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1-11-29福建省南安市园美小学王真珠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旧知小数创设

福建省南安市园美小学 王真珠

从数学问题的角度思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贴近生活实际,将亲身经历与数学知识相融合,提出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数学思维。

一、创设“旧知”探“新知”的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点之间具有很强的连接性。因此,教师要结合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旧知”探“新知”的情境,即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3=30=300’,这个等式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才能使得等式成立呢?”学生在刚开始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诧异,表示这个等式显然是不对的,但是如何才能相等……教师提示学生想一想:可不可以加点什么东西使它们相等,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一位学生说“可以在每一个式子的后面加上计量单位,比如3元=30角=300分”,其他学生听到之后也想到了其他的计量单位,如“3分米=30厘米=300毫米”“3米=30分米=300厘米”。从学生的答案出发,教师提问:可以把全部的单位都换成米吗?学生展开思考,认为可以写成“3米=3.0米=3.00米”,去掉“米”这个单位就变成了“3=3.0=3.00”。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诱导,实现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转化,学生对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说,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去学校附近的超市或者文具店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上课的时候汇报。学生汇报:晨光彩虹套尺4.50元,得力钢卷尺12.00元,晨光油画棒12.09元,修正液1.30元,孔庙祈福系列六件宝套装10.05元……教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记录这些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给出的商品标价提出几个问题:(1)商品的价格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4.50、12.00、12.09、10.05、1.30,如果把小数点后面的0全部去掉,可以吗?(3)哪几个标价中的0是可以去掉的,哪几个是不可以去掉的?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认为不可以将全部的0去掉,因为价格会发生改变,比如4.50、12.00、1.30这几个价格中的0可以去掉,但是其他小数中的0不可以去掉,因为0不是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之后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很容易就掌握了小数的性质。

三、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普遍具有好胜心,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由分组,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展开小组间的竞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的时候,教师可以故意和学生说:这次考试成绩下来了,但是教师在办公的时候不小心将墨水倒在了成绩单上,很多学生的成绩都看不清了。有一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95分,从成绩单上可以模糊看到他的数学成绩是96,语文成绩是98,但是英语成绩却完全看不清。怎样才能得到这位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全班学生一起想办法,分小组展开讨论,哪个小组能够又好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奖励。学生很快就投入了紧张的交流与讨论之中,有学生回答:因为平均成绩是95,可以据此计算出总分是95×3=285,然后利用285-96-98=91得到英语成绩是91。

总之,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要结合旧知、生活、挑战提出有趣的、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深入思考,提升数学思维,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学情,探索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旧知小数创设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岁末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