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

2021-11-29李淑平

关键词:鞋帮拉哈科尔沁

李淑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科尔沁地区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理区系之一,因此科尔沁地区的文化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吸收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发展形成了区域性文化,即以游牧为主、狩猎为辅的草原文化逐渐转变为畜牧和农耕相结合的具有复合型多元特征的地域文化。

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方言,地域文化和方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就一般情况而言,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了文化,同时也形成了方言。任何文化都是通过语言固化下来的,因此科尔沁地区的汉语方言也如实地记载了本地区灿烂的传统文化。

一、从“打袼褙”看传统手工做鞋技艺

鞋,古时称为“屦”“履”“屝”“屟”“屐”“舄”“鞮”等,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的那样:“屦”履也。“履”足所依也。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古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鞋)。”古代的“屦”,是用麻、葛、皮、丝等材料制成,本为动词,是“踩”“践”“着鞋”的意思,后用作名词,是鞋子最早的总名。《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屦”为名词“鞋”,“履”为动词“践踏”。《庄子·山木》:“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履”为“鞋”。古代诗文中不乏关于“鞋”的记载,如“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孔雀东南飞》),“绡巾薄露顶,草屦轻束足”(白居易《香山寺石楼潭夜浴》)等。1972—1974年考古发现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脚上穿着一双丝履。

鞋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称呼、材质、式样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实用价值到审美取向都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而且不同地区在大致相同的形式下力求特色,勇于创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一般情况下,东北秋收之后,天气渐凉,户外活动逐渐减少,大姑娘小媳妇们便开启了一项巨大的工程——做鞋。在过去经济条件低下的年代,自己做鞋成本低、结实耐用、透气养脚,人们穿的鞋都是自己手工缝纫的。做鞋,不仅要做一家人过年穿的新鞋,还要把来年一整年要穿的鞋都要做出来,冬天穿的棉鞋,春秋两季穿的松紧鞋、掐脸鞋,夏天穿的方口鞋、偏口鞋,小孩子穿的虎头鞋等,款式多数量大。因此,对一个家庭而言做鞋就成了一项意义重大的事情。在科尔沁地区,像开鲁、奈曼等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做鞋的方法、使用的材料、工具等与其他地方不同,千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手工做鞋技艺。

打袼褙。袼褙(ɡēbei,科尔沁地区方言为ɡēbē或ɡēbe)是做鞋必备的原材料,鞋底和鞋帮都是用它做成,袼褙都是自己手工制成:先把铺衬(由不能穿用的各种棉布旧衣服、旧被褥等拆洗而成)一块一块洗净晾干捋好压平,取适量白面打成较稀的糨糊,找一块平整、无裂缝的木板,或直接利用桌子或面板,先在桌面上刷一层糨糊,把铺衬均匀平整地贴在上面,再刷糨糊粘铺衬,不断循环,需要注意的是层与层之间的拼接缝要错开,以防止断裂或凹凸不平,之后在表面刷上糨糊贴在通风的墙上,阴干后取下来就成了一张一张的袼褙,科尔沁地区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打袼褙”,所打袼褙根据需要制成2层和3层的,最多为4层,通常情况下鞋底多用3层的袼褙,鞋帮多用2层的袼褙。

纳鞋底。做鞋需要先开鞋底,按照鞋底样儿剪下所用的袼褙,一双鞋通常将3层的袼褙剪下大小相同的8片,左右脚各4片;再把纯棉平纹白布按照鞋底样儿剪出2片大出鞋底样儿1厘米的底面,将2片袼褙包上,中间悬空,四周用糨糊黏合,这叫包底,其他的6片用大约2厘米宽的纯棉平纹白布条包边。掩边用的白布条比较特殊,为了使布条不脱线且容易拐弯,一定要和布纹成45度角斜向剪裁,不能顺着布料的纹理剪裁;掩边时将糨糊均匀地涂抹在鞋底边缘处,再用布条包在鞋底的袼褙四周,两侧布条要宽窄一致;最后分左右脚,每只4片黏合在一起,放在热炕头上压重物以防变形,这就是鞋底的雏形,阴干后即可进入纳鞋底工序。纳鞋底需要使用麻绳,麻绳搓得要细而均匀,尤其要处理好接头的地方,不要粗细不均。纳鞋底时沿着包底的一面先用倒针在小于1厘米处圈边,就是沿着鞋底边缘先纳上一圈,一是固定住几层袼褙合起来的鞋底,二是美观,以防纳鞋底的针脚参差不齐。虽然鞋底被踩在脚下,只有走路抬脚的那一瞬间才能露一下脸,但也要讲究好看、舒服。由于鞋底较厚,纳鞋底时必须用锥子,锥子扎孔、大针引麻绳、拉绳、将麻绳缠绕在锥子把和手上紧绳,动作一气呵成,纳底子讲究锥孔要正,针脚要匀,勒得要紧。纳鞋底的针脚有各种形状,有斜排列、十字花、菱形、九针、错针等图案,大人的鞋要穿着做各种劳动,为了结实耐磨防滑,一般都是脚掌和脚跟用密实的十字针,脚心用稀疏一点的水平针,小孩子的鞋底针脚变化较多,心思精巧的妇女,总会纳出与众不同、惹人羡慕的各种图案。

做鞋帮。有的鞋的鞋帮比较简单,是完整的一块,如偏口鞋,有的复杂些,由两块组成,如掐脸鞋。在科尔沁地区由于受满族影响最初做得比较多的是“掐脸鞋”,也叫“挤脸鞋”“开脸鞋”“双脸鞋”“夹鞋脸”,这种鞋男女通用、老少皆宜。鞋帮由两块袼褙组成,鞋脸从鞋尖到鞋口缝有两条或一条皮条子,鞋尖突出于鞋底之外,侧面形似小船,既耐穿又好看。缝制时按照鞋帮样儿剪裁出形状大小相同、前后宽于鞋样儿1厘米的4片袼褙以及鞋面、鞋里,宽于鞋样儿1厘米是为了便于缝合。大人的鞋面多为结实的条绒布或黑色的棉布,女孩子、小孩子的或红或绿,颜色鲜艳;鞋里则选择颜色淡雅、舒适柔软的棉布。将剪好的袼褙、面儿、里子黏合在一起,位置对准,粘得平整,压好阴干即可,再剪裁出2厘米宽的皮条待用。夹一条皮条的鞋缝制时是将皮条面朝外,皮条内裹一根线绳置于缝合缝中与两半鞋面缝合在一起,针脚在里面;夹两条皮条的鞋先分别将皮条反缝在两片鞋面前面的接口处,再分别向里裹住一根线绳及布的毛边缝合而成。有的为了结实美观还要纳鞋帮,即在黏合好的鞋帮上用细密的针脚缝出各种图案。然后是掩鞋口、缉鞋口:剪2厘米宽的斜纹纯棉黑布条子(小孩子的缉鞋口用的布料颜色可与鞋面的颜色一致,为了美观也可不一致)掩住鞋口的毛边,外面窝边后用4—6股的线倒针缉上,缉鞋口是针线活好坏的标志,也是一双鞋的亮点。最后把鞋帮后跟用粗线缝合上,为了便于绱鞋,使之略有收缩,用细麻绳把鞋尖和鞋底抽上一些,这样一双鞋的鞋帮就算做好了。

绱鞋。把鞋帮缝合在鞋底上称之为绱鞋,绱鞋分为明绱、暗绱、翻绱。明绱是鞋帮底边在外,暗绱是鞋帮底边在内,翻绱适用于软底软帮的鞋,即将鞋帮翻过来,套在里面朝上的鞋底上,掐着鞋帮和鞋底,将其缝合在一起。在科尔沁地区一般的鞋都是暗绱,也称窝帮绱。绱鞋时,先把鞋底和鞋帮摆正,前后正中间用细麻绳临时固定住,再穿针引线,从一头开始用带针整圈缝合。暗绱鞋鞋尖的地方看不见,只能根据手感和经验完成,难度相对大,这也是做鞋的一大难关,鞋绱得正不正与美观、舒适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是对一个人针线活的考验。

楦鞋。鞋绱完了,针线活就完成了,但这样的鞋并不能穿,否则会磨脚、硌脚,因此还有最后一道程序——楦鞋。楦鞋,即为鞋整理定型,大体分两种形式,一是用鞋楦头,一是用湿沙子。鞋楦头为木制,大小若干个型号,均分前后两节,前节为鞋尖形状,后节为鞋跟形状,将绱好的鞋的鞋帮喷水洇湿装入鞋楦头,前后两节中间夹入木楔撑紧,阳光下晾晒干。另一种办法,是将用手可攥成团的湿沙子装入鞋中,边装边用木棍填塞,使鞋帮尽量撑起,装满后放在阳光下晒至沙子干透清出即可,这时的鞋饱满、挺脱、漂亮。

科尔沁地区的汉族多数以从事农业为主,春、夏、秋三季人们都要在田地里劳作,土坷垃、苞米茬子等非常费鞋,传统手工制作的布鞋底硬,不易被锐物穿透,鞋面透气柔软不伤脚,内部空间宽敞,防寒保暖,可以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因此使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漫长的冬季,大姑娘小媳妇三三两两凑到一起,拉着家常,纳着鞋底,赞叹着谁的手巧,谁的针线活技能高,互帮互学,一代一代传承着这项技艺,而与做鞋相关的大量词语也不断传播:打袼褙、开底子、缉鞋口、沿鞋边、纳鞋底、搓麻绳、替鞋样、挂鞋面、挂鞋里、掐鞋脸、打鞋条、粘鞋条、圈底子、绱鞋、楦鞋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做鞋方式、工艺、材料、款式不断更新,现在已经鲜有人再费时间和精力自己做鞋了,这项传统的手工技艺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文化不在,语言何存?为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为了汉语的繁荣,我们一定要保护、创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延绵不绝。

二、从“撒切糕”看冬季饮食文化

切糕,也称粘糕、年糕,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也是春节的一大年俗食品。追溯其历史,年糕最迟在周代便已产生,所谓“羞边之食,糗饵粉餐”,指的就是年糕,到汉代扬雄《方言》中已明确有“糕”的说法,魏晋南北朝时,年糕已在民间广为流行[1]。明朝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年年糕”就是北方的“粘粘糕”的谐音,由此可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升,正所谓“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到了清代,切糕不仅是满族小吃,而且是满族拜神用的祭品。清代沈兆在诗中写道:“糕名飞石黑阿峰,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在民间关于年糕的俗语佳句非常多,如“过小年,到大年,户户家家年糕甜,欢迎喜庆天。”“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瑞雪纷飞梅含笑,家家户户打年糕。香甜软嫩添喜气,前程远大步步高!”“年糕年糕年年高!”

现如今各地切糕的做法不同,科尔沁地区更是别具一格。在科尔沁切糕这一食品常见于开鲁、奈曼、库伦等地,将做切糕称之为“撒切糕”,“切”读成qié,一个“撒”准确地彰显出切糕的做法。撒切糕的基本原料是黄米面和江豆。先将江豆洗净冷水下锅煮至伸腰即八分熟,捞出备用;黄米面放在簸箕中,撒上一点儿温水,搅拌至面发潮,用手攥后不粘在一起即可。把锅刷洗干净放入冷水,放进细高粱秸秆做成的笼屉,上面撒上一层煮熟的江豆(约1厘米厚),盖上锅盖,生火烧至水翻开,打开锅盖,依次在冒气之处撒黄米面,由于覆盖黄米面的地方一时不能喷气,热气就会从其他地方喷射出来,这样江豆上就会均匀地撒上一层黄米面(约1厘米厚),这个过程称之为顶气撒面,盖上锅盖烧至开锅;再打开锅盖时锅内的黄米面已变成浅黄色,连成一片,然后再撒黄米面盖锅烧开,如此反复4—5次,最上面一层是江豆,盖上锅盖,并用抹布、围裙等把锅盖漏气的地方捂严,大火蒸10分钟左右停火,半小时后将笼屉与切糕一起取出,放到装有冷水的盆上,切糕遇到冷气后收缩,与笼屉分离,将其扣到面板上冷却至第二天,形成上下层为红色中间层为金黄色的切糕。为了储存和食用方便将其切成若干块,每块再切成薄片,装入口袋或筐中放到冷屋中冷冻,以待食用。在当地,年俗美食黏豆包做得较多,切糕较少,这是因为切糕用面量比较大,蒸一锅切糕的面可以蒸三锅豆包,而且切糕中不允许掺杂其他面粉;另外撒切糕的技术难于掌握,控制不好火候和面的潮湿度做出来的切糕会有死心,出现夹生现象。切糕本身劲道,性甘甜,美味可口,抗饿易储存,深受百姓喜爱,是比豆包更为高级的食品。然而,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正在悄然淡出历史舞台,年轻人会做者少之又少,已经面临撒切糕制作技艺失传的地步。

科尔沁地区由于受寒冷、干燥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年俗食物厚重而别具一格,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以蒸为主的主食饽饽,饽饽范围较为广泛,早些年主要指用黏米做成的豆包、年糕、年糕饼子等,现在还有用白面、荞面做成的馒头、糖三角、花卷、豆沙包等。民俗中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的说法,其实在科尔沁地区会准备得更早,大约在春节前半个月人们就开始发面蒸饽饽,陆续把腊月和正月食用的主食都蒸出来,放在冷屋里冻上,想吃的时候放到锅里馏馏即可,储存方便,食用便捷。二是以炖为主的腌制类副食,科尔沁冬天温度低,早年没有新鲜的蔬菜,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先民们发明了腌制蔬菜的各种方法以保证冬天有足够的副食,可以腌制的菜类很多:白菜、芥菜、萝卜、雪里蕻、鸡蛋、鸭蛋、鹅蛋等,由这些腌制的菜类衍生出来的菜品异彩纷呈:炖酸菜、炒酸菜、杀猪菜、酸菜炖粉条、柴骨肉炖酸菜、酸菜炖排骨、肉皮黄豆芥菜、炒芥菜、芥菜咸菜、萝卜咸菜、雪里蕻炖豆腐、咸鹅蛋、咸鸭蛋、咸鸡蛋等,腌制好的菜像芥菜、萝卜、鸡蛋、鸭蛋等稍作加工即可食用,多数都是以炖的形式料理,非常适合寒冷地区。三是以冻为主的水果及其他食物。科尔沁的冬天是个天然大冰窖,根本不用使用冰箱,很多食品均可放到冷屋里自然冷冻,既易保存,又不至营养成分流失,水果类的有冻梨、冻柿子等,冻梨也称冻秋梨,是改革开放以前春节必备的一道奢侈零食,用凉水缓好后的梨多汁、甘甜,特别爽口;冻子鸡、冻豆腐、冻咸菜、冻饺子、冻白菜等也是年俗的主要食品。蒸饽饽、腌菜、冷冻食品“这三类饮食无论从温饱还是从营养学角度都是相当经济实惠的,既能让人们在冬季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还能保证体内足够的热量抵抗严寒。同时我们会发现,在东北饮食文化中很多东西都是满族等少数民族首创,汉族人学会其制作方法,延续至今。这些词汇和饮食文化的存在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2]

三、从“欻嘎拉哈”看民间儿童游戏

嘎拉哈是满语音译借词,亦称“拐骨”“羊拐”“羊拐骨”“髀骨”“髀石”等,学名为“距骨”,是羊、猪、牛、鹿、狍、獐、麋、骆驼等动物跗关节处一枚小巧玲珑的骨头。清人徐兰《塞上杂记》云:“喀赤哈者,羊膝骨也。”清代纪晓岚《槐西杂志》载:“作喀什哈,云塞上六歌之一,以羊膝骨为之。”羊、猪、牛等动物人类驯服并饲养的历史悠久,嘎拉哈这一形态多样、娇小精致且作用重大的骨头早就受到青睐。据王晶、李照和研究“嘎拉哈是握娄、勿吉等先民财富的象征,具有原始宗教的‘灵骨’意味,先后成为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明清之后,作为一种游戏风靡于满、蒙等族。”[3]作为游戏的道具,在《辽史·游幸表》中就有记载:“与群臣冰上击髀石为戏。”《元史·本纪第一·太祖》曰:“复前行,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始问童子,亦如之”。明代《永平府志》载:“清明展墓,连日倾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斗百草……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挝子儿赌胜负,童子团纸为风鸢,引绳放之”。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中有:满族“童子相戏,多剔獐、狍、麋、鹿前腿前骨,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于囊,岁时闲暇,虽壮者亦为之。”《五体清文鉴》中,将“嘎拉哈”列入“戏具类”,《清文汇》更是将“嘎拉哈”直接定位于一种儿童玩具。明清两代,玩嘎拉哈又叫“抓子”“挝子”“抓羊拐”“抓嘎拉哈”“欻嘎拉哈”等,虽然叫法有别,玩法大同小异。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这一游戏,《金瓶梅》第二十四回:“宋惠莲正和玉箫、小玉在后边院子里挝子儿,赌打瓜子,玩成一块。”《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携了芳官。进入屋内。看时,只见西边炕上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呢。”金庸《射雕英雄传》第三回:“札木合送给铁木真一个狍子髀石,铁木真送给札木合一个铜灌髀石。髀石是蒙古人射打兔子之物,儿童常用以抛掷玩耍。两人结义后,就在结了冰的斡难河上抛掷髀石游戏。”关于这个游戏,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这样记录的:“小秃子将羊踝骨掷出,/——蹦出老远没有立住。/那孩子掷出一个羊踝骨。/不偏不倚端端立住。/小秃子拣起一个羊踝骨,/放在耳边倾听,/拿在眼前细看,/看着看着,/将其弹出,/——从上面飞过,/没有命中。/那孩子,/也拣起一个羊踝骨,/放在耳边倾听,/拿在眼前细睹,/看着看着,/将其弹出,/——击中了半边羊踝骨,/一齐弹倒全都拿走。”

在科尔沁地区嘎拉哈主要指猪、羊等跗关节中的一块小骨头。嘎拉哈有四个面,四个面凸凹不平,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称,科尔沁地区称为“珍儿”(窄且凹面)、“轮儿”(或称之“驴儿”,窄且平面)、“坑儿”(或称之“壳儿”,宽且凹面)、“肚儿”(或称之“背儿”,宽且凸面)。清人徐兰《塞上杂记》云:“骨分四面,有棱起如云者,为珍儿,珍儿背为鬼儿,俯者为背儿,仰者为梢儿”。根据嘎拉哈四面不同的形态衍生出许多玩法,清《满洲源流考》载:“或两手捧多枚星散炕上,以一手持石球高掷空中,当球未落之际,急以其手抓炕上嘎拉哈成对者二枚,还接其球,以子、球在握,不动别于者为歘”。《柳边纪略》云:“手握四枚,同时掷之,各得一面者,曰撂四样。”到了现代,科尔沁地区嘎拉哈的游戏对古代的玩法有传承、有发展、有创新,花样更为繁多,男孩女孩均以此为道具游戏,不同的是男孩以击打为主,女孩以抓子为主。玩击打游戏时猪、羊的嘎拉哈均可,玩抓子时主要以羊嘎拉哈为最佳,因为羊嘎拉哈小而美观,猪嘎拉哈大而丑陋,女孩手小,猪嘎拉哈太大,一次不能多抓,珍儿、驴儿两面又不是很稳固,不便于游戏,因此羊嘎拉哈是小女孩抓子时的最爱,主要有欻嘎拉哈、弹嘎拉哈等玩法。

弹嘎拉哈。如果说欻嘎拉哈是女孩的专利的话,弹嘎拉哈则有男孩子的参与。游戏时,猪、羊嘎拉哈数量不限,越多越好,将嘎拉哈散在炕上或地面上,以其中一子为母子儿,将食指(中指)向里弯曲,用大指紧紧压住,食指(中指)突然挣脱大指,爆发的力弹向母子儿,母子儿向外射出,击打既定目标,被击中的要移除并被视为战胜品。如果珍儿为母子儿的话,击打的对象一定是珍儿,击打不到或目标出现错误均为失败,换成下家。同一种凸凹面的嘎拉哈击打完毕也要换下家,待下一次上场时再选择其中一种凸凹面的嘎拉哈进行击打,最后得到嘎拉哈多者为赢家。弹嘎拉哈与弹球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力、眼力等。

科尔沁地区的民间儿童游戏还有很多,如:五虎、五道、跳绳、踢房子、打鸡蛋黄、踢口袋、踢毽子、骑木马、“骑马”打仗、撞拐、挤香油、编花篮、跳皮筋、打棋摞、丢手绢、打手背、丢鞋、好人坏人、背人、猜中指、拍手歌、滚铁环、木头人、捉迷藏、过家家、画小鸡、手影、跳山羊、丢纸飞机、打弹弓、老鹰抓小鸡、升级降级、石头剪子布、坐轿、翻绳、拉“大锯”、蒙瞎胡、打陀螺、击鼓传花、盲人摸象、盲人画鼻子、弹球儿、打雪仗、压压油、顶牛儿等,有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现代新出现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文的有武的,有单人的有多人的,有锻炼体力的有考验技巧的,有一局定胜负的残酷出局、有多局见分晓的坚持忍耐,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了快乐,于无意识中锻炼了身体、启迪了心智。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科尔沁地区汉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科尔沁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千千万万,有的被纳入到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单中,仅通辽市人民政府现已公布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及第三批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单,就涉及科尔沁地区的科尔沁区、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霍林郭勒市的10类121项,其中民间文学13项、民间音乐19项、民间舞蹈5项、传统戏剧3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4项、美术9项、传统手工技艺35项、传统医药8项、民俗19项,像蒙古族长调、蒙古谚语、哲里木版画、开鲁手工地毯制作技艺等均在其中,这中间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还有多个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共建的,聪明睿智的科尔沁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名录中的那些只是冰山一角,尚有支撑我们生活的浩如烟海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特征等未被列入,但它们同样重要,千百年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滋养、丰富着科尔沁地区广大民众的生活,因此我们不但要守护她,而且还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夙愿。

猜你喜欢

鞋帮拉哈科尔沁
汪莲美
抓(“欻chuǎ”)嘎拉哈
"神州一歘"
论现代女鞋设计与传统服饰元素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我的风吹过科尔沁(组诗)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科尔沁牛业携手京东启动精准扶贫
可滑动便携鞋
可滑动便携鞋
摔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