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2021-11-29许有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全员成本核算核算

许有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中小企业一般指生产规模较小,产品工艺流程和结构比较简单,财务人员相对精简,管理结构通常垂直的企业。到2020 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超过8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经济结构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小型企业中人、财、物力的瓶颈制约现象普遍存在,其内部的管理水平、财务成本核算能力、控制制度等都存在一些不完整、不系统的环节。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中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信息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作用于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能够发挥很大作用。日前作者走访了某制鞋厂,深入了解了该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特点,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加强完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 企业简介

该厂是一家以生产纺织面运动鞋为主的小型企业,成立于2011 年3 月,正式开业时间为2014 年12 月,是一家港商独资控股企业。该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为按订单生产,整个生产流程按工序先后顺序分为两个车间:一个针车车间、一个成型车间。原材料主要是网布、皮料、海绵、鞋底、包装物等。加工工艺过程前期按鞋样设计、裁断、贴里、印刷、针车由针车车间完成;后期刷胶、帮底组合、整理、验收入库由成型车间完成。企业内部对各加工环节都有明确细致的管理规范,要求按订单的工艺标准严格操作,每个环节精工细作,比如在针车环节,对边距、行距都有严格的要求。

■ 成本核算工作现状

该厂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特点,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费用核算,以每个订单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按每批订单所用原材料、人工、车间费用等分批记录,每月底将材料成本、时间成本(人工)、车间费用、成品验收情况等记录统一提交,归集计算。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办公自动化普及、信息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企业使用了金蝶会计软件,利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网络实行了平台共享,平时的记录和月底的数据提交及核算都依靠软件平台,在电脑上操作完成,节省了会计人员劳动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也增强了财务及相关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产品成本控制成为企业是否胜出的先决条件。近年来,企业逐步建立了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制定了成本控制的规章细则,成本核算成为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要内容。

然而,因为资产规模偏小、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相对精简,管理结构体系的垂直,加上人、财和物力的瓶颈,该企业存在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淡薄;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核算制度不完善;相关会计人员的业务基础薄弱、会计信息数据的采集不准确等现象,亟待提高和完善。

■ 企业成本费用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意识不到位,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敏感度较高,其他部门的人员对成本控制问题的反应相对迟缓,片面依赖财务部门的作用,成本控制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职能较弱,现有预测数据不准确,不能对预测和实际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企业各个部门里的员工不能与财务部门建立起必要的沟通,缺少成本控制意识,这些因素势必会对企业生产运营及成本核算产生不利影响。

(二)成本核算方式、方法需要完善

目前该企业生产方式为订单式、小批量形式,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产品的设计、试样儿、调整、质检等辅助生产费用较多,这些费用和生产工时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按照传统单一的工时分配,只对单独的一条生产线进行控制和操作,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在产品的设计、采购和销售环节必然存在漏洞。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满足财务会计报表的输出,在内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无法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成本最小化的需求。

(三)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成本费用核算中存在对一些不良、人工、物料和时间浪费的随意性处理,对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及生产过程期间费用的归集分配存在误差,长期下来,会出现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之间差异较大的现象,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订单出现成本过多或过少,进而形成利润虚减或者虚增。

(四)成本核算人员专业能力尚需加强

成本核算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有所局限,对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序了解不多,这直接决定了企业成本核算方式方法的采用,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现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财政、税收政策、会计法律、法规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成本核算人员专业水平、职业能力如果跟不上时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影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形势下,要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需从企业自身生产方式和特点出发,作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核算方式,以适应成本范围的变化;进一步提高成本核算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使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和科学。

(一)加强企业员工成本意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时也是生产管理、采购与销售等各部门的事情。成本核算既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采购、销售等多部门的参与,计算出的成本的合理性,需要财务部门进一步验证和分析,而且还需要生产、采购等部门提供有效数据及客观的评价。单靠财务部门独立分析验证,有时难以发现问题,需要以全员参与的原则,增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二)采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式,以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有关要求

企业成本核算要与企业成本管理相协调,且要服务于成本管理。企业应在满足成本管理需求的条件下,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探索适合本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企业新会计准则为依托,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配套的责任成本制度,对成本核算的流程、方法、数据记录、流转和资产清查及成本报告等进行规范性管理,优化成本核算工作,全面提升成本核算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数据准确性

进一步强化成本核算基础性工作,包括存货验收、生产、人员工时记录等,建立完善协调的核算制度,确保企业的基础成本核算数据准确、连续;同时统一组织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进行成本数据记录,做到提供同一数据的时间、信息方面一致,企业各项业务数据的基础工作更加细化,以达到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四)提高成本核算人员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规范和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

企业成本管理和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影响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和核算水平的关键。要全方位提升企业成本管理质量,需任用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成本核算人员,完善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和流程,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基础,增强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水平。

(五)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企业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

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需要借助有效的现代化工具。本企业应用了会计软件,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方面仍存在欠缺。下一步将计算机信息共享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可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总结

综上所述,要做好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既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模式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式方法,又要强化全员成本控制理念,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夯实会计核算基础,最大化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全员成本核算核算
高校成本核算现状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员核酸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