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编排及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29蔺倩洁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任务群新课标

摘 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主要是想改变以往单篇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强调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一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课改要求,老师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探索,才能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探究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在内容编排上如何体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相关内容,为广大教师进一步熟悉教材、课标内容,实施教学策略提供参考和方法。

关键词: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材编排;新课标

任务群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概念,目的是改变以往以知识灌输、技能训练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任务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依据也指明了方向,它强化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所学的知识去完成任务。让一线教师明白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再只是对单篇课文知识、内容的细化讲解,也可以是以“任务”为核心的多篇课文的整合教学。课文只是学习的载体、完成学习任务的材料,老师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更广阔的背景下去分析、设定教学目标。

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革除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接受并学习新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只要可以提高語文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都应该大胆尝试。所以,对于新课标的出台、教材的改革,教师应该全力支持、配合。但是要想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效地贯彻到教学中,确实需要教师对教材和新课标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笔者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例,谈一谈这一任务群在教材中的编排及教学策略。

一、 任务群特点解读

(一)突出实用性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18个任务群中的第七个。安排在必修部分,为一学分,18课时。设定此任务群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具备这一能力的前提是学会独立阅读、理解实用类文本、掌握社会生活中需要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就决定这一任务群的突出特点——“实用性”,它着意锻炼、提高的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走入社会后可能会用到的技能。所以,在创设的社会情境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丰富体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这一任务群教学的方向。它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教学,文学类文本教学更注重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它以直觉、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为主;而实用类文本的教学讲求理解性、适用性、操作性,运思方式以定义、解释、认同、操作为主。以往的实用文阅读教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教实用文,不但枯燥、乏味,还淹没了实用文的阅读价值。而新课标为实用文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明确了实用文独有的教学价值。

(二)教学内容丰富

这一任务群的教学内容分为新闻类、社会交往类和知识性读物类三大类。每一类里包括很多内容,新闻类就包括新闻、通讯、调查等9种,社会交往类和知识性读物也列举了很多。总之,只要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可能遇到或用到的文体都包含其中。可见内容之丰富。

(二)在社会情境中自主学习

教学提示中写道:“教学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社会调查”、自主选择、研读一份报纸或科普文章、尝试选择新媒体写作,这些都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转化。

二、 教材分析

(一)分析文本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以必修上册为例,实用类文本主要集中在第二单元。这个单元选编六篇文章。《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四篇文章属新闻类文体,正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所提到的教学内容——新闻类。最后两篇《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为古诗。六篇文章是以“劳动”为主题,组织在一起。这里仅分析前四篇文章,它们包含优秀劳动者的事迹——通讯;又有论证逻辑明晰,以实用性思维导向为依托的形式逻辑类文章——评论。前三篇通讯的主人公都是各时代的劳动模范,文章通过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工作的经历,间接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劳动模范”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会感染到学生,有助于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充分实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从语文学科素养的角度看这四篇文章,其中有两篇属于自读课。所以,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比较阅读的方式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这四篇文章都属于新闻类文本,有共通之处,都是记录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都符合新闻类文体真实性的特点。但写法上也有差别,前三篇属于通讯,以记叙为主,主要通过典型事件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第四篇是评论,侧重阐述观点。通过比较,同学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新闻类文体不同类别的特点及写法,除了要掌握阅读此类文体的方法,还要能够鉴别出作品的好坏,尝试文本创作。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编者选编这四篇文章都是围绕新课标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提到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掌握实用类文体,学习并运用此类表达方式。

(二)分析助读系统

教材中单元学习任务紧紧围绕新课标中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相关内容而设定。

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实施提供了依据。本单元学习任务中设计了四项活动:1. 专题研讨。编者围绕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精神确定了四个话题,让学生分组进行专题研讨。这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符合新课标中提到的“自主选择”分析文章内容的价值取向;2. 文本探究。编者设计了三个任务:第一个是阅读通讯,以表格形式梳理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第二个是细读新闻评论,体会文章是怎样辩证地讨论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第三个是思考新闻评论怎样选取评论角读,在此基础上任选一篇通讯,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探究、思考,深入了解新闻类文本的特点并且学会运用这种新的表达方式;3. 赏析评价。从新闻中挑选三四篇佳作,小组讨论,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等方面草拟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按此标准评选出最佳作品,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4. 写作训练。在熟悉了人物通讯的特点及写法后,让学生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应该不是难事。有了前期的铺垫,写作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前三个任务从不同的层面引领思考、探究和交流,最后一个活动指向写作。

这些任务的设定都可以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找到依据,而且也非常实用,这些任务也是有层次性的。教师应对其认真研究,根据现实条件、具体学情取舍或修改,灵活运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第二个任务“文本探究”就比较适合学习的初级阶段,因为梳理文本信息、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最容易完成的。第三个任务“赏析评价”是更高层级的任务,要以学生的大量阅读为基础,所以不宜安排在第一课时。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后,再布置这样的任务更合适,更有价值。需要注意的是:以前的教学设计虽然也着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不过是老师将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而任务群强调任务设计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或组织的活动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完成任务,提升语文素养。这个“情景”和“活动”要比一个个问题复杂得多,需要老师转变思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设计。一个好的任务设计,应该是不着痕迹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整合教学的诸多要素,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三)任务群的编排

除了第二单元实用性文本的学习,必修上册还有一些内容的设定是着眼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比如第四单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拟定访谈提纲、做访谈、撰写调查报告。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中,第二个学习任务“运用多种形式,如制作手抄报、举行演讲、开展辩论、设计网页等,与同学交流”。这都是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由此不难发现,各个任务群不是相对独立的,内容上存在着融通交错的关系,教师只有对新课标熟悉,对任务群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能将其整合,让它们互相渗透、相互支撑,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不熟悉任务群内容,讲课前你就需要翻看课标,再查看单元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然后再分析课文找到合适角度进行整合教学,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教学任务本就繁重的高中老师来说,压力确实很大。所以,温儒敏说:新教材出来,容许老师有个熟悉、消化的时段,可以先尝试用新的方式教一两个单元,其他文章大致按照自己原来比较熟悉的方式教,积累了经验后,再把新的教学方式推开。这就说明教师熟悉新課标内容并灵活运用需要时间,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高中语文教材,无论是课文的选取,还是各单元学习任务的设定,很多都涉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可以看出编者对实用性语文学习的重视。教材内容有的是着眼于某个任务群,有的是各任务群内容的整合。所以,教师在研读教材时需要关注细节,也需要有综观全局的意识。教材的编排是新课标精神的集中体现,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体会到编者的良苦用心,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践行新课标的育人理念。

每次课程改革的目的都是要兴利除弊,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全力配合,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褚树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J].语文学习,2018(9):26-29.

[3]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韩宣.“要素主义”实用性阅读于交流任务群的助推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为例[J].汉字文化,2020(15):29-30.

[5]郑桂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7(3):9-12.

[6]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和使用建议[J].语文学习,2019(9):4-10.

作者简介:

蔺倩洁,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任务群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努力打造审美鉴赏课堂,让阅读撑起任务群学习
试论消息单元任务群的方法指向与最终目标
阅读课探微
体察文言语气,感知语言魅力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