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销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关系研究

2021-11-29烟台南山学院宋理玲刘承钢张元鑫

营销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专业文化

烟台南山学院 宋理玲 刘承钢 张元鑫

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的中流砥柱,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分析营销专业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培养营销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意义

(一)培养营销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信与民族发展、国家进步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它也是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起源。民族只有不断的传承文化价值,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了核心文化、民族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等,传统文化代表的是我国人们精神追求,凝聚了我国人们精神财富。文化自信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是人们价值观的组成内容之一。推广文化自信需要与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按照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创新文化自信,才能够让我国人民坚守制度和道路的自信。文化建设始终被我国放在核心领域,同时文化自信的口号与理念被更多的人所认同。文化自信代表的是我国发展过程需要的长久力量。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希望,只有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需要通过文化自信培育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格。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们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发展间,文化自信能够解决此种矛盾。若想我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人们生活繁荣富强,需要传承文化,积极宣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高国际的影响力。

(二)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意义

自我指的是人们经过社会发展形成的满足社会需求的道德意识与行为规范等总和。认同属于心理学概念,代表的是个体在和外部世界交流中,获得自我缺少的特征倾向,它属于从外界获取的动力和发展过程。认同和自我属于两种概念,而自我认同代表的是心理活动,它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按照个人经历、经验所形成的自我反思性认识。即自我认同代表的是个体由内在对外在的自我评价,也是个体确认自我身份感的答案。自我认同一方面代表的是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的认知,一方面是自我肯定、评估塑造的形象。营销专业的学生若想要提高自我认同感,则要完善自身人格,勇于接受挑战。积极面对社会困难,勤奋学习,严谨的对待工作,认真对待朋友,树立自信,热爱生活,勇于调控自己,把控情绪。若是学生缺少自我认同感,则通常会有自制能力差、极度敏感、厌烦生活的表现,通常会受到法律或道德的惩罚。自我认同需要个体养成适用社会的优良素质,同时也要懂得欣赏自己、鼓舞自己,发挥创造力,打破束缚,才能够获得成功。

二、营销专业学生自我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自我缺少正确的认知

对自我缺少正确认知是指由于自身缺陷而出现抑郁内向的情况,偏低评估自己的能力,经常出现自卑和消极的心理。同时会厌烦身边的一切,封闭自我,经常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情况,甚至学生在营销课上也会独来独往,出现离群的现象,寡言少语,无法发挥出专业的营销能力。在课堂上发言甚少,未认识到合作的作用,同时也缺少社会平等的意识,属于人格障碍。

(二)生活目标模糊

营销专业的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处于基本形成期,和社会接触时间逐渐增加,更加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障碍和挫折,但由于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双重压迫,学生会对课业负担和工作感到苦恼,并且会产生价值判断的困惑,也有自我怀疑的情况出现,不懂得自己的前途在何方。生活方向模糊,缺少主见,学生没有生活目标,便会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会有自我伤害的情况出现,经常会陷入忧郁和自虐之中。

(三)对社会缺少正确的认识

在新时代下,社会不断衍生出新事物,使学生对世界充满着疑惑和不信任,而让学生出现更多犯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主要体现在学生说谎、欺骗、欺负弱小、偷蒙拐骗等。学生犯罪属于一种不符合常理的违法行为,有着极端性。学生犯罪行为危害着社会,也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我国学生犯罪数量逐年递增。

三、弘扬社会文化,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而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髓。只有使用价值观才能够构建我国的价值和力量,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动力。弘扬社会文化是院校的基本职责,因此学校应以党的思想作为指导,贯彻教学方针,培育出有理想、有文化和有道德的人才。在多样化文化的深入下,需要加强文化自信,弘扬我国的先进文化,才能加强国家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帮助学生重视自身缺陷,改变抑郁倾向,通过加强文化自信提高自我认同感。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有趣的事情,加强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在营销课堂上,和同学进行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增加课堂发言次数,懂得社会平等的重要性。或者营销专业的教师也可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学生变为关心同学、教师和学校、社会的人才,自觉承担国家发展的责任,弘扬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凸显个人价值,完成人生理想。

四、继承传统文化,明确生活目标

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积极弘扬我国文化,从而培养自身的优良品质。我国民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文化中,这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勤劳勇敢、团结统一和自强不息作为核心。教师通过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丰富学生思想情感,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明确生活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友善、爱岗敬业和诚信作为准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丰富涵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极面对生活中成长的挫折以及工作上可能出现的苦恼,正确判断是非对错。并且更加认同自我。明确生活的目标,才能够使生活增加趣味,改变忧郁的情况。传承红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高校也要传承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够对我国革命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我国英雄前辈的至死不休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营销专业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到烈士陵园遗址,加强学生的认同感,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明确生活目标,坚定生活信念,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革命中,明确自身的理念,避免受到腐蚀思想的路径。

五、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加强社会认知

校园是培育学生价值观的基地,也是学生价值观实践的场所。高等院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按照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文化环境,突出文化育人的作用。高校领导要合理运用校园的资源,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将景观文化、学校精神等文化建设和学校的培育目标结合,适当的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实施学校和地方特色文化合作的方式培育人才,打造专属的校园文化品牌,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构造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学校教学功能。目前处于网络技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应以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使网络变成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文化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改变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等,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喜好。因此,高校需要建设思想文化阵地,积极宣传正确的导向。构建网络建设工程,合理应用校园网络。使学生通过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构建网络教育新形式,使用技术构建校园网络,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净化不良网络空间,清除学生错误思想,加强学生自律意识,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个体在和他人社会互动中,要对自我有着明确的认知和定位。学校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所需人才,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营销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背书本所约束,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和社会知识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加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思维活跃,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社会现象和国家发展中。国情教育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展的教育,比如历史文化、军事、国防状况等,教师要按照营销专业的特征,讲解国情教育,根据时事开展课堂教学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举办报告会、读学笔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使学生意识到法律法规的作用,明确远大的理想和意志,树立爱国情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销专业的学生要经过传统文化熏陶和洗礼,才能够加强文化自信,实现自我认同感。从目前看,文化自信是中国梦路程的加速器,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中养成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文化自信加强自我认同感,进而开辟新天地,建设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认同感专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谁远谁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