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11-29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包承梅
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 包承梅
在旧会计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财政工作体系较为复杂,内容交叉性较强,整体核算流程难度高。这些问题因素使整体财政数据信息的整合效果较差,导致对比流程无法正常展开,不利于后续的资金管理以及追查。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采用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增强资金的管控效果,进一步完善财政处理体系,达到良好的数据处理目标。但是,在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础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案进行解决。通过深入研究问题根源,能够明确基础解决策略,有利于后续的工作展开。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核算与处理质量
新政府会计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财务核算的基础效果,并提高整体信息数据的整合性,使应用质量能够得到提升。新政府会计制度为核算部分活动提供了基础规范,使其能够按照科学的引导流程进行操作,有效提高了整体准确性,降低了错误的出现概率[1]。同时,还完善了基础会计职责划分体系,对权利与责任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有效促进整体精细化程度提升,实现了良好的实用性目标。通过采用固定、无形资产控制策略,新会计制度改善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利用资金强化价值的优势,实现了良好的综合衔接效果,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能够深化基础改革效果
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增设核算环节,有效明确了责任的发生流程以及收付实现制度的结合方法,实现了良好的核算落实效果,为后续的财政管理提供了优秀的保障。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核算流程的准确性,有利于后续多元化工作的展开,能够实现科目分割的效果,帮助事业单位设立对应的会计以及管控部门,有效提高整体处理级别。
二、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产生的问题因素
(一)参演款项核算存在问题
在事业单位采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参研款项的基础核算问题。由于事业单位的基础资金需要由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及对应的经济收入进行填充,因此基础收益类型的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整体财政会计的预算核对需要纳入到目标范围内才能够实现良好的计算效果。但是,由于托管资金类型以外的条目没有对应的管控条例,因此整体款项的纳入范围处于不明确的状态。常规情况下,事业单位在收到对应款项后需要将其按照合同的需求进行处理,并要求目标在预定时间内进行支付。在完成支付后,应当将这一内容记录在对应的报告内,制成基础财务报表。然而,由于归纳范围不明确,整体计算存在着矛盾问题,容易导致核算发生重复现象,影响报表的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科目衔接存在问题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由于衔接策略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需要将当年预算进行性质分类,并结合相关补助结转以及非结转内容进行适当的记录。这些记录位于基础科目列表内部,没有明确对应的资金分类与核算方式,整体标注参考价值较低[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金核算方式的多样性,相关人员需要按照预算状态、支出状态、完成核算或直接核销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采用方式出现问题,便会导致重复记录的出现。如果没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会由于计算标准与规范要求的原因导致准确度下降,因此整体衔接效果处于存在矛盾的状态。
(三)代扣款存在时间延迟问题
在事业单位进行公务卡、工资代扣核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预算会计的任务进行分配。传统模式下,预算会计需要遵循收付实现的相关原则,排除往来状态情况。但是,由于当前经济形势变化的原因,事业单位的现金交易业务数量逐渐增多,整体核算方式可能会出现疏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交易的可靠性将被严重削弱,无法达到准确范围。因此,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选择应用公务卡或信用卡进行交易,尽可能减少现金计算部分。但是,由于公务卡以及信用卡特性的原因,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时间延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需要针对应付内容进行记录,进而导致数据中出现时间差异,影响后续的执行率标准,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这种问题需要经过人工手动调整才可以解决,有可能导致偏差情况的出现,进一步削弱数据准确性。
三、解决新政府会计制度问题的策略途径
(一)移动参研款项至另一科目核算流程内
为了解决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相关问题,事业单位需要注重分析参研款项的基础特性,并保证其在核算过程中不受到其他条件影响导致冲突,进一步完善科目核算的可靠性。通过加强财务会计与收支会计内容准确性的方式,有利于款项支付流程的记录效果提升。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在费用支付结束后,进行针对性记录,并完善对应标注,为后续的财务管理核实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此外,基础计算结束后,应当在年度决算报表内部进行深度优化,使其支出数据可以明确表现类型以及项目方向,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主研单位需要按照对应的管理要求,及时整合数据信息,并针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完善核算的流程,确保整体支出管理的可靠性与合理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参研款项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果,进一步完善基础体系,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后续的经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调整凭证进行编制
由于财政资金可以直接进入预算会计的结存科目内,并按照暂缓项目进行分类。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基础凭证的方式,对内部余额进行适当的删减,确保基础准确性能够达到标准,提高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效果。同时,在年初款项进行支付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暂时不进行分类操作,仅记录对应的删减数据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完善核算范围的规定落实效果,让预算收入以及相关费用出现变动的状态得到可靠记录,进一步提升核算的有效性,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3]。因此,在针对科目衔接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调整凭证的方式,达到有效管控目标。
(三)省略零余额账户调整步骤
在财政资金没有涉及到零余额结算的环节时,工作人员可以省略调整操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财政处理效果,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核算过程中由于部分科目计算失误导致的资金差异状态,也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影响。因此,合理采用省略措施,可以确保年度款项支出显示的准确性,达到对应的基础要求,有效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
(四)应用对应核算方案
从根本意义上分析,公务卡属于将原有的货币流通过程转变为信用卡的一种形式,当没有支出记录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流通功能。因此,在针对公务卡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将其纳入到对应的预算会计科目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区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为了有效分类对应的现金、存款等内容,可以将其布置在预算会计的结存科目下,进一步拓展对应的二级记录,实现预算支出快速核算的目标。同时,如果公务卡消费出现记录时,预算会计可以在资金结存的贷方内容中进行核算,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达到良好的管控目标,实现有效支付的功能[4]。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余额账户管理的基础效率,有效简化内部流程以及对应的工作量,避免出现人工失误问题,提高安全系数。利用这种核算方案,有助于确保核算一致性,可以减少支出所需的调整,并真实反映预算落实状态,为后续的管控提供可靠的参考。
(五)进行自有基金统一核算
由于事业单位除拨款对应账户以外,还存在基础资金账户。而且此账户不会在核算过程中进入管理范围,因此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针对收支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出现混合管控的情况,提升基础工作效率。此外,还需要加强重复管理,提高整体财政处理效率,将资金设置划分至统一科目内部,达到增强核算准确性的目标,实现良好的政府会计制度应用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基础条件状态,采取合适的应用策略,针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改善,有效提高整体活动效果,实现良好的未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