越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纤维艺术也将会朝着实用、舒适、便捷化的发展,以材料为依托,从平面、立体、空间多维度传达创作理念;从浅表的实用性,潜入文化政治哲学等深层次的思考,作为传递精神文化的一种艺术媒介,引领人们的时代审美观。

3.承载社会文化价值

古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最基本的纤维材料就是树皮、藤蔓、草、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材料,而正是这些纤维材料构成人类古文明发源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人类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手工编织技艺为源头的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5]。回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记载留下特别的历史文化,然后对后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艺术等等产生影响。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的话来说:“文化是无处不存在的。”但凡涉及人类思考、创作的活动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也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因此纤维艺术的成长,其作品也将折射出特定社会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溯源纤维艺术的发展脉络,从身份概念中的文化身份角度来建构描绘当前现代纤维艺术的面貌特征,以此来区别当代艺术中其他艺术种类。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辨析现代纤维艺术的身份是建立在纤维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四种特殊文化特点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这门化腐朽为神奇的纤维艺术研究,以及创作一件新视觉感受纤维艺术作品,只有寻求兼容并蓄,在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嫁接新型科学技术,才能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对社会文化环境中建立起纤维艺术价值体系,有巨大的价值意义。

猜你喜欢

纤维身份材料
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探讨
跟踪导练(一)
可爱的小瓢虫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