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中护理配合的效果观察

2021-11-29樊林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克氏肱骨肘关节

樊林琳

(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手术室 , 辽宁 沈阳 110003 )

肱骨远端骨折治疗过程复杂,手术治疗可以分为双钢板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法。临床研究认为,对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髁间骨折C1型来说,可以选择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也就是在双肱骨远端简单骨折手术中,先以交叉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再行肱骨外髁后外侧钢板固定,可以提高肱骨的固定效果[1]。临床治疗中,护理效果也决定了患者的肱骨功能恢复。本次对不同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将6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相同的治疗方法和不同的护理方法,并将2组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2019年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9.7±2.5)岁。包括肱骨髁上骨折16例,肱骨髁间骨折C1型14例,骨折原因:撞伤11例,意外滑倒15例,高空坠物砸伤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1.2±2.7)岁。包括肱骨髁上骨折17例,肱骨髁间骨折C1型13例。骨折原因:撞伤12例,意外滑倒13 例,高空坠物砸伤5例。2组均在我院进行CT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肱骨髁间骨折。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 手术方法:麻醉方法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将手术患者放置于支架上,屈肘90°,保证前臂可以自由活动。肱骨髁上骨折选择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借助橡皮条的牵引保护作用,做尺神经游离,使肱骨远端后侧充分显露,便于手术医生分辨骨折位置和范围,对于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先将肱骨内外髁的骨折块复位,使用2mm克氏针进行内固定。于患者肱骨外后侧安装钛合金钢板,完成骨膜被剥离面积的测量,将克氏针取出。2组患者均行尺神经前置术。肱骨远端C1 型患者使用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肘后正中切口,长13-17cm,联合克氏针进行固定。治疗后及时清理和缝合伤口。并且治疗后,要求患者住院5-7天,有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执行护理内容。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保证治疗过程安全,及时处理并发症。观察组本次主要采取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护理。心理护理是针对心理压力大,错误认识疾病患者尽心及时沟通,为其提供优质的住院环境,并使其获得家属的支持。康复训练可以在患者术后24小时进行,部分患者应延后。所有患者使用可调式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屈肘90°,治疗1周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关节伸屈运动,幅度为屈100°- 伸15°。以周为单位,每周增加屈伸运动次数2-4次。术后第6周可适当增加屈伸时间,但不可脱离康复训练工具。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回访,以症状恢复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的肱骨髁间功能恢复情况,通过病理和设备检查确定,满分为10分,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护理后的2组评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恢复效果越好。

5 结果

5.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均于手术后住院7天,并对2组患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观察。结果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后,对照组肘关节屈伸100°-124°,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8.5±1.8)周;观察组肘关节屈伸90°-139°,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6.4±1.9)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9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0%;观察组非常满意23例,满意7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1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患者肱骨髁功能恢复评分:治疗前,对照组评分(5.2±0.4)分,观察组(5.1±0.7)分,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评分(8.9±1.0)分,观察组(9.6±0.9)分,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讨 论

肱骨骨折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骨折类型之一,由撞击、砸伤等外力造成[2]。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垂直双钢板固定技术是目前临床手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与传统的固定方法相比,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但缺点是对骨折端的供血具有影响,造成医源性神经损伤,数据显示,采用垂直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骨折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的概率约10%[3]。研究认为,这主要由于肱骨远端髁上后部呈扁平状,鹰嘴窝占据了肱骨远端后侧一半的面积,因此很难进入。因此,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者认为,对于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远端C1型骨,可以选择2mm克氏针固定,就可以满足其固定强度,且对肱骨本身造成的伤害较小。对外侧锁定钢板内侧克氏针的特点分析如下:(1)符合肱骨远端外侧柱的骨特点,使钢板固定护部位容易暴露出来,减少固定困难。(2)克氏针手术操作简单,固定时间极大的减少。由于克氏针直接固定,不需要在骨折边缘移动,因此减轻了患者的痛感,且对骨组织和肌肉组织的伤害大大减少[4]。(3)手术中剥离骨膜面积小于其他手术方法,对骨膜的破坏力减弱。(4)使用克氏针手术可以使患者更早的开始关节功能训练活动。结合可靠的外部支具固定,取得了双钢板技术相同的肘关节活动度[5]。同时,应结合必要的护理内容。心理护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项目,处于恢复期的骨折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针对这部分患者,应及时正确的沟通,使其放松心态,并在出院至康复期内,指导家属对其进行护理,促进其康复。另外,骨折需要长期规范的康复训练。可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身体机能,制定个性化的功能恢复锻炼。可在手术完成1天后进行适当的被动肘关节锻炼,但要控制次数和弯曲程度。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在恢复期间均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在关节弯曲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骨折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可见护理在肱骨骨折内侧克氏针固定术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在本次治疗中,术后1年后,对照组肘关节屈伸100°-124°,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8.5±1.8)周;观察组肘关节屈伸90°-139°。可见,克氏针使患者的关节活动角度更大,活动更方便,对于非严重者骨折,适用度较高。且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发现短时间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是安全性、有效率较高的骨折治疗方法。同时,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克氏肱骨肘关节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手术经验分享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发展中肘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