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高校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长沙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2021-11-29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术科音乐学院钢琴

谢 萍

(长沙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随着音乐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地方高校日益重视对音乐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沙学院音乐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需要,专业基础较为坚实,综合素养较高,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较强,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培训、艺术策划和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为目标,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术科课程作为音乐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学生的专业成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音乐学院围绕音乐术科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有力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一 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2007年,长沙学院设置了音乐学本科专业,包括钢琴、声乐和器乐三个方向。其中,钢琴方向与声乐方向的术科课程分两个层次开设,即在大一、大二开设基础课程,大三、大四开设专业表演课程。一、二年级的术科课程为普修课,课程性质为必修课,以小组形式授课,学生按学号排序编组,每个小组5名学生,每周课时量为2课时;二年级课程结束后,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部分学生进入三、四年级术科专业方向课程学习,课程性质为限选课,仍以小组形式授课,小组规模调整为3名学生一组,课时量仍为每周2课时。不同于钢琴方向与声乐方向,器乐方向术科课程分为限选专业方向课和限选普修课两类。限选普修课程在第5、6学期开设,主要面向非器乐方向的学生,学生可在院部限定的范围内自选乐种进行学习。

上述术科课程的设置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术科课程的教学成效虽有明显提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学院办学情况的变化,原有课程体系的一些弊端也逐步显现,如课程设置单一、课程教学形式呆板、未能因材施教。因此,高校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对术科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术科课程原有的小组课中,为了统一教学进度,体现教育公平原则,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程度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教学。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本身具有专业水平不统一的特点,特别是声乐、钢琴主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人在中学阶段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入校时水平较高。若不顾学生专业水平的差距,仅按学号混编,这样的小组授课形式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专业水平,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科竞赛成绩。此外,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教学方式也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为了保证教学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工作,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基本要求。”[1]基于以上考虑,音乐学院对音乐术科课程教学进行了综合改革。

二 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音乐学院以实践为主线,以开拓视野、终身受用为重点,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音乐专门人才。

(一)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行为的核心。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就要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由知识型转向学者型。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舞台表演能力,又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有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活动”[2],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此,教师要进行继续教育,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评价观,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资源和文献资料,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此外,为了提高音乐学院各教研室课堂教学水平,推动前沿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一支具备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音乐学院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湖南省微课大赛和学院举办的青年教师赛课。张晶、于慧老师分别获得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青年教师熊琦、贺辉分别于2015年、2017年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竞赛一等奖;2016年,熊琦老师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2018年5月,其主持的湖南省精品课程进入建设阶段。

(二)优化授课形式

为优化音乐术科课程,音乐学院组织教师走访多所兄弟院校,学习改革经验,并多次召开会议,对术科课程改革进行反复论证。教师一致认为,实施分层次教学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比如,设置个别课,按考试成绩排名,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争取个别课的学习机会。这样能促进学生良性竞争,并提升其学习效果。经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最终制定了如下术科课程设置与排课方式的改革方案。

1.钢琴方向

一方面,钢琴方向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后续第5、6学期开设的即兴配弹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技能,且他们参加各类竞赛的压力也较大。另一方面,钢琴方向学生少,以2014级为例,90个学生中仅有5人是钢琴主专业生。因此,教师需要选拔学习能力强、学习欲望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重点培养,同时提高普修学生钢琴弹奏水平。鉴于此,学院采取了如下策略。

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采取1对1和1对3两种授课形式。学生入校后参加专业摸底考试,成绩名列前10%的学生可以获得个别课的机会,剩余90%的学生参加1对3的小组课,课时均为45分钟。例如,2014级共有学生90人,按原5人/组、2课时/周的小组课,每周课时为36节;按分层次教学课程设置,1对1的课时为9节,1对3的课时约为27节,共计周课时为36节。

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采取1对1的授课形式。第4学期结束后,学生将进行专业分流,分流后非钢琴主专业的学生将不再继续进行钢琴课的学习。例如,2013级学生分流后共有钢琴主专业生5人,按原3人/组、2课时/周的小组课,周课时共计4节;按分层次教学课程设置,1对1的课时为5节。

2.声乐方向

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采取1对1、1对2、1对5三种授课形式。学生入校后参加专业摸底考试,成绩名列前10%的学生可以获得个别课的机会,余下前40%的学生参加1对2的小组课,剩余的学生参加1对5的小组课,课时均为45分钟。例如,2014级共有学生90人,按原5人/组、2课时/周的小组课,周课时为36节;按分层次教学课程设置,1对1的课时为9节,1对2的课时约为16节,1对5的课时约为10节,共计周课时为35节。

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采取1对1和1对2两种授课形式。第4学期结束后,学生将进行专业分流,分流后非声乐主专业的学生将不再继续声乐课的学习。综合前两个学年的考试成绩,进入主专业学习的前20%的学生可以获得个别课的机会,其余则参加1对2的小组课学习,课时均为45分钟。例如,音乐学院2013级学生分流后共有声乐主专业生29人,按原3人/组、2课时/周的小组课,周课时共计20节;按分层次教学课程设置,1对1的课时约为6节,1对2的课时约为12节,共计周课时为18节。

3.器乐方向

在器乐方向课程中,学院在开展新生入校复评工作时,要对每一位器乐方向学生进行考核,综合考虑考核成绩、院部发展需求与学生个人意愿,建议不具备学习条件的部分乐种学生转专业方向,其余学生按惯例参加1对3的小组课,每周2课时。

(三)拓宽教学途径

音乐学院紧跟行业发展和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宝库,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借助国内外优势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对线下教学构成有益补充。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的在线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教师尝试将课程资源共享至在线网络平台,在更大范围内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观念,培养新型人才,着力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将典型的音乐实践案例引入教学中,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参与教学于一体,重点考核学生“学到了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一改革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部分课程采用开放式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并就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征求学生意见,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音乐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国乐导聆二胡”立项为省级一流精品课程,“声乐演唱(1)”立项为省级一流线下课程。

三 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

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长沙学院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着眼未来,学校及音乐学院拟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促进音乐学专业的发展。

首先,总结前一阶段教学改革的经验,推广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舞台”“讲台”等方式,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结合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增加舞台实践课程的比重,通过定期举行小型音乐会等文艺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与此同时,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获取反馈信息,不断完善音乐学专业术科课程体系。

其次,共建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体系[3]。创新音乐学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校内外实践实训互动,遵循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原则,改进术科课程实践环节;主动与演艺团体和专家开展研讨,增强改革的针对性与专业性,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完善反馈机制,实现双向互动、有效沟通、良性循环,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最后,学校将进一步与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经验交流,与兄弟院校共享资源,共同探索,建设好省级一流精品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音乐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凝聚长沙学院音乐类人才培养特色,并形成省级教学成果,在全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广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引领示范省内同类型高校乃至周边省市应用型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四 结语

近年来,音乐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沙学院聚焦音乐术科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的培养理念,在提升教师素养、优化授课形式、拓宽教学途径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此为基础,学校将进一步总结已有经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院校交流等途径推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有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术科音乐学院钢琴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恋幽兰
基于“术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
民族地区准体育教师术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纸钢琴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术科现状调查与对策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Astor piazzolla and his new T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