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三个演奏版本之比较研究
2021-11-29叶文萱
叶文萱
引 言
贝多芬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Op31.No.2)(以下简称《暴风雨》)创作于1802年,此时正值他听力急剧下降、身体和精神也饱受摧残的时期,其标题来自于当年他的学生辛德勒向他请教这首作品所阐释的内容时,贝多芬回答:“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莎士比亚在他最后一部戏剧《暴风雨》中所塑造的主人公米兰公爵普洛斯比罗的命运坎坷但却坚强不屈的活着,这与贝多芬的命运一样,他用音乐直接表达了他与坎坷命运做斗争的思想,内涵丰富,集崇高、优美、热情、细腻为一身,第一乐章紧张而激动,第二乐章凝神而明哲,第三乐章急速与不安。
威廉·肯普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其父亲是当地的一位管风琴师兼波茨坦宫廷乐队的队长。他的弹奏特点是严谨、一丝不苟、忠于原作;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奥地利钢琴家,出生于捷克,他演奏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发现音色的细微变化及很好的处理装饰音,他常常把自己的热情与幻想寄托在作品中,前提是他已经对作品的背景,结构都熟记于心才做到在二度创作的时候与作品的真正内涵产生共鸣;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以色列钢琴家、指挥家,出生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犹太音乐家庭,他的音乐风格非常富有诗意和浪漫气息,具有独特的抒情性和歌唱性,由于在指挥界具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喜欢将钢琴也比作一个小乐队,使得他在演奏钢琴时,非常善于抓住作品的整理结构,对音色、声部平衡具有很强的敏锐度,其显示出的音乐特征极具丰富多变的色彩与线条,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
一、速度比较
由于钢琴演奏是对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即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所以对于同一首作品,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对于作品的处理方式也会有差异。速度是音乐表现中缺一不可的要素之一,恰当、适度的速度处理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虽然每一首作品都有速度标记,但是速度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比较抽象的概念,就算是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场合演奏同样的作品时由于感受不一样,演奏出来的速度也会不一样。根据网上提供的视频及音频资料,关于肯普夫、布伦德尔、巴伦博伊姆三位演奏家演奏的《暴风雨》各乐章以及各乐章中各主题所用时间及速度比较如下:
(一)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广板与快板(Largo,Allegro),最常用的速度为89-97拍/分钟。肯普夫的演奏速度约为98拍/分钟;布伦德尔的演奏速度约96拍/分钟;巴伦博伊姆的演奏速度约为120拍/分钟。所以对于第一乐章的演奏,巴伦博伊姆所用时间最短,即相对而言,他的演奏速度最快。他的这种“最快”似乎暗含着他更加渴望“暴风雨”的平息。而布伦德尔保持着自己的严谨作风,肯普夫也不矫揉造作,两位演奏家都比较淡定和坦然。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柔板(Adagio),最常用的速度是56-58拍/分钟。肯普夫的演奏速度约为45拍/分钟;布伦德尔的演奏速度约39拍/分钟;巴伦博伊姆的演奏速度约33拍/分钟。所以由此可见,三位演奏家对于此乐章的演奏用时相差最大,巴伦博伊姆所用时间比肯普夫所用的时间远远多出了2分钟。演奏此乐章的巴伦博伊姆让人很快就忘却了第一乐章的急促与不安,他用他的柔情征服了听众的心灵,将我们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此乐章的演奏中,肯普夫的演奏速度最接近于节拍机的要求,这也恰恰映证了他忠于原谱的原则,而布伦德尔还是一贯的严肃认真,像在倾诉,又像是交待什么。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小快板(Allegretto),最常用的速度是108-116拍/分钟。肯普夫的演奏速度约为104拍/分钟;布伦德尔的演奏速度约为106拍/分钟;巴伦博伊姆的演奏速度约为102拍/分钟。对于这一乐章的演奏,用时最长与最短的依然分别为巴伦博伊姆和肯普夫。但是布伦德尔在此乐章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了,在保持自己的严谨态度的同时增强了该有的爆发力,使得他传递出来的“暴风雨”非常具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三位演奏家的速度并不是很严格得按照节拍机上的速度来演奏,比如第二乐章的柔板,他们三位都比节拍机上要求的速度要慢。事实上,贝多芬本人也经常不遵照自己的速度记号演奏。在1826年,即他去世前一年,贝多芬给肖特(Schott)写道:“我们几乎不能再有任何通常速度了,即在我们必须遵循我们自由的灵感。”哈罗跟·勋伯格在《伟大的钢琴家》一书中,详细引用了辛德勒根据里斯的回忆,描述贝多芬在演奏自己各个作品时,节拍与速度是如何自由的情形之后,评论道,这些回忆“不言自明,贝多芬可不是节拍机。”
二、力度比较
(一)第一乐章
乐谱规定的最强力度是ff,最弱力度是pp,在整个乐章的演奏中,巴伦博伊姆的演奏几乎没有很弱的音,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张弛有度,他的力度变化比布伦德尔与肯普夫演奏的都更加明显,在强奏处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肯普夫的演奏力度虽然没有巴伦博伊姆那么有力,但还是能够听出比较明显的力度变化,他遵循着忠于原谱的态度,将力度变化处理得循序渐进,没有丝毫的情绪化;布伦德尔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力度对比没有巴伦博伊姆那么夸张,而是比较均匀,全曲几乎不能感受到爆发力很强的弹奏。在第乐曲的29-40小节,左手低声部旋律半音上行,巴伦博伊姆的演奏不仅在力度上比布伦德尔与肯普夫的演奏力度强,且速度也稍快一点。在第一乐章中,这种力度变化最明显地体现在呈示部的末尾两小节,谱面上标记的力度记号是P和cresc.,巴伦博伊姆在演奏这两个小节的第二小节时,力度明显加强了很多,不像渐强,而更像是突强。而以忠于原作为特点的肯普夫和以尊重作曲家意愿为特点的布伦德尔的演奏则是比较严谨的按照谱子的标记去弹。进入再现部之后,第159-160小节、第164-165小节和第167-168小节的每隔一拍有一个四分休止的和弦反弹,肯普夫与布伦德尔的演奏离键迅速,而巴伦博伊姆则在弹每一个和弦时稍有停留,显得更加庄严。
(二)第二乐章
巴伦博伊姆在此乐章的演奏虽然速度上与第一乐章的演奏速度形成最鲜明的对比,但在力度的把握上与第一乐章的演奏没什么变化,依然在强奏的地方释放出他原有的爆发力,如第15小节高声部旋律的二分音符,谱面上的力度记号是f,巴伦博伊姆的演奏力度比其他两位演奏家的力度明显要强。从第17小节开始一直到副部主题的出现,左手三连音后紧接着八分音符的跳音和十六分音符的休止连续出现,肯普夫在弹奏这些音的时候并没有松开踏板,所以感受不到有停顿,相对而言,巴伦博伊姆的十六分休止做得更好一些。
(三)第三乐章
肯普夫在第三乐章的演奏依然有着同前两个乐章相同的结构感,在节奏的控制上也很严格、准确,句子起伏舒缓;布伦德尔对这个乐章的演绎相对于前两个乐章而言在强弱对比上更加明显了,例如再现部的第350小节主题旋律材料被加厚处开始,力度由一开始主题的p转变为ff,此处布伦德尔的演奏力度比肯普夫的要强;巴伦博伊姆的演奏除了依旧富有爆发力之外,其弹奏的颗粒性比较强。在呈示部第23小节和第27小节的大跳出现的最高音时,布伦德尔弹奏的时候刻意停顿了一下,而其他两位演奏家是通过延音踏板一带而过。展开部第159-169小节的渐强,布伦德尔的处理方式也与其他两位不一样,他是从第165小节才开始渐强,而其他两位演奏家则是遵守谱面上的力度记号去演奏。
尽管三位演奏家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所用的力度不一样,然而每一位钢琴家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暴风雨》,都在自己内心塑造了一个自己领悟、理解的贝多芬形象,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打动听众,都能让听众与之一同进入“暴风雨”的世界,去感受暴风雨来临前的沉思,来临时的猛烈以及暴风雨离去后的宁静,也感受到贝多芬内心世界的一种矛盾和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幻想。
三、演奏风格的比较
作为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肯普夫对于音乐结构的理解具备德国人传统上的严谨,他将这种严谨运用在作品的演奏中,充实了音乐内容,所以他演奏的《暴风雨》风格细腻、音色如歌、声音柔美、态度严肃、织体清晰、哲理性强。梅纽因曾这样评论过他的演奏:“肯普夫的精彩之处在于,他不仅忠实于作品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且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时代。”由此可见肯普夫的演奏多么富有生命力。《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说“他是一位能使音乐发出迷人、抒情、自然声音的钢琴家,他绝不在句子上装模作样,而是关注作品明显的结构、歌唱的音质,不追求速度,从而尽量使演奏变得高贵典雅”。
布伦德尔有着非常宽的演奏幅度,不仅擅长深入研究作品潜在的思想内涵,而且还能够充分挖掘出作品深藏的抒情性,他的演奏风格继承德奥的传统,演奏的作品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舒曼,处处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和哲理的雄辩。他还是一位勇于思考的钢琴家,深信音乐具有内在的精神力量,唯有音乐的崇高表现才是听众心灵的交流。这种善于思考的能力赋予他理性地对待任何作品,所以他演奏的《暴风雨》想象力丰富,注重情感和音乐的整体感,富有说服力。
巴伦博伊姆内心世界更是丰富多彩,在他早期演奏贝多芬作品时不仅显示出他的青年朝气,又与他精湛完美的演奏技巧结合在一起,使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贝多芬的气势。由于在指挥界具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喜欢将钢琴也比作一个小乐队,使得他在演奏钢琴时,非常善于抓住作品的整理结构,对音色、声部平衡具有很强的敏锐度,其显示出的音乐特征极具丰富多变的色彩与线条,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因此他演奏的作品一般具有管弦乐的色彩,在弹奏,又像在“指挥”。他演奏的《暴风雨》层次非常清晰,多声部旋律演奏得如鱼得水,音色灵活而富于变化,线条清晰明朗,感情丰富,音乐具有很强的震慑力。
虽然三位演奏家的演奏风格不一样,也自不同国籍,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接受教育程度不一样的三位演奏家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属于自己的演绎手法去诠释这首作品,使每个人在聆听不同版本时都能产生不一样的情绪——肯普夫的严肃与细腻、布伦德尔的理性与坦然、巴伦博伊姆的庄严与震撼。无论是谁,都无疑是贝多芬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
结 语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乐圣”,他不仅将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同时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的一生命运多舛,晚年彻底失聪,一生没有建立家庭,但是由于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无数次与病魔顽强的斗争着,爱情、喜怒哀乐、英雄主义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都直接并且富于个性的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展现出来。贝多芬反对封建专制,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音乐个性鲜明,既有充满激情的气势,又有含蓄深刻的心理刻画。笔者认为,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戏剧性比较强。这种戏剧性也突出体现在这首《暴风雨》中。将热情、沉思、幻想都完美的融合在这首作品里。
从三位演奏家演奏的《暴风雨》不难看出,贝多芬的音乐具有辩证思维的艺术特征,第一乐章在情绪和速度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突出了音乐的矛盾性,体现了贝多芬的辩证思想,使得音乐在对比中既充满矛盾又紧密联系。这种辩证的音乐特征还体现在各个乐章的对比中,将第一乐章的沉思与悲壮、第二乐章的纯朴与明朗和第三乐章的活跃与奔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壮丽的奏鸣曲。也生动又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样的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