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分析

2021-11-29袁时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编导舞蹈创作

袁时

(河南多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61)

舞蹈是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赐予我们的文化瑰宝,舞蹈的存在自古至今对人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古代通过舞蹈进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古代的各大庆典中舞蹈表演也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在现代舞蹈演员通过舞蹈的表演,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需求。舞蹈编导要结合舞蹈内容,音乐内容及舞台效果进行总体设计。同时还要求舞蹈编导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满足现代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一、舞蹈编导的职责

舞蹈和电影都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电影不同的是,在舞蹈中舞蹈编导同时肩负着两项工作,既要负责剧本和舞蹈动作的创作,也要负责舞台上的导演工作,把剧本搬上舞台。从一个舞蹈作品的剧本创作开始,舞蹈编导就必须同时考虑后期的导演工作,如形体、场景灯光、背景音乐等,这对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舞蹈编导要同时具备舞蹈创作能力和导演能力,才能做好艺术工作,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好的舞蹈作品,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会有舞蹈编导独特的想法,并为舞蹈作品赋予生命让舞蹈作品也拥有其独特的灵魂,这就要求舞蹈编导拥有相应的专业素养。

二、舞蹈编导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舞蹈编导应具备一定的编舞技术

舞蹈编导的初学者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编舞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只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记住详细的步骤,在进行创作时将步骤往剧本里生搬硬套就可以,但实质上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应当把编舞技术当成“舞蹈语言”:首先确定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舞蹈的主线线索,将人物的感情意识勾画出来;其次要塑造典型动作,动作的典型性在于具有鲜明的个性,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通过具有个性化的动作,表达人物强烈的感情和突出的性格特征;最后要营造舞蹈的“意境”,舞蹈动作的复杂和简单都是为营造“意境”服务的,动作是手段,意境是目的。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在编舞方面往往是围绕意境去考虑设计动作的,最后达到升华艺术的效果。

(二)舞蹈编导应具备较高的音乐水平

舞蹈和音乐是形影不离的,舞蹈主要是体现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感受,而音乐则是表现在听觉上给人带来的愉悦,在艺术创作中,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对于一个舞蹈编导来说,不但要有较高的编舞技术,而且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根据不同的场景,调动自身脑海中的“音乐库”,为舞蹈场景选取恰当的背景音乐,以衬托出人物的感情波动,提高舞蹈作品的意境。

(三)舞蹈编导应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

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镜子,舞蹈作品也是基于生活的二次创作,所以一个舞蹈编导如果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就必须有所历练,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善于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剧本的灵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特征的综合提炼,来塑造经典的舞台人物形象,使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避免出现空洞感,才能对观众动之以情,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四)舞蹈编导应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

从表面上看,舞蹈和文学属于不同的文化艺术领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大,然而从深层次研究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密不可分。一方面,舞蹈剧本的编写需要以文字为载体,如果舞蹈编导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写出来的剧本词不达意,就算有很高的舞蹈导演天赋,舞蹈演员也不能从剧本中领神会意,更加不可能在舞台中将舞蹈编导的思想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的舞蹈作品是舞蹈编导根据相应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例如歌舞剧《西区故事》改编于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睡美人》改编自同名的格林童话,杨丽萍的舞剧《十面埋伏》改编自张平的同名小说等。由此可见,舞蹈不仅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表现,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作为衬托,而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肯定是因为具备深远的意境。

(五)舞蹈编导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好的事物,只是因为不善于观察,才发现不了美的存在。因此,舞蹈编导需要具备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要有不平凡的见解。例如,编导韦志坚在编导舞蹈作品《心琴》的过程中,曾经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采青,在对苗族人民的生活进行考察后,编导发现月琴在苗族姑娘的心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代表着苗族姑娘对纯洁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编导充分利用月琴传情的特殊表达方式,构思出苗族少女在月光下通过琴声向阿哥传递爱慕之情的温馨画面。正是因为韦志坚善于发现苗族群众生活中的小美,才使《心琴》在广西舞蹈比赛中获得了编导一等奖,成就了该舞蹈编导的大美。

(六)舞蹈编导应具备创新思维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创新思维都是不会过时的话题,在艺术创作中也不例外。对于舞蹈编导来说,要想使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的审美要求,创新思维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对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作品进行改革,才能让舞蹈永葆青春,不断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七)舞蹈编导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舞蹈作品不是单单靠舞蹈编导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还需要舞蹈演员、灯光布景师、服装道具师、排场管理员等的参与,因此,舞蹈编导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有问题要与各方进行沟通,积极协调,才能共同把舞蹈作品演绎好。

三、培养舞蹈编导专业素养的举措

(一)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知识

舞蹈编导的工作者一般都是具有舞蹈编导专业学位的大学毕业生,要想在大学毕业之后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首先需要舞蹈编导在大学期间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任何一个专业的教材知识,都是打好基础的第一步,舞蹈编导也不例外。教材上的专业知识是千千万万舞蹈编导者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得出来的经验,务必要把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学习好,并将教材当中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有利于帮助舞蹈编导开拓思维,增强自身的构思能力,舞蹈编导可以通过多读一些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在舞蹈创作中提高舞蹈剧本的意境,塑造出更加丰满的舞蹈形象。

(二)不断模仿他人的作品,超越自己

舞蹈编导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但是舞蹈编导也要不断模仿前人的优秀舞蹈作品,这两者并不矛盾,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模仿的最终目标。一方面,纵观历史,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创新都是从模仿中孕育出来的。只有通过模仿,舞蹈编导可以从优秀的舞蹈作品中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体会到其优秀之处,才能明确自身需要加强哪方面的专业素养,然后通过不断的锻炼,慢慢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并不意味着对前人舞蹈作品的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借鉴他人的优点,对自己作品的技巧和内容进行创新,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首先,可以从舞蹈的题材方面进行创新,例如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的《中国妈妈》,就是在题材上推陈出新,将以往单纯歌颂母爱的舞蹈剧上升到表达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大爱无疆,更加烘托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其次,舞蹈编导在进行创作时,要打破传统思维,把重点放到舞蹈表现形式的革新上,例如,杨丽萍编导的《雀之恋》没有采用传统的舞蹈形式,而是通过高科技创造性地将人和孔雀相结合,重新定义了舞蹈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如何把握好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引导人民群众追求具有真、善、美,具有艺术价值的娱乐活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中,舞蹈是一种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有着积极意义,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很好的娱乐活动。如今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舞蹈表演的形式也呈现多维度的趋势,这从客观上对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编导舞蹈创作
试析新时期的电视台编导工作
阿里文化的使者——访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舞蹈作品《甲·宣》编导白芨、《果沃情》编导次旦达瓦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一墙之隔》创作谈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论电视编导艺术的创新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