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自贡市赵化、安溪镇为例

2021-11-29姚益谭尧娆郑博文张咏文辜星彝王得宇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安溪旅游

姚益 谭尧娆 郑博文 张咏文 辜星彝 王得宇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宜宾 643002)

一、乡村旅游的含义

对于乡村旅游含义的界定,国内外没有统一的观点。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它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升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行活动精彩纷呈,旅游形式丰富多样,如:农家乐、农活体验、野外探险、拜访古村、民俗风情游、民族历史、乡村古镇观光等。

二、赵化、安溪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近年来,富顺县安溪镇、赵化镇党委政府在这一战略精神的指引之下,依托自身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禀赋将乡村旅游或相关文旅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突破口。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赵化镇十三五期间在乡村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镇集“沱江文化”、“盐商文化”、“君子文化”三种文化于一体,现保有116处文化古迹,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 处,市级文保单位3 处,在继2010 年12 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五批国家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来,赵化镇不断在基础设施、文旅活动方面施策发力,举办了诸如“美丽富顺-寻找醉美乡村”赵化镇白酒文化节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并有望于本年度成功建设4A级旅游景区。与赵化镇毗邻的安溪镇,是富顺县农业大镇,全富顺县现有柑橘产业园10 万亩,其中2.5 万亩,四分之一的面积位于该镇;同时,安溪镇内,还有沱江“小三峡”部分河段、青山岭森林公园、喀斯特地貌尖山坡、仙鹅洞、仙女洞等溶洞。

三、SWOT 分析

(一)优势

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赵化、安溪两镇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赵化镇位于富顺南部沱江下游,与青山岭森林公园隔江相望,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水域景观有青山锁峡、石坝滩、凤凰湖等,沿着河岸修建有龙王沱、石龙过江、鸡冠山、瑶浩中坝、“牛腿子”、八甲山、屏风山、牛心山等丰富的独特自然景观。安溪镇位于沱江畔旁,山岩下有天然的溶洞奇观。溶洞为喀斯特地质,有上下几层,洞中有洞,大厅小室相互串连,大厅可容百人,有暗河流水潺潺,有天生桥景观。安溪镇青山峡口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暗流回旋,巨石突兀,河东岸有露出水面形似人头的奇特石头。另外还有螺海堆、石灰窑洞等奇特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观赏性。

2.乡土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赵化镇近现代最著名的史迹建筑是由刘光第墓原址、刘光第故居、明月楼、刘光第旧居四部分合并成的一处省级文保单位——刘光第故居。另外还有古碑刻“保障东南”、古寺庙罗汉寺、两湖会馆、普安寨遗址等。赵化镇在传统技艺方面有“赵化三宝”寿白酒、果条粉、鳌山猪脚。另外还有秸秆画、土漆、竹编、蚕茧丝绸、立灯杆、划龙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化物产丰富,古时往来商旅众多,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赵化美食,如浑水粑、斗粑等特色粑粑,肥豚、岩鲤等土著鱼。安溪镇则有市县非遗——手捏土陶、手工木雕、神说传说——苗道人收伏曾妖姑后镇符三道、动人乐曲——刘家坝的葫芦丝演奏等文化旅游资源。

3.古镇建筑风貌保存完好

赵化镇核心古镇呈现出典型的川南民居建筑风格,古镇内现保存古建筑24 万平方米,建于北宋时期,当下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木式穿斗结构的川南民居,户与户的房屋往往呈现出紧密相连、高低错落、前后咬接;该镇是重要运盐驿站和水运码头,南来北往的人员、货物聚集于此,赵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于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八街四巷、九宫庙、六码头、九口十八滩的格局目前保存完好。

古镇还有新华街、正街、河街大茶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62 处文物点(传统建筑),经过调研来看这些古镇建筑保留得相对完整,保存了清末民初的川南民居格调,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价值和乡村文旅价值。

(二)劣势

1.过于重视建设景观,忽视营造旅游环境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更加注重建设乡村旅游景观,在经营的过程中缺少对农业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这也导致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建造人文景观等事件时有发生安溪镇其中溶洞有一处在开发时就出现了破坏严重的情况。

2.缺少科学的管理机制,旅游附加值较低

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业在发展上呈现出的共性问题就是模式化严重,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建设上,都更偏向于建设现代化设施或人造景观,缺乏文化理念的融入。根据对当地乡村农业景观的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乡村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单纯地提供接待或餐饮服务。而且为了迎合游客的旅游习惯和饮食习惯,许多乡村缺乏特色饮食,往往只提供包桌或大菜烹调服务。当地的乡村旅游中缺少夜间旅游这一板块,很难为游客提供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

3.乡村旅游的层次有待提高

就赵化安溪两镇的乡村旅游活动调查来看,乡村旅游活动大多为观光古镇、自然风光等,很少涉及农业文化体验。在观光的过程中,一些游客对房屋建筑的风貌、自然风景的独特程度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当地人文气息、乡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就是说,一些游客的需求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会关注到乡村旅游带来的精神满足。随着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更多地转向精神上的满足,但目前当地的乡村旅游还无法很好地满足游客这方面的需求。

(三)机遇

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16-2018 年相续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提供了良好机遇。当地政府在十四次党代大会上提到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途径来实现乡村振兴,两镇多次举办开展 “我们的节日”、“开笔礼”、“安溪春晚”、文化下乡等大型文化活动,同时以“四态共生”为古镇建设质效着力打造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两地政府在近年的工作目标中也明确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秀美的新风貌的目标。

2.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

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休闲农业旅游景区多位于城市周边乡镇,游览时间不长,方便城镇居民利用工作闲暇或周末等短期休假前去游玩。同时,它能够提供农业体验等很多传统观光旅游涉及不到的内容,因而市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四)挑战

1.乡村旅游的同质化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全国遍地开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各类乡村旅游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成功的地区一般具有特色鲜明、知名度高、效益显著等特征。但是随着数量的上升,乡村旅游的景区总体质量却在下降,部分旅游点同质化程度大,相似度高,缺乏自身特色。究其原因,大部分经营者为当地农户家庭,他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缺少相关的专业经营知识和经验。另外,他们大部分都是小本经营,缺乏科学的市场调查和消费者的需求规划。因此只能参考其他地区成功的案例照猫画虎,没有因地制宜,从而市区了自身产品的特色精髓,因此最终导致同质化问题严重。

2.开发过程中生态问题

乡村旅游存在的前提是其独特的乡村景观和农家文化体验,而乡村旅游必须根据当地农村农业资源的区域性、季节性、文化性来设计。乡村旅游园区一般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要人工进行定时的修缮维护,再加上游客多集中于节假日涌入会超过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从而导致乡村环境受到破坏。另外,乡村旅游区多数在农村地区,紧挨农田耕地,在开发过程中易导致农田耕地的损坏。

3.扶持力度不足,经费投入和用地瓶颈制约发展

旅游业是敏感产业,投资大,回报较慢,容易受到环境、市场和政策的影响。目前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发展扶持的专项财政资金,从国家、省级层面都没有单列这一专项,这是目前制约乡村旅游业提挡升级的关键因素。另外,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时,都存在土地政策和建设用地指标等问题,导致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推进落实存在困境。

四、建议及对策

(一)依靠优势,抵御挑战

安溪、赵化两镇依靠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挖掘自身乡土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的出现。另外要利用好自身古建筑保护完整、乡土人文气息浓烈、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发展乡村加古镇的特色旅游方式。在开发旅游景点,完善基础设施的项目过程中要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严格遵守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培养乡村传统建筑名匠。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政府加大对相关项目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二)抓住机遇,扩大优势,减少劣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政府要牢牢抓住政策和人们对乡村旅游需求增多的机遇,坐上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以扩大自身优势。同时,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利用自身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古镇保护完好、民风淳朴等优势,因地制宜,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消费者需要,兼顾各类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附加值和旅游层次感,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的特色旅游品牌和示范园区。

(三)利用机遇,克服挑战

赵化、安溪两镇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以促进乡村振兴的机会,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土地上的支持,但是在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时也要保证对农田的保护,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口粮的安全。其次要完善乡村供水、供电、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游客和村民的用水需求;保障村落的用电需求;保障乡村地区网络通信能力;适量增加垃圾桶、卫生间等景区基础设施;引入公共交通线路并提高发车效率,以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一个人性化的乡村旅游景区。

猜你喜欢

安溪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预防病毒
小A去旅游
旅游
除夕夜中的烟花
安溪寿星爱品茗
旅游的最后一天
可爱的安溪
“中国茶都”福建安溪发布中国首个有机茶宣言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