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舞蹈美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2021-11-29李婷
李婷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一、小学舞蹈美育课程教学的内涵
舞蹈是身体语言的艺术,是用身体表达情感的艺术,是用身体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小学舞蹈课程是美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帮助学生感受舞蹈的节奏美、意象美、流动美,获得舞蹈的基本素质,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征的重要桥梁。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反复参与舞蹈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舞蹈实践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成为具有崇高的审美追求和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舞蹈课程首先应关注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对舞蹈文化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舞蹈视野,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欣赏舞剧、舞剧作品和观看相关历史文化纪录片,形成全面完整的舞蹈审美观念。然后,通过合理配置舞蹈课程内容,在诠释和欣赏舞蹈动作语言的同时,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适当整合心理和生理的内容,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体,感知身体,释放身体,用身体表达创造舞蹈艺术之美。舞蹈教学的发展可以实现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感,为学生随后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舞蹈课程的美育价值
(一)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
舞蹈来自生活,这是人们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它的历史和文化是多样的。因此,小学舞蹈课程应加强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从学生的个体层面出发,设定个性化的课程目标,以立德育人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将学生关注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引入到课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边学边做,积极探索舞蹈中蕴含的文化特征,探索不同地域的影响,探究这些舞蹈风格形成的原因,探究不同舞蹈风格的变化与发展,使每位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都能切身感受和体验舞蹈文化的内涵,掌握基本的舞蹈素养,将舞蹈课程中获得的这些能力和素养转化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感受和理解生活之美的能力,用美学教育和美化人,优化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增强舞蹈美育展示能力
舞蹈可以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舞蹈动作语言具有节奏感,和达的艺术性舞蹈可以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舞蹈动作语言具有节奏感,舞蹈的艺术性贯穿于舞蹈语言的全过程。舞蹈节奏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舞蹈中可以发现老人的慢节奏,孩子的敏捷奔跑和车间机械的操作。因此,舞蹈节奏是在生活节奏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小学舞蹈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舞蹈的节奏美,亲身体验和参与舞蹈的各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舞蹈节奏,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来表达,用音乐的节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将音乐形象转化为舞蹈的视觉符号,逐渐提高自己展现舞蹈之美的能力。此外,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舞蹈服装,舞台灯光,美和其他元素流静态舞蹈照片,这不仅增强了舞蹈的艺术之美,但也有助于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舞蹈是一种媒介来传达感情和想法,通过舞蹈,你可以自由地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并感染他人。
(三)提高舞蹈创新能力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舞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舞蹈姿势造型、面部表情和眼睛随着舞蹈音乐旋转、摇摆、跳跃,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展现出舞蹈的艺术美,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和体验。小学舞蹈课程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享受创造的过程,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使学生在这些极具创造性的舞蹈实践过程中提高舞蹈创新能力。
(四)优化感知美的能力
舞蹈是灵魂的艺术。它是一种用灵魂思考、用灵魂交谈、用身体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是在节奏的帮助下,由几种动作语言流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小学舞蹈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当代学生的气质,形成健康优美的体态,为未来美好的生活打下基础。它还可以提高学生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未来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五)优化艺术创造力
舞者需要丰富自己对表演内容的想象,调动自己的情绪来帮助舞蹈表演。舞蹈演员的表演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情感升华、潜能激发、想象发挥的过程。小学舞蹈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内心情感,释放情感,激发创作能力,完成艺术创作和表达。同时,系统的舞蹈课程学习还可以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形体塑造、体育锻炼、情感表达和思维发展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实现自我意识的升华。
三、小学舞蹈美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艺术美育已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美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开展舞蹈美育实践时,应明确其重要性,甚至成立专门的艺术课程管理机构,为舞蹈美育的开展提供指导,及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舞蹈审美的实践日趋活跃,当前,学校应加强舞蹈审美教育的实践,教师还应努力消除实践过程中的障碍,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的素质教育铺平了道路。
(一)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
通过舞蹈美育,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愉悦,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
在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下,通过舞蹈课程,他们可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让他们的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放松身心,同时提高他们的美育水平。
(三)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
舞蹈美育往往涉及到许多人的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关心他人,配合他人的行动。这种形式除了能增强身体素质外,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体协调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事实上,接受舞蹈美育的过程蕴含着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舞蹈作品通常是人们对生活形态抽象的产物。经过不断的欣赏和理解,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点进行想象,从而达到心中的感悟。
(五)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优秀的个人素质是形成完美人格魅力的关键,如高尚的道德素质、良好的品格和优雅的气质。舞蹈往往要求身体与情感的统一,从而达到身心的统一。因此,舞蹈美育不仅可以美化学生的体型,还可以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四、优化小学舞蹈教学中美育的有效渗透路径
(一)提高对舞蹈节奏的感知
舞蹈是集音乐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小学舞蹈课程的教学可以用舞蹈音乐舞蹈创造一个独特的氛围,显示了独特的舞蹈动作语言,显示了独特的情感的舞蹈,并生动地展示舞蹈的艺术之美和美学价值。例如,在实施舞蹈基础能力训练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中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作为舞蹈基础能力训练的伴奏音乐,使学生不仅能准确把握动作训练的节奏,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体验舞蹈的节奏美育体位美,进而获得用身体表达情感的基本能力。对于不能准确把握音乐节拍,正确完成训练动作的学生,在教学初期,教师选择一些节奏鲜明、节奏感突出的音乐作品作为动作训练音乐,从单一动作练习开始,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增强对音乐节拍的感知和理解,逐渐熟悉并准确判断不同音乐作品的节拍、力度变化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利用音乐本身的音乐结构来帮助学生理解训练动作的节奏,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节奏感、灵敏性和协调性。在这样的舞蹈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舞蹈知识,获得舞蹈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知、感受和理解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舞蹈独特的审美追求,强化舞蹈的美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以崇高的审美追求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二)强化舞蹈的动感美
舞蹈教学是一个具有时效性和情境性的动态实践过程。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动态的肢体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的美丽姿态,节奏,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加强身体动作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增加学生对舞蹈美的感受,例如在舞蹈基础能力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古典芭蕾的身体能力训练体系和芭蕾手把手训练、跳跃训练、舞蹈姿势和步伐训练等内容来构建舞蹈基础能力训练的主要框架,从而有效地完成学生基本体态、基本动作、身体软开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优雅的气质,获得身体表达情感的基本能力,达到本课程的学科目标和美育目标。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以审美为导向,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操,塑造美丽的灵魂,成为传承中国舞蹈文化的自觉实践者。例如,之前的各种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国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民族地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舞蹈文化的前类的任务,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感知的民族民间舞蹈,然后通过教师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分析和风格节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民族民间舞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使学生在边学边做、边学边做的过程中,获得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和感知。
五、结束语
舞蹈教学的发展也可以称为美育教学的发展,美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为学生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加重视舞蹈教学,使舞蹈课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效果,在为学生设定教学目标时,它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设计出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