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30李文波王丽娟刘莹莎
李文波 王丽娟 刘莹莎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当前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心理健康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成长环境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要求,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将其和思政教育相结合,这对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就有着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从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能发现,当前大部分同学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高校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体现在几个层面:
1.有助于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当代大学生都是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太大的磨难,所以心理素质相对就显得比较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期阶段,有着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人生价值观念,思维也相对比较活跃,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下,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有着积极作用。
2.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目标,开展教育工作不只是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都能不断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地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心理健康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素质。
3.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缓解学生心理疾病,及时对学生心理加以疏导,这样就能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因素影响,其中还存在着诸多层面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
1.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高校基本都建立有心理咨询室,具体的作用发挥却不是很理想,而在环绕着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设施建设层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在制度建立上没有和实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度的不适用以及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心理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来自家庭以及学习等方面,而心理咨询室的教师自身就要能够有专业的素养,对学生隐私要做到保密,但在具体当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认识
从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现状能够发现,专业课程开设比较多,而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对此重视度不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课程教学方面重视度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渐的边缘化,学校师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知得不到有效提升,这就会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现状能发现,人才的缺乏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通常是兼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专业性不强,这就很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的处理,难以达到教学的要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可行性及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有着其可行性,两者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层面: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来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较注重,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中了解生命意义,课程教学中不单单是进行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学会自我管理以及情绪调节等,提升学生综合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而思政教育中的立德树人理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有着一致性。
2.教学内容的互补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还体现在两者的知识内部互补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对学生的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等培养比较注重,而对于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视度显然是不够的,对于学生怎样适应环境以及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教育也相对缺乏。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乏内容进行了弥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从而有效避免学生由于各方面压力对自身造成不利影响。通过两者的教学内容相互的补充,这就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思政教育对心理教育的升华作用
提升心理教育质量水平,在思政教育下能起到积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困境当中能及时找到宣泄出口,及时缓解心理压力。通过思政教育,能健全学生人格,促进思想道德品质提升,通过思政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作为公民的职责以及义务,对学生心理教育起到升华的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遵循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就要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落实,从而促进课程的有机融合,从以下几点要求要加强重视:
1.发展要求
将思政教育融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完善,让学生能够在适应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就要能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层面以及思政方面的知识都能吸收,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2.主体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服务对象,突出学生主题作用,促进全面健康的发展及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教学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就要注重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就能为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有着良好作用。课堂教学中能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及身心特征相结合,让学生在心理素质以及思政素养方面都能有效提升。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问题及实践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问题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进行结合,在实践教学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两者的结合没有和实际教学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教学模式化以及交流互动少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以及学习兴趣要求。心理教育方面没有全面化落实,存在着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割裂的现象,在教育理念上以及实践生活没有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内容上融合度还相对比较缺乏,这些都会影响教育最终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措施
为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结合质量,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方面加强重视,从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结合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结合,需要从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从教学目标上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紧密融合,形成新的教学体系,这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质量水平提升,要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的起始是人际关系,通过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就能促进学生成长,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能相互沟通交流以及分享,从而来形成互动以及促进的关系,在积极人际关系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学中在团体辅导活动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下,构建心理健康知识网络让学生能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互动的关系当中,这对学生学习共同体作用发挥就有着积极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政教育创新方式
为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加以促进,这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积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时候需要和思政教育相联系,采取多样化方式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生活的问题相联系起来,将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抽象知识联系起来,内容成学生情感共识,这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就能起到积极作用。教学当中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形成主体意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加以运用,并和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动态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下,这对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就能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思政教育,这是对教育模式的创新体现,要充分注重在实际教学中能以新的教学观念和内容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新的体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在两者的教学结合下,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思政知识间的联系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成长,这对学生完善自我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