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厨余垃圾处理
——运用美洲大蠊的探讨

2021-11-29冯帅洋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厨余美洲垃圾处理

冯帅洋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升,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开始得到彰显。而在厨余垃圾处理当中,原有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存在有比较普遍的浪费现象,并且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依托生物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便成了当前处理厨余垃圾的一项热点技术,而通过美洲大蠊开展厨余垃圾处理,便成为了结合生物技术开展厨余垃圾处理的一种经典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对于垃圾处理,药材制造等领域都会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相关行业从业者应当重点关注的一大课题。

一、厨余垃圾的危害和回收价值

(一)危害

1.危害食品安全,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国并未针对厨余垃圾开展专项处理,原有的填埋、喂猪等处理方法对食品安全存在有潜在威胁。相关信息显示,因为餐饮行业针对洗涤剂、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厨余垃圾中含有铅、汞等有毒有害物质,生猪在食用厨余垃圾以后,毒素会在体内聚集,最终进入人体当中,引发人体各项疾病。2.影响城市环境,厨余垃圾非常容易腐烂变质,若不进行及时处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例如产生的生菜汤,在收集、运输环节中,若未采用无害化密封处理方式,非常容易发生渗漏,直接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卫生。3.导致传染病传播,暴露在空气当中的厨余垃圾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蟑螂、老鼠、蚊子、苍蝇等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将直接成为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媒介。并且厨余垃圾种类繁多,本身就是各种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培养皿”,一旦针对其进行错误处理,将极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感染。

(二)回收价值

在厨余垃圾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营养元素,在对其开展科学处理之后,是制作各类动物饲料、有机化肥以及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材料,也就是说,厨余垃圾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变废为宝的潜力,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生物资源。当前,在中国针对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仍然处在早期水平。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形成的厨余垃圾干物质含量至少可制作500 万吨优质化肥饲料,相当于1000 万亩耕地的能量。所以,针对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和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美洲大蠊开展厨余垃圾处理的相关要点

(一)意义介绍

利用美洲大蠊进行厨余垃圾处理,不仅能够对厨余垃圾进行有效消灭,同时,依托厨余垃圾进行繁殖的美洲大蠊,还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医药领域当中,已经证明了,使用美洲大蠊体内有效成分所制成的药物,具备抗肿瘤、强化身体免疫能力等作用。相关实验证明,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 和美洲大蠊的精子都会对补体溶血活性有显著的促进功能,其中CII-3 的促进功能非常显著。各类肿瘤癌症的出现发展和人体免疫反应关系密切,美洲大蠊中的相关物质可以强化人体免疫系统,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和因子的免疫能力,对人体机体免疫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对各种肿瘤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另外,科学家还发现,美洲大豆还能够起到改善心血管功能,帮助人体实现创伤修复的功能,因此,在医疗市场当中,美洲大豆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制品。

(二)利用美洲大蠊处理厨余垃圾的路径分析

1.养殖模式与场地规划,利用美洲大蠊进行厨余垃圾处理时,需要使用室内立体层架养殖技术,将美洲大蠊饲养设备放置于地势相对平坦的水泥厂房区当中,保障养殖区域内空气的相对流畅,防止形成细菌和有毒有害气体生产,导致美洲大蠊的大面积死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美洲大蠊养殖环境进行清洁处理,为美洲大蠊开展厨余垃圾处理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控制美洲大蠊群落的数量,因为一旦厨余垃圾数量不足,且没有预留足够的空间,美洲大量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因此用于投放厨余垃圾的饲料分布必须要合理均衡,保障美洲大量的进食量。另外,水源对于美洲大蠊来说,同样是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在饲养槽当中,不仅需要足量的厨余垃圾以供美洲大蠊进行消耗,同时也需要保障水源的充足,为了预防美洲大蠊掉入水中淹死,可以在水槽当中放入适量的海绵,从美洲大蠊的习性来讲,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具有极强的活跃性,为了预防其逃离养殖区域,给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在厂房周边设立河道,同时在河道中开展草鱼、鲤鱼等鱼类的养殖,有效预防美洲大蠊在处理厨余垃圾的过程中发生逃逸现象。

2.相关技术要点,首先,需要对温度、光照强度,湿度进行合理控制,上述因素对于美洲大蠊处理厨余垃圾的速率和自身生长繁殖速度将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当前,相关数据显示,美洲大蠊在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在养殖过程中的最适宜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湿度仍然尚未确定,但整体来讲,美洲大蠊较为理想且活跃度较高的温度环境为24℃-32℃,湿度为70%-80%,也有相关数据显示,在利用美洲大蠊进行厨余垃圾处理时,最佳温度为26℃-28℃,最佳湿度为65%-75%。需要注意到的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美洲大蠊的复眼非常发达,对短波长的光线反应非常敏捷、对长波长的光线反应相对迟缓,光照对美洲大蠊的生长速度影响不大,当前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中,针对光照对美洲大蠊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一些学术观点认为,在无光环境当中,美洲大蠊在昼夜时期产卵量仍然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即白昼产卵量更高,黑夜产卵量更低,但是二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因此从现有结果来进行分析,光照强弱并非是影响美洲大蠊生长繁殖速率的核心原因。

其次,需要对厨余垃圾成分对美洲大蠊的生长造成的影响开展分析。一般情况下,在自然环境中的美洲大蠊寿命通常为1-2 年,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美洲大蠊在幼虫期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来到成虫期的美洲大蠊才能够开展繁殖行为并具备药用价值,受到厨余垃圾成分的影响,美洲大蠊在养殖周期上存在有比较大的延伸空间,针对厨余垃圾中主要成分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美洲大蠊的繁殖速度和生长速度,也就是增强相同周期内美洲大蠊的产量,并增强其药用价值。实际上,几乎所有厨余垃圾都可以被美洲大蠊食用,其中的小麦、玉米、油脂等同常规的畜禽饲料含有元素基本保持一致,为了增加美洲大蠊对于厨余垃圾的消耗量,可以适当增加以甜味为主的诱食剂,例如白砂糖、红糖、蜜糖等,这会显著提升美洲大蠊对厨余垃圾的消耗。

最后,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病害因素同样是影响美洲大蠊生长繁殖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利用美洲大蠊处理厨余垃圾的过程中,美洲大蠊必须要保障其极高的养殖密度,导致病害在该群体当中有极快的传播速率,所以针对病害的预防是此项工作的重要,受精卵化的常见病虫害主要包含有蝇蛆病,疾病一旦出现大规模蔓延,可能出现美洲大蠊卵无法正常孵化。不仅让大量厨余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也让美洲大蠊大量死亡,成为新的病毒细菌培养皿。

结束语:整体来讲,利用美洲大蠊进行厨余垃圾的处理,再将成熟的美洲大蠊制作成各类医药制品,是生物技术处理厨余垃圾的一种重要典范,此项技术的成熟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更能够让制成更多具有极高医药价值的药品,造福于民,并且为养殖户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这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一项重要举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厨余美洲垃圾处理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姑苏区最大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营 日处理能力达100吨
美洲野牛当宠物
浅谈中国厨余垃圾商业再利用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关于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食物废料处理器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