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核心素养与使命担当

2021-11-29茹梦丹

关键词:学报学术素养

茹梦丹

(延安大学学术期刊中心,陕西延安716000)

融媒体是近年来政府、学术研究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所谓“融媒体”可以理解为信息传播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及数字化等既有共同点又有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和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媒体间优势互补,形成立体多元、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传播体系。”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拉开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序幕,这一年也被学界称为“媒体融合发展元年”,推进媒体融合逐步成为学界、媒体界以及全社会的共识,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自此,融媒体将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出版业“送上了互联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2]对高校学报提出了“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的历史性命题”。[3]

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期刊出版的必然方向和趋势,为高校学报的成功转型甚至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学报由于位置尴尬,在学校组织体系内处于边缘部门,未能受到学校领导层面更多的重视,其办公场所、资金以及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融合发展进程推进缓慢,这直接导致了高校学报编辑人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巨大的挑战。在这种境遇中,编辑自身需要迅速找准角色定位,坚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趋势,不断优化提升自身,完成自我核心素养的重构,切实担当起新时代赋予高校学报出版人的神圣职责与历史使命。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政治把关能力有待不断提升

高校学报是宣传思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极为特殊关键的阵地,是带有很强意识形态属性的精神产品,影响着广大师生、科研工作者甚至社会大众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编辑作为高校学报的灵魂和出版的中心环节,承担着重要的把关责任,其第一道关就是政治关。高校学报虽然是学术性期刊,但编辑人员必须严格审读和把握学术文章中作者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明确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避免披着学术的外衣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都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一部分编辑所表现的政治素养和把关能力仍需不断提高,一方面,在审稿过程中对部分稿件的政治问题缺乏较强的感知力,政治敏锐度不高,对中央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不够,从而导致对部分稿件政治方向的把握上欠缺;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日益多元化、非理性化,信息内容失真、失实的情况较为严重。“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挑战着党的部门和政府部门管控的中国媒体的主流话语权、消解着政府与政治精英的权威。”[4]同时,也对作为编辑职业的把关人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数字化意识淡薄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编辑出版领域也迎来了技术革新。融媒体时代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的到来,高校学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纸质媒体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加强数字化的建设。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学报依旧遵循着传统的出版模式,以传统的操作方式去编辑、校对、出版期刊。编辑人员受体制、工作惯性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化意识比较淡薄,对网络知识、数字化出版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或缺乏敏感,或无动于衷,积极主动去接受融媒体时代的意识或意愿不强。在他们的观念里,学报主要依托于本校,学术交流、人际网络和经费关系也主要在本校,处于体制范围内,没有太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数字化和市场化离高校学报还有很大的距离。另外,尽管许多高校学报在硬件上已经建立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的传播平台,但是在软件上缺乏对编辑人员新媒体、数字技能培训的足够投入,编辑人员新媒体的知识储备以及新媒体业务的技能掌握还比较匮乏,基本还停留在只是把纸质期刊内容简单地转移到新的媒介平台上,无法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数字化出版融合举步维艰。

(三)主动性不强,创新精神不够

新形势下,传媒环境瞬息万变,高校学报要得以可持续发展,编辑人员关键要主动求变,积极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具有创新性思维。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创办《生活》周刊时说过:“与其敷衍,不如不办;与其要办,绝不敷衍;我在职一日,必努力一日。”[5]然而,部分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比较传统,固步自封,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组稿上,往往被动等稿,主动联系作者、服务作者的意愿不强,没有深入到各学科点,紧密跟踪优势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导致稿件来源和主体范围比较单一;在栏目策划上,时效性滞后,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热点话题关注不够及时,并且创新性不足,依然延续“学科式”栏目,缺乏对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理论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学术前沿动态等进行专题性策划,或者策划的栏目缺乏特色和新意,导致整本学报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四)社会活动、学术交流沟通能力不足

融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数字化、即时化和社交化,这大大增强了期刊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对期刊编辑的社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滞后,人员配备不足且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的需要,尤其体现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与作者、读者的交流互动上,回复不及时,缺乏良好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编辑人员尤其青年编辑的知识储备不够、学术素养不高,在与读者、作者、专家进行对话时,往往存在畏惧心理,缺乏自信,达不到深度有效沟通的效果,进而对约稿、组建作者队伍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另外,高校学报大多在本校组织机构内处于边缘部门,受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足,编辑人员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不多,参与学术界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很少,不能及时和相关科研团队、学者进行有效沟通,造成许多宝贵资源的流失。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的重构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学报和编辑都面临转型与变革,高校学报的转型不是形式和载体的变化,编辑的转型也不是简单地直接将纸本内容拷贝到网络。高校学报从纸媒到网媒的转身,必然伴随着编辑核心素养的重构。编辑素养是有时代性的,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核心素养需要赋予全新的内涵。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新时期对高校人才质量标准的新定位和高要求,也是出版事业在融媒体时代赋予编辑的重要使命。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6]高校学报工作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增强“四力”为高校学报编辑核心素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同时也是学报编辑转型的必由之路。

(一)眼力:政治素养

眼力主要指的就是要有政治观察力和判断力,即政治素养要强。政治素养是高校学报编辑所必备的首要素养,是构成编辑核心素养的根本。所谓政治素质,是指个体在实践中对政治关系的自觉反映,即个体对其所属的职责与使命的自觉意识,对政治问题的认识,以及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高校学报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学术宣传阵地,其文章的政治导向性至关重要。因此,融媒体时代要不断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严把政治关。具体要做到: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时刻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变化,重要会议精神的传达,同时,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增加知识储备,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使自己审稿的文章在选题和内容上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期刊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要培养强大的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鉴别能力。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盛行,信息繁杂、众声喧哗,造成“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7]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复杂局面。这就需要学报编辑要具有较强的的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鉴别能力,“即在众多的稿件中可以敏锐地发现稿件的政治缺陷,如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地图有无边界错误等一些值得重视的政治性问题”。[8]同时,要正确辨别和判断学术研究与新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9]

(二)脑力:终身学习素养

增强脑力,关键在于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充知识储备,归根到底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融媒体时代,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周期也不断缩短,“作为新时期的编辑工作者,要想适应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快节奏,就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了解并尽快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重任”。[10]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要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消除懒散被动、满足于现状的错误观念,要有时代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争作新时代高校学报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其次,要切实优化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适应出版融合的需要。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正面临一场新的变革,学报不仅要做到内容融合,还要逐步实现传播渠道、平台的融合。当前学报编辑工作的业务范围和职能得到了很大拓展,已不仅仅是稿件的审理和文字加工,同时也包括网站的运营和维护,新媒体平台建设、宣传以及推荐反馈等多个方面,这对编辑应具备的新技术、新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积极转变思维和工作方式,勇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努力学习期刊与新媒体相关联的知识与技术,具体包括内容处理、版式设计、互动方式、推送频率、媒体宣传等,[11]不断拓展编辑业务技能,把自身打造成复合型编辑人才,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三)笔力:学术素养和信息素养

增强笔力,对于高校学报编辑来说,一方面,就是要增强其学术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助力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首先,编辑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负责的栏目,确定自己的学术目标方向,持之以恒地开展深入研究,积极通过申报项目课题、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途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不断挖掘自身的学术研究潜能,提升学术自信,具备与专家学者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资本。其次,编辑要有犀利的学术眼光和较强的学术选题策划能力,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进展和趋势,掌握不同的学术观点,熟悉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能够始终站在学科前沿,用编辑兼学者的眼光和思维思考、分析问题,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将社会需求和学报特色结合起来,积极策划选题和组稿,设置主题化栏目,从而有效展示甚至引领学术方向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编辑的笔力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文字表达,还包含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介的灵活运用和新式表达。[12]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第一,培养和增强信息意识。信息化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学报编辑要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快速删除无用信息,及时捕获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运用到编辑实际工作中。第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报编辑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不断掌握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和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如利用采编信息系统,实现编辑工作的流程化、高效化且无纸化办公;运用新传播技术(如微信、微博、移动APP、抖音等)及时推送、发布最新目录、征稿启事、精品文章等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有效提升学报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脚力:交互素养

增强脚力,就是要增强编辑的调查实践、社会活动能力。在网络化、社交化、互联互通的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不能一味埋头伏案审稿加工,而要以开放的视野与行动,善于去社交、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沟通,不断提升交互素养。“编辑活动不是自我封闭的、静态的结构系统,而是一个多维交叉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正是这种交叉性和生成性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向未来开放的、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创造性过程。”[13]具体来说,第一,高校学报编辑要有社会活动家的风范和姿态,以自身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活跃于学术领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以及期刊界组织的各种办刊经验交流活动,同时,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亲自登门拜访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建立广泛的社交圈,积累庞大的作者资源和深厚的学者人脉,为学报提供不竭的优质稿源、宝贵的办刊经验以及最新的前沿资讯,有效助力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第二,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型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社交的特点即实时性、多元化、个性化等,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要注重信息的反馈,及时回复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加强与作者、读者的互动交流,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性越强,期刊受关注程度就越高。同时,要了解和掌握微信语言特征,恰当运用微信表情符号、图片、视频等,有效拉进双方的心理距离,增进情感,从而提升对学报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使命担当

融媒体时代,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自我,加快完成自我核心素养的重构,切实践行时代赋予我们高校学报人的使命担当。

(一)政治担当:把握出版导向

高校学报的出版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阵地,其出版活动一方面离不开社会政治环境,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影响社会政治的发展。[14]因此,高校学报要认真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把握出版导向,尤其作为学报的具体执行者即编辑主体必须牢牢把握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明确其导向功能,做好主题出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出版行为。正如邵益文所讲:“编辑工作必须讲方向、讲原则,不是只就工作讲工作,不是只讲编辑工艺、编辑技巧,否则就会走入误区。导向性是任何一种出版物都存在的,社会主义编辑工作强调的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掌握导向的自觉性,这是编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15]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持续深入研究阐释,设置系列专题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做有为的传播者,做担当的践行者,切实将意识形态方面的引领与融媒体视域下的学术传播工作统一起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16]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报编辑要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将其融入、贯通、生发到相关选题策划中,充分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报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二)文化担当:牢记出版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繁荣离不开出版,出版是文化积累和文明传承的重要平台,在提升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中就强调,出版业的使命就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最终目标是“推出更多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优秀出版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新时代的编辑,就要牢记出版使命,要有家国情怀、编辑情怀,为时代“立心”,为人民“立命”。正如刘杲在《中国编辑》杂志代发刊词中说的:“我们决心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奋力促成当代中国文化实现真正的辉煌,使之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子孙后代。”在具体工作中,编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传播优秀文化,为人民提供优质精神食粮,同时,要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髓,挖掘好选题,展示精品力作,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学术担当:坚守学术本位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学术出版物,以学术为载体,与学术研究相依相存,因学术而存在和发展,学术性是其最本质的价值追求。作为学报编辑要有学术担当,坚守学术本位,不断构建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景象,促进学术繁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成为当下学术界和期刊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高校学报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成果发布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参与学科建设、引领学术研究、构建学术话语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构建三大话语体系是高校学报编辑责无旁贷的重大责任和学术使命。新时代的学报编辑要积极对接学校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基点,做好选题策划,打造特色栏目品牌,共同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要积极参与学术评价机制的重建,尊重学术规律,坚守学术本位,完善学术同行评议等,另外,要有国际化办刊的视野,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理念、中国价值观,在中国化、民族性、时代性等方面不断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素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