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9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冷链运输物流

赵 聪(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 前言

2020 年2 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文件要求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然而,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对国内外贸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农业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0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2468.3 亿美元,同比增8.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产品物流正承受着各种变化与新问题,迫切需要路径创新来改善瓶颈问题。

■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征

(一)农产品种类繁多,交易流通量大

2020 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达9.2 亿吨,农产品物流总额约5 万亿元,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农产品有种植区域性和物流时效性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农产品种类呈现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受季节性的影响,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集中供应矛盾,各地区农产品相互流通增多,这类产品质量随运输时间增长而下降。

(三)农产品流通环节多,组织协调难

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日益复杂,需要出库、装卸、搬运、运输、仓储等核心环节有效衔接,才能有效控制流通时间,实现农产品资源配置最优化。

(四)农产品质量要求高,技术要求高

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农产品的安全、新鲜程度十分关注。因此农产品物流更依赖于制冷技术、保温技术、温度和湿度检测技术等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大大增加了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 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差、运输规模小,缺少市场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流通量增长迅速,但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交通运输、仓储搬运工具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很多地区农产品物流还停留在防腐、防虫的基本层面,与现阶段要保质保鲜的农产品物流目标相差甚远,且落后的物流设施设备能耗高、维护难,还会导致产品流通损耗率高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农产品种植具有总体规模大,个体规模小的特点,农产品资源、种类丰富,但是集体化程度低,个体、小微种植户居多,缺少集中型组织机构,难以形成系统化管理,缺少规模化效应和供应链核心优势,使得主营业务附加值降低,从而使得市场竞争力弱。

(二)信息服务建设落后,物流技术应用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获取市场和物流信息成为降低农民损失和增加收入的关键。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很多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电视、广播、通告等方式,农产品产得出,但产不好、卖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农民增收和乡村发展。除此之外,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产品领域应用不够广泛,缺少科学、可控、可查的农产品信息管理体系。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需要将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环节进行信息整合,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追踪识别,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三)缺乏系统化、标准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首先,我国的农产品种植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郊等偏远地方,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且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农产品保鲜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很多企业私自改造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很难达到国家农产品物流标准;其次,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因运输、包装的不统一等物流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导致流通过程中多有质量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最后,农产品生产和物流环节协调性差,直接影响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四)冷链物流发展缓慢,流通损耗率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四大类,2019 年上述四大类冷链物流规模达到21370.4 万吨。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9 农产品产地冷链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为35%,而发达国家平均冷藏运输率高达90%以上。冷藏运输率低使得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或冷藏,进而导致农产品采摘后流通损耗率高达20%,严重影响农产品最终效益。

■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

(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开拓建设资金渠道,发展集约化模式

第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交通运输和仓储周转仓库等基础设施设备发展;第二,政府应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提高民间资本在储运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比例,建设适用于果蔬和鲜活农产品的专业储运设备;第三,推进农村农业生产模式变革,政府利用政策支持,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推行农企合作模式,支持产地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集约化模式。从产品采摘阶段开始,按照品类、质量和特点等因素批量处理,严格控制冷链仓储、运输过程经济成本和产品损耗。

(二)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首先,积极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对信息平台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发布关于农产品的权威供需信息,提供实时精准的市场供需信息、物流信息、天气情况和供求变化趋势,让种植户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耕种策略;其次,鼓励企业将现有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物流,实现农产品物流全面统筹管理。完善车辆信息管理,将人、车、企等信息纳入系统,通过实名制管理有效降低骗货现象,从而降低风险,方便车辆管理和区域运力核算。利用GIS、GPS技术实现车辆监控跟踪和记录车辆运行轨迹,利用采用RFID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流向信息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仓储资源合理化配置、检测仓储环境参数等功能。

(三)推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物流追溯管理平台

首先,物流标准化体系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部门要牵头组织农产品物流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农产品物流相关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为生产阶段产品分级、运输阶段车辆标准、仓储阶段温控监控等环节提供作业标准,明确农产品物流设备性能和检测方法,实现卫生、安全和品质等方面制度保障;其次,以物流行业标准为基础,构建农产品物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快地方管理平台与国家管理平台信息对接,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区域统一代码及标识,将各环节信息集中在追溯平台中进行管理,实现全流程安全质量追溯管理。

(四)发展农村冷链物流,提供优质农产品,满足市场高品质食品需求

冷链物流是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加强农户冷链物流意识培养,规范农产品产地冷链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物流“断链”问题,开展产地质量认证体系,通过奖惩机制规范产品质量等级,打造产地商标。另外,鼓励零售企业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冷库等冷链基础设施,对村集体、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村集体提供移动冷库和租赁型冷库服务,营造农商互助和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五)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物流保险意识

首先,加强农产品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性银行设立农产品发展专项扶持项目,拓宽农户和农产品物流企业融资渠道,扶持地方农产品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其次,提高农产品物流保险意识,加强与知名保险公司合作,定期向农户和物流企业宣传国内外农产品物流保险案例,推荐优秀险种,提高保险意识,减少农产品物流企业因自然风险、运输风险和存储风险等造成的致贫、返贫等情况。

■ 总结

综上所述,发展农产品物流是农业产品走出乡村,走向世界的主要方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农产品物流面临着基础设施问题、规模问题、技术问题和系统化问题等,必须抓住机遇完善基础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构建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普及冷链物流应用,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物流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运输物流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