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组建及运行研究*
2021-11-29柳学珍
柳学珍
(昌吉开放大学,昌吉83110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发展(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强调“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1]。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2]。
昌吉州党委、政府紧紧把握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发展方向,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规划。2018年,州党委、政府将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筹建纳入自治州教育改革重点项目,2019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产教联盟模式,组建开放性教育集团,促进中高职、本科融通发展。昌吉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昌吉电大)党委经过调研,抢抓机遇,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昌吉州促进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出组建成立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出一条向开放教育转型发展之路。
一、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组建的必要性
为了解昌吉地区终身教育学习现状,特别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的发展情况,课题组从2018年至2020年,每年11月、12月至来年1月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组织相关人员赴州委组织部、州教育局、人社局、民政局、老干局、老年活动中心、残联、妇联等部门及昌吉市街道、社区及昌吉电大系统进行实际调研,通过调研,提出组建开放教育集团的构想。
(一)顺应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提出: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也都明确提出,要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也更为迫切。
(二)顺应搭建昌吉特色现代教育体系的需要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3]。昌吉州党委、政府紧紧把握方案要点,加强统筹规划,落实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自治州促进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创建教育强州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体系建设,从宏观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全面推进“中高职本”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含本科)为引领、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为支撑,企业内训、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满足多元化的全民终身教育的需求
随着昌吉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呈现多元化需求,整合各方资源,搭建终身教育的平台,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也已提上议事日程,2016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4]。随着昌吉州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剧增,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昌吉州2020年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5.55%,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老年人个体角度来说,要求通过学习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精神养老的渴求日益强烈。从社会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老人稳、社会安”,而老年教育是整个老龄事业的灵魂和精髓。“互联网+”时代,基层老年教育研究相对缺乏,老年教育工作较为滞后。昌吉州老年教育存在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供需不平衡、设施兴建数量不足、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5]。随着昌吉州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大批农(牧)民转变为市民,农村变社区。要实现身份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就必须注重个人素养的提升,个人素养的提升迫切需要市民教育的介入。此外,女性维权和自身素质提升等需求迫切,缺乏完善的体系。家庭教育刚刚起步,家长学校等处于筹备阶段。
二、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建设目标与管理运行机制
(一)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建设目标
通过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的建设,加强昌吉电大内涵建设,在创新开放教育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在现有昌吉电大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体现多元化办学的开放教育体系,利用3-5年时间,打造非学历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具有本专科学历继续教育的新型大学为依托的开放教育集团,使之成为全州市民学习的共享平台和终身教育的支持载体、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心、社会培训的基地、社区教育的龙头、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不断提升开放教育的综合实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昌吉电大通过战略转型、积极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品牌知名、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大学,成为昌吉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示范基地、终身教育体系的骨干力量,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二)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管理和运行机制
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通过建设,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教育体制机制。
1.管理体制。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接受州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州职教联盟领导小组的指导,归口州教育局管理。整合全州职教培训资源,构建全州各部门、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开放教育培训体系。在全州促进职教联盟发展领导小组协调下,各部门配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现经费管理使用、培训机构认定、师资队伍调配、培训任务、培训管理、考核鉴定“六个统一”,为市民提供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支持服务。
2.运行机制。规范集团的责任和义务,激发集团的内生力,强化集团的功能,发挥集团的作用,形成集团的运行机制。在州教育局具体指导下,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承担市民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及有关具体事务和信息资源开发运用等任务,为全州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指导和决策咨询服务。根据集团成员单位分工和基础条件,建立各类培训平台和示范基地。整合四大职教集团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整合开放性大学资源,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培训和社区服务人员培训。依托职业院校,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城乡全体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整合社会培训机构资源开展社区教育。
三、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运行阶段性成果及发展举措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19年11月组建了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同时成立了开放教育集团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州长任组长,昌吉电大党委书记为副组长,昌吉州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的办学机制。昌吉电大积极发挥开放教育集团领导小组的作用,在昌吉电大系统率先开展“大教研”活动,积极探索非学历教育发展,同时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开放大学改革试点的成效经验和《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发展。
(一)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夯实基础
1.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昌吉电大以组建开放教育集团为抓手,勇担社会责任,克服种种困难,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做出贡献。从2019年2月26日至今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国语培训。经过不断的培训教学实践,学校国语培训逐步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发展。
2.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学校积极推进家庭教育,依托电大专业课程设置,建设“思政教育工作室”“家庭教育工作室”,打造家庭教育青年教师队伍;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教学研究,在全州社区推广一批家庭教育精品课程,利用昌吉电大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向全州部分社区推广家庭教育微课堂,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助推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基层。同时,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家庭教育培训,全州各族群众得到了广泛受益,开放教育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昌吉电大引领昌吉州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措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二)创新非学历教育发展途径
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成立了昌吉州职教联盟,每年提供1000万项目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昌吉开放教育集团是昌吉州职教联盟下属的五大联盟之一,以昌吉电大为牵头单位,2019—2020年两年内州党委、政府给昌吉电大拨付780万元项目资金,重点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网、智慧校园建设,积极开展了社区教育示范点创建、老年教育、妇女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昌吉电大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托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积极推进非学历教育发展,主动承接自治州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培训等改革任务,各级政府部门在学校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举办社会培训、争取项目资金、校校合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学校非学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开放教育集团的建设,进一步拓宽了昌吉电大非学历教育的办学范围,更好发挥开放大学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开放教育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和技能社会的有力支撑。
(三)发挥社区教育龙头作用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各省、市(地)可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院校以及社区科普学校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6]。2019年9月州教育局在昌吉电大挂牌成立“自治州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学校按照州教育局社区教育指导规划,认真推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通过强化职责功能,逐步建设起昌吉电大、县市电大和各基层社区三级联动的社区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制定了《昌吉州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计划》和《2020年昌吉州社区教育示范点建设和评估方案》,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示范点创建工作。经过培育、评估、验收确定三个社区为州级社区示范单位,2021年新增3个社区为示范社区孵化点。两年争取专项资金60万元,扶持社区教育发展特色、创设品牌,辐射引领带动全州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和示范点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昌吉州社区教育工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全州深化和普及社区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与内地兄弟学校牵手,助力非学历教育发展
2019年6月昌吉电大与温州城市大学、福建宁德电大签订了手拉手学校,多次开展了非学历教育论坛会及专家讲座培训会、互观互学等,学习借鉴福建宁德电大等疆内外兄弟电大改革发展的经验做法,积极推进电大教育的转型发展,在学历教育创优提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提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条腿走路,并重发展的办学思路。同时手拉手学校实现非学历教育资源共享,有效助推了昌吉电大非学历教育发展。
(五)促进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指出,“职业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的一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7]昌吉电大将终身教育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积极创办职业技能培训,争取人社部门《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项目,举办了“三合一”、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技能培训,与昌吉景文、昌吉九盛善民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开展建筑、消防、应急类技能培训;结合学历教育专业设置,积极推行“1+X”职业等级资格证书培训,为在校生职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积极打造“创客学院”,投入80万元,进行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的改造建设,为各类社会创业人员提供发展机遇与平台。
(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紧密结合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昌吉电大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着力完善知识与能力相匹配、职业与兴趣相兼顾、灵活性与规定性相协调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新疆电大“学分银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分积累、转换、互认制度和弹性学习制度,积极探索“学分银行”的建设,成立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加快建立学习者终身学习个人档案。建立健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自学考试之间的沟通机制,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努力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七)建设昌吉全民终身学习网
2020年活动周期间启动昌吉全民终身学习网,实施网络平台建设及网络资源开发,基础设施配备千兆网络宽带接入,为昌吉州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各类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机构等提供接入通道,依托平台实现师资、课程、设施、数据等全方位共享,积极汇集、整合和推广疆内外优质精品课程及学习资源,使昌吉终身学习平台成为全区全民终身学习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州域内居民可通过电脑端、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快速访问学习资源,获取学习资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打造现代化远程线上学校和终身学习平台。
(八)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昌吉电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全民终身学习,面向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动员组织辖区内职业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活动周,发挥场地、设备设施、教学资源、师资优势,就近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开放数字化资源及服务。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等为内容,通过开展好书推荐、好书诵读、数字化阅读、书友会、书香之家等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扎实开展。终身学习,今生不愚。用书塑身,终身受益。我们将不断丰富终身教育内容,拓展终身教育载体,创新终身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终身学习活动中来。同时不断加强开放教育集团运行模式的探索,助力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对昌吉电大来说,组建开放集团、开展综合性的社会培训和社区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经验不足、资金拨付体制不完善、硬件设施不足、师资短缺等问题。因此,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完善社会经费筹措渠道,将是保障开放教育集团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今后,昌吉州开放教育集团的组建和运行,必将为全州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开拓新的模式和新的局面,也必将为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型社会搭建更加实用和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