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29吴惠凤莫景雄罗泰钊汪业涛
吴惠凤,莫景雄,罗泰钊,汪业涛
(贺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贺州 542899)
引言
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而卵巢肿瘤又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可见于女性各年龄段,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会有所不同,是全身各脏器原发肿瘤类型最多的器官。目前最实用的是按卵巢组织发生学基础上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一是卵巢上皮来源的肿瘤,二是性索间质来源肿瘤,三是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四是转移瘤。各种上皮性肿瘤根据良恶性的不同又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肿瘤。卵巢原发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其他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等病变也十分常见。本文主要介绍CT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CT成像方法
CT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图像直观及良好的空间分辨率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软硬件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次CT扫描经过三维重建可获得各向同性的图像,用含碘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再辅以血管成像的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更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分期,已获得大多数国家认可[2,3]。
2 正常卵巢的CT表现及血供
卵巢由囊性成分的卵泡、实性成分的皮质间质和髓质组成。正常的卵巢在CT上可识别率达75%[4],呈宫旁卵圆形软组织样密度影,与周围明显低的脂肪组织形成鲜明对比,但不易与邻近不含液肠曲鉴别。CT增强扫描后,正常卵巢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增加,更易于发现正常卵巢。卵巢肿瘤与生理状态下卵巢的血
供具有相同特点,多数以子宫动脉卵巢支为主[5],卵巢动脉为辅,少数以卵巢动脉为主[6]。
3 CT在卵巢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1 卵巢常见肿瘤的CT表现
3.1.1卵巢上皮来源肿瘤 是发病率最高的卵巢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有向各种苗勒上皮分化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则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则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则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良性肿瘤以囊腺瘤最多见[7],恶性肿瘤以卵巢癌多发。浆液性囊腺瘤CT常表现为较大的单房或少房囊性肿物,囊壁薄而均匀、外表光滑,边缘清晰,囊内充满清色或淡黄色液体,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均匀强化,浆液性囊腺瘤壁结节少见[8]。黏液性囊腺瘤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多房囊性肿块,房可大可小,分隔薄但不均匀,常为一个房套有一个或数个小的子房,且各囊之间的密度可不一致,有文献报道这是黏液性囊腺瘤较有征的CT表现[9],少部分可在囊壁上见有乳头状突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卵巢癌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囊壁及囊内分隔较厚,可见囊壁不规则结节状突起,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楚[10],可见肿瘤出血坏死。卵巢癌腹腔转移可见腹盆腔积液、腹膜和肠系膜多发结节,大网膜增厚形成扁平状肿块,称“网膜饼征”[9],可见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有文献报道,可通过壁结节的大小、数量、形态、密度及病变边缘鉴别良性、交界性或恶性卵巢上皮肿瘤,但在影像学上存在一些交叉,有时鉴别诊断困难[11]。
3.1.2卵巢性索间质来源肿瘤 约占卵巢肿瘤的5%,性索间质是来源于原始体腔的间叶组织,可向两性分化,向上皮分化形成颗粒细胞瘤或支持细胞瘤,向间质分化则形成卵泡膜细胞瘤或间质细胞瘤,该类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颗粒细胞瘤常见于绝经前后,肿瘤可产生和分泌类固醇激素,育龄妇女出现内分泌紊乱,绝经后常有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增厚;CT上肿瘤多数呈多房蜂窝状囊实性肿物[12],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肿瘤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实性部分有轻中度强化,可有子宫内膜增厚、腹水等。卵泡膜细胞瘤,多发生在绝经后,肿瘤可分泌雌激素,为功能性肿瘤,常出现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增厚,肿瘤可分泌液体,若大于腹膜的重吸收,可出现腹、盆腔积液[13];CT上肿瘤多数呈实性,囊性少见,
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14],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可伴有少量盆腔积液,子宫内膜增厚。
3.1.3卵巢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20%~40%,生殖细胞来源于生殖腺以外的内胚叶组织,其有分化为多种组织的功能,未分化者为无性细胞瘤,胚胎多能者分化为胚胎癌,向胚胎结构分化为畸胎瘤,向胚外结构分化为内胚窦瘤、绒毛膜癌。其中卵巢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15],质地多数为囊性,少数为实性;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肿块密度混杂,少数畸胎瘤内可见“脂-液”分层表现,肿块内可见钙化。脂肪密度或“脂-液”分层征象为是成熟囊性畸胎瘤特征性表现[16]。典型病例定性诊断较容易。
3.1.4转移性肿瘤 任何部位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卵巢,约占卵巢肿瘤的5%~10%,约60%~80%为双侧性转移,常见原发灶为胃、结直肠、生殖道、乳腺等[17]。有文献报道,krukenberg瘤在CT上多见于两侧卵巢,呈圆形、类圆形,大小不等,表面常呈结节状改变,以实性和囊实性最多见[18]。病变表现为3型:①粘液实质混合型;②多囊状粘液型,有多个含粘液的囊腔;③纤维瘤样型,实质坚硬。存在印戒细胞是Krukenberg瘤的主要诊断依据,当肿瘤倾向于恶性且双侧卵巢发生时,应当考虑到转移性卵巢癌的可能。
3.2 卵巢其它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CT表现
3.2.1其它良性肿瘤的CT表现普遍特点 ①单发囊性;②囊壁菲薄且均一,边界清楚;③肿块内可有细条状分隔及少许附壁乳头状突起,境界比较清楚,密度均一。
3.2.2其它恶性肿瘤的CT表现普遍特点 ①囊实性、实性成分较多,边界模糊;②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成分混杂;③肿瘤生长迅速,血供不足,常发生缺血坏死;④瘤壁不规则常大于3 mm,可见边缘模糊的囊内外乳头状、结节状突起;⑤淋巴结肿大,郭永梅等[19]研究发现肿瘤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当发现淋巴结的直径大于0.5 cm时也要考虑转移可能。反之,肿瘤分化程度好,恶性程度低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即使大于1 cm也可能为反应性淋巴结肿大;⑥腹水、腹腔种植,若周围脏器受侵犯更提示恶性的可能。
3.3 CT值的作用
CT值主要用于初步鉴别卵巢囊性病变、实性病变,通过测量CT值可明确肿块内是否含脂肪、水、软组织还是钙化或骨骼样密度,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单纯性囊肿,成分单一,呈单纯水样密度;囊性畸胎瘤可包含三个胚层组织、结构,因此其CT表现为混杂密度,成熟的脂肪密度多在-50 HU以下[20],钙化或骨骼样密度多在120 HU以上。因而,CT值测量在鉴别诊断中亦具有重要作用。
3.4 CT增强扫描的作用
在CT平扫时根据肿块的形态、密度、边界等特征,一般可做出诊断;当有些卵巢良性肿瘤内有实质成分,部分恶性肿瘤边缘光整,又无淋巴结肿大、腹水或远处转移等明显恶性征象时,其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应用CT增强可帮助诊断,CT增强扫描能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发现恶性卵巢肿瘤所具有特征,并提高盆腔、腹膜较小的种植灶的检出率,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有较高诊断价值[21]。
4 结语
综上所述,CT检查凭借其操作简便、快捷的成像和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各种后处理成像方法的综合使用,在判断卵巢肿瘤的大小、良恶性、浸润范围及肿瘤分期等方面,将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及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