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2021-11-29李根芹白新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华辅导员政治

李根芹,白新芳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a.经济管理系;b.国际商贸系,江苏 江阴 214405)

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可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历史使然,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这样,不但能够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还能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基于此,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丰富教育内容,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日后全面发展做铺垫。下面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途径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起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主旋律、典型性、接地气的典型案例,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力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带进班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思想道德教育真理以及英雄典故和事迹,这些能够成为教育学生很好的素材[1]。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的做人道理,这样就能够让当代大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如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是品德高尚之人就不会孤单,一定会吸引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高度凝练地鼓励人们要努力做品德高尚之人。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改革开放至今,西方思想不断涌入,给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带来巨大冲击,很容易让学生迷失自己。尤其是金钱至上、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大学生中司空见惯,此时需要高校对其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指明方向。而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无疑会对大学生“三观”起到正本清源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理应把它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人们要孝亲敬老、懂礼谦让,不能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倡导的精神,对当下的自私自利行为具有很好的鞭挞作用。

(三)有利于造就一支优秀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造就一支优秀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从而解决 “谁来教”的问题。只有优秀的辅导员、班主任才能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辅导员、班主任自身在学习消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进而就会从言行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久而久之就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才会有真正的影响力。“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好地说明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自己有堂堂正正的人格,身正行端才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即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面临的挑战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辅导员自身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不足、传统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分述如下:

(一)辅导员自身能力有待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当前高校的一些辅导员、班主任却对中华传统文化缺少研究,有的甚至知之甚少,这就让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实现,进而影响学生无法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会产生深入的体会。基于此,高校需要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辅导员队伍,提供培训平台,提升辅导员自身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辅导员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研究后,一方面提高辅导员、班主任自身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才有可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近几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的一些教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师团”,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思想行为教育并运用到班级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现如今,大学生身边有很多诱惑。网络游戏、抖音等微视频、电视剧、微信聊天等的诱惑无时无处不在,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更不要说主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此外,高校学生有很多的专业课,学生们会觉得专业课对将来工作更“有用”,他们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纵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不要说研究了。再者,教育手段陈旧,很多辅导员习惯于照本宣科,枯燥说教,无法将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2]。所以,需要大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像陈更、武亦姝、雷海为们喜爱中国诗词那样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

(三)传统文化建设力度不足

客观地说,很多高校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试图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例如,现在很多高校推出的公选课中有不少是一些学术大家讲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当这些大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时,无疑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各个高校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力度也就大小不一。例如,一些高校过度重视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精神层面的个性化需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未充分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其中,如此需要高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资力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是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养

辅导员、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前提就是要提高辅导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首先,高校要经常组织辅导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使其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从而具备较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其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沙龙、研讨等活动,鼓励辅导员热爱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如此不但能够增强辅导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加快辅导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更新速度,提高辅导员的教育能力。同时,辅导员还需主动学习新的思想,多与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进行交流,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育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高思政教育的高效性[3]。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是靠辅导员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内因,两者构成高效的双向互动,才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此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转变过去常用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学生课堂体验。另外,辅导员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组织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兴趣点,展开研究与讨论,关键是要古为今用,让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正“三观”、立言行。还可以在班会课上组织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研究的比赛,诗词大会、演讲比赛、辩论赛、课前演讲等都能激发大学生们的兴趣。如此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提高学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其产生独特的见解[4]。

(三)加强传统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师生一同努力,还需要校园文化的熏染。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校园文化是不可缺少的载体之一,我们要合理运用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宣传的力度,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校园广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比如播放德育故事、经典诗词等。在校园的一些公共空间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人行道等区域张贴名人名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其次,组织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汉字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诗词大会等。学生在备赛中,可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可以通过成立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例如曲艺社、书法社、文学社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探讨的积极性[5]。最后,可以组织一些同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纪念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为学生日后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我国高校教育当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育技术,比如中国大学MOOC、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腾讯课堂、对分课堂等都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与喜爱,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这些教育平台发挥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重大作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通过采用新的教育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拓展教育空间,还能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课堂。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采用知识推送和话题研究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网络课堂中,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课堂的有效性[6]。比如,在教育“向英雄人物学习”时,可以运用话题推送的办法,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在课前学生做好准备工作,课上积极发言、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崇尚英雄,向英雄学习。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要了解更多英雄人物的事迹,更要明白他们为什么能成为英雄,也间接向现实生活中丑化英雄的行为宣战。上学期经管系组织重温红色经典之重读《红岩》重观《烈火中永生》活动,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中,辅导员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方法,以实现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现代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