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高职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2021-11-29王进川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美育职业院校美术

王进川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文化自信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关键所在,民族的人格独立是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高校美育教育承担着建设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美育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导向,高职院校要高度认识美术教育在美育中的突出地位,努力提升原创力,推动美术教育创新,打造高校美术教育的新特点。

一、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美育教育的诸多角度下,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本应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其个性情感的良性成长,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应该高度重视美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通过形象的情感传递促进美术教育的知行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然而,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依然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现象。

(一)美术教育目标不明确

部分高职院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深入研究高职美术教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针对具体专业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造成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育功能的缺失,忽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思维的训练和美学修养的培养。只是一味迎合社会用人市场的要求和某个行业的变化与发展动态,随意调整教学方向、开设课程,美术教学目标模糊。部分高职院校对美术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研判不够准确,认识不到位,把握不准确,分析不精准,很难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美术教育教学。另外,美术教育的形式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开设美术欣赏课,再没有其他途径的美术教育活动,更谈不上针对高校学生的其他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教育的受众群体较少,同时,缺乏必要的美术教育体验活动,实践性严重不足,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目前的教育模式明显滞后,已无法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情趣的追求。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能把培养具有美术艺术修养的人才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思考,这就使整个高职美术教育的审美趋势处于弱势发展境地,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学生审美能力欠缺,背离了高职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美术教育资源未合理利用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略美术教育教材的挖掘与研究开发工作,教材陈旧,缺乏具有较强专业针对性的教材,甚至没有系统教学材料,制约了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美术教育缺乏教学的整体性、教材的系统性和教法的科学性。高职院校在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许多院校无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场馆的建设不够,甚至连基本设施都无法满足正常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即使部分院校馆所设施完备,只是供外来人员参观,成为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这样的背景下,更不要说审美情趣的培养、体验及以美育人的实效。

(三)美术教育模式单一

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基本沿用灌输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强调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职业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职之前,美术教育几乎空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和训练,而高职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对学生美术基本情况的了解,在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美术能力的情况下,开展美术教学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只是简单进行绘画造型的训练,一味强调学生的模仿能力,却不能很好地培养创造能力。部分教师不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不能深刻认识美术教学与绘画能力的区别,认为美术教学就只是对绘画内容的再现,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表达和自我情绪的宣泄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学生在进行绘画练习过程中缺乏想象力,审美敏感性严重不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高职美术知识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高职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完善美术教育改革举措

新时代美育教育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对美术教学的目的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需要重新认识,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方面,需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准确定位落实美术教育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注重创新教育,美术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美学美育,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受到美学熏陶,尽快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让其在美术教育中获得成功感。真正的定位应该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二)重视实践开展美术教育

将美术教育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美术教育相关内容与思想对人生的独特价值。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体验、合作、探究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展综合素质,美术教师要深入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和教育信息,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教育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合理地处理、应用资源信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育。

(三)突出运用强化美术教育

教师需要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心理倾向性,用更高层次的美学思想启发学生去探索和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创作与欣赏中实现触类旁通的效果,激发新的发现。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等思维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理解美术形象的价值,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教育的价值,进而成长为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确定明确的美术教育方向

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要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美术教育要不断突破,在创新教学中发掘美术美育的创造性。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有创意的创作和欣赏,发挥个性,突破造型美术的束缚,发现美术作品背后的美学意义,并自觉地运用于学习、生活之中。教师需要大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表达对美术的理解与见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进而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科学分析、寻找结论的能力。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层次的美术教育必须与科学合理、灵活机动的评价机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考虑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良性发展。

(二)重视学生自我完善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专业人才,担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要勇于挑战,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审视自己、创造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就必须培养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主决策的能力,美术教育的发散性教育正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评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美术教育在教法灵活的前提下,努力指导学生完善自我评价的构建,最终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三)实现学生快速成长

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考核评价的总体要求是有利于职业人才特色的培养。美术教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敢于冲破唯分数论的观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多元化评价,把实践能力的考核放在突出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动态评价,美术教育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考核时能够扬长避短,考虑学生的强弱项,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成绩,鼓励学生向善向好发展,多发现优点,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阳光成长。

四、结语

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必须以美术课程为主体,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美术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刻研究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开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在加强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处理好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职业院校美术
论公民美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美术篇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美育教师
齐心协力 同台唱戏 合力推进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