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穿越小说的叙事伦理探析

2021-11-29段廷军

江西社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伦理观伦理作家

■黄 擎 段廷军

网络穿越小说涉及丰厚多维的伦理内容,从创作伦理、叙述伦理、故事伦理、阐释伦理四个维度对其展开研究,有助于明晰其伦理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就创作伦理而言,网络作家创作伦理受网络作家个体伦理观与网络文学场参与者伦理观的影响,呈现出由个人伦理偏好为主到兼顾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转变过程;就叙述伦理而言,网络穿越小说总体上扬善惩恶,但一些叙述技巧与策略的使用在增加情节精彩性与趣味性的同时,又消解了某些道德行为的正当性,解构了传统历史叙事的求“真”取向,从而产生了负面伦理效果;就故事伦理而言,网络穿越小说在个人和社会层面表现出的伦理内容,既有对当代社会通行伦理观的践行,又多有违背之处,实质上是对当代人情感、欲望的想象式表达;就阐释伦理而言,网络穿越小说的阐释主体可细分为大众读者、资本方、监管方与精英批评者,他们阐释作品时秉持的伦理观同中有异,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影响创作与接受的伦理环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网络穿越小说如今已成为网络时代最具典范性的文学类型之一。在网络穿越小说所叙述的纷繁复杂的故事中,不同人物所处的独特伦理境遇、遭遇的伦理困境及引发的伦理冲突成为重要内容。从故事表象深入到叙事的深层结构,不难发现网络穿越小说人物的伦理身份、伦理境遇、伦理选择均为当代人情感、意志、愿望的投射。因此,网络穿越小说的能指(表层故事)与所指(深层意指)极易引发读者强烈的同情与共鸣。网络穿越小说呈现出丰厚多维的伦理内容,叙事伦理由此成为研究网络穿越小说所凸显的伦理内容的重要方法。

要解析叙事伦理,首先应从叙事与伦理的特点及关系谈起。叙事具有普遍性。罗兰·巴特说:“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计其数;种类浩繁,题材各异。”[1](P2)伦理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2](P14),也具有普遍性。叙事往往无法做到伦理上的中立,伦理也常常通过叙事得以传达。叙事和伦理事实上存在的关联是叙事伦理形成的基础,而叙事伦理即整个叙事过程关涉的伦理因素。叙事由叙事主体、叙事作品、叙事接受者三部分组成,而与主体相关的“如何创作”,与作品相关的“如何叙述”“叙述什么”,与接受者相关的“如何阐释”都和伦理密切相关。因此,叙事伦理既包括创作与阐释层面涉及的创作伦理、阐释伦理,也包括叙事作品在话语表达、故事内容方面涉及的叙述伦理、故事伦理。由于网络穿越小说的创作、阐释等都与伦理内容密切相关,所以,叙事伦理为研究网络穿越小说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路径。

一、创作伦理:内外部伦理因素制约下的创作实践

优秀的叙事作品,不论是《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等经典作品,还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知否》)《百年家书》等网络穿越小说,多富伦理意蕴。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人物所处的伦理困境、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伦理矛盾,从而把人性最真实、最深刻的一面呈现出来,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与冲击。优秀叙事作品的伦理内容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重要影响,在于“文学作品描写的人生选择的经验教训和得失范例能够作为借镜,发挥教诲功能”[3]。事实上,几乎所有叙事作品中包含的伦理内容都能对读者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叙事作品的伦理影响从何而来。从渊源上讲,叙事作品的伦理影响源于叙事主体的创作。作家创作过程中的诸种行为,如创作前的伦理现象观察、创作中的伦理事件传达等,或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叙事作品的伦理内容及影响。这些创作层面涉及的伦理内容属于叙事作品创作伦理的研究范畴。创作伦理是作家创作时遵守的伦理观,受到作家个体伦理观与外部伦理环境等内外部伦理因素的制约,贯穿包括素材积累、内容传达在内的整个创作过程。

网络作家创作伦理与个体伦理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网络作家个体伦理观可以转变为创作伦理,但创作伦理未必符合个体伦理观。如,《知否》的作者关心则乱具有当代婚恋伦理观,她在创作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这种伦理观。但嫡庶之分、女性的三从四德、父亲在宗法家族中的权威性等伦理观,显然并非作者拥有的个体伦理观,而是作者的创作伦理。同时,网络作家个体伦理观又很大程度上对创作伦理具有制约作用。作者往往会在作品中描写邪恶残暴的人物,这些人物奉行的伦理观属于作者的创作伦理,与作者个体伦理观不相符合,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处理通常符合作者的个体伦理观。如,《知否》描写明兰坐船遭到穷凶极恶的劫匪,劫匪奉行的强盗伦理观显然并非作者的个体伦理观,而是创作伦理。劫匪的存在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但作者并不认同劫匪的行为,故又用个体伦理观去指导创作伦理,结果便是在稍后的叙述中让劫匪遭到了报应。

除了个体伦理观,网络作家创作伦理还与外部伦理环境紧密相关。外部伦理环境指由网络文学场接受端的参与者形成的场域空间,在不同时期对网络作家创作伦理产生的影响大小不一。从历时性角度考察网络穿越小说,有助于明晰外部伦理环境对网络作家创作伦理的影响。2003年之前,网络穿越小说数量极少,作者创作受外部伦理环境影响也很小,作品所涉及的伦理内容多为作者个人伦理偏好的表达。2003年及之后数年间,许多网络文学平台纷纷实施VIP付费阅读模式。随着商业创作模式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家人数、读者规模、网络穿越小说数量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与此相应,网络穿越小说牵涉的市场利益也愈发庞大。在此背景下,许多网络作家的创作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受到读者伦理偏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阶段,网络作家创作时基本遵循了为世俗认可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也存在一些乱象,一些网络作家创作伦理混乱,有时为了追逐商业利益,一味迎合一部分读者的低俗趣味,大肆描写战争、暴力、杀戮、色情等内容,与当代社会强调的多元、包容、和平、爱情平等伦理观念相冲突。如,《回到明朝当王爷》塑造了十二位身世不同、才能各异、相貌漂亮且对穿越男主人公忠贞不贰的女性人物,被一些读者戏称为“金陵十二钗”。作者月关对此的解释是“人家爱看”[4](P147),而作者对读者阅读需求的迎合,直接造成了两种婚恋伦理观的冲突。这些弊端在监管方强力介入后,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以来,许多网络作家创作时兼顾了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积极发挥作品对读者的正面引导作用。

网络作家创作伦理贯穿整个创作过程,最终表现在作品中。这首先涉及伦理意图、伦理信念的传达问题。网络作家创作时遵循的伦理观未必能较好地传达到作品中。如,《长白山下好种田》表现了穿越女主人公面临的古代和当代婚恋伦理观的冲突,但作者未能很好地呈现二者的冲突,没有将女主人公如何巧妙避开古代伦理观的制约、践行当代婚恋伦理观展现出来,而是以略显生硬的方式使女主人公过上了符合当代婚恋伦理观的幸福生活。网络作家的伦理意图未必能完全反映到作品中,可能因为缺乏对应的人物原型、写作素材,也可能因为表达技巧不足以把观察到的伦理事件形诸笔下,还可能因为网络作家赋予人物形象充实丰满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力与行动力,从而使情节发展一定程度上超出作者的预设。其中,前两种情况需要网络作家深入观察生活中具有典范性的伦理现象,加强传达技巧训练,以便把作为素材的伦理事件恰到好处地转换为叙事作品。在后一种情况下,虽然网络作家的伦理意图未能得到完全实现,但生动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其次,网络穿越小说传达出的伦理观与网络作家的创作伦理有关,而创作伦理受到个体伦理观的制约与影响,因此这又涉及人品和文品的关系问题。麦金泰尔认为:“它们(引者注:指普遍概括)都与其学科中的各种公认的反例共存。”[5](P114)麦金泰尔的意思是虽然存在反例,但反例无法否认普遍概括的有效性。文学亦然,文品和人品总体是一致的,但也偶尔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网络穿越小说总体上契合当代社会通行的伦理观,又反过来说明了文品和人品的一致性。

总之,在《知否》《大国重工》等大受欢迎的作品中,网络作家的创作伦理基本契合了当代社会公认的伦理观。创作伦理并非外力强加于网络作家的,许多作者创作时都自觉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顾及作品的伦理影响。正如知名网络作家孑与2说的那样,网络作家圈现在把作品“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看”,作为道德层面是否过关的标准。[6]创作伦理虽然从伦理角度对网络作家的创作提出了要求,但这并非要求网络作家用简单直白的方式反映伦理观念。网络作家遵循创作伦理,就应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伦理事件,提高故事内容的建构能力和话语表达能力,将伦理观念恰当地转化为人物形象与情节事件,实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网络穿越小说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以市场导向为主,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考虑读者喜爱。故而,网络作家在创作时,应恰当地表明伦理立场,发挥作品的伦理奖惩效应,实现美与善的结合,这既是提高作品审美意义的要求,也是发挥文学促人向善的功能使然。

二、叙述伦理:叙述方式的多元与伦理效果的实现

叙述伦理指网络穿越小说的叙述方式所具有的伦理效果。叙述方式存在于叙述行为中,而叙述和叙事密切相关。热奈特指出,叙事是“讲述这些事件的口头或书面话语”,叙述是“产生该话语的或真或假的行为,即讲述行为”。[7](P198)热奈特所指的叙事比较狭隘,而本文所谓的叙事属于后经典叙事学语境下的广义叙事,包括叙事主体、叙事作品、叙事接受者。相形之下,热奈特对叙述的界定比较中肯。叙述是叙述者的讲述行为,存在于叙事作品中,而在叙述者之上的作者,则要对整部作品负责。在叙述者的讲述行为中,叙述者采用的多种技巧、叙述结构、话语表达风格与时间等,都能强化叙述效果。这些多元化的叙述方式在网络穿越小说多有表现,并产生了多重伦理效果。

首先,网络穿越小说采用的叙述技巧产生了新颖别异的伦理效果。其中,最独特的叙述方式当属穿越。穿越给主人公提供了在新的时空环境重新开始的机会,使相关人物的情感、意志、愿望得到象征性的实现与满足。如,《百年家书》第206章,穿越女主人公告诉即将殉国的张自忠将军:“张将军,百年后,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呢……”便在叙述上实现了这一效果,不仅彰显了张将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崇高美德,而且弥补了张将军殉国前不知民族未来命运的遗憾,在他得知中华民族未来的强大后,在美好的憧憬中离世。网络穿越小说中多种叙述技巧的综合使用,既使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或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可以得到理解与同情,又使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被塑造得更为高尚,或被揭开伪善的面纱。如,《极品家丁》中,林三迎娶萧玉若、秦仙儿、安碧如等多位女性,本是不道德的行为,但通过作者对林三与诸女相识、相爱的原因、过程、动机、心理等内容的详细叙述,特别是英雄救美与美女救英雄两个叙述策略的反复使用,使林三与不同女主人公之间感情的加深变得自然而然,加之文字的生动风趣,其结果便是使林三迎娶多位女性的不道德行为,尤其是师徒都娶这一打破伦理禁忌的行为,变得合乎道德。这种做法增加了情节的精彩性与趣味性,极易吸引读者,但也产生了负面伦理效果,值得警惕。

其次,网络穿越小说的叙述结构凸显了当代社会的伦理观。结构主义学派对语言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的分析,为理解小说的叙述结构提供了借鉴。网络穿越小说的叙述结构可简化为“主人公在某种背景下做了某事、产生了某种结果”,而诸多作品在主人公、背景与结果三方面呈现出的一致性产生了某种伦理效果。女性穿越主人公的大量出现,反映了现代社会伦理秩序中女性地位的提高,彰显了女性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群体品格。网络穿越小说中,以历史为背景的作品远多于未来,表明传统道德教化中强调对家族、民族历史的敬重与敬畏的影响根深蒂固,远甚于探索未来的兴趣。不过,这一传统道德教化虽然依旧发挥作用,但也遭到了现代西方伦理观念等的冲击,如,作为家庭伦理关系基本组成部分的亲子关系遭到契约论的冲击。既然连亲子关系都遭到一定程度的解构,那么,其他一些次要的家庭伦理规范(如铭记家族历史与记忆等),也就不再神圣不可侵犯,如,孑与2的小说就具有明显的重述家族历史的印记。事实上,在新历史主义小说解构历史及其他因素合力形成的文学背景下,穿越历史进而改变历史、架空历史及穿越到未来的小说的出现,也就成为常见的文学现象。此外,网络穿越小说的结局喜远多于悲,且喜的形式往往是回归日常生活,如,《11处特工皇妃》中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结尾。这些作品对日常家庭伦理事件的叙述,暗示绚烂之后终归平淡,唯有平淡平凡而又经常面对的家庭伦理事件才是生活的常态,实质上是对家庭伦理规范重要性的彰显。

再次,一些网络穿越小说幽默风趣的话语风格产生了复杂的伦理效果。如,《史上第一混乱》中,第三卷第二十章写道:“我沉着脸说:‘你们刚才谁点脱衣舞了?’……我瞪了他一眼:‘我说怎么这么贵呢!’花木兰道:‘没事,反正最后不是没给钱吗?’我没好气地说:‘是因为钱的事吗?光顾着和你们说话,什么时候跳的都不知道!’”通过前后反差,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回答达到了娱乐效果,让读者忍俊不禁。这种对道德看似无伤大雅的侵犯,在网络穿越小说中并不鲜见,实际上危害极大,让读者在笑声中默认这种行为,继而消解了严肃与高尚的道德行为的权威性与正当性。不过,幽默风趣的表达风格虽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伦理影响,但也使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遭到调侃,让读者认识到此类行为的不当所在。如,《太子妃升职记》第十三章,穿越后由男性变为女性的主人公本着“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原则,编造身世来历,自称是打碎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天界的散仙,而男主人公则戏谑地看穿越主人公表演,颇具喜剧感。这种由人物之间的话语行为产生的幽默感,让读者明白撒谎这种行为的可笑与不妥。网络穿越小说虽对撒谎等行为多有嘲讽,但并非坚持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伦理原则的义务论立场,更多的是借助对某些不道德行为的嘲讽,产生幽默风趣的叙述效果。

最后,网络穿越小说对时间的处理实现了多元化的伦理效果。对于绝大部分网络穿越小说来说,叙述者的讲述行为发生在故事结束之后。网络穿越小说以过去时为主的叙述时间可分为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叙述者从头至尾讲述的故事涉及的时间是叙事时间,而这一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时间。从叙事作品总的结构来看,叙事时间的伦理效果表现在对开头和结尾的着意安排上。叙事开始时穿越主人公处境多不如意,经过不懈奋斗,到叙事结束时穿越主人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这种开端与结束形成鲜明对比的结构模式,几乎为所有网络穿越小说采用。人物境遇的变化,与其具有的努力、善良、包容、智慧、忠诚等德行有关,而对个人美德的赞扬,正成为网络穿越小说叙事伦理传达的要义之一。网络穿越小说故事时间的伦理效果主要体现在与真实历史时间的关系上。《百年家书》等基本遵循真实历史时间的小说,远少于《知否》等架空历史小说及《唐砖》等部分遵循真实历史时间的小说。这种反差表明历史叙事对“真”的要求发生了变动。历史小说求“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这也正是传统历史小说普遍沿用的成规。然而,对这种成规的颠覆,虽非始于网络穿越小说,但却在此得到普遍表现,表明历史叙事在伦理效果上求“真”的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源于网络穿越小说的重心并不是反映历史的真实,而是通过对历史的解构与戏说等,反映人的现实境遇。因此,网络穿越小说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文学观照。

总的来说,网络穿越小说采用的多种叙述方式实现了多重伦理效果。网络穿越小说对叙述方式的使用总体上凸显了善、揭露了恶,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伦理影响,如,幽默风趣的话语表达风格消解了一些道德行为的正当性,再如,穿越主人公的某些不道德行为,经由道德转换过程,变得合乎道德。此外,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时间解构了传统历史叙事在伦理上求“真”的一贯做法,不再追求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而是借助解构与戏说历史让读者获得虚拟快感,表达对现实社会中人的伦理境遇的反思。由于叙述方式往往要结合故事内容才能产生伦理影响,因此,接下来将探析网络穿越小说故事内容涉及的伦理观念。

三、故事伦理: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双重呈现

网络穿越小说在讲述人物经历与生命故事时,往往涉及人物拥有的多重伦理身份、面临的伦理冲突、作出的伦理选择,呈现出复杂的伦理内容。总体观之,网络穿越小说表现出的伦理规范,既是为大众所认可的,又往往充满了许多禁忌,表现出鲜明的矛盾性。一方面,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内容表现出鲜明的伦理取位,是非分明,善恶昭彰,契合当今社会的伦理规范;另一方面,网络穿越小说对伦理道德的描绘又是欲望满足式的,大量描写了人物对权力、金钱、武力、美色等诸种欲望的追逐。这种矛盾性表面上看是由于主人公穿越前后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实际上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与生存状况。当代人的情感、欲望在网络穿越小说中得到了想象式的实现,以至于现实中卑微的存在转变为焦点人物、真挚的感情转变为“种马式”的滥情、合理的愿望转变为泛滥的欲望。网络穿越小说故事内容呈现出的伦理内容属于故事伦理的研究范畴。网络穿越小说故事伦理极为复杂,涉及个人伦理、社会伦理两个层面。

个人伦理主要“探讨个人关系如家庭、朋友或个人追求方面的道德问题”[8](P148)。多数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内容都涉及家庭和恋人,与此相关的伦理事件往往增加了矛盾冲突的复杂性,使小说情节更为精彩。许多穿越主人公在家庭生活中往往奉行儒家伦理所说的因关系不同而形成的差等之爱,并成为处理诸如嫡庶之争、爵位之争、财产纠纷等家庭矛盾的指导原则。家庭矛盾解决后往往形成和谐宁静美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如,《长白山下好种田》《知否》等小说都有此类描写。家庭生活中的夫妇与恋人涉及婚恋伦理,网络穿越小说在此方面存在一些有悖于公序良俗的表现。如,《回到明朝当王爷》《极品家丁》等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穿越之前遵守当代婚恋伦理观,但穿越之后理直气壮地摆脱当代婚恋伦理观的规范,乃至打破伦理禁忌,“种马”色彩非常明显。相比之下,穿越女主人公在婚恋观上较多地表现出鲜明的当代意识,彰显了平等、尊重、自由、真诚等高贵品质。如,《11处特工皇妃》《长白山下好种田》等作品中的穿越女主人公都追求自由、平等、真挚、美好的爱情。穿越女主人公还凸显出自立自强的时代品格,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如,《长白山下好种田》中的静涵巧妙借用当代智慧为家庭创造财富、《11处特工皇妃》中的楚乔发挥个人才能独当一面。

除了个人层面表现出的伦理观念,网络穿越小说更多地展现了社会层面的伦理观念,典型体现在情理法的关系、社会正义、科技与伦理三方面。

其一,情理法的关系在网络穿越小说中得到生动展现。情理法是天理、人情、国法的简称,分别指向具有普适性的伦理规则、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私人情谊、国家的律法秩序。情理法的关系突出表现在穿越主人公由于同情受害人的不幸,作出的行为往往在合乎情理与是否合法之间徘徊。此种情况下受害人的不幸遭遇是偶然性的,与社会制度无关。如,《知否》中盛老太太被儿媳妇王氏与王氏姐姐下毒谋害,明兰在为中毒的祖母讨公道时,便面临情理法之间的抉择,即上衙门告状,抑或维护祖母与盛家的名声、私下解决。明兰选择以情抑法,擅自动用武力,私设公堂,将矛盾推向极致,形成情理法之间的激烈冲突,使得情节异常精彩。网络穿越小说一方面展现了情理法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三者的统一。如,《锦衣夜行》中夏浔路见不平营救因貌美而被抢的民女,便是依照律法而行,而非武力蛮横营救。小说在详细叙述中表现出鲜明的伦理倾向,表明作品对此种做法的认同,凸显了对三者和谐的追求。作为当代人创作的网络穿越小说,虽然情理法的冲突可以提升故事情节的精彩复杂程度,但三者的统一同样能建构复杂的故事情节,并能对读者的伦理观念产生正面引导作用。

其二,社会正义问题是网络穿越小说的表现重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行[9](P3),但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背景多为古代社会,其社会制度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过,穿越主人公践行了一些当代伦理价值观念,局部修正了社会制度的不公正,其典型表现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对随意剥夺他人性命行为的批评。在此情形下,网络穿越小说中受害人受到的伤害根源于社会制度的缺陷,穿越主人公出于对受害人所受不公正待遇的义愤才挺身而出。正是这种为了公义、不惜与庞大势力作斗争的行为,愈发凸显穿越主人公品行的可贵。如,《唐砖》的背景是封建社会,在文本设定的背景中,不随意伤害身份低贱的人,既非一个人的自然义务,也非社会制度的要求。然而,《唐砖》中的云烨却为被无端凌虐致死的歌姬绿竹请命,不惜与世家大族为敌,体现了穿越主人公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而人的尊严受到保护是社会基本善的要求之一,在此伦理信念的不同成为矛盾冲突的根源。许多网络穿越小说正是在此呈现出悖论性:既尊重个体生命存在,又大肆渲染战争、暴力、杀戮,视生命如草芥。诚然,暴力叙事容易带来阅读快感,但其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使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沉溺于暴力叙事的虚假快感中,乃至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暴力倾向。因此,我们应对暴力叙事加以约束,如引进分级制等,使其以适当的形式出现。

其三,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境遇之间的张力关系是网络穿越小说的又一表现重点。不少网络穿越小说建构出一个具有现代色彩的乌托邦社会,其重要表现是穿越主人公用当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也改变了包括伦理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诸种关系,使平等、自由、民主、重商等伦理价值观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这种改变充满了矛盾,因为当人拥有超前的思想意识,而整体生活境遇极其落后时,人自身处于分裂与矛盾的状态,往往难以实现和谐幸福。加之改变源于穿越,而穿越却是文学对历史的虚拟想象,故网络穿越小说更多的是一种语言的嬉戏,是对当代人心理的戏仿,是一种话语增值行为。总的来说,穿越到过去的小说对科技的应用还在人的控制之中,是人的力量的体现,使生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到了主人公穿越到未来的小说,在科技极为发达的社会,人与科技的关系则出现了异化,科技既服务人类,又控制驾驭人类,使人陷入新的伦理困境。科技的确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但结果却未必对人类有利,如,《重生星际时代》中科技滥用引发的生化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如果考虑到网络穿越未来小说中人类还面临其他生命入侵的威胁,需要团结一致抵抗外敌,而人类的对抗只能依赖科技,那么更应深思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完善科技伦理,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网络穿越小说故事内容的新颖在于想象主人公在时空变换后,在一个全新的社会中,面临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间的交汇、碰撞,由此产生多重伦理矛盾。这些伦理矛盾,如古代社会的等级制与穿越主人公持有的平等自由观念的冲突等,既成为情节发展的动力,也成为引发读者好奇心并促其进行道德思考的所在。概言之,时空的变换,放大了穿越主人公穿越前后所在社会伦理观念的不同,由此引发的诸种伦理矛盾成为作品建构新颖奇异的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四、阐释伦理:四类参与者的伦理立场与阐释行为

阐释伦理指阐释主体阐释网络穿越小说时所依据的伦理观念。阐释主体指接受端的网络文学场参与者,但并非所有接受端的网络文学场参与者都能成为阐释主体,因为不少参与者一直潜水,从不发言,此类参与者显然不能被视为阐释主体。根据立场不同,这些参与者可被细分为大众读者、资本方(网络文学平台运营方、影视改编方等)、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监管方、精英批评者。这些参与者持有不同的伦理观,对作品传达出的伦理内容进行有差异的阐释。在网络文学场中,这些不同立场的参与者并非同时入场,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产生的影响也各有不同。他们与网络作家之间彼此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网络文学创作与接受的伦理环境。

上述四类参与者中,由于网络穿越小说的创作以市场导向为主,因此,大众读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市场利益驱动,资本方和网络作家往往迎合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如,在《11处特工皇妃》中,作者潇湘冬儿原本的设定是燕洵与女主角终成眷属,但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读者越来越希望诸葛玥与女主角在一起。于是,作者顺应了读者的呼声,给二人一个圆满的结局,满足了读者的情爱伦理偏好。[10]网络作家创作迎合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例子非常多,而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由其阐释标准决定,直接反映在点击量、订阅量、留言评论等形式中。点击量、订阅量等数据说明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留言评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作品为何受欢迎。如,截止到2020年10月18日,《知否》第15回与第27回在晋江的点击量分别为995699次、1288837次,足见其受欢迎程度。这两回均涉及家庭伦理纠纷,读者留言评论分别达962条、1542条,有效留言居多,且留言内容多是对家庭伦理纠纷的评论。这说明大众读者对网络穿越小说的关注重点之一正是伦理内容。《知否》并非个例,大众读者实际上普遍关注网络穿越小说中的伦理事件,因为“当下穿越小说实际应和了整个社会的内在精神结构,使得读者们在娱乐消遣外又过了一把伦理满足的瘾”。[11]“伦理满足的瘾”意味着网络穿越小说表现出来的伦理规范既有符合现实社会伦理要求的一面,如,对孝道的推崇、对诚信的敬重、对社会公正的维护等;也有与之相悖的一面,如,对暴力、色情、历史虚无的大肆渲染,这时需要作为阐释主体的大众读者进行思考辨别,承担起伦理责任,避免沉迷于小说因打破现实社会伦理秩序而营造的虚假“爽感”氛围中。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模式下,资本方和大众读者的阐释标准趋于一致,但二者仍有不同。大众读者更关心包括伦理事件在内的故事内容与表达,而资本方则在关注作品带来的利益及网络文学产业运营策略的前提下,兼顾作品的伦理影响。

网络穿越小说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潜力,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这恰恰是大众读者和资本方持有的阐释标准施之于网络穿越小说的结果,因为二者合力形成的网络文学创作、传播、阅读机制,势必遵循其阐释标准。因此,这些弊端不但很难得到修正,甚至反而会被扩大,出现无视伦理底线的欲望泛滥现象。然而,精英批评者无力直接消除这一弊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发表、评论乃至盈利渠道自成体系,可以脱离主流文学界而存在。加之精英批评者的阐释侧重于作品的叙事、结构、审美属性等方面,与网络作家经济利害关系不大,因而对创作层面的影响较小。在此情形下,监管方强力介入,通过惩罚、奖励来规训、引导网络穿越小说的创作。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年度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启动,成为监管方强力介入的重要标志。监管方阐释作品的重要尺度是作品的伦理影响,关注作品是否渲染色情暴力、是否宣扬历史虚无、是否影响民族关系等。在这些方面,精英批评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精英批评者拥有的良好学术素养往往能使他们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恰当的解决措施,有助于监管方了解作品特质、采取有效的介入措施。监管方采取的一系列监管行动,如“扫黄打非”“剑网行动”及提倡现实题材创作等,对网络作家的创作与资本方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而资本方也随即调整运营策略,希冀寻得监管方、网络作家和大众读者间的相对平衡。在此背景下涌现的《大国重工》《春雷1979》《何日请长缨》等佳作可谓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国重工》中的穿越主人公表现出的自立自强精神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不仅符合世俗的道德观,也契合了监管方的要求,赢得了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简言之,《大国重工》《我的1979》等作品实现了阐释主体之间、网络作家与阐释主体间基于自身标准而来的伦理预期的平衡。

然而,不论哪一方持有的伦理规范,都是外在于作品的,只有与网络穿越小说有机融合起来,才能避免观念的生硬植入造成与叙事脱节。如,《知否》中的穿越主人公明兰是古代官宦人家的一个庶女,依据小说故事背景,明兰原本很可能是丈夫众多妻妾之一,但读者要求明兰是丈夫的唯一妻子,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作者关心则乱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她在第九十一回“作者有话要说”中明确指出一个古代庶女“凭什么要求丈夫不纳妾”,稍后又表示“会给女主一个很好的结局”。作者匠心独运,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设置与叙述策略的恰当应用,将当代婚恋观与故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小说先是层层铺垫,接连叙述了男主人公顾廷烨少年时家庭生活的不幸、结识外室带来的痛苦、首次婚姻的失意、流落江湖的艰辛,着重突出了男主人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使其明白明兰的可贵,下定决心采取种种措施迎娶明兰,之后又经过家族中的重重矛盾与一波三折的情节,才曲折实现了当代婚恋观中的一夫一妻制,使穿越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过上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网络穿越小说是网络文学的典范类型,常常借古代与未来言说今天,反映当代人的伦理境遇,尤其是各种被压抑的欲望,使读者获得伦理上的满足。网络穿越小说在多姿多彩的故事中表现出的伦理现象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往往将严肃的叩问寓于轻松愉快的形式中,亦庄亦谐,引人入胜。这种特点与网络穿越小说的创作以市场导向为主有关,网络作家创作时固然要依据自身的伦理观,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读者的影响,而资本方又加大了大众读者的影响。监管方的介入,使得网络作家必须兼顾作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不同立场的参与者持有的伦理观并不一致,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接触与博弈,各方达成了一个伦理共识:优秀的网络穿越小说应把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产生正面伦理影响。而从叙事伦理角度研究网络穿越小说,特别是与叙事主体的创作、叙事作品、阐释主体的阐释相关的伦理因素,有助于理解网络作家创作时依据的伦理观念及采取的伦理立场,也有利于明确作品在叙述表达和故事内容方面表现出的伦理观念,还有益于明晰不同立场的阐释主体对作品伦理内容的关切点,以便最终助力网络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将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学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功用。

猜你喜欢

伦理观伦理作家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浅析董仲舒“五常”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
浅析董仲舒“五常”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伦理观的反思
从红色和白色看中日两国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