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2021-11-29吴海波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玉米螟虫害害虫

吴海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北联镇政府,黑龙江 克山 161600)

引言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品种之一,在饲料加工、医药制造以及化工等产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也是我国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玉米需求量显著增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但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防治技术更新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病虫害问题也呈现日渐严重的趋势,为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必要对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并根据种植区域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病虫害技术。

一、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多样化病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持续加重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多种病害威胁,而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类型的易感病害。

1.苗桔病、根腐病严重影响出苗质量

苗枯病近年来对玉米出苗质量影响逐渐加重,虽然随着种子包衣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玉米常见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并未从根本上将其根除。引起苗枯病的镰孢菌在土壤中仍然大量存在,同时一些品种的玉米种子本身也带有大量的镰孢菌,导致现有种衣剂无法发挥明显的杀菌作用,为苗枯病的爆发埋下隐患。在播种期如果降水过多,种衣剂的杀菌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玉米根腐病,严重影响玉米苗存活率。

2.粗缩病影响植株生长质量

粗缩病是由玉米灰飞虱传播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玉米常见病害。受到感染的玉米植株通常明显比正常植株矮小,且叶片更厚,颜色更绿,无法抽穗和授粉,从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这种玉米病害曾引起山东玉米大范围减产,造成严重损失。近几年,粗缩病流行区域逐渐北移,2012 年以来黑龙江个别地区也有零星地块爆发这种病害。虽然粗缩病目前还没有在黑龙江大范围出现,但是在未来几年间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这种病害很可能成为黑龙江玉米生产严重威胁因素之一。

3.穗腐病严重影响玉米籽粒质量

穗腐病在玉米抽穗期对玉米植株健康影响非常严重,患病植株除了无法形成健康饱满的籽粒,还会同时产生较多毒素,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一旦患病植株产出的玉米进入生产加工环节,最终也将成为人类健康的隐患。穗腐病集中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此时玉米田间管理难度较大,而且引发这种病害的病菌类型多种多样,因此这种常见病害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防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防治穗腐病也将是玉米生产管理的重点之一。

4.茎腐病严重影响玉米生产质量

茎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一种危害极大的病害类型,曾经在20 世纪80 年代造成我国玉米大面积减产。茎腐病会导致植株倒伏,让玉米籽粒不能正常发育,或者因为受潮腐烂。现代玉米种植大范围引入机械化技术收获之后,植株倒伏也严重影响了机械的正常作业。据统计,2013 到2015 年期间东北地区大范围发生了玉米茎腐病,造成东北玉米严重减产。而随着玉米单一化种植规模的不断加大,土壤中可导致茎腐病的菌类持续增加,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玉米茎腐病发病范围还将进一步增大。

(二)玉米虫害特点因生长期不同而异

1.玉米生长发育全过程都可能受到蚜虫侵害

蚜虫是对玉米危害最大、危害时间最长的一种害虫,常见的种类有玉米缢管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等。玉米品种抗性差、抽穗期高温干旱等是导致蚜虫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少量蚜虫不会对玉米植株造成太大影响,但是蚜虫数量过多,在玉米生长前期会导致植株叶片发育不良,引发鞘腐病,影响植株整体生长,在玉米生长后期还会严重影响抽穗授粉,导致玉米籽粒的饱满度差,使玉米产量降低。此外,个别种类蚜虫还会传播甘蔗花叶病毒,引发玉米矮花叶病,同样也会造成玉米减产。

2.蓟马、叶螨等是玉米苗期主要虫害

玉米生长前期会受到多种害虫侵害,主要有蓟马、叶螨、双斑长跗萤叶甲等。蓟马食用玉米的嫩叶、花粉等部位,会导致玉米无法正常生长和抽穗,是华北地区常见的玉米虫害,近几年也逐渐逼近东北。叶螨是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的一种玉米虫害,一些玉米品种本身没有较强的抵抗害虫能力,也会导致叶螨虫害发生,这种虫害目前对我国西北地区玉米种植危害较大。双斑长跗萤叶甲是春播玉米常见害虫,以前并非玉米专有害虫。但是近几年全国多地发生双斑长跗萤叶甲集中危害玉米的事件,表明这种害虫也将成为玉米种植不可忽视的威胁之一,必须予以重视。此外,来自国外的二点委夜蛾在近几年也被列入了玉米害虫之一,河北、安徽等地均出现二点委夜蛾危害玉米苗的现象。

3.玉米螟、桃蛀螟等是玉米孕穗期主要虫害

玉米螟对各个生长阶段的玉米植株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以玉米孕穗期为甚。玉米螟不仅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还会导致玉米植株某些功能丧失,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桃蛀螟也是一种对玉米具有严重威胁的害虫,在我国淮海地区比较常见。和玉米螟相比,桃蛀螟危害玉米的时间段更为集中,主要对抽穗期玉米植株进行迫害。桃蛀螟的食物主要是玉米的果穗,不仅本身会造成玉米严重减产,而且还会引发穗腐病,让正常没有被食用的籽粒也不能正常发育收获。近几年玉米螟和桃蛀螟经常伴随出现,引发更为复杂的综合性虫害,进一步加剧了玉米虫害防治的难度。

二、玉米病虫害应对措施

玉米种植需要不断提高玉米植株的健康水平,在生产实践中针对玉米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现有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较之于以前有了长足进步,并逐渐根据玉米种植模式、气候条件、种植方法等条件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性。

(一)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特性的玉米品种

虽然解决玉米病虫害技术已经不断取得新成果,但是在播种之初就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特性的品种仍然是最经济实惠、最有效的措施选择。大部分玉米病虫害都在玉米出苗到生长中后期发生,选择优良的品种可以提前对这些病虫害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后期防治措施不得力引发严重减产。如果一味地以后期防治为主,病虫害爆发之后即使得到了控制,也可能引起田间土壤病菌、虫卵大量遗留,为下年耕种留下隐患。而选择优良的品种,就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玉米受到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手段的污染,既保证玉米的产量,又保证玉米的生产质量。

(二)科学管理玉米播种和生长过程

玉米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调整管理的时间来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例如针对玉米丝黑穗病可以将播种时间适当延后,待地面温度超过10℃时再播种,可以有效减少玉米种植感染黑穗病病原菌的机率。对于粗缩病,可以将玉米播种时间与灰飞虱成虫形成时间错开,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在施肥上也要适当增加有利于玉米植株提高抗病虫害特性的元素,例如适当增加钾肥,对于提高玉米植株抗茎腐病十分有利,因为钾肥不仅能够促进玉米根系分泌物形成,而且可以使细胞结构更加稳定,有效抵抗病原菌侵入植物细胞。

(三)选用适宜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选择合适的种衣剂是当下玉米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病虫害不同类型要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含有福美双或咯菌腈成分的抗菌剂可用于防治一切真菌感染,能够对抗多种病害;精甲霜灵杀卵菌剂可用于防治根腐病;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类抗菌剂在防治玉米黑穗病中有显著效果;丙硫克百威或硫双威类抗菌剂在防治玉米线虫矮化病上有显著效果;木霉菌类复合型种衣剂在防治茎腐病上效果显著。在选择合适的种衣剂的同时,还要根据种植区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多种抗菌剂进行组合,以提高防治效果,在玉米出苗期和生长期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噻虫嗪、吡虫啉、丙硫克百威等类型杀虫剂相结合;在玉米生长期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等多种杀虫剂组合。

(四)加强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防控管理

在前期预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必须要及时选择合适的防控管理措施,以解决大面积暴发的病虫害问题。首先要及时观察,分析病虫害发生的类型及特点,然后针对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其次要确定有效的化学药剂喷洒方法,针对叶螨等对玉米叶片危害较大的害虫,不仅要喷洒植株,还要喷洒田间杂草,以达到彻底杀死害虫及虫卵的目的。再次,要根据防治的重点确定合适的药剂喷洒时间节点,针对叶斑病、穗腐病以及抽穗期虫害,喷洒药剂时间要控制在玉米心叶末期,避免后期叶片密集影响药剂发挥效果。在玉米病虫害多发区,还要在玉米生长中期一次性喷洒多种杀菌剂,能够明显激活植株本身的病虫害预防代谢活动,使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显著提高。

(五)合理处理收获后秸秆和田间杂草

玉米螟玉米害虫会在当年玉米秸秆中越冬,如果秸秆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下一年的虫害爆发,因此在当年收获后要合理处理玉米秸秆。将秸秆粉碎并在田间深埋,能够有效破坏玉米螟等害虫越冬环境,同时也可以消灭一部分土壤中的叶斑病病原菌,可以预防下年出现叶斑病。但是对于当年已经爆发黑穗病、茎腐病、苗枯病等病害的地块,则必须将秸秆以及田间杂草清除干净,避免田间土壤病菌数量增加,同时还要考虑下年种植其他作物。田间杂草是蚜虫、黏虫等多种害虫寄居的位置,这些害虫不仅本身对玉米植株会造成伤害,而且还会传播多种导致玉米植株患病的病菌、病毒,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也可以有效避免玉米植株受到病虫侵害。

(六)适当运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先进技术重要代表之一。运用生物技术能够避免化学药剂对玉米造成污染,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防治管理的难度,最大限度维护了生态环境平衡,不仅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且也有利于确保生态安全。目前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放养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等害虫,通过喷洒白僵菌粉剂防治害虫,使用木霉菌颗粒防治根腐病等技术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理想防治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突出。玉米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日趋复杂,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玉米种植带分布广泛,且地区之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种植技术也存在明显差别,因此不能以一种病虫害防治措施解决各地玉米种植病虫害问题,因根据玉米品种、地区自然条件、当年气候特征等具体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并总结适合当地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为当地玉米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玉米螟虫害害虫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黑龙江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