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1-11-29朱桂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2期
关键词:屈光度塑形镜片

钱 琴,朱桂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眼科,江苏 苏州 215228)

近视是眼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人群呈低龄化的趋势。此病的发生与患者存在遗传因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多种因素有关[1-2]。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临床上常使用角膜塑形镜对其进行治疗,以控制其病情的发展[3]。角膜塑形镜可压迫角膜改变角膜的曲率,能快速有效地矫正屈光不正,延缓近视的发展。但有研究指出,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方式不正确可引起眼内异物感、眼内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对角膜塑形镜镜片的保养不当可导致其表面出现明显的划痕,从而可影响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有研究指出,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方式和保养方法的了解程度,规范其配戴、保养角膜塑形镜的行为,进而可促进其视力的改善,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对在江苏盛泽医院眼科就诊的80 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 年1 月至11 月在江苏盛泽医院眼科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年龄为10 ~16 岁;2)无角膜塑形镜配戴史;3)眼屈光度介于-0.75 ~-6.00 D 之间;4)最佳矫正视力≥1.0;5)眼压正常;6)可按时接受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复查。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眼球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眼病;2)存在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禁忌证;3)存在活动性眼部感染;4)有角膜外伤史。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就诊时间为2019 年6 月至11 月,40 例)和常规护理组(就诊时间为2019 年1 月至5 月,40 例)。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2.20±1.95)岁;其中有男17 例,女23 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2.00±1.74)岁;其中有男15 例,女25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治疗期间,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本人及其家长进行口头健康宣教、为他们介绍角膜塑形镜的使用及保养方法等。对综合护理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法是:1)心理护理。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长介绍角膜塑形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他们对角膜塑形镜有充分的认识,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初次戴镜者,尤其是年幼者,应耐心地指导其尝试戴镜,以减轻其恐惧感。2)戴镜、摘镜指导。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正确的戴镜、摘镜方法。正确的戴镜方法是:在戴镜前充分清洁双手,并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镜片。将镜片凹面向上置于右手食指指腹上,在镜片凹面处滴1 滴舒润液,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别固定上下眼睑,目视前方,保持瞳孔居中,然后将镜片轻压在角膜前部中央处。在确定配戴成功且镜片位于角膜正中位置后,闭眼向下看,以稳定镜片。正确的摘镜方法是:在摘镜前,向眼内滴入1 滴舒润液,眨眼舒润角膜。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吸棒,然后使用吸棒吸住并取出角膜塑形镜。告知患者在出现结膜红肿、感冒发烧、眼内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时应暂停配戴角膜塑形镜。在确保上述情况完全消失后,方可重新开始配戴。3)镜片保养指导。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正确的镜片保养方法。具体的保养方法是:在清洗角膜塑形镜前,先清洁双手。将从眼内取出的角膜塑形镜凹面朝上放在左手手心处,滴2 ~3 滴护理液。用右手食指的指腹从镜片中心向四周按揉清洗约10 次。完成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掉镜片上的护理液,然后将镜片浸泡在有护理液的镜盒中保存[4]。镜片不配戴时须全部浸没在护理液中。镜盒内的护理液应每日更换,将镜片取出后,需清洗镜片盒并晾干。每周使用酶清洁液浸泡1次镜片(浸泡的时间应在4 h 以上)。4)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保持饮食的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A的摄入充足。5)并发症的护理。有研究指出,戴摘镜片操作不当、镜片蛋白沉积、用眼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均可诱发角膜点染[5]。对于出现角膜点染的患者,应让其暂停角膜塑形镜的配戴,并遵医嘱指导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人工泪液进行治疗。在确保角膜上皮修复、点染消失后,方可重新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角膜上皮水肿是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病的发生与患者持续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时间过长有关。长时间配戴角膜塑形镜会使角膜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可造成角膜上皮水肿。因此,应详细地向患者讲解配戴角膜塑形镜时间过长的危害。告知患者将持续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时间控制在12 h 以内,并向其强调按时到医院接受复查的重要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其角膜上皮的水肿。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护前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眼屈光度。2)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的裸眼视力、眼屈光度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和眼屈光度的比较

治护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眼屈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护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较治护前显著提高,其眼屈光度均较治护前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裸眼视力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眼屈光度小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的比较(± s )

表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的比较(± s )

分组 裸眼视力 t 值 P 值治护前 治护后常规护理组(n=40) 0.23±0.13 0.93±0.19 18.22 <0.01综合护理组(n=40) 0.24±0.14 1.01±0.16 25.83 <0.01 t 值 0.30 2.3 P 值 0.76 0.02

表3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眼屈光度的比较(D,± s )

表3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眼屈光度的比较(D,± s )

分组 眼屈光度 t 值 P 值治护前 治护后常规护理组(n=40) -2.50±1.01 -0.19±0.49 13.44 <0.01综合护理组(n=40) -2.70±1.08 -0.06±0.57 14.37 <0.01 t 值 0.81 2.22 P 值 0.42 0.03

2.2 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综合护理组患者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逐渐增高[6]。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可用于矫正、控制近视。有研究指出,在配戴角膜塑形镜1 周后,90% 以上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可得到有效的改善,配戴角膜塑形镜2 年后其近视的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抑制[7]。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配戴角膜塑形镜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是由配戴不规范、镜片清洗不到位等引起的。相关的研究指出,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方式和保养方法的了解程度,规范其配戴、保养角膜塑形镜的行为,进而可促进其视力的改善,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护后,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裸眼视力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眼屈光度小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视力的改善,降低其配戴角膜塑形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屈光度塑形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阿托品与复方托吡卡胺在儿童验光的差异比较
隐形眼镜
不同仪器测量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对比分析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美女塑形计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