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11-29梁楷悦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老师

梁楷悦

(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辽宁 盘锦 124000)

引言

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秩序的意识并建立高效的教学课堂极为重要。现如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建设高效的课堂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不同的教育工作者都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改善教学环境。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落后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对课程的准备不够重视,部分教师甚至从未进行过系统的备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持有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知识,他们很少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内化为道德实践。一些教师更关注社会发展、热点时事和人文环境,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的疏忽。老师不能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和收集材料,也很难把课本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1]。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大多对自己的班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学业状况缺乏掌握。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他们更多地依靠自己过去的经验。关于教学的设计也是基于教材,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对学生感兴趣、学生是否能理解和回答问题以及难度是否合适等等问题。同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缺乏活力。

(三)学习系统混乱

目前,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往往是一个统一的课堂教学,多让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这使得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也造成了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存在不理解的现象,最终导致了一个突出的班级分化问题。另外由于缺乏与生活的接触,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得不到锻炼,这进一步影响了高效课堂的建立。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加强情境教学的使用

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师应及时把握热点,将教材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和感受。而通过情境教学的有效利用,老师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们对课程的理解。在关于敬畏生命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节课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理论性更强。所以老师需要更好地结合时代具体事件,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代入到情境中去。例如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可以在学生们面前播放地震救灾的新闻,再配上一段带有悲剧音乐的现场航拍视频。当学生看到受灾者在不幸死亡或者获救时,学生的情绪都会随之受到影响。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很快就会自觉地进入状态。此时,教师可以巧妙提出问题,逐步将事件与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这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就是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搜救活动值得吗。学生们可能无法有效理解巨额的金钱支出和微弱的生存希望之间的矛盾。这时老师可以抛出积极的观点,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2]。

(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老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发挥教育育人的作用,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深入挖掘学科的教育意义,进而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为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增强。作为教师,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兴趣。老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的态度入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找到学习准确的定位,从而使他们更全面地把握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知识。在课堂内外,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情况布置相关的作业给学生。要注意的是教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另外教师可为学生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也可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通过这种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小笼包,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3]。

(三)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解决教学问题,建立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老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师需要积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知识,建立高效的课堂。就像是在关于使用互联网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父亲扔掉了学生的电脑的视频。这种情况在初中学生中很常见。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太可能扔掉电脑,但他们经常督促学生少玩电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评估视频中父亲的行为,并谈论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教师应该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持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指导他们完成知识学习。就像是在关于如何交友的问题上,老师可以和学生探讨交友的方法。这样,老师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发现,最终总结出交朋友的有效方法。

(四)建设合理的测验与评价机制

我们要积极通过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伦理道德和法治,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课堂测试是测试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保留部分课堂时间,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刚刚教授的内容进行测试。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复习他们在测试中学到的知识,以巩固和吸收它。另外,通过测试,老师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再次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这些内容,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必须结合创新思维,致力于评价方法的研究,体现评价的多样性,找准学生学习的方向,鼓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探索。为此,老师要采用创新的评价方法来鼓励学生,全面推进高效课堂评价方法的建设,建设并完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促进组织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形成[4]。

(五)促进养成学习习惯

老师可以运用现代方法有效地开发以网络为代表的多种课程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来有效地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老师要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石。学习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升级的动态过程。作为一名有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然地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成功地建设高效的课堂。为此,我们要把握每一个细节,科学安排和安排,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连续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讲解珍惜生命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提前搜集有关新冠疫情的新闻资料,在课上老师和学生交换和分享这些材料,讲解医务人员奔赴前线、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迅速建设、国内外捐赠的大量物资等等事迹,反映生命的顽强。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守护生命的重要性,积极学习自助方法,并在生活中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结语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与法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师必须首先创新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在核心素养概念的指导下,为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多的支持。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老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