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多元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传承
——以启东沙地文化与渔号文化为例
2021-11-29赵嘉程
赵嘉程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一、启东市汇龙镇的建镇历史与生产概况——沙地文化的主要发展地
汇龙镇位于启东市中部偏南,是中共启东市委、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启东市人民政府、政协启东市委员会所在地,为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市文化中心,锡剧和越剧曲调在民众中广为传唱。而在汇龙镇各类文化样态中最具有特色的莫不属沙地文化。沙地文化的形成起源于沙地先民,他们大部分均从江南地区迁至各沿江沿海地区。原本这些地区大部分均为沙洲,故称这些移民为沙地先民,由他们创造出来的文化成为沙地文化。[4]沙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物质载体就是方言,因为原居住地为崇明等江南一带,所以先民们所持方言大部分为吴语,民俗文化研究者便将沙地文化视为吴文化在江北地区的延伸与个性化发展。
二、启东市吕四镇的建镇历史与渔业概况——渔歌号子的主要发展地
吕四位于启东北部。最早时,当地的居民是由来已久的复杂移民,当时称此地为“北沙”,历史上盐业、渔业和海运是吕四三大经济支柱。
吕四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距日本神户、韩国釜山仅约420 海里。至上海直线距离约50 公里形成了资源丰富的海洋经济重镇。拥有20 公里长的海岸线和10 多万亩滩涂养殖面积。而在独特海洋产业的孕育下,诞生了独属于吕四港镇的渔歌文化。这是一种与早年传统海洋捕捞作业相匹配、作为传递劳动信息、协调劳动节奏的号令,也是为渔民劳作抒怀、交流情感的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完整记录吕四传统海洋捕捞作业全程的音乐史料,[2]其经过上千年的锤炼变迁,已成为民俗乡风、历史渊源、方言演化等为重要内容的民俗百科全书,极具研究价值。
三、启东市沙地文化的传承载体
(一)主要物质载体——版画
1.起源与发展。版画是一类集美学艺术、力量棱角、刚柔为一体的古老画种,其中启东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版画成了启东沙地文化极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启东最早的木刻版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 年代,当时受鲁迅先生开创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而产生。著名版画大师李桦曾经这样描述,“他们白手起家,既无基础,又乏支援,凭自己的理想,孤单地探索前进。”从黑白木刻小品到水印版画大作,无不透射出启东老一辈版画家对生活的眷恋、对艺术的虔诚。1985 年4 月4 日。“中国版画第一院”——启东版画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版画院。启东版画创作也从“木屑花”时期的群众性、民俗性向专业性、学术性转型。
2.独特文化样态的个性传承。作为沙地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启东版画已经成为启东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版画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启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以支持,打造精品文化工程。实验小学从组建版画兴趣小组开始,到将版画纳入美术课教育内容。该校2000 年5 月成立国内首家少儿版画苑,受权创办全国性期刊《少儿版画苑》,声名远播。版画教育进校园,为启东版画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启东版画艺术,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一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浓郁,亲切感人。其二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他们也借鉴外国的艺术,但被他们熔化在艺术表现之中,是发展了的、地地道道的中国版画。其三具有中国地方色彩,并形成了启东版画的风格和特色,作品构思新颖、意气无穷、争荣竞茂、绚烂多姿。
(二)主要非物质载体——北调评弹
1.历史起源与演变过程。评弹北调是以流传于启海地区的民间山歌、阴歌、佛序的曲调说唱传说故事,经由“钎子书”“钹子书”的发展过程,逐渐演变而成的启海方言曲艺品类。评弹北调的形成时间,初起于清代中叶的同治年间。当时启海经济逐渐趋向繁荣,启海一带的从事占算卦、唱香伙、变魔术和跑单帮的生意人往来于启海、苏州一线的南北码头,见到江南的茶馆酒肆常有说书唱曲的艺人以艺谋生,且收入丰盈而起仰慕之心。每段书起,开口便唱“毛竹签子七寸长,手敲小锣唱开场”,其特点是内容通俗、书路粗直,情节紧凑,方言俚语。虽说唱腔不一,但都属于出口有韵的顺口溜,符合本地区文化层次较低听众的欣赏需求,启海人称之为“钎子书”“钹子书”,流传很快且从路头小店进入茶馆酒肆。
2.基本内容与艺术特征——对启东评弹团相关工作人员的线上采访整理。从一些被采访者及北调评弹相关历史资料中得出的曲艺特征:第一,唱词、语本行文平实,不求妙笔文采,说唱皆用启海方言,语言通俗上口,乡音俚语,句句入耳,听来亲切。唱词多以七字句为主。第二,唱词不拘音韵平仄,也不分上呼下应,用韵多为“新人”韵(又称“青成”韵),很少使用“江阳”“逍遥”“中峰”韵。第三,唱词多为艺人演出过程中,按照书情发展的需要即兴现编演唱。第四,曲调简朴,只分上下两部,唱腔节奏缓慢,拖音悦耳,腔调婉糯,字字入耳,适用于表现沉思、哀思、情爱的绵绵恋情,很能引人入胜。第五,唱腔也能唱出喜、怒、哀、乐、悲、伤、忧的种种情感,特别宜于表现悲伤凄苦。
3.北调评弹传承与发展——对启东评弹团相关工作人员的线上采访及参考史料整理。(1)传承谱系及代表人物。评弹北调传承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评弹老北调的传人排序为张云仲、杨点梅、张仲飞、施凤兰、严渭清演唱钹子书,并向评弹老北调的形成过渡;徐学智、倪省坤、倪省三、杨柳青、顾玉兰、陆锦元演唱评弹老北调。张占初、刘振鸿、蔡翠萍、吴锡山、周振宇演唱评弹新北调。(2)当下的传承情况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评弹北调”经过几代艺人的努力在南北融合、去粗取精中编唱且在融合中愈显精美,也因此评弹北调有了“老北调”“新北调”之划分。但在北调评弹获得喜人发展的同时,其与苏州评弹南调交融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创新瓶颈仍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相关采访者的描述及有关的调查和研究,笔者收集了以下几项重要的问题:首先,北调评弹虽然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其变化步子较为缓慢,在各类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处境是较为艰难的;同时,现阶段,北调评弹的观众(听众)在逐渐减少,加上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北调评弹原有的优势在渐渐减弱;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启海地区过去有许多可供北调评弹传承及发展的书场,早年差不多每一个集镇都有这样的书场,但近年来原有书场除了极少地方能够继续开张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已关闭。为了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启海评弹”就要向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及上海等地区发展,开拓演出市场,但那里的观众(听众)已习惯于听苏州评弹南调,北调评弹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但作为新唱调的进入,初期仍会让当地受众感到不适应,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虽然北调评弹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瓶颈,但确定的是北调评弹决不会因此而丧失发展和传承的活力,其作为文艺百花园中璀璨艺术瑰宝的地位是不变的,其通过加工整理在原有传唱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再创作,可以吸收到更多民间乐曲和苏州评弹南调的精华,成为南曲北调融为一体新的北调。
四、吕四镇渔歌号子的发展历程
(一)吕四渔号的多样表现形态
1.早期发展。旧时,吕四渔民一年两季生产,春汛黄鱼,秋汛海蜇,捕捞用的网是用草和麻线结的,海户把从启东南部沙里农户那里收购来的水茅草铺在岸边打软,这种打草的活儿叫对草,一边对一边嘴里哼唱:“哼哇里格来,哎哼哇勺里来,哼哇哼哇勺里来,哎哼哇哼左勺里来,哎”唱的号子叫对草号子,对草号子有3种,听起来像唱山歌,尤其是几个渔家妇女在一起干活,唱的对草号子错落有致,高低节奏非常好听。
2.渔号的季节与曲调变换。三月三是每年吕四海港开港的时间,春汛生产即将开始,渔船准备出海进行劳作,他们需要点篙拔蓬,而这个过程对于渔民来说是十分费力的。此时,渔民们就会唱起起重号子。拔蓬号子一人领众人呼。船在航行途中,担任船长职责的渔民需要掌握船的位置,就有齐头专门负责测水,他用定制的竹竿或水砣,定时放下水测量海水的深度,测水时嘴里唱道。点水号子节奏较慢,较为自由,声音要响亮,报给舱里的船长听。船长从点水号子中知道船到了什么洋面,有时点水号子中“毛毛里四十五节喽”,或是“足足里四十五节喽”,这是说水深不到45节,或水深过了45节。这是渔号中的俗语,不是渔民是听不懂的。到了渔场作业,把网放下海或到时要起网,船上有盘车,众人边绞车边拉网边呼号,呼号时一人领众人呼。一人领众人呼的号子,一般都比较雄壮、有力,尤其是冬季渔民到海里去安桩打根时,天气寒冷,海水冰凉,又要赶在涨潮之前把桩根打好。渔民们便喝足了酒,冒着刺骨的西北风,呼喊着打根号子。把长长的木桩和茅草打进海底淤泥里去。这种号子尤其在静静的夜晚,声震海浪,十里外的渔村都能听得很清晰。
到了渔场,渔民从船上把预先扎好的竹排放到海里,这个作业非常惊险,他们把竹排推到船头,上竹排,唱上排号子。下海作业的渔民站在竹排上,船老大看准风浪,舵一扳,把船头对准浪尖,船头冲上去,海浪立时把小船推向半空,当渔船顺浪势落下来时,他们将竹排一颠,连人带排扑向大海,稳稳地站在海面上,上排号子短促粗犷、壮胆生力,十分壮观。船满载渔货返航,等候在港边的人们拿杠棒、箩筐来接货,这时人们喊着接潮号子,把一筐筐鲜活的鱼虾抬进村里。抬进村的鱼虾要分拣,于是有了拣鱼号子,拣鱼号子很欢快。一边唱一边把高高翘起的秤梢打住,将鱼倒进顾客篮里,卖鱼小调声、报的价钱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鱼鲜民俗交响曲。吕四渔号是吕四渔民生活的一面明镜,它所折射出了历代渔民的生活习惯、信仰情怀、伦理观念、社会意识与道德风尚,是研究吕四渔民文化的重要非物质载体,具有很强的鉴赏与研究价值。吕四渔民祖祖辈辈冒风浪在这块富饶的海域作业、生活并代代居住繁衍,形成了的渔歌号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吕四渔号的传承与发展——对吕四镇文化站相关工作人员的线上采访整理
从采访者及吕四渔号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得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在搜集整理原始渔歌号子的基础上,许多文艺工作者为了扩大吕四渔民号子的影响,进行了再度创作。如:有吕四夏家弟兄组成的渔歌号子联唱,2004 年参加“全国原生态民歌大赛”获黄海歌王奖。以后又参加江苏盛南通市、启东市一系列文化活动,声誉鹊起,吕四渔歌号子已经成为地方一张品牌。原吕四镇文化站站长夏阿林是地方上小有名气的民间歌手。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把父辈5弟兄组合在一起,发挥他们的演唱特长,使他们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夏阿林本身也因这次比赛成功而被邀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访谈。国家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使吕四渔民号子从民间走上了艺术殿堂。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某些海上作业工种的变化,与劳动作业相依存的,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渔歌号子正在逐渐消失。如何在新时代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吕四渔号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时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启东市沙地文化与渔歌号子多样性文化样态的原因分析
(一)启东传统文化多元表现的原因探析
1.地理变迁与先民来源。近三百年来,被称为“崇明外沙”的一片沙洲,逐渐与海门包括吕四部分相接,形成了今启东市范围内的陆地,并于1928年3月独立建县,至今不过80 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是大自然的造化过程。同时,自然力又赋予这片土地以先天优势:它具有海盐生产的条件还有肥沃的土壤资源,有利于产盐和植棉。加上这里偏安一隅,受战乱影响相对较少。因此,唐以后延至近代,江南和浙江、安徽、福建、广东一些地方的移民先后前来定居,从事劳作和经商。至后期,流放于胡逗洲上以煮盐为业的各地“流人”以及从外洋漂来的各地渔民来至吕四,繁衍生息,在战乱较少、受外界影响较小的环境中孕育出了质朴动人、独具特色的吕四渔号,其中的唱腔、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而后,江南句容,崇明外沙一带的居民因种种原因(战乱、经济发展、家族迁徙等)以集体迁徙的方式来到这一片沙地,使自身所带的吴文化的基因在江北地理风俗的滋养下,焕发不一样的生机。至此,多元的传统文化在这片沙地出现、生长、传承。复杂的地理变化和原属三县管辖的区域划分使得启东在独立置县时就包容了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人口来源,使得沙地不仅有江南吴文化在江北的延伸和发展,又使得来源于渔民文化中的吕四渔号继续生长传承。
2.文化生长的土壤。(1)沙地文化。沙地文化作为江南吴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以汇龙镇(原为汇龙河两岸)为重要生长土壤中不断得到滋养。以非物质文化载体为例,“评弹北调”为沙地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评弹用琵琶弦子伴奏,以吴语方言说表,本是江浙一带的说唱艺术。随着启海南部开生成熟,早年在江南码头、市镇茶馆听了苏州人说书,十分羡慕,于是回到家乡在路头小店模仿着说了起来。他们按照各自的行业特点来说唱,说到哪里,唱到哪里,不讲究音韵平仄。之后,又使用起最简单的钹子为配唱乐器,边敲钹子边唱,再加上爽朗质朴的唱腔,使其粗犷自由、通俗易懂。因为汇龙镇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评弹北调经历了自发传唱到设立评弹团进行专门保护、研究的过程,至今还可以在启东汇龙镇的各类茶座馆中欣赏独特的评弹北调,其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做到了有机的结合。曲艺之外,还有独属于沙地文化的民俗民风,例如“做纪箍”。婴儿周岁时,宴请亲友饮周岁酒。俗称吃“纪箍圆子”。孩子周岁时叫“纪箍”,宴 请亲友吃“纪箍面”。中饭后让他玩“抓鸡”。小孩坐在桌上,上面放着算盘、书本、秤、葱、泥土等物,让他任意抓取一物,借此猜测小孩长大以后的性格和出路。还有“廿四夜饭”,农历腊月廿三,启东人过“廿四夜”,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煮赤豆米饭、炒菜头(寓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得个好兆头),还有鱼、肉、鸡、等荤菜,合家老小团聚一起吃夜饭,谓之“廿四夜饭”。诸如此类的传统民俗不胜枚举。(2)吕四渔号文化。东州镇涨接大陆之后,南襟长江,北负沧溟,东望扶桑,西连通泰,水路四通八达。历代江南海船运漕粮北下,都要在这里收风放洋。自从鹤城筑起,城楼高耸,更是气象万千,岿然东南巨镇,倭寇海盗见之甚惧。这是古时对吕四港镇的详细描述,从中可得出,在海洋文明的孕育下,吕四港镇初具规模,渔民们按时出海归家,休养生息,与外界联系相对较少,形成了独属于这一地区的风俗文化与乡音特色。现在吕四港镇镇保留了一条旧时的小街,石板路,走在街上可想象当年鱼行、典当、茶馆、酒店一家挨一家的情景。质朴的渔业风俗,出海捕鱼的风险和归来的欢喜使得这一方沿海陆地发展出了独一无二的吕四渔号文化。因为早年吕四先民来源于四方,形成了独特的乡音特色,与汇龙镇的沙地文化不同,其后期受到外界影响较少,又因为出海作业和劳作的现实需要使得吕四渔号文化和沙地文化一样都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发展。至今,虽然吕四港镇已实行现代化的出海作业方式,不同于往日需要大量人工的传统作业,但吕四渔号依旧能够通过老一辈的渔民们代代相传下去,并有相关的文化机构与艺术团体致力于对吕四渔号的保存与发展。
(二)多元传统文化的个性化传承
1.沙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任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而学校作为一个“汇聚、传递文化的高级文化体”,势必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一直以来,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场所一直是在部分地区或是机构,例如启东沙地文化的主要传承点就是各类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这些传承点长期发挥着将主流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传承的教育功能。然而,由于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部分机构关闭或是搬迁,使得当地的重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不断流失、缺席,各类传统的仪式活动逐渐减少,民族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主体性面临着日益分离的困境。而沙地文化因为地理、人口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其物质载体与非物质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将沙地文化的形成、发展及传承过程制作成宣传教育板块,进入中小学校园,让儿童能够从小培养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并从内心出发承担传统文化发扬者的责任。具体可以就物质载体的文化展览、非物质载体例如北调评弹的戏曲进校园等等方式,将沙地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入本地区的教育环境中,使其获得更为肥沃的生长土壤。
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区长期坚守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理念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使得部分区域居住成员对本区域优秀的传统价值逐渐淡忘甚至产生质疑。基于此,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增强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于身处于这个区域的个体来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起源于其生长的原生环境,源于其所受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沙地环境。沙地文化的存在是区域居民们归属感不断生长的重要来源。“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当富含乡土元素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个体在心灵与情感上会获得洗涤与熏陶,潜移默化地将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相互联结,进而能“自然”且“自发”地产生对家人和家乡的眷恋、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归属。
2.吕四渔号文化的传承与转型。对某一段历史、人物和文化发展过程做出尽可能全景性的描述与再现,营造完整的历史时空,给今人及后人留下怀念、研究和探索的影像资料,是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重要存在价值与应有之义。因为吕四渔号文化的独特性,其产生发着与保持创新活力的核心举措就是需要让其拥有属于自己的影像、语音的直接记录和资料保藏,在这样的基础上,吕四渔号能够在保护的基础上,在现代化渔业的背景下,转型为新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吕四渔号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语言密码和古老的地理变迁和渔业生息,所以对于这样一段宝贵的历史,以影像和声音的方式仔细记录,能够让其得到更好的丰富和发展。而吕四渔号独特的文化样态也对纪录片的拍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录片的拍摄与吕四港镇民众日常生活和审美体验紧密结合,不能出现拍摄与真实生活之间的疏离和隔膜,窄化内在的丰富蕴涵,从而削弱其历史价值和研究的现实意义。因此,建立一个有机缝合宏观立意与微观呈现的叙事结构对于文化类纪录片至关重要。
对于吕四渔号的记录,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与变化过程,详细记录其发展、传承及转型期间的重要变化与当地传承者的互动对话,对吕四渔号的各个发展过程进行客观而理性的剖析,尤其需要对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和创新转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彰显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方式思考的厚度与深度;除了内容方面的细致要求,在拍摄的形式上,纪录片还需要以起兴比赋、隐喻象征、诗性斐然的影像语言,独具匠心地传达出吕四渔号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拍摄者才能够通过客观冷静的镜头,在其纪录片中蕴藏深刻的社会思考和丰富的哲思内涵。纪录片既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传播载体,也是对外实现跨文化交流、巩固及拓展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重要文化平台。其使命在于对内整合不同的话语形态,不断激活民众对历史进程、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唤起文化记忆。借由对吕四渔号的传承和发展的再思考、再创新与再转型,以清晰明朗的叙事结构,将新时代的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思想注入其中,以当代视角来感知传统文化,构建起一份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记忆。
3.启东沙地文化与渔号文化传承与转型发展的共同精神根基。在前期对启东沙地文化与渔号文化深度考察探访的基础上,笔者并不仅仅满足于为两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找物质性的传承办法与转型方式,更冀于找寻源自沙地文化与渔号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不断传承、发展的共同的精神根基,故笔者来至位于启东市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百年党史学习有机结合,为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长久传承找寻到了最为坚固的精神根基。
抗大九分校所在的启东市东南中学校,前身可追溯至清末状元张骞于1920 年创建的垦牧高等小学。1901 年,张謇的垦牧公司成立后,即在公司西侧建立“海复初级小学”,其极为重视实业与教育实业的发展,1904 年至1913 年,海复镇建成之后,初级小学已不能满足海复学生的学业需求,1902年张謇又在公司东南、小沙洪洪河西,建了垦牧高等小学,校长就是张謇的儿子张孝若。高等小学建成时,张謇亲笔题字:体农用学,合群自治。至今张謇的亲笔题字仍高悬于垦牧纪念馆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张謇的发展观念中,教育与实业是结合紧密、不可分割的。早在1895 年,张中状元的第二年,他奉组建通海团练之令,来到黄海之滨,规划防倭诸事。1901 年,张骞发起并集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1905 年,一至五堤基本围堤成功。1904 年突遭大风暴,大片农田被淹受灾。张骞闻讯后立即来到现场视察灾情,组织救灾。历经千辛万苦,并通过股友决定由垦牧公司出资,建造防潮堤岸,挡浪墙就包括在内。1906 年,张謇先邀请荷兰水利专家奈克来南通规划通海垦牧公司的围海筑堤技术。此后,张謇邀请奈克的儿子特来克为公司的技术专家,陪他到黄海滩上实地观察商讨,张骞不惜成本从上海采购水泥钢材,在海堤上修筑了全长760 米的抗潮防护墙,称之为挡浪墙。
挡浪墙建成后,大堤安全挡潮,当地农民称之为“石堤”,此地也因此而多年被命名为石堤乡。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张公水堰”的挡浪墙建成以后,堤岸抵御海潮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地确保了蒿枝港口围垦的成功。1942 年2 月,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镇,同年5 月,根据华中局的命令把抗大苏中大队正式改名为抗大九分校,校址就在张謇于1920 年创建的垦牧高等小学内。粟裕担任校长,张日清任教育长,谢云晖任政治部主任,全校教职员工600 余人。通过学习,文化调研团队的成员了解到,当时,抗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转移,一面学习一面战斗,和军民并肩冲锋在抗战第一线。斗转星移,岁月荏苒间,这座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张謇先生教育为先、实业救国的伟大理念,燃烧过的抗战烽火……承载了无数英烈的崇高理想。如今,虽然战斗的烽火早已散去,但“抗大精神”、先贤们怀抱远大理想立于滩涂之上,发出的“若问东边未开垦,高低滩涂涨不尽”的慨叹历经百年沧桑将永久保存于人民的心中,代代相传。
追寻先辈足迹,不仅是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抗大精神、先贤们的奋斗底色,更是需要让红色基因绵延不绝,成为经济、文化、生态发展过程中最为坚固的精神根基。笔者将前期对于区域内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探索与区域红色记忆有机结合,进一步认识到抗大九分校纪念馆以及纪念张謇教育实业救国的垦牧纪念馆,其不断延续、代代传承的抗大精神、顽强奋斗永不言败的底色正是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坚固的精神根基,发扬抗大精神,立足区域内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比较优势,打造“垦牧故土、渔家风情、沙地人家”的文化品牌,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模式,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寻求更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