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2021-11-29曹宏报
曹宏报
(重庆一中,重庆 400030)
在中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中学数学是一门整体难度比较大的学科。为进一步提升以及优化中学数学的教学实效,也为了全方位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该注重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创新以及变革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以及思路,真正打造高效化的中学数学课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
一、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现状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全方位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者的角色,积极转变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积极给予学生正确性的教学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收获成长与进步。不可否认,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以及应用过程中,尚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以及问题,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就现阶段中学数学方法问题以及现状等,积极采用高效化的创新路径。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现状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灌输性教学仍大行其道。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部分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习惯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点或者相关概念的讲解以及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直观灌输的方式,试图引导学生来进行机械化的记忆以及认知,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部分学生在数学概念的认知过程中,可能会受此影响,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思维问题,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优化。
第二,以教材内容为主,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作为中学教育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内容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充分全面地拓展以及延伸教材内容,积极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更好地强化提升学生的数学整体思维,积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但现阶段,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往往以教材内容为主,缺乏对数学知识点的高效整合以及全面研判等,未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思维导图,也不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等。在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显得较为被动,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比如因学生缺乏整体思维,当遇到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会显得无从下手,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也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
第三,学生主体意识不强,差异化教学应用不足。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全面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积极采用分层差异教学法,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需要。但现阶段,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以及重视,也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和学生的深入互动以及高效沟通,仍然习惯于采用“一对多”的模式来进行授课,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强,师生互动频率不高。与此同时,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采用的差异化教学方法也相对不足,教师未能够准确地认知以及把握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差异,仍然习惯于采用统一且僵化性的思维来开展教学工作,这就容易出现不同素养学生均“学不好”的问题。如“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好”。
第四,缺乏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育。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培育学生良好的自觉意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预习主动性。但现阶段,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显然缺乏对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视,也未能够有效积极地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意识。主要表现为,教师未科学巧妙地设计预习任务,也没有引导学生精准把握预习目标等等,在预习环节中,学生稍显随意,难以保障整个预习成效。同时,在预习实践中,课前预习与课中授课等连贯性不强,容易降低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课前学习状态,难以真正保障高效课堂的建构。
二、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
在新时期,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为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教师应该注重精准全面地把握好数学学科的特征,积极把握数学教学方法问题,科学精准地采用创新化的策略以及途径,真正提升中学数学教学成效与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创新教育理念,积极变革教学方法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全面地依托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创新以及变革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采用高效且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提升中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高效化的教学理念,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深入全面地变革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理念,行之有效地提升中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实效,积极采用新颖且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教育理念的变革以及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是较为滞后的,是以灌输性教学方式为主的,这不仅难以有效地保障数学教学实效,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积极性。鉴于此,教师要注重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把握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充分以学生为中心。比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备学生,也要备教材,无论是哪个环节,都应该围绕学生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为主要的立足点。另一方面,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高效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变革以及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导入过程中,应该以趣味性、生活性、启发性的问题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积极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开展思考以及探索。以生活性问题为例,在中学数学课堂导入的环节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来开展探索。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当他们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再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也利于他们全身心投身于新知的学习实践中。再比如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中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以及认知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障碍。为着重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以多媒体教学技术来作为课堂主要方式,将抽象化的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内容,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以及接受。
(二)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巧妙使用思维导图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同单元之间的数学内容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具体化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有效的打破单元内容之间的隔阂,行之有效地进行数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创新。比如在中学数学难题突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好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继而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当处理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时,可以率先从简单化的知识入手,实现各个击破,在此基础上来实现难题的解答。当然,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有必要科学全面地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说,思维导图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实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来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有效的关联,形成完整性的数学思维。在初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简单性的思维导图,逐步理清不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当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有了清晰的认知后,教师再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实现重难点知识的有效突破。比如在思维导图中同步将一些典型的例题备注在内,以此来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积极渗透数学思维,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关键性的学习主体。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也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注重全面培育以及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积极实施差异化教学。一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典型例题,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形结合思想,图形转换思想、代入法等等。通过这些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找准数学问题解答的突破口,能够有效地简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鉴于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显著的差异,为全面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法。所谓差异化教学法,就是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素养,为他们设置差异化的数学学习任务以及目标,确保他们都能够获得进步以及发展。
(四)实现课堂的有效翻转,注重培育学生预习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行之有效地实现课堂翻转,全方位培育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来创设微课教学情境,以微课来实现课堂翻转,鼓励以及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新知的学习以及旧知的巩固。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引导以及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真正夯实以及提升学生的预习实效,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高效化的教学方法,离不开有效的师生互动。正是建立在广泛全面的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也才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学习现状,继而更有目标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积极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积极畅通师生沟通的渠道。比如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了解学生课前新知预习中的困惑以及不足等,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所针对,真正打造高效化的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夯实自身的数学认知,更好地优化自身的数学学习实效。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追踪式的管理,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课后复习任务,并做好及时的教学反馈。特别是针对部分数学素养偏低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此来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结语: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高效且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始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中学数学教学实效,也为了全方面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变革以及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真正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成效与质量,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