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11-29孙丹丹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护水利工程

孙丹丹

(伊犁金安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新疆 伊宁 835000)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其他方面影响着经济,对于抗洪、抗旱、灌溉、防涝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基础举措。但是如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管理工作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制约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应用。在实际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立足大局,将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此,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分析影响工程建设的诸多因素,从而逐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还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形势下,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以农田产量为基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另外,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一)监督机制与组织架构缺失

水利机构应切实落实监督权的使用,成立相关安全管理站,并由专人完成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不足,其业务能力不佳,部分工作的开展多以上令下传的方式完成,监督工作不具有实效性。同时,缺乏有效培养,员工技术水平存在问题,实践经验较少,造成工作多流于形式,难以有效落实质量监督工作。除此之外,监督管理机制不具有全面性,会增加监督管理机构工作难度,造成部分工作没有合理的标准要求,难以实现管护。在组织架构缺失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较为模糊,对监督工作重视力度不足,未树立良好的质量监督意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工程质量较差。

(二)建设存在盲目性

我国有些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缺乏明确的导向性,出现了规划与发展目标不统一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统一、完善的项目标准,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大多都是地方自发行为,有些是县、乡级行为,设计的方案、计划、施工等水平与实力很难达到国家的要求与标准,导致工程出现随意修建等问题。

(三)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任何行业的进步与创新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即使是科技不断发达,技术不断创新,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用来运转和调节,那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当前,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新农村的建设不同以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之所以无法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没有给农业带来巨大改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强有力的资金用来支持各方面的完善。无论是人才方面的聘用,还是技术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有稳定的资金加以支持,国家虽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各方面工作落实不到位,一些财政支持得不到相应落实,耽误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利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地域过为宽泛,所以宏观来看,国家财政已经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规模加以支持。但是经过层层划分以后,落实到具体地区的资金已经完全不够支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系统。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监督机制与组织架构

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作为重点,后期管护制度较为重要,提高其完善性、有效性,可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相关人员应落实后期管护制度,确保其可操作性,进而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维护水平。①要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明确自身管理任务,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完成辖区水利工程的规划。结合工程项目区域、特点不同,充分落实针对性的监管工作,健全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工作人员应完善监督机制,并以此作为工作参考,可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②针对基层管理机构,其工作内容较多,专业人员有限,存在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维护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维护管理技术,使工作人员与日常工作需求相符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③应逐步完善后期管护制度,完成责任书的签订,明确后期管护负责人、管理范围、技术,应用奖惩机制,促进后期管护的规范性发展。除此之外,应构建内部组织机构,针对已经建立完成的农田水利工程区域,要求存在相配套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而完成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其工程得到有效保护。

(二)明确建设的目标

我国农村经济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前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也要紧跟其后,与之相融合、相适应,查找传统的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全方位的对其进行调整与革新,为水利建设管理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为水利建设管理的改革提供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另外,农田水利建设不仅要对土地进行节水灌溉等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是将我国制定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展望真正地实现。

(三)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与其他建筑工程不同,农田水利工程公益性较强,具有经济性特征,仅以国家专项资金为依托,难以进行有效建设,无法达到预期建设目标。应建立在相关部门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方式,确保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稳定性。例如,针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可以第三方形式完成,由第三方收取相应的水电费、排灌费等,获得对应的管理费用。借助运行维护补偿基金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管理机构管理积极性。例如,工程废弃及工程损坏出现的重复性资金投入等,应在全部工程建设资金中,成立相应的工程维护资金,以进项相应的管理与维护。在相关补偿、奖励等形式的基础上,增强相关管理机构在工程管护中的参与度。除此之外,以工程设计阶段展开研究,应强化对工程成本的管控,确保其合理性、有效性,避免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造成工程质量下滑,全面优化工程资金管理,使其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应完成对不同分散资金的统筹管理,在维护管理团队组建的基础上,落实配套管理措施,促进水利工程进一步发展。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

农业灌溉对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基层党组织应发挥应有作用,给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应向上级党组织传达实际需求,请求上级党组织制定相应的硬性规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另外,还应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对于一些不能完成任务的基层党组织应进行问责。还应建立民意反馈机制,针对工程的一些举报,应进行及时调研,并针对性处理,确保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五)发动当地居民参与

在小型水利建设中,应将人们作为建设支持中的重要积极因素,强化水利建设宣传,做好水利价值科普,提升人们对水利的认知,发动当地群众,促进人们能动性、参与性。在水利建设中,对劳动力有较大需求,应调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有效利用生产力,促进水利工程兴修,高效调动人力、物力,减少资源闲置,加快农业建设速度。相关部门应公示建设制度,使水利工程修建透明化,引导人们强化自我效能,提升责任意识。在建设规划中相关部门应重视当地居民的意见,基于人们根本需求优化水利兴修,促进科学建设,提升应用成效。

结语

通过科学、合理的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建设与管理,不但能够保证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同样也有促进作用。虽然说现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维护工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相关工作人员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之政府增加投资力度,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就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将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确保农业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护水利工程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