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的高职学生“躺平”现象研究

2021-11-29杭霞丽杨光义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躺平效用高职

杭霞丽 杨光义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高校学生的幸福感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兴衰成败,高校学生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实现高职学生幸福最大化,有利于改善高校的生存发展业态,对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谋求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躺平”现象的出现

伴随着网文《躺平即是正义》的火爆,作者“好心的旅行家”通过描述自己以极低的消费、少量的零工维持 “自由”的状态,在文中大谈特谈的“躺平即正义”,令无数网友读罢“如获至宝”,引得“躺平”现象风靡一时。

在“万物皆可卷”的时代,内卷的痛苦和压力让人苦不堪言,“躺平”现象适时而生。“躺平”这个词相当生动,也有着多重含义。在具体事情应对上,它是某种无力感的表达,说的是对外界影响无所谓的感觉;在抽象人生态度上,则有一种想开了、看透了、与世无争的意味。[1]

当面对理想和现实间的冲突矛盾时,无数年轻人苦苦找寻破解的方法和生活的真谛,“躺平”成了一种正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它当成座右铭,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上课没精神,不是打瞌睡就是打游戏,不是侃大山就是刷视频,如果老师管得不严,甚至根本就不会去上课。课余时间不去图书馆学习,也不去聆听专业讲座,更多的是在宿舍睡睡觉、听听歌、发发呆。什么专业发展,什么职业理想,统统都好像是外太空的事情,就连吃饭都犯懒,要么叫外卖要么干脆就不吃。不仅是一两个人这样,很多时候,往往整个寝室,甚至整个班级的学生都选择这样。

作为一种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现象,“躺平”自然有它的价值,它体现了中国社会从高质量发展转向同质化竞争,反映了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和部分行业岗位垄断的存在,普通人个人发展期望提高与社会红利减少的矛盾冲突,对于年轻人应对学习、生活、工作压力,缓解挫折、失败带来的焦虑苦闷,有着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躺平”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虽然高职学生以一种“躺平”的姿态学习和生活,可他们对于幸福的渴望从未停止过,甚至愈加强烈。“躺平”是一种低欲望状态下获得某种舒适感的表述,同时也有对于社会竞争的无奈。它既有某种自嘲的意味,也有某些微末的小满足。[1]这样的“小满足”,其实就是高职学生的幸福感。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对幸福做了高度的概括和分析。他认为“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 欲望。[2]从这一方程式的角度,要想实现幸福最大化,要么尽全力让效用高一点,要么尽可能让欲望低一点,当然两者如果同步效果就更好了。高职学生的“躺平”,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理性的取舍,在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抉择,通过降低欲望实现幸福最大化。

但当“躺平”不是个体一时的心理疏解方式,成为年轻群体集体化的长期解决方案时,对高职学生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危害都是巨大的,不利于高职学生幸福最大化的完整实现。

从高职学生的角度,一味地“躺平”,只能在精神上获得一时的舒适,能够与现实暂时地进行和解,可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全都无法根本解决。在学业上,依然有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需要去学习研究,依然有实用繁琐的专业技能需要去掌握实操。在生活上,依然有亲戚朋友的希望期待需要去理解善待,依然有泰山压顶的经济压力需要去尊重化解。世界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洪流不因个人的暂停放弃而停滞不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件事都自然地落在它独特的轨迹上。问题和困难不因不去关注就自然消解,矛盾和冲突不因不去处理就消失殆尽,不管“躺平”到何时何地,所有的现实都会完整地呈现出它最原始的状态。一时“躺平”一时爽,一直“躺平”一直难,幸福成了一种奢望。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一时的“躺平”无伤大雅,一直的“躺平”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学生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高职学生“躺平”,辜负了广大纳税人的信任,教育的信号传递和智能筛选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高质量发展变得奢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空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发生动摇,整个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成为枉然。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学生的个人幸福也成了空中楼阁。

三、实现高职学生幸福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躺平”虽是一个新事物,可它却并不新鲜,它是 “丧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丧文化”是青年群体在理解并受困于自己的凄凉现实之后的一种自嘲式的无力反抗。引导青年群体远离“丧文化”,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上文化”和“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自觉和自律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3]

2020 年的最后一天,习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4]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文化”,“三牛”精神内涵丰富,不仅激励全国政协系统的工作人员,也鼓舞高职学生不忘初心,争做新时代的好学生,在正确认识欲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效用、提升幸福感。

(一)增强信念效用,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增强信念效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坚守对共产主义的精神追求,坚持“四个自信”,这是每个高职学生的政治灵魂,是他们经受起所有考验的精神支柱。

1.服务两大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职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理应秉承着这样的理想信念基准。只有具备责任担当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立足于服务国家和人民,才能意识到职责的艰巨性和独特性,严肃认真地对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添砖加瓦。

2.学习三位一体

理想信念坚定的前提和基础,来自于源源不断的理论学习。高职学生要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政治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就要展开三位一体的系统学习。

宏观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短短的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加强对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核心价值学习,有利于当代高职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世情、国情、时情,加强思想、理论、情感认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指明方向。

中观上,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主体,加强权利义务学习。为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学生须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一言一行,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依法治校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微观上,以校训为主体,加强梦想文化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成为伟大中国梦的优秀践行者和积极传播着。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能实现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帮助他们真正完成筑梦、逐梦、圆梦的过程。

(二)提高行动效用,甘当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是一劳永逸的。比起构筑美好的中国梦,更重要的是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行动效用,为中国梦的实现搭建起牢不可破的能力堡垒。

1.坚持两手齐抓

历来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都会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入学分数低往往和能力水平低画上等号。诚然,考试的能力非常重要,但对于一脚踏入大学便一脚踏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来说,执行能力更重要。企事业单位在面向高职学生招聘时,往往看重的是知识技能双向并重、齐抓共管的强大执行力。

2.谋求三类发展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好的执行能力,来源于日积月累的持续打磨和锻炼。高职学生秉持工匠精神,持续提升行动效用。

能力内核上,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掌握和运用某一领域扎实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对将要奔赴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工作和基层管理的高职学生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职学生应充实到各个蓝领、蓝领和白领交叉的岗位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

能力中核上,以创新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为响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号召,教育部将创新创业纳入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中,全方位多角度地给予支持。近年来,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踏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能力外核上,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核心。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最突出的便是学生们动手能力。高职学生应剑胆琴心,在校期间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多学科多领域广泛涉猎,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外在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坚定价值效用,甘当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世间万物皆有价值,唯有心中坚信梦想的价值,才会在面临千难万险时,一直以甘之如饴的态度,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1.夯实两大基础

艰苦奋斗首先是一种斗争精神,怀揣甘于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不怕困难险阻,一旦开始便永远将手头事继续下去的精神。艰苦奋斗还是一种创业精神,这也是它的集中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生动的创业史。这两大精神,促使高职学生一直用积极健康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身。

2.做好三项管理

唯物辩证法指出,内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要想在中国梦的实现中最大化地发光发热,高职学生最重要的要进行自我管理。只有做好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艰苦奋斗。

一要做好时间管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高职学生面临很多抉择,是留在学校好还是外出好,是去教室好还是图书馆好,是看专业书好还是看闲书好。其实,这些统统都反映出时间管理的矛盾。可按年月周等制定时间计划表,将24 小时进行合理安排。可采用番茄时间法等管理工具,最大化地提升管理效率。

二要做好事项管理。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类事项,不仅填满他们的时间,而且影响他们的能力和效率。在两点论和重点论都坚持的时候,如何抓大放小、同一时间段只做一件事、只做有效的事,便变得更加急迫和重要起来。这同样可制定相应的事项计划表,采用各种管理工具和APP 作为辅助。

三要做好金钱管理。高职学生自进入校门起,便具备一定的社会人特质,这时对金钱的管理也很重要。有句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高职学生要想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成功,就须掌握管理财富的知识和技能。在金融机构开设理财账户、在手机内安装理财记账类APP 等,都成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

“三牛”精神是一种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高职学生,我们领悟“三牛”精神,弘扬“三牛”精神,就可以更好地增强信念效用,坚定价值效用,认真学习,苦练本领,拥有很强的执行力,争做新时代的好学生。诚然现实非常困难,但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来说,高职学生都应努力去追求幸福,在国家的迅猛发展中追求自我实现,以个人的辛勤努力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躺平效用高职
不要让“躺平”心态蔓延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躺平 花香自来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