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干散货码头环境问题及环保对策措施探讨

2021-11-29

绿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河危险废物废水

周 涛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3)

1 引言

在改革开放的持续稳定推进下,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快速稳定的增长趋势,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以长江干线的水运量为例,自2005年以来年增速在8%以上[1]。内河运输作为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交通运输工具[2]。内河港口码头作为内河运输的基础设施,在货物运输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3]。

但快速增加的运输需求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现存内河港口码头普遍存在岸线分散、老旧码头较多、配套环保工程老化破损等现象,以及码头企业发展方式不科学、环保意识落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为降低内河港口码头运行过程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以干散货码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内河干散货码头现存的环保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符合我国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新趋势,有利于落实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要求,提高内河港口码头的生态质量发展水平。

2 内河干散货码头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码头营运期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码头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和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船舶、码头机械噪声在周边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情况下影响较小,船舶溢油等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也较小。本文在对上海某区域现有49家干散货码头的现场调研基础上,其中货种主要为废钢、砂石、水泥和粮食,统计分析了现有码头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并从废水、废气、固废3个方面分析了码头运营中的环保问题。

2.1 码头现有环境管理问题

内河港码头大多较为分散,规模不大。根据调研结果,仅约16%的企业有环评手续,且其中仅有2家企业已办理的环评中包含企业码头部分,且还存在码头实际建设情况与环评不符的问题;很多企业多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等工作,也就很难做到环保设施“三同时”。码头的环境管理责任分散于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海事等部门,无法统筹开展环保监督管理工作。内河码头的建设与运行主体多为私人,在环保上的投资意愿不强,企业内部存在职责不分的情况,企业的环境管理混乱,同时管理者专业性不足,对日常的污染防治措施执行不足,未建立污染防治责任制,对码头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

2.2 码头废水污染防治问题

内河码头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洗车池废水、船舶废水、初期雨水等。根据调研,现有内河码头船舶废水由海事局统一收集处理,不在码头区域进行收集处理;少量地面冲洗废水收集至码头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纳管排放;生活污水纳管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抽运,其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主要的污染现象是多数码头因初期雨水收集意识薄弱或现场环境管理较差,由于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破损、池容不满足初期雨水收集要求、码头围堰破损等原因存在初期雨水直接进入环境水体现象,调研数据显示,约80%码头企业存在初期雨水收集池容不足问题,其中约26%同时存在码头围堰破损问题。多数废钢码头及少数砂石码头,码头地面存在油污现象,初期雨水中携带部分石油类物质,未经处理直接入河污染水体环境。

2.3 码头废气污染防治问题

一般港口码头如砂石、黄沙等散货在运输、装卸、堆放等过程中会产生无组织粉尘污染现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需根据货物特点及作业条件,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调研显示,约41%的码头存在废气污染防治问题,主要表现为砂石随处堆放,未堆放在特定的区域;码头堆场未设置挡墙,物料在堆场露天堆放,未对堆放的砂石等货物覆盖防风抑尘网,未对堆场设置喷淋设施;货物装卸转运处未配套设置降尘设备,现有降尘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现象,地面扬尘现象较为明显。对于扬尘的在线监测,约16%的码头与搅拌站共用一套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约6%的码头无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对扬尘的实时监测的能力较弱。

2.4 码头固废贮存处置问题

码头生活垃圾多委托环卫统一处理,废水处理产生的沉淀污泥随码头货物外运或交相应单位外运处置,但码头企业普遍对危险废物存在认识盲区,约85%的码头企业存在危废贮存处置问题。码头机械检维修过程产生的废油等危险废物一般由维修部门带走,未与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处置协议;未设置危废贮存场所,或设置的危废贮存场所不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要求;少数合规设置了危废贮存场所的企业,也存在危废标签粘贴不规范或未粘贴等问题,不符合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要求。

3 干散货码头环保对策措施探讨

3.1 相关部门联动管理,提高环保重视程度

港口码头环境的持续改善,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码头企业都需要足够重视,在现有治理体系下,加快促进多层次合作模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联动治理,首先,是当地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海事等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各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环保先行的理念,强化生态环保意识,需发挥好政府的良性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协商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条例等对码头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污染的环节制定或规定相关环保标准的硬性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码头进行强制整改或取缔,减少环境污染。其次,是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纵向联动,政府部门可以在政策上对码头环境治理工作较好的企业多加以鼓励,如发放一些环保补贴提高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另码头企业也应当有绿色环保的责任意识,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加快推进生态环保型码头建设。

3.2 加大治污力度,完善环保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码头环境质量水平,码头企业需对码头的发展、布局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采用各种手段力争将污染从源头消灭。但码头运行过程不可避免产生一些环境污染,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治污力度,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综合体系。同时企业应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加快完善环保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而促进码头周边环境的持续改善。

(1)配备完善的废气污染治理设施。①针对码头装卸转运过程:在码头装卸作业机械设备上可采用密闭式廊道设计;在船舶卸料口及传输带进、出料口设置喷淋设备,作业时喷淋。②针对码头货物堆放过程:码头散货应统一堆放堆场内,规范化管理;堆场需配套喷淋设施建设,设置满足堆场覆盖的自动喷头;堆场需设置高于堆料高度的围挡,同时堆场除装卸区以外,采用防风抑尘网进行全覆盖,减少风力起尘现象。③针对码头地面转运过程:对码头运输车辆进行绿色合法改装,实行密闭式运输;对码头地面进行定期清洗,设置码头洗车池,运输车辆过洗车池,减少地面扬尘的产生。

(2)建设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根据地方暴雨强度,设计满足前10~20 min初期雨水收集容积的初期雨水池[4],完善码头场地内废水收集管道建设,修补现状码头破损的围堰,提高厂区废水收集能力,对收集的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回用或纳管。

(3)配备完善的固废暂存设施。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产生的危险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置,实现危险废物的“零排放”。

3.3 建立码头环保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

(1)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应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老码头,及时清理和整改违法违规项目,对于符合规划、生态红线等要求的可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或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梳理存在的问题,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选取重点整治对象进行直接检查,对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和管理漏洞,指导和帮助相关单位研究改进方法;对个性问题要求及时报送整改情况,并定期回访,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对辖区内的内河码头进行全面的检查。即对内河码头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系统化管理,将码头清洁生产纳入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

(2)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加强港口粉尘的监测,在港口码头周边设置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并联网,实时获得扬尘在线监测数据,作为环保治理情况指标;建立健全码头环境管理机制,改善管理的办法与手段,建立必要的环保审查保证制度,建立台账记录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内部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环境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环保专业性,保障环保工作顺利进行。

(3)建立对外公众监督平台,及时公开环境监测数据,设立公众来访、来电通道,对社会公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促进建成环境友好型码头。

针对此次调研的老码头存在的环保问题,上海地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对码头进行了帮扶指导,码头的环保管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4 结语

内河干散货码头在航道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规范内河港口干散货码头环保治理,促进绿色发展,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总体来讲,在治理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不同的污染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通过相关部门联动管理,提高环保重视程度;二是加大治污力度,完善环保设施建设;三是建立码头环保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总之,内河航道码头企业需对现有环境问题予以重视,政府及社会公众加强监管和指导,从而系统解决内河码头环境问题。

猜你喜欢

内河危险废物废水
三部委印发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
净水机的“废水比”到底该如何理解?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问题分析与建议
亚硫酸处理碱减量废水的研究及回收利用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旅游开发战略与福州城市内河治理
从《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中研究内河水运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