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相关论述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进路
2021-11-29叶红辉
叶红辉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2)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和人民美好生活得以满足的重要标志。通过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始终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2020年,不期而至的新冠病毒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场关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机中,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呼吁居家防护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御疫情传播。1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疫情防控时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居家健身方法,促进了疫情期间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展开。总体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有着深度的一致性与融合性,深入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的相关论述,系统梳理历史经验,能够为全民健身战略的大力实施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1 全民健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基本内核
全民健身,顾名思义即社会全体成员,不论男女老少,都通过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等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此前的“全民健身运动”表述为“全民健身活动”,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1]这是全民健身理念认识上的重要转变,彰显了全民健身在人民生活、体育发展和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1.1 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和保障
全民健身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我国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民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健身理念是我国体育事业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突出强调了全民健身对于人民身体健康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地位,指出全民健身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据统计,2007年全国“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含在校学生)[3],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33.9%(含儿童青少年)[4],2020年,中国百姓更是创新推出各种“宅健身”以积极应对此次疫情。这些都表明体育健身已成为中国百姓的健身习惯,其发展轨迹记载着每一个中国人健康理念和运动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
1.2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问题,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5],人民健康已然成为是全面小康的衡量标准之一。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规定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再次突出了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的战略新高度。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讲话中,更是特别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6]这些充分表明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1.3 全民健身的普及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体育是一种无意识的身体锻炼到有意识的健身过程,健身意识的形成是体育发展的前提,从个人的养生健生到全民健身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推动体育发展的客观过程。因此全民健身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备内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锤炼自我品格、增强自我体质、实现自我突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全民健身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已然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7]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日益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近年来,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8]。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人民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成正向趋势,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现代化的显著表征。
2 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相关论述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是全民健身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其全民健身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和演进逻辑。
2.1 中国古代健身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古语,表达了其预防强身的思想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医学中就有了以动健身的思想,人们开始认识到对疾病的预防要远胜于对疾病的治疗。因此,“治未病”思想成为中国百姓以动防病、以动健身的思想萌芽。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不同朝代的思想家们从不同视角阐释了自己关于健身的理念,如:东汉华佗阐明了劳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在医学研究中提出既要劳动健身,又要因人而异的思想;清初教育家颜习反对“主静”,提倡“习动”,并且把以动健身与国家强盛联系起来,要求以动图强,这既是对此前养生健身思想的丰富,又将体育健身置于国家的发展要求中,符合中国发展的趋势,把中国古代健身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
总体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理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国古代养生健身思想与健身项目,经过现代体育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很多已成为今天中国全民健身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活动,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新时代的全民健身提供了中华传统的宝贵资源。
2.2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历史传承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是伴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不断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发展的。在学习、引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的过程中,近代思想家们以西方练兵方法赋予体育强身的意蕴,超越了对传统体育的认识,全面发展、全民健身,特别是青少年的体魄健康问题成为近代体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的体育认识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
严复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将体力教育放在国民教育之首。康有为、梁启超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并进行了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设计。孙中山提倡军事体育,强调“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8],以废除女子缠足的视角凸显国运强弱与国民体力的关系,要求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振兴民族精神。教育家张伯苓主张教育“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10],认为国人体育与欧美、日本相比,已相差甚远,必须重体育,以课外运动改变我国代代相传下来的柔弱体质。可以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近代思想家的体育认识主要是为应对民族危机,以增强体力抵御外敌入侵的目标,其中蕴涵的体育教育、强身健体思想对于形成全民健身的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蔡元培、陶行知和杨贤江等开始将体育置于个人品格和需求之中,形成了全民健身的相关认识和实践。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明确提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12]的观点,主张生活在天地间的人民应当以动为养生要诀,运动是为了保养生命、磨练意志、愉悦精神。蔡元培认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可以使人健康,又能给人美的享受,提出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陶行知认为要以活的教育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全愉快,明确指出“学校讲求体育,应问此种体育是否增加学生的体健,使他们不致有种种不测之事发生”[11],实际上提出了适度适量、科学健身的基本要求。杨贤江在主张健康第一、自然运动的同时,提倡面向工农大众的平民教育,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明确提倡普及人民大众的体育,强调“重视体育,实行体育,是每个人应有的态度,应尽的义务。”[13]这一时期的革命家、教育家既传承了此前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要求,又以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阐明了发展人民体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总体上,近代以来革命家和教育家开始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体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全民健身的思想基础,蕴涵了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相关论述的思想内核。
2.3 中国共产党发展体育运动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共产党人开始把体育运动作为整个社会改造运动的组成部分来思考,突出了体育的强国、强民功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全民健身逐步从思想理念走向法理落实,为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的相关论述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既为满足战争的需要,又是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就提出的“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4]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体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线,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等概念逐步地登上体育发展的历史舞台,全民健身工作不断得到加强。1952年6月,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明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党和国家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如发布第一套广播体操,要求全国人民利用课间、工间进行身体锻炼,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982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以群众体育促进人民体质增强的任务。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使全民健身有了法理保障,是全民健身战略的具体体现;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提出以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通过普及与提高结合,推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从国家立法层面指明了体育协调发展的方向。2009年1月,国务院批准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并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些都成为国家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
尽管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全民健康水平,但从近年来的健康趋势和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来看,我国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都呈明显上涨趋势,慢性病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威胁着我国居民健康[15]。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指出,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虽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但20岁及以上的人群仅为14.7%,人数比例不高;不同年龄结构和行业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平衡,50岁到70岁的年龄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达到18%,其他年龄人数相对较低,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较高,但最高仅达24.1%;缺乏身体活动实际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4]。这些数据都说明全民健身理念的落实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都不是一蹴而就、指日可待的事情,还需要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始终高度重视体育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积极探索了实现全民健康的有力途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新时代中国全民健身发展中呈现的问题又为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相关论述的实践提供了现实考量。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相关论述的现实进路
全民健身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的相关论述和部署为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3.1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纳入全民健康体系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第一要求,体育运动作为健康的基础与良药,理应内在地蕴含于人民的健康需求中。推进全民健身就是要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健康关口前移,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一是要把全民健身放在优先发展战略,正确认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内在联系。党和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和大健康理念,积极倡导居民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使全民健身成为实现全民健康最积极、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手段。二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多部门协同构建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的全民健康体系。各级部门要积极建立中国百姓的健康档案资料和体育达标统计资料,加快建设全民健康教育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谋划、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动员、全覆盖跟踪的共建共享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格局。三是拓展“体医结合”的各类资源,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支撑。党和国家要注重培养“体医结合”的专门人才,科学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康复健身;要制定相关制度推进运动健身指导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与健身深度融合的落实落地提供保障。
3.2 培养全民健身的科学意识,大力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发展日趋呈现由运动走向活动、由竞技走向大众、由职业走向社会的态势,这与全民健身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也折射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为全民健身提供实施的各类条件,成为新时代推进全民健身战略的现实任务。
培育全民健身的科学意识是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人民作为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主体,其主动性、积极性会大大影响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虽然全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但健身中的盲目运动、过量运动还明显存在。因此,国家和地方要适时加强体育活动指导,形成地、县、乡全覆盖的健身组织系统,通过网络媒体等传播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和指导力度,使广大群众能够了解全民健身的基本内容和科学理念,形成积极乐观的全民健身意识,树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统一的思想理念,养成健身习惯。
创新群众性体育活动方式是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实践载体。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对于健身的要求和方式不同,健身参与度以及难易程度都会影响群众健身的热情与效果。因此,相关体育部门和体育工作研究者要积极创新适合不同群体、不同环境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方式,使广大群众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同时要积极组织群众科学广泛地参与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激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向全社会发布,在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同时,对全民健身行动提出明确的实施目标,对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患者以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分别给出身体活动指导建议,为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作了方向性规划。
3.3 满足全民健身需求,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全民健身战略作为我国民生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6]。因此,推进全民健身战略,需要国家在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上、从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中,多层次、立体化地满足不同群体对体育健身的各类需求,激发全民健身活力。
一是要能够丰富产品供给,满足群众的全民健身需求。如:不断推出全民健身项目,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从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跑步等传统项目向健步走、骑行、马拉松、户外运动等时尚新兴项目拓展;加快相关体育产业发展,形成“宅体育”的新媒体产业、“体旅结合”和“体医结合”的融合产业以及与各种运动场馆的经营产业等产业集群。二是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体育活动需求。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16.2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5.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17]这一数据意味着,相比较2014年(1)注:2015年—2018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没有涉及体育场地和面积的相关统计数据,2014年的统计公报中记载,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5万个,场地面积19.9亿平方米。,全国体育场地增加了146.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6亿平方米,“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较之2014年增加了0.2平方米。”[18]这一增速表明国家在体育设施建设中的成效,但这一状况还不能全面满足广大群众对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的基本需求,全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低费或免费开放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场地供给还需进一步增加。三是提高体育服务水平,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环境需求。各类体育产业都需要专业的体育人才,提供专业的体育服务,为群众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解决群众健身的时间与空间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