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优秀文化创新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研究

2021-11-29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话语思政文化

汪 娜

(1.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2.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地方文化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背景和文化氛围,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潜在性、持久性、深远性的影响,其蕴含的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资源,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内容、活化话语表达、创设话语环境、增强话语权威,从而有效实现高校思政话语创新。如何将地方优秀文化和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创设高校思政新话语是关键工作。针对两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话语失真、失向、失范、失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透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提高主体话语能力、优化话语转换内容、遵循话语转化原则、活化话语表达方式四条创新路径,以期破解思政教育话语陈旧、刻板、脱离实际的现实困境,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一、价值意义:优秀地方文化对高校思政话语创新的现实意义

思政话语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托,而语言和文化是有机整体,“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1]人是文化的人,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总是被特定文化塑造成特定的语言主体,造就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创设具有意识形态性、建构性、时代性的崭新思政话语体系,对于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一)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内容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2]。不同地方文化蕴含着不同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资源。如果将地方文化中符合新时代思政教育价值导向的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实现两者有效对接,既能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又能发挥地方文化涵养化育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

(二)活化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表达

文化和教育息息相关。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的过程。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属性不仅表现为思想教育内容的文化属性,还体现在话语表达方式的文化属性。文化表达侧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其传播表达的方式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表达。地方优秀文化可以丰富活化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表达方式。

(三)创设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环境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核,使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建构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接受和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接受、认同、内化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思想基础,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得到诸多学者认同。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附特定方言和载体,营造一种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包括所在地高校大学生)产生相类似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等,因此,地方文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表达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和思维范式。

(四)增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威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会丰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民不可缺少的情感寄托、前进动力、心灵归属。将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话语中,利用具有地方文化意蕴和形式的高校思政话语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高校大学生共同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从而达到增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威的教育效果。

二、现实困顿:优秀地方文化创新高校思政话语过程中的易发问题

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同一文化会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这就给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话语体系增加了难度,极易导致转化后的话语同文化原有内涵相背离,即出现话语失真、失向、失范等问题,最终导致话语转化失效,难以实现思政教育的预期目标。

(一)话语失真

只有真的东西才能经得起质疑和推敲,思政教育内容是否具有真理性,直接决定了被教育者是否相信它,遵从它的思想[3]。思政教育的真理性要求它的所有内容资源必须具备真理性,在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话语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文化本身内涵的复杂性、教育者对地方文化内涵理解的偏差或盲目对接等原因,带来转化后的话语和原有话语仅仅是部分或者近似地反映原意,出现“话语失真”的现象。这样的新话语会因为禁不起理论和实践的推敲而变得毫无说服力,从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二)话语失向

思政教育活动从一开始便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性和意识形态色彩。思政教育活动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价值导向[4]。思政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涵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法制等教育内容。地方优秀文化在千百年的形成过程中,蕴含着思政教育所需要的丰富资源,但这些资源有其适应性的时代条件,在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忽视文化素材时代性,不精心提炼,有效创造,经常会出现转化后的语言和思政教育话语价值导向偏离的现象,难以与意识形态认同、思想引导和使命担当统一起来,这种“话语失向”现象会给受教育者带来思想上的混乱,影响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转换的初衷[5]。

(三)话语失范

“话语失范”是由于缺少话语转化标准或者思政教育者没有遵循话语转化的原则而出现的话语表达的形式失范,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庸俗化、低俗化、戏谑化。思政教育话语要求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既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的未来着想挖掘生活中与学生相符合的话语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吸引学生而讲段子、讲花絮,为了贴近生活使用“三俗”话语。如此就背离了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转化后的语言要不火力欠缺、要不活力过猛,难以达到话语“走心”的效果。

(四)话语失效

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要求其话语必须依托政治、权力以及文件话语,思政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又要求其必须融合文化、艺术、心理等多种话语,取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积极利用优秀地方文化实现思政话语制造与再造意义的社会化过程是地属高校必然的选择,但地方优秀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过程中,“话语失真”“话语失向”“话语失范”导致转化后的思政话语依然缺少人文性、艺术性、文化性,没有根本改变话语枯燥、凝固和滞后的历史顽疾,最终的结果就是思政话语失效。

三、原因透析:优秀地方文化创新高校思政教育话语问题的归因

(一)话语转换内容不到位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在转化过程中由于新话语没有抓住地方优秀文化的本质而与原本话语出现理解上的偏差,造成新话语晦涩难懂、文不达意。具体表现在,第一,话语内容选取不到位,忽视地方文化的历史语境与实现语境的差异而生硬对接;第二,话语内容转化不彻底;第三,转换话语“不生动”,仍保留着鲜明的“政治说教”色彩,难以深入身心,取得根本认同;第四,转换后的话语“没深度”,停留在表层,有趣但言之无物,缺乏内涵,学生无法获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二)话语转换导向不明确

思政话语创新主要是吸取地方文化系统中的伦理道德、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伦理道德、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价值导向高度统一的部分,同时也是要求转化后的新话语具备文化传承和思政教育功能。但是,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和淡化思政教育功能,或者是仅仅为了达到思想教育功用,使新话语成为向受教育者传授政治教育和道德知识的素材,而忽视新话语能否使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话语转换过程不规范

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过程中转换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指的是转化过程中缺乏明确目标、原则、方法的制约,或者教育者在转化过程中忽视这种约束而呈现出来的转化过程中的随意性。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缘于转化者的主观轻视,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之于思政话语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在利用地方优秀文化实现思政话语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消极应付,缺乏主动思考研究转化方法途径的主观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在如何保证转化后话语的真实性、方向性、时代性、有效性等方面探索不够,经验缺乏。

(四)话语转换方式不灵活

在地方文化转化为高校思政话语过程中存在着“为转而转”的问题,严重脱离话语语境和教育对象的差异,过分强调思政教育的政治性需要,和对特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的传递,忽视教育对象人格全面发展的培养和基本素质的提升,漠视受教育者在个体层面上内心真实反映和现实需求。一方面表现为教育者自说自话,话语无趣、生硬,话语表达风格依然延续了“硬灌输”“硬讲解”的方式。另一方面是话语转化带有明显的迎合性,为提高学生关注度而取舍和表达语言,造成话语内涵浅薄,言而无物,难以产生思想的启发,情感的共鸣。

四、解决之道:优秀地方文化创新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实践要求

(一)提高话语转换能力

思政教育是一门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学问,具有使用语言进行交往,运用话语达到教育的目的[7]。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转化能力直接决定了地方文化创新思政话语的成败。为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地方文化和思政教育学术话语、文本话语的认知能力,充分把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为运用地方优秀文化创新高校思政话语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话语创新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生活一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潜在的思政教育功能,并在实践中多学、多思、多讲,锻炼能够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表达的能力,达到外在语言形式美、内在语言内涵真、语言价值导向善三者的统一。

(二)优化话语转换内容

话语内容是思政教育的供给侧,只有保证话语内容形式和内涵兼具,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在需求侧拥有市场。因此,在地方文化创新高校思政话语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先进、有用的原则,选择、优化话语内容,既要确保话语的真理性和价值导向性,也要赋予话语鲜活的发达形式,增强话语表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做到这些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话语转化工作。首先,选择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性的方言、谚语、民间传说等生活化语言,比如邓小平同志谈如何突破改革困境用了“黑猫白猫论”,习近平主席用“扣扣子”、“拔节孕穗”等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重要性,这些是利用传统文化中富有哲理性的生活化话语创新高校思政话语的成功典范。其次,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变化选择共识性话语。高校受教育对象有专业、兴趣、家庭、价值观、习惯等不同,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根据群体和个体差异,寻找共同话语。提高话语内容转化的针对性,坚持普遍和特殊性相统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话语,新话语一定要是在汲取地方文化元素基础上的传承和创新,新话语要在保持中国话语特色、风格、气派的同时,体现时代特征。文化传统在创新中碰发出时代的话语强音,增加思政教育效果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三)遵循话语转换原则

思政新话语要实现答疑解惑、传播真理、价值引导、道德培育功能,就必须坚持一定的话语转化原则。首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思政教育的话语权离不开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为此新话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搞成脱离实际的概念堆砌,照本宣科的刻板说教。要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拿事实论证。运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析事明理,使道理鲜活不苍白,生动不呆板,亲切不生硬。其次是价值性原则。新话语必须具备价值引领作用是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为此,必须将地方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创设具有时代精神价值的新话语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时代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即语言是存在的意识,必须反映变化着的社会存在。新话语必须随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学习模式的变化,成为和时代契合的世界话语、中国话语和学生话语。新话语必须是关照大学生生活、学习、心理、情感需求的语言,从而调动大学生内在情感能力,增强学生对时代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第四,创新性原则。思政教育话语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话语规范、规则和规律,是通过特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政教育目的的言语符号系统”。[8]这个语言符号系统具有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严肃性、规范性等特点。这与青年一代对规范的、稳定的、严谨的话语表达方式表现出厌倦甚至抵触的现实形成反差。为此,必须重视交流双方地位、话语内容、交流方式的创新,唯有此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进而入心、入脑。

(四)活化话语转化方式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著名理论,说明教育是源自于生活本身的,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场域,利用现实的生活情境来开展。思政教育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同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这就决定了话语方式必须适应教育者周边环境及教育者自身的需求。精炼、生动成为信息化背景下效率性和丰富性话语的特征。因此,思政话语创新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一元性、单向性、说教式的话语特征。首先,要坚持权威性和生活化相结合,把教材、文件、报告等和地方文化结合,使语言更具个性化和生活化特征。其次,变单向灌输为双向沟通。双方要实现平等的信息交流和观念表达,彻底摆脱单项灌输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异域存在,从而形成话语和思想共鸣。第三,综合多种话语转化方式和途径,有效连接传统课堂、实践教学等线下方式和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思政话语创新是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课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在高校思政话语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新时代大学生活动场域,注重从思政教育的地方文化环境中汲取给养,教师要不断修炼内功,提高地方文化转化为思政教育话语转换的能力,优化话语转换内容,遵循话语转换原则,活化话语转化方式,用内涵更加丰富、话风更加清新、价值引导力更强的思政话语赢得新时代青年的认同。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文化
画与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