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路径研究

2021-11-29林可晨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复学军营辅导员

林可晨

(珠海科技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引文

在入伍学生欢送会上应征青年身披红花,投身军营。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在退伍大学生欢迎会上,退伍大学生带着光荣重回校园,他们保家卫国,淬炼成钢;锻炼体魄,锤炼意志。由于教育中断,学校与军营之间的环境变化以及学生与士兵之间的角色转换,学生退伍时,角色转换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1]。高校如何做好退伍大学生复学后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完成学业,升学就业是学校需要做好的重要课题。

一、落实优待政策

不能各地各高校都依照完全相同的政策办法,应当允许和鼓励各级、各高校因地制宜、因人定策,灵活开展个性化退伍复学服务工作。高校针对本校学生特点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让退伍优惠政策落地[2]。国家层面,2015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

学校层面,各高校应制定符合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的退伍大学生复学优待政策。学校应及时建立入伍学生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单独保管。学生入伍后如学费补偿(代偿)、学籍保留等手续学校武装部应实行专人办理,即专业又高效,又避免资料丢失、错漏等问题。面向退伍大学生,学校应在放宽转专业限制,相关课程免修办理、专升本和研究生考试加分、退伍大学生再就业等环节切实落实国家和细化本校具体优待政策。

二、开展学习帮扶

军营生活和校园生活存在不同,退伍大学生重回校园,是否能尽快适应课程学习至关重要,顺利完成学业直接关乎毕业。学校应对退伍大学生应特别关注,建立学院、班级、同学三位一体的学习帮扶模式,多层次系统帮扶,帮助其快速顺利地进入学校学习状态。

在教学安排上,除正常课程之外学院还应根据退伍大学生总体学习程度给予特殊辅导,如开设补习班、实行小班授课等。安排导师一对一与其深入交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退伍大学生,辅导员要引导帮助,其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学校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学费减免帮助,保证每一位退伍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班级干部多关心多帮助退伍大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包干到户”的精准帮扶。确保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形成合力帮助退伍大学生快速适应课程,顺利完成学业。

三、做好角色转换

首先,经过军营锻炼退伍大学生有更多的经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正确引导他们,展现退伍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辅导员要鼓励其积极担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他们责任感强、自律性强的优点,更好地带动班级力争上游,同时有助于退伍大学生加快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的建立,以更快的适应校园生活。成立协会为想当兵与复学老兵服务,鼓励退伍大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和“军事爱好者协会”“国旗护卫队”等学校社团,拓宽人际交往,丰富其课余生活。

其次,高校与部队之间加强共建,加深交流。高校武装部、教务处应加强与部队的联络,动态掌握学生入伍后的信息,真正做到母校了解学生,学生了解母校[3]。形成部队与高校共同培养入伍的大学生的合力,高校应及时宣传、表彰在部队表现优秀的大学生[4]。学校应定期邀请学生所在部队来校宣讲交流,形式多样的有效推进在校大学生入伍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四、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专门为退伍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针对退伍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因材施教,小班授课。在就业指导课堂,指导教师可面对面、一对一进行专项指导,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个人简历撰写等环节与学生充分交流探讨,切实帮助其提升职业技能,助力其稳就业。

同时,学校应积极组织退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校企联合打造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为退伍大学生提供一个专业且广阔的提升空间。学校就业部门应加大退伍毕业生参加就业帮扶,向专业对口企业、产学研合作企业、校友企业重点推介。多措并举,促进退伍大学生就业,提升退伍大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让退伍军人在新的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亮。

结语

在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的背景下,做好大学生退伍工作,赋予强有力的退役保障执行手段,保证退役大学生退役后有收获、有荣誉、有发展,不但有助于促进退伍返校大学生成长成才,也有助于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军营。高校应更加重视退伍大学生重返学校的问题,帮助其尽快适应新角色、融入新环境。高校应形成一套各部门联动的管理服务机制,为退伍返校大学生服务,助力其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复学军营辅导员
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开心复学
全面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做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军营游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军营里的“大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