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优质护理在腹水患者PET-CT检查中的应用
2021-11-29丁有玲沈赛娟吴佳佳
丁有玲 沈赛娟 吴佳佳
PET-CT作为一种高端的影像学检查,在国内使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技术和相关制度日益完善和规范,检查前后的准备和护理是PET-CT协助诊疗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检查的效果。因此根据不同疾病患者和个体给予优质护理是顺利安全完成检查的重要条件,可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快速诊断。现将59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PET-CT检查实施的个体化优质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8月-2019年2月期间不明原因腹水行PET-CT检查者59例,研究纳入标准:均为住院患者,可方便追溯、随访后期诊疗,无精神病史。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21~89岁,平均年龄(59±1.08)岁,就诊科室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急诊综合内科、血液科、肿瘤科。
1.2 仪器 核素18F由核医学科德国SIEMENS公司RDS-Eclipse ST回旋加速器生产,示踪剂18F-FDG由西门子模块自动合成,放化纯>95%。采用德国SIEMENS Biographuy 16 Sensation显像仪。PET为Aduance PET扫描仪,39环探测器。CT为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
1.3 个体化优质护理方案 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病程相对长,往往是各项检查之后未能明确病因行PET-CT检查,患者及临床医生对PET-CT检查确诊期望值高。因此,为确保该类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在进行检查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不同个体,采取以下优质护理方案:
1.3.1 注射示踪剂护理 腹水患者一般都有过诊治,其它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才来做PET-CT检查或是肿瘤患者评估有无转移情况。静脉血管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于穿刺难度大的患者,由穿刺技术过硬的老师来进行静脉穿刺。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掌指关节处的细小静脉逆向穿刺[1],选取4.5 mm或是5.5 mm的静脉输液针进行穿刺;对于肢体水肿明显的患者,用指压法找到相对较大的血管,用棉签或是指甲沿血管走向做划痕标记[2],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并确定针头斜面都在血管腔内,避免示踪剂渗漏造成的显像图像质量差,不符合诊断标准。推注示踪剂时一定要确认是在血管内才可匀速进行。示踪剂推注前后须生理盐水5~10 mL确认和冲管。以保证药师根据个体质量分装的核素示踪剂准确有效注入受检者血管内,一般给药剂量为安静状态下按体质量0.1~0.15 mCi/kg。注射完毕,注射部位按压5 min以上。对于血管条件差,可疑示踪剂外渗的患者,注射护师和扫描医生沟通,扫描时注射部位显示有示踪剂异常聚集的患者适当延长采集图像的时间,以达到采集到的图像符合诊断要求。
1.3.2 消化道的管理 对于腹胀明显的患者,因其水代谢异常,嘱其缓慢多次饮水,可在注射示踪剂后40~60 min内饮水500~600 mL,避免快速大量饮水引起腹胀呕吐等不适,对于可耐受者,为充盈胃部,上机前饮水300~500 mL。等待期间去除假牙饰品等金属物品。本组患者中,有8例饮水不足致本底较高,肠道摄取较多。其中3例口服对比剂延迟显像,第二次上机扫描前,注射示踪剂后约3 h,口服2%泛影葡胺注射液500~600 mL。配比方法: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20 mL加温开水750 mL。检查完毕告知患者泛影葡胺液因个体差异会有轻泻效果[3],轻度腹泻可不予干预。本组患者中2例肠梗阻,胃肠减压患者则告知不勉强喝水,不可因检查需要勉强饮水而加重病情。本组3例患者待检过程中疼痛难耐,指导其服用止痛药,不必强行忍受疼痛至检查结束。
1.3.3 呼吸道的管理 腹水患者膈肌抬高,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常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受限。本研究中有6例研究对象不能平卧,需吸氧。检查期间持续氧气吸入,待检时半坡卧位饮水、等待。过程中注意观察呼吸情况,观察面色及口唇甲床颜色,及时听取患者主诉。上机检查时继续鼻塞吸氧,并且于身体下方铺垫衣物、毯子,取舒适卧位,告知检查时闭目,不要移动身体并且保持平稳呼吸。减少体位移动造成的伪影和采集到的图像不符合诊断要求。
1.3.4 心理护理 本组59例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这与不熟悉检查相关情况有关,部分患者对检查的结果心理矛盾,一方面想明确疾病诊断另一方面又害怕确诊为癌症等不治之症,表现出紧张焦虑。在注射示踪剂时,嘱患者伸出手臂,26例(44%)患者给出了注射者要求伸出的相反手臂于注射台上。根据不同个体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检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检查药物的安全性和可衰变性,注意语速语态,保持共情,各个检查环节都给予言语上的安慰。对上机时仍紧张害怕的患者,可让家属穿戴防护用品在旁陪伴检查。注意保护性医疗,涉及病情的相关问题与家属及时有效沟通。
1.3.5 皮肤护理 腹水患者因水肿皮肤菲薄,本组6例患者因大量腹水强迫体位,整个检查过程中还需注意受压皮肤的解压情况,防止皮肤压疮的发生。天冷时注意患者保暖。避免棕色脂肪摄取示踪剂,影响阅片。
1.3.6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完毕及时通知离开,告知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注意辐射防护,避免患者家属及他人受到不必要的外照射,除恢复检前正常饮食外嘱适量多饮水,多排尿,促进正电子药物示踪剂排出体外。
2 结 果
通过对59例患者进行全程个体化优质护理,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检查,采集到的图像级别符合诊断要求,其中延迟显像8例。诊断恶性腹水44例,良性腹水8例,放弃治疗无临床病理支持7例。电话随访患者床位医师对PET-CT检查协助其临床诊断的满意度为100%。
3 讨 论
3.1 PET-CT检查常规护理 预约、接待患者,测量体质量、身高、末梢血糖;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录入PET-CT检查预约系统;了解病史;明确检查目的;排除检查禁忌症,如行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钡剂体内存留,血糖过高或是过低,有无幽闭恐惧症;接诊完毕注射示踪剂,安排休息室内安静休息,饮水、排尿,待检。检查完毕通知离开,交代检查后注意事项。
3.2 个体化优质护理 检查全程中给予共情和关怀,耐心听取主诉并根据不同个体在以下环节给与个体化的护理:注射示踪剂护理,不同患者分别采取掌指关节处的细小血管逆向穿刺或是压痕;消化道管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指导饮水量,饮水间隔时间;呼吸道管理,根据不同个体,给安置合适体位或氧气吸入;心理护理,从患者的言行表现中发现其不良心理,及时给与安抚疏导;PET-CT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注意皮肤的受压情况,防止压疮发生,上下检查床时避免皮肤发生刮碰、破损。
针对不同个体,通过以上个体化护理,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了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根据患者病史,主诉和腹胀情况,按不同个体给予饮水指导,既可达到水化的目的,又不至于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造成患者腹胀呕吐,提高患者整体检查过程中的良性感受,使患者安全,高效地完成检查,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诊疗方向。检查全程采取了个体化优质护理,将优质护理延伸至医技科室,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ET-CT检查相对普遍。但仍存在价格相对较高,有辐射照射等不利因素,检查的准确有效性与护理密切相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自2010年开始至今,多应用于临床科室[4-6],医技科室鲜有优质护理文献报导。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省级三甲医院对7个月内受检腹水患者进行个体化优质护理的结果,提出了腹水患者受检时系统的优质护理方案,供同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