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跨文化适应危机与调适机理
2021-11-29套图格贾丽美阿茹娜
套图格,贾丽美,阿茹娜
(1.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2.赤峰学院师范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交流日益深入。中日留学生交流由来已久,两国的教育交流活动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古代日本仰慕中国先进文化,多次派使者来到中国。然而到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中日两国的关系开始易位,日本成为教育的输出方,留日归国人员为中国近代的教育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自1896年首次派留日学生至今[1],留日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根据“日本学生支持机构”JASSO最新统计,截至2019年5月,在日本外国留学生总数最高达到312,214人,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124,436人,占比达到39.8%,位居海外留学生在日本总人数的第一位,规模空前[2]。我国赴日本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尤其蒙古族学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多。
我国蒙古族学生赴日留学以后,其文化连续性被中断,对新的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适应方面会面临一些困境。适应的原始语义起源于生物学,“适应”一词原是英国生物学家Darwin在1859年提出生物学的进化论时最先使用的名词,指的是生物为了生存必须做适度的改变以符合客观的环境。后来心理学家借用此概念,把适应视为人类应付各项内外在环境要求及压力,以期与环境达成平衡[3]。美国Redfield等认为,文化适应是指“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4]。从理论上说,文化适应应当是双向的,即相互接触的双方群体的原有文化模式都要发生变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文化模式的改变或文化变迁往往发生在弱势群体一方。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文化适应一般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5]16。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美国古迪昆斯特(Gudykunst)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个体之间的交际;美国丁允珠(Ting-Toomey)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一个符号互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来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个体在互动情境下进行意义协商[6]29。韩国金扬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一个文化中的个人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学习和调整的发展涵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表现为“压力—调整—前进”这样一个动态的形式。这个过程像一个螺旋式的弹簧,进两步退一步,在压力下逐步向前推进。如果涵化者感到有思想压力,他就会后退一步,进入一种减少压力或放松的状态,以应付旧的认知模式的失败。在这个防御性阶段,涵化者重新组织其认知模式和情感,积聚力量向适应方向再次进行新的尝试,如此螺旋式向前推进,不断地涵化于异文化[5]17。本文综合上述人类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相关定义,以我国在日蒙古族留学生的学校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现状为考察重点,参考美国Redfield的文化适应模式和韩国金扬的“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研究我国蒙古族留学生与日本学生为主体的群体接触使一方或双方产生文化调适和文化适应的问题。
二、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现实困境
(一)学校适应的失衡
初到日本的蒙古族留学生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样,在学校适应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即使在国内学校学习的学生在转学或升学时,也会面临学校适应的问题,如对环境的适应、对老师和同学的不熟悉、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适应困难等诸多方面[7]。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不但面临与在国内学校学习时遇到的相同问题,还面临跨文化环境下的新问题。
语言是我国蒙古族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第一个障碍。从母语蒙古语到汉语,再到日语或英语,这几乎是我国每一位留学日本的蒙古族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他们在日本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用日语进行交流。如果没有熟练掌握日语,甚至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日常交流也难以应付,则无法谈及在日本学习文化知识。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日语水平参差不齐,到日本后有的学生还需要进入语言学校提升日语水平,然后再进入大学或专门学校学习。在此说明,因蒙古语和日语同属阿尔泰语系,二者在语法和发音等方面具有相近的特征,所以具有蒙古语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日语时,具有一定程度快速入门的优势,使留日蒙古族学生在语言上能够相对快速适应日本的语言环境。
留学生在语言和文化环境差异巨大的学校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适应难度。国内与日本的学校教育和学习方面各有特色,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初到日本的学校,对学校的教学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国内教师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师严格监督学生的学习,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通常都是进入更高阶段的学校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国内要宽松很多,蒙古族学生常会觉得不习惯和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师长的严格要求,有的学生则开始自我放飞的旅程。
(二)社会文化的缺失
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受到跨文化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社会文化的冲击。到日本留学后,由于语言障碍和脱离了原初生长环境,留学生一般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限制了他们接触日本社会文化的机会。中日两国文化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真正融入日本社会,走出校园,才能体会到日本文化的真实全貌,如果没有勇气和机会迈向真正的日本社会,那么对日本社会文化的体会和理解必然是不完整的、缺失的。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用母语交流能减少很多障碍,我国留学日本的蒙古族学生更愿意用母语(蒙古语)进行交流,或者愿意与来自中国的其他民族的留学生用汉语交流。这虽然延长了留学生们在异环境下的适应时间,但同时也阻隔了他们对真实的日本社会和文化的接触。因此,社会文化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社会文化。
三、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困境成因
(一)学校文化适应
1.语言适应。艾维诺・凡帝妮(Alvino E.Latin)在跨文化能力的构建中,把外语作为跨文化能力的基本构成部分。他认为“尝试着用外语进行交流,提升外语能力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因为学会用另一种方式感知、理解和表达自己是跨文化能力的一部分。尽管从未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单一语言学习者能够发展不少跨文化的能力,但是却无法获得只有用另外一种方式交流才有的洞见,以及在另一个语言体系中隐藏着的不同观念”[6]222—227。从上述观点来看,语言能力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语言是意义的符号,也是文化的载体。
对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来说,对学校的适应问题首先是语言适应的问题。语言是在学校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只有能够熟练掌握日语,才能顺利地进行学习。通过访谈发现,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适应和交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听不懂”对方说话内容是留学生在语言适应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被访谈的留日学生既有国内大学日语系的学生,也有经日语学校等语言培训机构培训而日语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即使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并非完全没有语言适应问题。日语较好的留学生与日本人交流时,他们仍认为自己的语言能力不足以应对在交流中依旧会遇到一些困难。语言较好的学生尚且如此,可见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能够达到流畅的交流并非易事。有个别蒙古族学生初到日本时,尚未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加之繁重的学习压力,给他们的学校文化适应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2.学习适应。我国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位置距日本较近,蒙古语与日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相近的发音与语法是蒙古族学生选择留学日本的原因之一,但到日本留学后,他们意识到中国与日本在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语言交流方面亦存在诸多障碍。由于语言障碍既影响沟通效果,又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少蒙古族留学生在语言适应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各种适应策略。通过访谈发现,留日蒙古族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之外,也利用公民馆等社会公共场所免费学习日语,但由于许多蒙古族留学生因兼职和上课时间的冲突等因素未能充分利用这个免费学习的机会。因此,蒙古族留学生在学习适应问题上都应该采取正确措施并刻苦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在日本教育体系内迅速转变学习思路,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学习适应能力是一个比较积极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
3.人际关系适应。我国蒙古族学生去日本的目的是求学,他们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学习,因此校园生活是他们主要的人际交往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也是他们的主要人际关系,但与在国内不同,他们的人际关系面临各种不适应问题。
首先是师生关系。我国蒙古族留学生在日本学习,大部分是进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由于是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比日本学生更多的不适应问题,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因而师生关系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例如,在本科阶段,日本没有班级制度,以选课式混合教学为主,教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忽视了留学生在跨文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适应问题,使学生在与老师相处过程中出现隔阂。在日本攻读硕士和博士等研究生课程时师生关系更严肃,因而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十分重要。有一位蒙古族留学生谈道:“我去日本之前日语是全班最好的,会话、作业和考试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老师每天让我读课文、纠正念错的地方,老师都表扬我,但去日本以后发现如果自己不主动联系导师,导师根本就不联系我,而联系导师时必须把指导内容提前想好,否则导师根本不见你,即使能够见到导师也被训斥,所以在日本和老师交流有所困难。”其次是同学关系。我们从群体、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以及社会中获得自我意识,但是有些个体过于依附群体。留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是同学,与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由于适应独立意识较强的日本社会人际交往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尚需一些时日,所以留学生在举行聚会及娱乐活动时倾向于选择华人群体或者说母语的群体,客观上在中日学生之间形成距离感。因过于依赖集体而忽视个人界限,导致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与日本学生彼此孤立、越来越远。所以,需要增进二者的交往交流。在维持与集体联系的同时保持个体的独立意识,做到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扩展人际交往和朋友圈。在与日本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了解日本文化,同时也能对自身文化传统进行审视和思考[8]。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产生并获得只有在跨文化环境下才有可能得以进步和产生不同的想法,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科学研究。另外,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留日蒙古族学生和日本学生增进彼此了解,也有利于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两国学生相互从对方学习到不同的文化和人生态度,彼此影响,共同进步。
(二)社会文化适应
首先是文化适应。在赴日本留学前,学生就已经对日本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出国留学奠定基础。在与日本人发生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意识到日本人在表达具上有模糊、暧昧和委婉的特点,一般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日本人在交流中一般为“相守本位”,以对方为主,“先听后说是日本人的会话原则”。据研究,日本人的对话有反馈型模式的倾向。“日本属于听和反馈的文化,他们很少主动发起讨论,而是倾向于先听,确立对方的立场,然后再回答,说出自己的意见”[6]153—157。在非语言表态方面,日本人“不表示”,喜怒不形于色。日本人在表达上的暧昧和克制使得日本人的外表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呈现不一致的状态。所以,我国蒙古族学生在日本学习需要有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与国内不同的社会文化,日本的文化对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来说是一个要适应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蒙古族留学生深入日本生活,他们对日本文化的认识有一个修正与纠偏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也会受到影响。不同文化的接触与交流,使生活在日本文化环境中的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进行自我调适和改变。
其次是行为适应。对于情感与礼貌,日本文化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曾经说:“对于日本人,交流的快感不在讨论问题,而在于情感的交换”[9]157。通过访谈发现在日蒙古族留学生和日本人对于礼貌和人情的理解和期待有所不同,两种文化从价值观开始的分歧,一直影响到包括表达方式在内的各种人际规范。总的来说,日本文化更加关注情感,对情感的要求更高[10]。从日本人和在日蒙古族留学生的礼貌意义和情感表达规范程度也能够发现文化的相对差异性。日本文化中,对个人的言行要求更加严格。在日常行为上,日本人注重礼仪,无论是从衣着打扮上的穿戴整齐,还是言谈举止上的彬彬有礼,都彰显了日本人的认真和严格。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大多数在草原上长大,宽广的草原造就了蒙古族人自由豁达、不拘小节的性格。他们初到日本时会有些不适应日本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内敛的表达方式,但在日本生活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下,他们能很快融入内敛克制的人际交往新环境。具体来说,日本人之间见面问候时通常会行鞠躬礼,中国人见面问候时通常会行握手礼。日本人一般不握手,而是鞠躬,鞠躬时腰部以上向前倾,幅度从简单的点头致意到深幅弯腰低头的深鞠躬,不一而足。一般来说,初次见面要深幅弯腰低头,以示郑重。在工作中与人初次见面时要递名片,递名片和接名片的方式也有规定,当对方是尊长时,首先由自己先递出名片并深鞠一躬,然后躬身接过对方的名片。不论递名片还是接名片,用双手更有礼貌。另外,谈话内容也有注意事项,初次见面一般不能问及私人问题,尤其在工作场合结识的人,最好避开私人问题。如对方是否已婚、工资收入、年龄多大等,通常是谈话忌讳的内容,交流的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不快。无论用多么礼貌的语言问候,使人不愉快的表情不可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问候是否真诚、是否发自内心,对方往往能分毫不差地感受到。所以,这些行为细节上的不同,也是我国留日蒙古族学生需要适应的问题。
四、留日蒙古族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调适策略
(一)强化语言能力,适应学校生活
如上所述,从我国在日蒙古族留学生的视角来看,影响他们学校适应的主要因素是语言水平和语言适应的意识不到位。由于语言障碍既影响沟通效果,也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少留学生在语言适应上自觉采取了各种适应策略,但由于日本目前的留学生管理尚未实现趋同化,日本学生和留学生接触的机会非常有限,尽管学校开展各种促进留学生交流的活动,但也无法满足留学生的适应需求。因此,在学校适应方面,蒙古族学生应在赴日留学前,加强语言训练和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充分做好应对异国生活的准备。如通过联络已经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了解学习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预判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到日本留学后,除学校培训以外,通过积极和日本朋友交流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语言能力,为顺利进入学校学习奠定基础。在真正进入学校学习后,以充分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际关系为基础,处理好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以更广阔的心胸和国际视野在跨文化学习中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对学校的适应也可以通过海外华人联谊会等形式,以这些组织作为中间媒介,帮助留日蒙古族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语言适应、学校学习、人际关系处理,三者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合理化架构[9]157,增强留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
(二)正确面对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跨文化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在出国之前强化留学生的适应意识。首先,要正确面对情感压力和挫折,调节语言适应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如面对自卑、挫折等要泰然处之,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从挫折、自卑、尴尬等负面情绪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一蹶不振。其次,由于初到日本的蒙古族留学生对当地生活环境不熟,语言能力又相对较差,与日本人交流时出现“听不懂”“说不出”或“误解”等现象。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出国留学之前要重点培训听、说、读、写能力,积极尝试使用外语进行交流,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最后,向日本学生和蒙古族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他们在交往中实现更多的互动式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从而提升蒙古族留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巩固中华文化,激发留日蒙古族学生文化信念的内在驱力
国际理解是留学生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认识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适应与交流的手段。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要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开阔的视野深入理解国外文化,使蒙古族留学生发生认识和思想上的升华,形成新的认知与理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形成其文化信念的内在驱动力。这种文化信念的内在驱动力,必然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也必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对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
五、结语
随着国际化与国际交流的深入,少数民族留学生到海外留学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留学生应该以中华文化为为基础,在跨文化过程中克服所遇的难题,建立起跨文化适应的调整机制,更好地融入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做出贡献,扩大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为我国国际化道路贡献自己的力量。尤其是通过海外学习和交流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改善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各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增强留日蒙古族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