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心理特征的中亚留学生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2021-11-29王丝雨王惠娟
王丝雨 王惠娟
(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中亚青年学生赴华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截至2018年5月,除医学类专业之外,新疆各高校的留学生以中亚国家学生为主,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此外,中亚留学生在内地各个省份高校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如北京语言大学等语言类高校中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人数位居生源国前十之列。这些都显示出中亚留学生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广阔前景。
面对这样一个日益增长的群体,与之相关的留学生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尤其是作为留学生学习主要场域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格外引人关注。
一、文化心理的概念与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特有的现象。文化心理主要是指同一文化群体的人在内外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整体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长期积淀物,其内部呈现出一种稳固结构,对外则表现为一种反应程式[1]。文化心理的研究对象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文化心理群体中的个体必定已经获得对特殊对象的共同的或共有的反应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人们的聚合显现出他们之间全然相互联系的行为。这些构成文化心理集体。”[2]文化心理不是文化和心理的简单结合,而是外在的文化环境和内在的心理认知长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文化心理的社会表现来看,至少有这样几点特征:首先是具有认同性,即生活于特定群体中的个体接受同样的文化影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行为表现,并对这样的行为表现方式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其次是具有差异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心理因而也就具有了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民族、社会阶层等会形成不同的聚合群体,这些群体接受各自的文化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最后是具有稳定性,处于相同文化中的群体一旦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心理,就具有了超常的稳定性,它一般不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轻易地发生变化。
二、中亚留学生文化心理特征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带,其地理范畴学术界虽然始终没有一致的界定与认识,但概而论之,不外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狭义“中亚”系指中央亚细亚西部的历史地理区域,即苏联的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今位于独联体的中亚五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所在地区[3]。本文所指中亚留学生即指来自这五个国家的青年学子。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地区的人们由于拥有相近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因而也逐渐具有了相对同质的文化心理特征。
(一)游牧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世界文化主要可以分为游牧社会文化与农耕社会文化。历史上中亚地区的居住者大多属于以游牧社会文化为主的群体,或者说受游牧文化冲击较大,因此,游牧社会文化对其个体成员的文化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动态的迁徙是文化的最本质特征,所以游牧文化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而游牧民族是传播信息的载体。”[4]这样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游牧社会个体成员大多能歌善舞、性格外向、适应能力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体现在当代社会,则表现为来自中亚地区的人大多自由奔放、思维与行为开放、善于自我表现。与此同时,由于迁徙游牧生活的相对单调,使得其个体成员对理解事物的准确性显得不在意,对时空的差序性认识与体验不敏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难理解中亚留学生为什么一方面课堂表现非常活跃,学习意愿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却又经常出现迟到早退、课堂纪律涣散等问题了。
(二)威权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研究中亚政治体制的学者普遍认为,当今中亚各国大多实行的是一种威权政治,这种政治体制的形成不仅仅是苏联解体和能人政治的结果,也是中亚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承继与延续。朱新光等人认为“中亚威权主义存在与产生同中亚五国自身的经济、历史、文化、国际等状况密不可分,同时也是这些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民主政治模式。”[5]目前情况来看,威权政治体制在中亚国家内部受到广泛认可,体现出良好的本土适应性。考察中亚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以部落群体生活为特征的中亚游牧社会文化,还是依傍着古代丝绸之路形成的中亚商业社会文化,都形成了长期而稳固的权威治理社会运行模式。前者表现为“头人”“部落长老”治理形式,后者则表现为家族式的“族长”管理形式。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传统的存在与延续,使得这一地区的人们具有了服从、适应、认同威权体制的社会文化心理。
(三)宗教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中亚地区是东西文化交汇、多种宗教融汇的地方,尤其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教条规约着社会个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伊斯兰文化在中亚地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是,中亚伊斯兰教传播与阿拉伯世界有所不同,主要是苏菲教派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一部中亚苏菲主义史,也就是一部中亚政治和思想文化史,也就是伊斯兰教在中亚传播和发展的历史。”[6]其根源在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衰落分裂之后,仍然在中亚地区不断传播和深入。苏菲教派的个体传播形式和中亚地区偶像崇拜、部落权威崇拜等达成了很好的契合,从而形成了中亚特有的宗教文化色彩,使得伊斯兰文化在中亚地区糅合了大量的本土性因素。从中亚地区当前的宗教社会文化来看,一方面存在着个体英雄主义崇拜情结;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社会角色认识相对固化,对世俗社会目标和意愿相对认知淡薄、乐天认命、奋斗精神相对不足等特点。因而,中亚留学生时常会表现出学习随意、对待问题态度无所谓、挫折感不强、自我反省与改进能力不足等问题。
(四)西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如果说以上三大特征都是中亚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那么西方当代社会的文化传入则主要是经由俄罗斯社会文化传递。俄罗斯文化对于中亚社会影响巨大,虽然中亚国家已经独立近三十年,但苏联教育奠定的基础至今仍然存在,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突出表现在中亚国家的学校教育普遍比较自由,相对注重个体诉求,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和主要手段,学生习惯选择个体化发展方向,在校学习主要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以谋生。因而,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从心理上更加注重的是个性的张扬、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生活的融入,而不是应试型学习和唯结果性评价。
三、中亚留学生课堂教学表现的比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教师依据留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他们的情绪变化、个性特征以及学习效果,并以此来制订和实施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和行为。下面,将中亚留学生课堂表现与他国学生及本国课堂学习进行比较:
(一)与中国学生的课堂表现比较
中亚留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大表现为迟到、早退、课堂缺勤比较严重。和中国学生比较起来,中亚留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中途向教师提出早退请求,同时对课堂缺勤不以为然。通过实践观察可以看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中亚留学生课堂表现比较自我,对说与读等课堂环节表现出比较积极的参与度,尤其是在回答教师的提问、与教师互动方面非常活跃,甚至不管是否掌握教师问到的知识点都会“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在回答被否定时也较少产生难为情的心理表现。但与此同时,中亚留学生对与书写有关的课堂学习要求则表现出缺乏耐心和专注度,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学方式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情愿,对于一些自己不认可的教学任务甚至会置之不理。相比之下,中国学生课堂表现不十分活跃,一般不会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但大多会随时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避免被提问答不出来的尴尬,对于教师的要求无论认可与否都会尽量完成。
(二)与欧美国家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比较
一般来说,留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其年龄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年龄越小,课堂自控能力越弱,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留学生。分析我国当前阶段的留学生年龄结构,可以看到中亚国家的留学生表现出相对低龄化的趋势,即大多数在中学毕业后直接来中国学习,有些甚至中学还没有毕业。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多数留学生来中国是学习语言或者兼修专业,因此学习目的相对比较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留学生时间观念强,学习的预复习比较到位。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同样比较活跃,但在讨论话题或者回答问题时,针对性强,有效成分多。尤其是对一些文化、政治等方面较为敏感的话题,欧美学生都会刻意回避,更多地集中在学习的课本内容方面。与之相反,中亚留学生在课堂参与讨论时则会加入许多课外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随意性强,情绪容易被调动,如果教师缺少必要的引导和较好的掌控能力,课堂教学常常容易偏离主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与其在本国学习的课堂表现比较
根据在中亚国家孔子学院和当地学校的实地教学经验以及课堂观察来看,中亚留学生在中国的课堂表现与其在本国的课堂表现基本是一致的。这一点和国内学者的认识有所不同。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了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表现。“这些中亚年轻人由于受传统游牧民族习惯和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年龄普遍偏小,在远离家庭、文化或宗教束缚的背景下,往往表现出个性张扬,纪律松懈,规则意识淡薄,学习不刻苦,甚至出现无理性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别是迟到、旷课、违反住宿规定等现象较严重,使得校内中亚留学生管理中表现出相当的特殊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7]身处不同的环境中,留学生肯定会出现跨文化适应的情况。但就课堂表现而言,中亚留学生恰恰体现出其受到跨文化的影响较小,对环境的改变与跨文化现象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因而会继续自己在国内环境时的课堂表现。中亚留学生来华后课堂表现与其在国内时的相对一致性表明,对中亚留学生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仍然是其自身的文化心理特征。
四、中亚留学生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要提升中亚留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针对中亚留学生自身的文化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细化课堂教学管理,丰富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与方式。
(一)加强课堂教学的权威意识与规则约束
我国留学生教育的一大问题是教师及一线管理者对留学生的跨文化背景知识认识不足,容易对留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其实质是变相的弱化管理。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推行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这其中,课堂教学的趋同化管理是需要着重强调的内容。中国自古以来“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需要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能因为留学生的特殊身份就“因人而异”。中亚社会文化普遍表现出对教师和长者的尊重。在中亚国家教师的权威意识非常突出,对学生要求严厉,学生同样也非常敬畏教师,对教师的要求和相应的规则约束一般都会接受和遵从。根据李琰、刘宏宇针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和乌鲁木齐六座城市的中亚留学生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他们在心理上对中国社会存在较高程度的接纳性,对中国强烈的兴趣使得他们在跨文化心理适应上具有较高的适应度,在各项适应指标上超越了一般跨文化适应模式所归纳的适应内容,并且使得他们的‘兴奋阶段’时间较长。”[8]可见,中亚留学生对中国高校的课堂管理措施普遍比较认可,并不认为课堂教学约束会带来负面的学习压力。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管理时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例如,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留学生实行早晚自习制度,这一严格的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亚留学生普遍能够适应这种管理方式,30分钟早读使得留学生迟到现象几乎被杜绝,很好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 优化教学策略改进课堂教学
要认识到中亚留学生的很多课堂行为并不是其学习意愿和学习态度的体现,而是其文化心理特征的反映。因此,在态度认知方面,教师需要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不断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改进课堂教学,不要动辄以恨铁不成钢的负面情绪对其批评指责,或者在课堂上过多地重复强调学习的功利性目标。因为在中亚留学生的意识中,学习与工作的关联性并不一定是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过度强调反而效果不好,很难做到有效的课堂沟通。在目标设定方面,教师应该保持耐心,重视教学成绩反馈但无需将成绩视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相对弱化对其完成课下预复习、作业操练等学习任务的要求与期望,加大课堂教学即时效果的传输与校验。同时,可采用在每堂课的复习预习环节中增加竞赛、游戏的因素,加强正面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课堂吸引力,慢慢培养留学生上课之前的准备意识,逐步改正其经常迟到的习惯。在教学行为方面,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中亚留学生文化心理中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方面,通过正向鼓励的路径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中亚留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利用其课堂表现活跃的特点,做好充分的教学引导,开展更多的场景化教学、分组教学等。同时,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控,掌握留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专注时域、情绪变化时域,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教学任务。
(三)利用二课堂活动加强跨文化沟通与引导
由于课堂教学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任务要求,教师一般情况下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沟通,因此,需要适当增加课堂教学之外的管理介入,重视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留学生开展跨文化沟通,通过二课堂活动,加强对其跨文化适应的引导。中亚留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圈子”文化。“大多数中亚留学生喜欢与自己的同胞交往与交流,社交网络较为单一。”[9]获得中国奖学金资助的中亚留学生在选择学习院校时,一般会扎堆中国一线大城市;自费中亚留学生则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聚集效应。对于这些较为集中的留学生,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加强日常学习互助,在不同的群体中树立正面典型,确立可协助教师进行沟通的“小助手”,与留学生保持经常性的对话交流。此外,改变那种只在开学时做一点留学生入学教育的简单做法,增加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交流频度,开展更多基于跨文化沟通的“思想教育”二课堂活动,利用讲座、座谈、研讨、班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中亚留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促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跨文化适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好的学习表现。
留学生群体有着与中国学生不尽相同的文化心理特征,增强对留学生文化心理特征及其课堂表现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亚留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融合了多重文化因素,是其文化心理特征的体现。面向中亚留学生这一群体的课堂教学管理必须要结合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心理特点,既要突出人文关爱,又不能失之严厉;既要做好知识传授,又要注重互动交流;既要坚持制度管理,又要做好正面引导。这样,才能使中亚留学生最大化地减少跨文化冲突,尽快适应跨文化环境,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