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零部件质量推动整车质量改善

2021-11-29仲崇飞石昌平戴峰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经济性整车关键

仲崇飞 石昌平 戴峰

(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安徽 滁州 239000)

一、前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2019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22.5 万辆和2531.1 万辆,汽车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汽车第一大国。但产销量的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竞争力的世界第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起步晚,零部件产业链薄弱,售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等都成为制约国产汽车迈向世界一流汽车行列的重要因素。而汽车质量作为汽车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国产汽车良性长足发展的必备条件。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汽车的质量,在改进国产汽车质量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国产汽车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小、附加值低,故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必须要同步考虑经济性,通过选择关键零部件进行改进的方法,能够达到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从汽车整个行业的大格局来看,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开始兴起。如汽车装饰、汽车清洗 等,但这两年发展较好的一直是汽车维修行业。越来越多的汽车质量问题被揭露,关于零部件的投诉问题也日益严重。据调查,汽车在购买半年内出现质量问题的超过 60%,一年内达到 80%,这意味着新车质量并不过关。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质量成为人们考虑的第一要素。然而关 于质量投诉的问题每年都有所上升,用户因为安全隐患和厂家设计缺陷的投诉与去年相比较上涨了15%,人们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其中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的质量问题也是近年来投诉的主要内容,同样的召回事件在国内汽车行业越来越多,而原因基本上都是汽车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导致。由此看来,汽车零部件的利润在下降,但质量要求却在不断提高,只有从内部出发,创新创造,在兼顾零部件成本的情况下加强零部件的质量管理,进而提高汽车质量水平,零部件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产品设计所带来的缺陷会产生很多的问题,需要通过多轮和多方面的验证,每一次验证都会发现设计和质量问题。比如由于性能设计规范的偏差出现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目标的不匹配,这就需要 改变和修正原有的设计才能解决。但往往也有不少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于这些设计上的问题没有进行多番论证,导致质量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依附于整车生产企业,它们的规模较小,工作的重点内容往往放在生产上而不是质量上,认为产品的质量会有整车生产的企业把控,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质量质检上。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大量的零件生产,导致其对于零部件产品质量管理的意识极为淡薄,产品的质量检测流程过于简单,最终造成生产的零部件存在着质量问题。

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零部件生产和相关设备的直接操作者,一旦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技术不熟练、操作流程不规范都会直接影响汽车整车的质量。同时,除了操作人员操作层面 上的问题,部分操作人员也会存在着责任感不强的意识,一味追求生产目标,给零部件产品留有较大的质量隐患。

当前汽车销售市场上存在着OES、原装零部件和不被原厂承认的AM 零部件的两种类型的零部件。其中AM 零部件是汽车 维修中最常使用的,但是它的质量管理水平不够高,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增加了汽车质量问题的产生。此外,在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上,汽车上的每一种零部件都可以找到仿冒品。事实上,正品汽车的零部件在市场的份额只占30%左右,所有的品牌都有零部件仿冒的经历,这非常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诸多安全隐患埋下伏笔。

二、整车质量提升过程

经过长久的发展,国外汽车制造技术已较为完善,且与零部件供应商已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汽车的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服务都相对成熟,国外汽车行业已从产品转向服务升级。相比之下,国产汽车质量改进还处于提升零部件质量和装配工艺方面。因此,对于国产汽车整车的质量改进,依旧需要从汽车零部件质量提升的角度出发。零部件的质量改进是以汽车消费者的使用信息反馈作为前提,因此,国产汽车企业必须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维修信息记录、三包信息登记以及顾客投诉等多种渠道获取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反馈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故障零部件数量较多,故无法实现对所有零部件进行质量提升,从国产汽车质量改进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出发,国产汽车企业一般选择集中资源对影响整车质量经济性的关键零部件进行重点分析,因此,需要选择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改进,进而达到提升国产汽车质量的同时避免巨大的经费消耗。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信息,2020 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99 次,涉及车辆678.2 万辆,其中,不合理危险问题仍是引发召回的主要原因,涉及车辆596.5 万辆。发动机、制动系是主要缺陷产生部件,占总召回数量的80.6%。因发动机相关缺陷召回58 次,涉及车辆440.4 万辆;因制动系相关缺陷召回17 次,涉及车辆106.8 万辆;因电气设备缺陷召回38 次,涉及车辆41.9 万辆;因气囊和安全带缺陷召回24 次,涉及车辆32.6 万辆。无论大小,都与其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整车的质量其实是由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

由于国产汽车的装配制造特点,其零部件成千上万,而国产汽车的质量问题80%以上是由零部件造成的[1]。故要通过提升零部件质量,改进国产汽车质量,必须从关键零部件入手。为保证基于零部件质量提升的整车质量改进的效率,选择合理的汽车关键零部件进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因质量改进的持续性,还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动态质量信息,以选择出合适、有效的关键零部件作为质量改进对象。

在改进零部件质量方面,国产汽车企业的传统方法是同时对多个关键零部件进行质量改进,但这样做不仅会投入巨大的经济成本,还有可能造成并未抓准故障关键点的,延误维修进程的结果,极大的影响车主的使用感受。为此,本文根据质量改进优先级这一概念[2],通过消费者的使用质量信息反馈,分析影响整车质量经济性的关键零部件,选择质量改进优先级高的零部件为关键零部件,优先级的高低由优先级系数的大小决定,主要从故障类指标、成本类指标和顾客反馈类指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整车可靠性评价

汽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指标:功能指标、可靠性、维修指标。而可靠性是质量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5]。理论上,产品可靠性的评测是用发生故障的情况来测算。此外,首次故障值,也就是汽车从开始使用到出现毛病或故障的最长时间,也是评价汽车可靠性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现在关于汽车的可靠性评测还有一种方法即为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车辆之间的对比和打分。

通常来说,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包括技术复杂性,各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性等。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汽车企业急于将大量的新技术应用于汽车,提高了产品本身的复杂程度,增加了产品出现问题的几率,导致汽车的可靠性变差。因此零部件的选择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调整对汽车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相比于国产汽车的传统改进方法,基于考虑零部件优先级系数的汽车关键零部件选择能够避免资源有限条件下多个方案的不足。同时,从考虑不同供应商的信誉、口碑及历史质量表现,并分析关键零部件三包期内质量经济性,选择最佳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组合,弥补当前国产汽车企业投入成本有限,忽视维修、抱怨等质量损失的不足,进而提升汽车整车的质量可靠性。

四、结论

质量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本、竞争之本,是国产汽车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单纯的价格优势转向质量经济性的双重考虑。对于国产汽车来说,质量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其战略升级的重点。针对当前国产汽车故障率较高、维修效率低、维修结果治标不治本等问题,从提高关键零部件质量出发,选择质量及经济性最佳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组合以改进汽车质量,可以在提高整车可靠性的同时提升国产汽车品牌形象,扩大国产汽车的市场份额,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迈向汽车强国之列。

猜你喜欢

经济性整车关键
基于滑门MPV的整车宽度优化
基于六自由度解耦分析的整车悬置设计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人机工程学在整车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高考考好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