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对比

2021-11-29赵曙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2期
关键词:开腹出血量切口

赵曙光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外一科,山东 泰安 271500)

胃 肠 道 间 质 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报道称,GIST 患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总数的1% ~3%。GIST患者若存在明显的手术指征,需尽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将病灶切除[1]。过去,临床上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开腹手术。用开腹手术治疗GIST 虽然能将病灶彻底切除,但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易出现一些并发症。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GIST 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2]。但腹腔镜手术能否用于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临床上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是比较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9例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 版)》[3]中关于GIST 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肿瘤位于胃解剖困难部位;术前进行酪氨酸激酶受体检测的结果呈阳性;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美国 麻 醉 医 师 协 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风险分级为Ⅰ级~Ⅲ级;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或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在入组前的3 个月内接受过腹部手术;术后预计的生存期≤3 个月;临床资料缺失或术后随访脱落。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48)与开腹组(n=61)。在开腹组中,有男34 例,女27 例;其年龄为45 ~60 岁,平均年龄为(53.45±4.11)岁;其肿瘤的直径为2 ~5 cm,平均直径为(3.02±0.24)cm;其中,肿瘤原发部位为胃体前壁、胃体后壁、胃大弯、胃小弯的患者分别有21 例、16 例、18 例、6 例。在腹腔镜组中,有男26 例,女22 例;其年龄为46 ~62 岁,平均年龄为(53.40±4.23)岁;其肿瘤的直径为1 ~5 cm,平均直径为(3.11±0.29)cm;其中,肿瘤原发部位为胃体前壁、胃体后壁、胃大弯、胃小弯的患者分别有16 例、12 例、15例、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方法是:对其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全身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在脐下3 cm处做一个小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CO2人工气腹,将气腹压维持在12 mmHg 左右。退出气腹针,置入10 mm 的Trocar 针和腹腔镜。在上腹部左侧做两个小切口,分别置入10 mm 和5 mm 的Trocar 针及手术器械。在上腹部右侧做一个小切口,置入10 mm 的Trocar 针和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观察盆腹腔、大网膜及各脏器的情况,明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对于位于胃体前壁、胃体后壁或胃大弯的肿瘤,先打开胃结肠韧带,然后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对肿瘤进行楔形切除。对于位于胃小弯的肿瘤,采用超声刀将肿瘤切除。在切除肿瘤时,要确保切缘超过瘤体边缘2 cm。对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对手术创面进行止血处理。对开腹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方法是:对其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全身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在上腹部正中处做一个15 cm左右的切口,打开腹腔[4]。在直视下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及边缘情况等进行观察,之后的操作步骤与腹腔镜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正常进食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如胃瘫、切口感染、肠梗阻、伤口脂肪液化、伤口不愈合等)的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病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用χ²、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的对比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患者,其术后排气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正常进食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的对比(± s )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的对比(± s )

组别 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排气的时间(d)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d)术后正常进食的时间(d)术后住院的时间(d)开腹组(n=61) 149.63±15.21 88.10±6.87 3.65±0.69 3.46±0.53 6.68±1.15 11.66±1.47腹腔镜组(n=48)155.24±17.25 45.61±5.44 2.47±0.44 2.25±0.37 5.47±0.89 8.60±0.87 t 值 1.214 36.036 10.845 14.012 6.192 13.524 P 值 0.066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1 年内病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相比,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对比[%(例)]

3 讨论

及早对GIST 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控制其病情的发展、延长其生存时间至关重要[5]。临床上治疗GIST 的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临床实践证实,与对GIST 患者进行开腹手术相比,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切口小、术中的出血量少、对腹腔脏器造成的影响小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等。对于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患者,过去临床上多主张对其进行开腹手术,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已成为可能[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开腹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的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1 年内病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相近。这说明,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的效果不仅与开腹手术相当,还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并发症,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所做的切口较小,只需要在体表进行打孔,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可明显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7];术中不会对患者腹腔内的脏器造成过度干扰,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需要注意的是,对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对主刀医生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学习曲线较长。另外,术中为了防止肿瘤破裂,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应保持动作轻柔,避免直接夹持或压迫肿瘤。

综上所述,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 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此病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并发症,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

猜你喜欢

开腹出血量切口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