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2021-11-29黄玉翔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大歌侗族民族

黄玉翔

(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侗族属于我国的一支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广西、湖南以及贵州等地区,尤其在广西、湖南以及贵州的交界区域分布较多,这一区域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的民风,也造就了侗族的淳朴民风和民族文化。侗族属于无文字民族,其文化传承和风俗传承主要依托于口口相传,即侗族特有的口承。在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过程中,侗族逐渐形成了“汉族传承靠书本,侗族传承靠歌声”的民族文化传承理念。所以,侗族“歌唱”成为了侗族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载体和传承工具。在侗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侗族中一些具有多声部、无伴唱、无指挥和具有复调式特征的民间合唱被称之为侗族大歌。侗族大歌充分展现了侗族歌曲的歌曲形式和歌曲内容,与侗族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民族性格等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民族学视野下分析侗族大歌有助于探索侗族文化结构、精神传承、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的侗族文化。

一、侗族大歌的分类、特点和艺术特征

(一)侗族大歌的分类

侗族大歌是一种具有多声部、无伴唱、无指挥、自然和声以及复调式特征的民间合唱,其歌曲结构较为复杂,演唱方式独具一格,且具备至少两个以上的声音部分,至少需要三人配合才能延长[1]。同时,侗族大歌的演唱技艺和音律结构区别于普通民歌歌曲,有着独特的民族性特色,凸显了高低音多声部、支声复调、的歌曲,属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具有支声复调的音乐“活化石”。具体来说,侗族大歌可分为“声音大歌”“普通大歌”以及“叙事大歌”三个种类,这是基于侗族大歌的音乐表现形式和音乐歌曲内容来划分[2]。根据侗族大歌的声部划分,又可以划分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以及“童声大歌”。其中,“普通大歌”在侗族语言中被称之为“嘎老”;“叙事大歌”根据叙事内容分为“嘎窘”以及“嘎节卜”两个种类;“声音大歌”侗语称之为“嘎所”。

(二)侗族大歌的特点

侗族大歌的特点主要依托男声、女声、混声合唱以及男女声合唱进行展现。女声展示了侗族大歌的婉约、清纯、飘逸和明亮。男声的呈现出侗族大歌的沉着和醇厚音色。童声则展现出了侗族大歌的一种娇嫩音色。尽管侗族民族本身没有文字,但是有着属于侗族自身的优美语言、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尤其是侗族大歌的演唱过程,凭借侗族语言特色和侗族口语化特点展现了侗族民族的特色。

(三)侗族大歌的艺术特征

因为侗族大歌是一种具有多声部、无伴唱、无指挥、自然和声以及复调式特征的民间合唱。所以,无伴奏、无指挥、大量运用自然合身和多声部合身就成为侗族大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其次,因为侗族民族地处贵州、广西和湖南交接地区,远离发达地区,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充斥在侗族民族中,为侗族大歌的朴实无华、纯真古朴艺术特征奠定了基础[3]。也正是因为侗族民族生活环境的特殊,所以侗族大歌还具备了高山流水的细腻、温婉和谐的优美、清唱慢合的流程等艺术特征。比如,侗族大歌中有一些融合了小桥流水、虫鸣蝉鸣、鸟兽声的自然歌曲。

二、侗族大歌的民族性展现

(一)侗族大歌展现侗族风俗

侗族民族有着“对歌”的特有风俗习惯,而“对歌”也是侗族大歌最为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根据侗族民族习俗特点来看,“对歌”需要在既定的大歌队伍中开展。大歌歌队中的男歌手和女歌手都需要通过较为严格的培训,每一个大歌歌队中最少需要3 人,最多可以容纳几十人。其中,根据歌队歌手的年龄大小,又分为小班、大班、中班等。根据歌手性别划分,则为男班和女班。根据侗族民族自身的习惯来看,同宗族之间的男性歌手和女性歌手之间是不能进行“对歌”的,而且每个大哥歌队都有自己的老师,侗族中称之为“歌师”或者“嗓嘎”,这种“歌师”往往在青年时期已经是大歌队伍中的优秀者[4]。所以,侗族大歌正是因为这种阶梯式的发展解构和独具民族风俗的歌曲形式,展现了侗族民族独有的风俗。

(二)侗族大歌展现侗族婚恋

侗族民族之间男女婚恋社交的活动往往依靠侗族民族特有的“行歌坐月”开展,到了15 岁的青年男女就可以进行婚恋。夜晚的时候,侗族男青年便会带着牛腿琴,一边歌唱一边探亲到别的侗族村寨找心爱的姑娘“行歌坐月”[5]。姑娘们往往聚集在侗族鼓楼等地方,绣着花等待男青年的前来,之后男青年和女青年之间进行对歌。在对歌的过程中,他们将自己对彼此的情感倾诉了出来。这种侗族大歌的形式,不仅展现了侗族的民族婚恋特色,也推动了侗族婚恋的发展。

(三)侗族大歌展现侗族社交

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喜欢交往的民族,且他们有着串门、坐客等特有的社交习惯。侗族大歌中的“外嘿”展现了侗族的民族社交特色。具体来说,“外嘿”指的是某一侗族村寨到另一侗族村寨作客或者串门的时候,大家集体演唱歌曲。其中客人到达之后,村寨主人往往会利用绳子、竹竿、板凳等物品设置相应的障碍,被串门的村寨姑娘往往会拦住访客大歌歌队,在演唱完成“拦路歌”之后,就开始演唱“开路歌”[6]。

(四)侗族大歌展现侗族语言

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是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具体来说,侗族语言体系属于汉藏语系中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具体分为南方方言区和北方言区。侗族语言主要以南部方言为主,声韵母具有较为复杂的声调。因为侗语属于声母送气,所以侗族语言的音调就分为了两个调。“t”“l”“c”“s”“x”“p”“v”“h”“k”九个声调中具有“c”“l”“s”“t”“x”“p”六个入声调[7]。侗族语言具有音乐韵律一般的丰富声调,具有极强的音乐变化特色和音乐感,对侗族大歌的音调影响极大。所以,侗族大歌展现了侗族语言体系,侗族语言体系也推动了侗族大歌的发展。

三、民族学视野下侗族大歌的传承

(一)依托民族文化遗产传承

侗族大歌作为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我国民族精神文化,承载了侗族民族的特有文化生命密码,展现了侗族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认识方式、民族性格特征、民族艺术特色以及民族审美意识[8]。因此,民族学视野下,侗族大歌的传承需要依托于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体系进行。具体来说,首先需要认识到侗族大歌这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确侗族大歌是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侗族大歌。因此,在依托民族文化遗传传承侗族大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四大方面的措施。

第一,全面调研和掌握侗族大歌这一独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状况、传承状况、分布情况、数量种类等,建立健全侗族大歌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第二,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重要标识,建立健全国家级、省市级、县级关于侗族大歌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第三,建立侗族大歌保护管理和传承发扬工作机制,建立起一直专业强、水平高的侗族文化传承队伍。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依托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侗族大歌的文化博物馆、艺术文化馆等,组织开展侗族大歌的巡演。

(二)依托教育教学体系传承

侗族大歌自身除了蕴含侗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以外,其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价值。侗族大歌如果纳入音乐教育教学课程中,学生的音乐协调能力、音乐合唱意识、音乐多声部思维都能得到培养,且自身审美视野和音乐艺术价值观也能得到拓展。因此,侗族大歌的传承也可以依托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进行传承,让广大学生群体能够认识、了解并逐步掌握侗族大歌。具体来说,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人员针对侗族大歌进行调研,并编写相对应的侗族大歌教学材料。其次,培训侗族大歌教师,并将侗族大歌纳入音乐课程体系当中,充分和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广泛宣传侗族大歌,将独具侗族特色的文化心态引入校园,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是,以广西、湖南和贵州地区的高等院校,引入高校开展侗族大歌的研究机制、保护机制、研究机制,并大范围动员力量参与到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中。

(三)依托民族文化政策传承

侗族大歌和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依靠国家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言政策,做好侗族大歌的传承工作。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与侗族大歌传承相关的政策条令,出台关于侗族大歌的保护政策、传承政策以及鼓励政策,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奖励条例。这样,侗族大歌才能在政策主导之下纳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体系当中,确保侗族大歌传承有依靠有保障。

结束语:

千百年来,侗族凭借着大歌完成了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意志凝聚、民族社会发展、民族特色展现等。所以,侗族人爱大歌、爱唱歌,将侗族大歌视作了最为珍贵的宝贝。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速,侗族地区的闭塞情况逐渐被打破,侗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思想层次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何在保持民族特性、遵循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侗族大歌已经成为现阶段侗族大歌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侗族大歌在传播过程中重视民族传统、立足民族文化、传递民族艺术,进而在保持侗族大歌艺术活力的基础上,推动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传播。

猜你喜欢

大歌侗族民族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