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策略研究
2021-11-29马光波单学亮
马光波 单学亮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一、引言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学科教育也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建设实现了长足进步。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坚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重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所以进行专业群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群具体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学科基础、职业岗位链条相同或相近的几个专业共同组成的集合。近年来,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群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充分结合现实情况,总结以往经验,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能力,进一步发挥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继承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都由高职院校演变而来,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办学经验,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都着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必要性之一。专业群建设一直都是高职院校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同样适用。从继承和延续的角度来说,很多高职院校早就开始进行专业群建设,所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借鉴,所以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群建设也是对已有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产生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进入新常态之后,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目前很多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仅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还会制约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通过实施专业群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的必然举措,应用型本科高校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其承担历史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是与研究型本科高校差异化发展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就是普通高等教育,实施专业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本科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本科高校两者是相对而言,后者主要是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更加偏向于精英教育,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则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倾向于职业教育。这种差异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结果,研究型本科高校大都是拥有长期本科办学经验的985 高校或者211 高校。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清晰认识自身定位和客观情况,通过专业群建设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专业落后于产业发展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新增专业还必须要从教育部现有的学科目录专业中进行选择,而目录之外的专业则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开设,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因此这种计划管理模式难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很多新的岗位,现有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需要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分工的不断细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重要挑战。但由于专业设置相对落后,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难以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快速推进专业群建设工作,其现有的夕阳专业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所培养的人才也难以满足岗位需要,不仅拖慢了专业群建设进程,还降低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二)产学研合作力度不足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随着我国各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关键。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的情况来看,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积极性还相对较低,其在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度和广度,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在专业群建设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没有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不了解各新兴行业岗位需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同时,各行业企业缺乏有效的途径参与到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其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重要优势难以为高校专业群建设提供支撑。
(三)专业群设置不合理
当前社会各界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缺乏普遍重视,所以导致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没有开始进行专业群建设,或者专业群质量较低。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基本都是对现有专业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受到学校现有资源及师资条件方面的影响,仅将优势专业进行捆绑,或者将优势专业与劣势专业进行强行整合,并希望在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中能够获取认可。这种方式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设置难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两者的契合度较低。同时,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如果要新增专业并在基础上进行专业群建设,则需要承担较大的成本与风险,这是现阶段很多高校不愿看到的。
(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力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专业群建设并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所拥有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师资数量还较少,大部分教师都热衷于追求学术论文或者科研项目,在知识转型、能力转型及应用型课程建设等方面显得相对落后。首先,现有师资队伍没有接受专业群建设方面的培训,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缺乏实践能力,对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更加倾向于理论教学,在专业群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持续改进和提升。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没有就专业群建设从外部企业中引入专业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导致现有师资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难以满足专业群建设的要求。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与研究型本科高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群建设具有明显的技能性、职业性、市场性特点,其在课程结构、体系、标准等方面也更加偏向于企业岗位需求。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也体现出与研究型本科高校课程结构所具有的差异性。首先,要体现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化,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强与企业在课程标准开发、教学内容确定、考核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要充分体现出课程模块改革的特色化,以学生就业方向为主线,对课程进行细分,比如可以分为知识类、技能类和证书类,实现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课程化、工作流程系统化,以此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工作。
(二)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在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与企业共赢,以产教融合等方式共同推动专业群建设工作。首先,要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利益驱动机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对教学计划和内容的动态化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发展需求,两者要在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同时,要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产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共建专业、组建产业学院等方式,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并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共同评价。最后,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校企双方共建育人平台,并获取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平台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科学设置专业群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群设置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难以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在进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解决专业群设置问题。在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影响下,新产业形态、新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专业群设置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深入了解和分析预测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比如针对人工智能,国家鼓励构建“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模式,并强化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社会学、数学、法学、生物学、物流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些都为专业群设置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借鉴,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坚持以某一特色或者优势专业为核心,设置相应的专业群。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转型,努力培养一批“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并充分体现出多层次性,以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坚持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招聘补充和培养的同时,要将更多的年轻教师输送到企业进行实践,使其强化实践能力并了解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开展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还要从各行业企业中引进一批专家充实到现有教师队伍中,使其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以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此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五、总结
全面加快专业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但专业群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情况,涉及到诸多层面的内容,是一个相对漫长和持续的过程,以此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群建设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科学设置专业群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升专业群建设能力,充分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