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健康体育教学策略

2021-11-29徐春伟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理念小学生体育

徐春伟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山东 广饶 257336)

引言

新时代,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来优化自身的课程设计。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处在发育过程中,适当地加强锻炼对他们来讲益处多多,不能总让学生只顾学习,久坐会让他们的身体变得“颓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劳逸结合”的道理,在进行文化课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兼顾身体的训练,从而拥有更加强硬的体格,在应对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胜算。因此,教师既要让学生习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专业知识,也要让学生付诸实践,参与到课堂、课下的锻炼过程当中”。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现存问题

(一)学校对体育与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一直以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体育与健康在整个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并且这一趋势愈发显著,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小学对于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从教学理念来看,部分小学将体育与健康默认为“副科”,因此教学的重心都放在了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程上。第二,从课时安排来看,不少小学每周只有1 节体育课,平时并无集中性的体育锻炼内容,文化课和早自习在小学教学中占有绝对的比重。第三,体育教学器材不完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没有完整的跑道、足球场等体育锻炼场地。

(二)教师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程度还不足

从小学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的教学地位,组织上的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逐渐消退,在备课、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缺少研究、准备不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与预期的教学成果相距甚远。从其他科任教师的角度来看,受“体育是副科”这一错误观念的干扰,其他科任教师普遍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并不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作用,这表现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期间体育课常常被语文、数学教师占有。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遵循科学教学理念

1.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基本身心素质进行了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增加自身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状况进行分析和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按照科学教学原则做出合理指示和要求,促使学生的身心素养得到更有效的训练。此外由于小学教学时间跨度较长,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年龄加以分析和考虑,采取分段教学的原则,使体育健康教学有效匹配学生的发育需求。

2.将训练主导权归还给学生

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避免体育教学陷入极端。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兴趣和体育技能学习能力的培养,杜绝机械化的教学思路和过程,减少考核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应有的乐趣。

(二)树立新课改的生本教育理念

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改下需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硬性教学。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采用的考核式,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课程的安排上也较为单调,学生参与性较低,教学的效果也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体育知识。而生本教育理念完全区别于传统教育,将学生作为了教学的主体,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作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就需要教师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使新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

(三)注重对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训练

1.对学生身体机能的训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基础体能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学生对体育训练保持信息和兴趣。

2.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勇气等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正向体育运动理念,使学生能够突破限制,挑战自我,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

3.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培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培养是维护训练安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因为年龄和思维方式原因,在实际训练中往往不知道危险为何物,可能无意间对自身和其他学生造成伤害。对此教师需要情调责任感和互相帮扶意识,促使学生保持对自身危险行为的有效约束,增加学生的亲社会动机。

(四)制定安全保护和方法条例

1.普及安全理念和知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安全因素设置为条例,供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危险动作可能存在的隐患,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教师保持持续的跟进参与和监督

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使危险因素得到更有效地控制。此外教师需要在设置危险应急预案,使危险因素得到科学合理控制。

(五)运用场景模拟法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可能对于枯燥的体育与健康课内容不感兴趣,因而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之时,就可以基于他们对于特定场景感兴趣的特点,活用场景模拟法。比如在学习“齐步走”相关内容之时,教学前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学生会被升旗队伍的帅气走姿所吸引,从而感觉自己也是一名光荣的升旗选手。相信在此种场景教育背景下,学生的齐步走学习热情会大增,并会明确到齐步走的学习价值所在,这样师生就会实现完美的配合,帮助学生顺利的掌握齐步走的技巧。

(六)运用游戏竞赛法

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是他们的竞争意识极强,总想要在竞赛中获得胜利,因而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够合理运用游戏竞赛法,那么势必能够顺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集合”相关内容之时,可以将全班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小组,看老师发出集合号令之时,哪个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集合任务,速度最快、队形最整齐的小组,就可以获得胜利,要给予合理的奖励与表扬。针对表现不是很好的小组,也需要给予有效鼓励与肯定,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热情,并且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

(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初始动力,因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参与到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并感知到体育与健康课内容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下面将针对几种激趣教学方法进行分析。针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教师一定不能激进,要循序渐进,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提升。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是特别的成熟,需要一步步地循序渐进的引导。而且他们还处于以兴趣为主的阶段,十分喜欢游戏活动。所以在体育课堂上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注意事项的了解,还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一定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展开一定的活动,同时不能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胡乱地自由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之下需要教师以更加积极的教学态度以及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教学,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双方面进行创新,保证完成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要求。

猜你喜欢

理念小学生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