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2021-11-29葛金平葛宁海肖玉浪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职业技能技能

1 葛金平 2 葛宁海 3 肖玉浪

(1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99;2 湘潭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199;3 湘潭技师学院,湖南 湘潭 411199)

引言

职业技能的提高可以使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水平提高,能够使劳动者能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立足脚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诞生出很多新兴行业、新兴技术,这就要求从业者要有不断学习的职业思想,社会竞争化日渐严重,也导致了对于从业者的职业技能要不断地提高到新的标准。

一、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高职学院的现状

(一)机制组建不合理,经费不满足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高职学校没有建立相关的独立部门和专职老师,多数由学校的教务部门来兼管,并且其政策的落实、常规化、规范化、组织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无法顺利进行。高职学校的领导班子对于技能培训方面的不重视,导致其经费相对较少,没有较大的投入,同时也不会有很好的成绩及培训效果,也使得其投资回报率较低,相应的也因为其经费的不足,导致人员、培训方式一切从简,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也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也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对于科技技术的应用在各行业都不同程度的涉及,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从业者要具备更高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我国目前的从业情况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问题,即供应大于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的学习,从而导致每年会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到社会当中,而我国就业市场中所提供的岗位数远不够满足毕业学生的数量,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的教育目前多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对于职业技能、实操应用方面的学习远达不到社会岗位所要求的高度,这就造成了社会就业与高校教育的脱节,学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转换到从业者的角色以及没有较多的技能储备,因此无法实现“上岗即顶岗”的要求。因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在高等教育的学习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侧重点要更多地放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上,随着国家对于高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与调整,能够看出国家在解决就业与需求方面的宏观调控的力度较大,也使得高等教育这一学校与社会衔接段的职业技能培训正规化、系统化。但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需求不协调问题,我国有一千多万的国有企业下岗工人,我国的高级技师、技师的总量只占技术工人的3.5%不到,对于发达国家的20%来讲显得尤为低下。

二、市场定位需求的准确

(一)学院的定位

学院要科学的定位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专注于某些专业方面,同时对于招生的定位也要准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社会对于人才也是根据层次来做出需求。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其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人才特点是具备一定知识理论基础、专业的技术能力、因势而变的全面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院的教育来讲,既要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充分的同时要多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对于自身的定位要准确,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每个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不同来制定,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及当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相结合,培养高职业化的学生才能使得学校与社会不脱节,能够保证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结合市场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培养大多数是以满足社会发展为导向,应通过学习技术技能来与社会发展中先进的技术所接轨,从而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学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结构的变化、毕业学生的反馈、在读学生的真实需求做调研,从而确切地得到社会所需型人才与学生的技能学习方向,从而结合自身学院的特点来不断更新调整学院的职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方案,通过对于教学材料、时间器具加以更新,同时将学生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指导下,从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的渐进,顺应时代的发展。

三、技能培训体系建立

(一)基础专业技能的培训

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从专业大类中的通用知识开始学起,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都可以均衡的运用此项专业技能,例如我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训等。对于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和通用知识由于应用型广、基础难度低易学习和掌握,因此应选择在学生入学时大一学期进行,通过对于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本专业及专业大类有感性了解,从而具备一定的基础专业技能,对后续的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知识理论技能基础。

培训方式大体可分为“授、学、做”三合一的培训教学方式。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掌握,在讲述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针对不懂的知识点难点和学生常见的问题再进行讲述。后期在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差不多的基础上边学习边动手操作,从而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做要多一些,使得学生对于基础的技能掌握的更牢固。

(二)专业专项技能培训

通过掌握专业大类的基础技能知识后,由于各细分专业虽大体理论相同,但涉及到各专业所需要学生在所具备的各项能力的分配不同,也就使得对于所掌握技能的要求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每个专业行业及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针对行的进行专业内专项的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岗位技能需求及企业所需要人才达到的要求方面进行培训,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制定具有专业特点的任务和目标,进而具备拥有本专业中各细分专项所需要的更精尖的能力。

(三)师资配套力量提升

想要得到一批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就业者,就要拥有一支能够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机器,也就是说要有一支理论知识强、专业知识过硬、道德修养高的队伍。因此师资力量的高度必然决定了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的高低。进而影响到能否好就业、就好业的层面。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搭建是一个庞大的、全面的工作的推进,成绩不是立竿见影这样迅速,我们就要设计相应的竞争考核机制,通过建立专门的职业技能研究室,让本校的专业技能较强的老师 任专职,同时我们要得到一批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就要对教师的招聘计划做出改动,涉及到人才的政策、岗前培训、教师的培养计划等方面的内容,放开传统的招聘模式下地域、专业、职称的缺点,开启一切利好的政策来吸引人才流入,对于经管类人才、技术性人才等重点引入,通过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挑选优秀青年教师深造,加强与社会优秀企业的合作,来实现技能老师与企业间的交互,聘请企业优秀技师定期讲授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及难点,从而既保证了学院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又可以使教师学到更新的实践技术来讲授传承。

四、培训体系中设置多渠道就业形式

通过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校级就业办积极贯彻落实,通过每年一度的企业座谈会、招聘会来确切的落实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大包式便捷就业

通过开展稳定有效的校企合作,通过对达到企业要求的对口专业的学生采用“大包制”的就业,此就业模式属于企业为导向,通过加强企业的实践作用,来达到培养教育的目的,能够更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完成过渡。此就业方式近年来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规范化,就企业而言,企业的活力被重新焕发,利于企业机制人员的更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看到学生的实际表现,来选取符合公司发展的学生,从而工作完成度高,易于管理。就学校而言,因为企业的实际参与,使得我们的培训能够更有实用性、具体性,对于高校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更有实际意义。学校企业通过合作,逐渐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二)互联网建档高效就业

高校通过建立线上基础信息库,作为桥梁作用来连接学生和企业之间。对于积极参加培训并合格的学生录入系统,为学生提供较高质量的企业及岗位,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通过招商企业入驻平台,可通过信息库的信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者。通过行政、人事、宣传部门的配合来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完成高效就业的绿色通道。

(三)调研式辅助就业

高校就业办工作人员及各专业的相关责任人应多了解市场需求,通过下企业、走市场、找岗位等形式,切实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牵桥搭线作用,目前高校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也使得企业反向寻找合适的技术人才,学校积极的态度也使得就业双向选择。

五、培训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

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使其有一技之长,立足于本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开展技能培训是为现代化人才需求的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对于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加强技能的培训学习,通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训使得在社会中学习、沟通交流、创新技术、创业能力等方米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此培训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发展的,是综合能力强的,是技能过硬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急需人才。收到社会及企业的欢迎。

六、结束语

本文对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出研究,我们相信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在理论实践中学生的理解会更容易且深刻,而没有良好的技能技术培训就会使得理论的学习变得无力,使教学工作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所脱轨。由于社会发展的过快速度,许多技术的应用及更迭更快,技术的生命周期也更短,进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只有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才能够使得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意义,也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发展更加顺畅,有利于高校、学生、企业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为解决社会人才供需矛盾的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做出实际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职业技能技能
高级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画唇技能轻松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