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间文学考察

2021-11-29马小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成公主哈达民间文学

马小燕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西藏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挖掘、整理、宣传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的路径还处在摸索阶段。笔者认为,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出发,对西藏各族民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况进行考察,应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表现他们的劳动和斗争的世代相传的艺术品。”[2]民间文学最大的特点是用口头语言来进行创作和传播,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在传承过程中,人们发挥集体的力量,根据需要进行内容和情节的增减,保留下来的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西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至今仍被各族民众口耳相传,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元素。

一、一母同胞:神话中反映出西藏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民族后,如何区分自己和他者,解释本族与他族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神话则是各民族对这一问题最为原始的解释。于乃昌认为:“藏族神话,林林总总,绚丽多彩,但概括起来是一个主题——探源;两种类别——人的诞生和世界的起源。”[3]安德森认为:“有一种同时代的,完全凭借语言——特别是以诗和歌的形式——来暗示其存在的特殊类型的共同体。”[4]西藏各民族都擅长通过神话来解释各自民族的起源以及与其他民族的渊源关系,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西藏各族先民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清晰认识。昌都的《鸟在树上说世界》讲述了鸟下了18 个蛋,形成了人世间,从6 个蛋中出生的东南西北不同方向的人结合后繁衍了人类,分别是藏族、汉族和蒙古族。[5]这是西藏先民对藏族、汉族和蒙古族起源的说明,认为这三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是一只鸟儿所产蛋的后代,三个民族没有大小贵贱之分,表达出藏族先民朴素的民族平等思想。

米林县的珞巴族神话《阿巴达尼三兄弟》讲述了天父地母结合后,生下阿巴达尼、阿巴达基、阿巴达洛三兄弟,后来,阿巴达洛的子孙成为藏族,阿巴达基变成了老虎,阿巴达尼的子孙就是珞巴族。[6]这是珞巴族先民对自己和藏族关系的直白表达。墨脱县的《珞巴五兄弟》讲述了太阳的儿子达西和月亮的女儿亚姆生了五个儿子,孩子们长大后分家,老大去了峨眉山,成了汉人,老二去了波堆,成了藏人,老四到了门隅和竹隅,成了门巴人,老五到了察隅,成了僜人,老四留在了老家,就是珞巴人。[7]墨脱珞巴族的神话则更进一步,对汉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的族源都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各民族同为太阳和女儿之子的结论。无独有偶,《僜人祖先的来历》讲述了僜人的祖先有兄弟四人,最初一起居住在深山老林里,兄弟们长大后分家,搬到平川去的大哥成了汉族,老二成了珞巴族,跑到山上去的老三变成了老虎,老四就是僜人的祖先。[8]可以看出,珞巴族和僜人在探索本民族族源的过程中,也对接触到的其他民族的来源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表达了各民族出自同一个源头的观点,将父母归结为天地、日月又体现出先民们的原始自然崇拜,显示出这些神话的悠久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在叙述过程中,珞巴族和僜人并没有站在本我立场上,而是在各民族排序时将本民族放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这既是珞巴族和僜人平和谦让民族心理的反映,也体现出对其他兄弟民族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9]可以说,西藏先民们创作的历史悠久的神话是地处祖国边疆的西藏各民族民众对民族团结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源头的生动阐释。

二、往来不绝:对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历史见证

自古以来,西藏各民族就与祖国内地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往和交流,这种密切的往来在民间文学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茶叶、哈达是西藏各族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它们都依靠祖国内地的供给,充分体现出西藏对祖国内地的经济依赖和文化影响。学术界关于茶叶传入西藏的时间尚存在一些争论,赵国栋总结有7种之多。[10]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报道了中科院研究员吕厚远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寺遗址发现的疑似茶叶食物残体进行了植物鉴定和年代学分析工作,确认这里出土的植物遗存是茶叶,并通过碳14 年龄测定它距今时间约为1800 年左右,属西藏古象雄王国时期遗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茶马古道的历史脉络,推测可能在1800年前,茶叶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或茶马古道的路线穿越了青藏高原。[11]这为内地茶叶传入西藏的说法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考古资料。我们通过梳理后发现,西藏民间文学中有大量作品对西藏茶叶的来历进行了说明,明确指出西藏茶叶来自内地的事实。拉萨市的《藏王赤都松和茶》讲述了藏族喝茶习俗的来历:赤都松身患重病,在宫廷里静养,咀嚼了小鸟衔来的一根绿色树枝上的叶子后神清气爽,就让臣民四处寻找长这种叶子的树,一位臣子一路向东,在大鱼帮助下过了大河,找到了长满绿色树叶的树林,让一头母鹿驮回了宝树,赞普喝了树叶熬制的水后很快恢复了健康。[12]还有一些民间故事则讲述了西藏不同地方的人到内地贩卖茶叶的过程,普兰县的《尼玛公巧与爱妻拉吉》讲述了生意人尼玛公巧从“达孜多”(康定城)买来砖茶,驮到藏北出售的经过。[13]日喀则的《泽林·尼玛贡觉》讲述了泽林·尼玛贡觉的父亲每年都赶着骡马到康定城经商,用后藏雪花一样洁白柔软的氆氇换回汉地黑金子一样的沱茶和砖茶。[14]浪卡子县的《商人罗布桑布的传说》讲述了来自康定的茶商罗布桑布开辟西藏商贸,把汉茶运到藏地,把藏地的物产运到汉区,被人们尊为商神的故事。[15]在这些民间故事中,“达孜多①是对旧称“打箭炉”的藏语称呼。”(康定城)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是人们对历史上西藏和内地茶叶贸易的真实写照。关于康定城的来历,有学者认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城)作为地名,出现于元明时期,而发展成为康区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中心的高原重镇则是清王朝时期的事。打箭炉城的产生与发展,无不与川藏茶叶贸易紧密相关,‘各业皆因茶而兴’;也无不与清王朝势力的深入和开发边疆政策相连。”[16]“20世纪30 年代,康定早已成为闻名于世的藏汉贸易的中心城市,是与上海、武汉齐名的三大商埠之一,形成汉商(川、陕商)、藏商(寺庙、土司、头人等)和外商(尼泊尔、印度等)三大商贸集团。汉藏物资大量交流,英、印货物充斥康藏,甚至进入内地,而汉藏贸易间,茶叶又是主要贸易商品。”[17]还有学者将康定城称为汉藏之间的贸易港。[18]可以看出,茶叶贸易始终是“达孜多”的立城之本,它的盛名一定会随着商人们的脚步传遍西藏,这样一来,西藏民间文学中多次出现“达孜多”这一商业重镇的名字就在情理之中了。

拉萨市的歌谣《人有优缺两分》有:“若不知道汉茶来源,告诉你它来自林中,它是檀香树的叶子。若不知道汉茶销路,告诉你它销往雪域。”[19]藏族民众将汉茶称为檀香叶,表达出人们对内地茶叶的喜爱之情。一些歌谣也表达出人们盼望来自内地的茶叶时的急切心情,爱屋及乌地对运茶的骡马进行夸奖,例如,隆子县的《五个宝贝动物》有:“第五宝贝是紫色骡子,运进汉地茶的是骡子,骡群去运茶时多威风,汉茶运到西藏是宝贝。”[20]桑日县的《让汉地茶驮运进来》有:“像东方云走的那样,如若我的骏马能走,让汉地茶驮运进来,只要一个早晨就行。”[21]这些歌谣也折射出西藏与内地茶马贸易的历史痕迹。

一些歌谣描述了西藏民众对茶叶的详细分类与喝茶的具体方法,昌都的《品美酒》有:“运来汉地具福茶。茶有白纸包阳山茶,也有黑纸包阴山茶,阴阳之间红纸包茶。无伴的阴阳山茶,一加汉地茉莉花,二加带仔的官茶,三加吉雪的官茶,四加砖茶茶厨师,五加神鸟茶女仆,六加工字茶男仆,七加露珠作茶水,八加母牦牛酥油,九加藏北白食盐。九种茶料搅九次,喝上此茶事顺成,喝上三碗能镇敌。”[22]那曲的《真好像歌手们聚集》对烧茶的歌唱内容是:“西藏的黄酥油,汉地的方砖茶,藏北的白盐巴,是歌手聚会茶。”[23]《打酥油茶》有:“黑茶叶汉地生产,黄酥油是我炼成,白盐巴藏北盛产,祝你三兄弟团聚。”[24]丁青县的《火儿欢》有:“内地产的黑坨茶,西藏产的黄酥油,姑娘巧手来熬茶,方方灶上火儿欢。”[25]日喀则的《请到炒房来》有:“熬汉茶水要开,少年我会安排,茶开不能溢出,茶汁在铁锅里。”表现出人们对茶叶特性的认知。这些歌谣都强调了茶叶来自祖国内地这一事实,而且用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来形容水乳交融的藏汉民族关系。

还有的歌谣把茶叶与人们的幸福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例如《格萨尔》中有“汉地茶花福祥而又秀雅,为君臣凯旋而来接风归。”[26]日喀则的《婚礼歌》有:“祝愿汉茶堆如山,祝愿传代比箭直,祝愿诸事得圆满。”[27]西敏司认为,人类的饮食行为绝对不是“纯粹生物性”的行为。入口的食物,都包含了吃下它的人的种种过去;而用来取得、处理、烹调、上桌、消耗食物的技术,也全因文化而异,背后各有一段历史。食物不只是供人食用的东西而已;进食总是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这些意义都有象征内涵,并以象征的方式来传达思想;这些意义也都各有历史。[28]西藏民间文学对内地茶叶进入西藏的过程,茶叶的喝法进行的详细描述说明,西藏民众已经建立起了对茶叶的食物偏好,产生了“不可一日无茶”的饮食习惯,这是西藏民众在文化心理上对茶叶来自内地这一历史史实的接受和认可。如果说饮食习惯具有重要的功能性身体表述和文化表述,那么茶叶就是创造和维持西藏民众与内地民众特定社会关系的特殊物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藏民众和内地民众共饮一茶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物。

哈达是西藏民众用于礼仪往来的丝织品,代表纯净、高尚和真挚,被西藏民众广为使用,人们在逢年过节、拜会尊长、致敬祝贺、朝圣拜佛、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修房盖屋、认错请罪等都要敬献哈达,以表示尊崇、祝贺、祝福、惜别或哀悼等心情。[29]关于哈达的来源,学术界普遍认为是1265 年元朝帝师八思巴返回萨迦时将第一条哈达从内地带到了西藏,逐渐传播开来,以至于有了“哈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藏民族的替身品,有藏人必有哈达;有哈达,必有藏民族。”[30]的说法。西藏的民间歌谣也叙述了哈达来自内地的事实,“哈达生产在汉地,兴在黑头藏人区。”[31]昌都的《品美酒》有:“哈达远买自汉地,世界各地均习用。”[32]拉萨市的《幸福常在人间》有:“这条洁白的哈达,从那汉地十八省,商贾罗布桑波他,远道而来运到此。”[33]那曲的婚礼仪式歌《白螺号》有:“要知手捧这哈达,下部汉地吉祥门,汉地织女巧纺织,商人罗布桑布购,骡帮嘎玛顿珠运,白嘴黑骡驮进来。”[34]这两首歌谣详细描述了藏族商人把哈达从内地贩卖到西藏的过程。萨嘎县的《献哈达之歌》则对哈达的用途进行了叙述:“从东方汉地来的黄缎薄绫,拜本尊佛时要做见面礼物,到来世时也可以用做见面礼物;从东方汉地来的洁白哈达,拜救世主时要用做见面礼物,见康松旺堆也可做见面礼物”[35]

除了茶叶和哈达外,内地还有很多物品也深受西藏民众喜爱,这种感情也通过歌谣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乃东县的《服饰歌》有:“脚上穿的那些鞋子,不是西宁大靴吗?”[36]日喀则的《跳绳歌(六)》有:“问:你到西宁办何事?答:买‘巴珠’。”[37]措美县的《十三岁》有:“当了百个翼的率领者:背上背着西宁乌森枪。”[38]堆龙德庆县的《穿起这彩色靴子》有:“穿起这彩色靴子,走起路来很舒适;汉地的三股四弦,绣彩纹靴很合适。”[39]达孜县的《敏久多吉的衣饰》有:“敏久多吉的汉刀碗套多么美。”[40]这说明西藏民众的一些服饰、饰品的原料都来自内地,西宁这座城市充当了内地物资进入西藏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西藏民众用歌谣对内地物产进行歌颂,表现出对祖国内地的依赖和感恩之情。正如石硕所言:“西藏文明的发展,总是存在着一种突破自身封闭性的高原环境,向其周边外部文明寻求补充与营养的强烈趋势。从宏观意义上说,这种趋势的存在和发展,显然正是从内部直接促成了西藏文明不断地向中原文明倾斜和靠拢,并使得西藏最终归属于中原政权。”[41]正是西藏和内地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在满足西藏民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增进了藏汉民众之间的感情,激发起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三、合同为一家:对民族通婚代表性人物的传颂

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促成了藏汉联姻的千古美谈。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文成公主已经被西藏各族民众神圣化,关于她的故事在西藏家喻户晓,被人们世代传颂,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典范。

西藏民众创造了很多传说,将西藏的物产、地名都附会在文成公主身上。例如,拉萨、林芝等地的《文成公主》传说认为文成公主给西藏带去了青稞、豌豆、油菜籽、小麦、荞麦,耕牛和奶牛,白羊和黑羊等。沿途的人们为了纪念文成公主,把公主在鲁朗搭建的桥命名为“甲纳桑巴”,大山称为“甲惹”。[42]那曲的《文成公主和“甲莫温曲”》讲述了人们把黑河称为“甲莫温曲”,以纪念文成公主在此用河水洗过脸上的汗渍,并给热布旦寺起名字的故事。[43]《卜卦歌》有:“哈达来源于汉地,七位汉女同纺织,没有黄金难买到,没有骡子运不来……要知哈达谁纺织,她就是文成公主,她是度母的化身,在那海中织哈达。”[44]曲松县的《神龙姐妹》有:“手持吉祥彩箭,是文成公主送给藏区的,显示箭种、人种齐全。”[45]拉萨的《大昭寺的传说》讲述了文成公主运用堪舆之术,修建大昭寺,并在大殿的东南角留下一根空心石柱的故事。[46]达孜县的《甲萨岗》讲述了文成公主赴西藏时,在甲萨岗暂住时,丢失了金戒指,公主一气之下就把油菜籽洒在了这里,从此这里就盛产油菜籽。[47]这些传说故事一方面是对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大量物产的真实历史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藏民众对文成公主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聂拉木县的《文成公主的歌》有:“鲜艳的花布头巾,杨柳般的长发型,三叠珊瑚的耳环,日月对称护身符,黑色素缎的衣服,羊毛织成长腰带,都是文成公主装饰。”[48]林芝的婚礼仪式歌《新娘下马》有:“吐蕃松赞干布王,迎娶文成公主时,禄东赞箭插公主,此俗相传永不衰。”[49]人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都献给了文成公主,在这些故事和歌谣中,文成公主到西藏各地巡游,并留下了她的身影,一些风俗习惯也和文成公主有关,充分说明西藏各族群众对文成公主发自内心的爱戴。

此外,西藏还有很多不同民族间通婚的故事。拉萨的《央金拉姆》讲述了老人为了寻找女儿央金拉姆所说的“恰古巴乔”到东京(开封),经过千辛万苦,央金拉姆和汉地太子“恰古巴乔”终成眷属的故事。[50]说明藏族民众对藏汉通婚的歌颂。流传在墨脱的《鬼人的婚礼》讲述了由于世世代代被称为“鬼人”,门巴族群众帕朱家的姑娘白玛一直找不到对象。1962 年解放军进墨脱后,白玛姑娘与藏族参谋塔杰相爱,结为夫妻的故事。[51]体现出门巴族群众对藏门通婚的认可。这些民族通婚的故事被人们世代相传,表达了西藏各族群众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支持态度。

四、精神认同: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歌颂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决策者,在百万翻身农奴心中享有崇高地位,藏族人民甚至将毛泽东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毛泽东十分重视西藏的民族工作,曾指出:“这种团结是兄弟般的团结,不是一方面压迫另一方面。这种团结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在这一团结基础之上,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各方面,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52]喜饶尼玛曾写道“作为一个藏族人,我牢牢记住了父辈常说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毛主席’。”[53]为了感谢毛主席,能歌善舞的西藏民众用美丽动听的歌谣来表达心中的炙热情感,抒发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创作和流传下来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谣。我们认为,这些歌谣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歌颂毛主席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的丰功伟绩,例如拉萨市的《蔚蓝的天空》有:“蔚蓝的天空,飘浮着美丽的白云;西藏和平解放啦,毛主席的政策放光芒,西藏人民齐欢唱!伟大领袖毛泽东,您的名字传遍了西藏;您是我们幸福的希望,想起您就有了力量。西藏人民齐欢唱!汉藏兄弟团结紧,实现“协议”有保障;幸福生活来临啦,解放军捍卫着边疆,西藏人民齐欢唱!”[54]昌都的酒歌《毛主席赐给我们新生》有:“河流最湍急的是金沙江,恩情最大的是高山上的雪水;祖国最伟大的地方是北京,恩深的党和毛主席赐给我们新生。”[55]日喀则的《在高高的雪山顶上》有:“如果没有毛主席领导,藏族人民不会解放。”[56]拉萨市的《深恩大德的父母》有:“没有毛主席的栽培,我还是一根木头。”[57]二是单纯地表达西藏儿女对毛主席的拥护和爱戴之情。例如山南的《花儿不能用手摘》有:“花儿只有用心来摘,摘来献给毛主席!”[58]安多县的牧歌《我朝金色的北京走》有:“一路上,采下雪山的花;采一把雪山的花,献给救星毛主席。我愿毛主席的威望,比雪山还要高!”[59]日喀则的《毛主席像慈祥的父母》有:“毛主席像父母慈祥,民主改革光芒万丈,贫苦农奴抬起了头,骏马像机器奔向远方。”[60]山南的《天上出现了彩虹》有:“天上出现了彩虹,像是毛主席要来了,我们男女青年集合起来,我们欢迎领袖毛主席。”[61]那曲的《天上布满五彩云团》有:“雨水滋润了土地,五谷获得了丰产,农民酿成了美酒,第一杯向毛主席敬献。”[62]三是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歌颂毛主席的言谈举止。例如,墨竹工卡县的《吉祥的彩云》有:“毛主席站了起来,满天呈现吉祥的彩云;这朵朵吉祥的彩云,就是农奴分得的土地。毛主席坐了下来,大地充满闪闪的金光;这灿烂闪闪的金光,就是农奴土地上的麦浪。”[63]拉萨市的《在金子的北京城里》有:“在银子的北京城里,立起了银子的高塔,那不是银子的高塔,那是毛主席的身躯。在珊瑚的北京城里,吹起了珊瑚的号角,那不是珊瑚的号角,那是毛主席的声音。”[64]日喀则的《在金子的海上》有:“毛主席坐在金船上,天空升起了太阳。”[65]前两种歌谣歌颂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富含历史内涵,是对史实的忠实记录,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第三种歌谣则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对毛泽东进行了神化,突出领导人强大的人格魅力,这也符合特定历史时期西藏民众的习惯性思维特点。

西藏和平解放后,百万农奴彻底摆脱了三大领主的压迫,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翻身得解放的群众创造出了大量歌谣来抒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例如,《头上戴的石帽》有:“头上戴的石帽,共产党给脱掉了;颈上拴的铁链,共产党给解开了;背上沉重的包袱,共产党给卸掉了。”[66]林芝的《今天见面不比寻常》有:“西藏和祖国连在一起时,共产党来到西藏恩情大。”[67]日喀则的《共产党的威望》有:“共产党的威望,犹如上面的雪山,雪山永远不会变,那里有千万雄狮。”[68]山南的《十三岁的孩子去康定》有:“骡子左边驮松耳石,松耳石献给共产党。”[69]这些歌谣表达出刚刚获得解放的西藏民众对共产党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1951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成为西藏百万农奴的保护神,和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得到各族群众的爱戴,人们亲切地把解放军战士称为“金珠玛米”,用歌谣传唱着解放军战士的卓越功勋。日喀则的《现在勿需再受熬煎》有:“压在头上的铁帽子,解放军给扔在一边,差役乌拉剥削之苦,现在勿须再受熬煎。”[70]日喀则的《实行了减租减息》中有:“实行了减租减息,消灭了差役乌拉,走上了幸福道路,赞歌献给金珠玛。”[71]《在蓝蓝的拉萨河上》有:“在蓝蓝的拉萨河上,架起了吉祥的铁桥,架桥的是解放军,过桥的是广大人民。”[72]安多县的牧歌《我朝金色的北京走》有:“我朝银色的北京走,一路上,采下岩石的花;采一把岩石的花,献给勇敢的金珠玛,我愿金珠玛的力量,比岩石还要坚强!”[73]山南的《天上出现了彩虹》有:“地上飞来了骏马,像是解放军要来了,我们男女青年集合起来,我们欢迎解放军叔叔。”[74]《房子高有什么用》有:“朋友多有什么用?是解放军才好。”[75]《蔚蓝的天空星星多》有:“广阔的大地上认识那么多呀,我最熟悉的只有解放军。”[76]西藏各族群众用歌声记录了解放军战士取消乌拉差异、修桥铺路的历史功绩,并且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表明了自己和解放军战士的亲密关系,抒发出内心的自豪之情。

此外,西藏民众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创造出了很多歌颂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歌谣。例如,《民族团结的赞歌》有“岩山、雪山、石山的水,虽然源头不在一方,但都流聚在大海洋;汉族、蒙族、藏族兄弟,虽然家乡不在一方,但都是爹娘抚养;藏族汉族团结在一块,我们的心永远分不开;就像哈达的经纬线,紧紧密密地织起来。”[77]《金色的飘带》有:“各民族的驾驶员,拨动那琴弦唱得欢。长长两根琴弦,把西藏和成都紧相连。把汉藏民族连在一起,建设新西藏的歌儿唱得甜。康藏公路啊!你像金色的飘带,你像晴空的彩虹,从东方飘过来,又飘向西方;从那美丽的北京城飘过来,飘向雪山深谷,飘向牧场田庄,把汉藏两族人民的心连起来”。[78]安多县的牧歌《我朝金色的北京走》有:“我朝海螺的北京走,一边走,采下河边的花;采一把河边的鲜花,献给各民族兄弟。我愿各族人民的幸福,比河水还要长!”[79]这些赞美藏汉民族关系的歌谣充分表明西藏各族民众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拥护之情,成为西藏民族团结深入人心的有力证明。

五、西藏民间文学对促进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分析

(一)西藏民间文学体现出民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80]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作、享用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她来自人民,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富含历史记忆,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最容易被后人们接受和认可。西藏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丰富内涵,为我们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供挖掘的素材。上文所引用的民间故事和歌谣是文艺工作者在西藏各地收录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西藏各地民众对中华民族的态度,这说明从西藏民间文学产生之日起,西藏民众就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不断创作出新的民间文学作品,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这为当下西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二)西藏民间文学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富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1]西藏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朗朗上口,便于人们口耳相传,一直发挥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享用,既能够勾起老年人对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等特定历史时期的回忆,又能够激发起中年人的儿时记忆,还能够使青少年缅怀前辈的英雄事迹,继承先辈的文化遗产,不断丰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内涵,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营养来源。我们要面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反映历史上的唐蕃联姻、汉藏贸易、民族通婚等内容的西藏民间文学作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传唱民族团结方面的民间文学作品,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形成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社会氛围。

(三)西藏民间文学作品具有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先天优势

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民众日常生活和互联网的互嵌性进一步加深,社会团结的机制也从过去的社会向今天的以微信为代表的群演变,人际交往的格局被完全重建。”[82]资讯的发达消除了时空距离对人们获取信息的局限,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功不可没,使西藏民众也实现了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我们认为,西藏民间文学作品短小精悍,内涵丰富,具备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形式条件,可以将其数字化后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用这种适合当下娱乐形式的方法来弘扬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西藏各族民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83]探寻西藏民间文学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西藏各民族出自一个源头,历史上发生过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的认识,对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哈达民间文学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草原的哈达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手捧哈达送给你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瀑布哈达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