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思考
2021-11-29王曙光白苏雅拉图
王曙光,白苏雅拉图
(1.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2.呼伦贝尔学院历史文华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民族融合局面,魏晋时期就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向中原汉族靠拢,北魏孝文帝大胆改革,实施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进程,搭建了汉族同拓跋鲜卑的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使拓跋鲜卑和中原汉民族走向一体格局。拓跋鲜卑三次迁徙,既是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环境,也是在积极向中原汉文化靠近,用最短的时间拉近游牧文化同中原汉文化的距离。拓跋鲜卑人从大鲜卑山游猎大泽,从大泽迁徙到匈奴故地,再从匈奴故地迁至定襄郡盛乐,迁徙路线从东到西,从西到南。拓跋鲜卑历经三次大规模迁徙,逐渐向中原汉文化靠近,开始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生产方式等。孝文帝以远大的政治眼光大胆任用汉族士大夫,积极学习和模仿中原的汉文化和政治制度,鼓励拓跋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
拓跋鲜卑崛起之前,中国北方出现过很多强大的部落和民族。羌、犬戎、匈奴等都盛极一时,强盛时期威胁过中原王朝,未能做到与中原王朝交融。拓跋鲜卑的拓跋弘等人以政治家的眼光与中原汉族交流、交往、交融,不仅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而且影响了中原汉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拓跋鲜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后人深思和学习。
一、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理论的来源
赵旭东等学者认为,自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以来,学术界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1]。费孝通论述“多元一体”理论时指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2]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正确理解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的重要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准确地表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客观格局。中国是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中华民族。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语言体系和地方方言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如何在保持各民族、各地区风俗习惯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的一项重要课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上拓跋鲜卑和汉族的融合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从商周时期的犬戎到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再到蒙元时期的蒙古族,这些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军事交锋、边境贸易等交流、交往中逐步接受中原汉族文化,从格格不入走向交流融汇,从分裂格局走向一体多元。汉族在形成中华民族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容纳周边的民族和部落,北方游牧民族也逐步完成社会转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接受和学习中原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统一王朝的游牧民族中,拓跋鲜卑的改革和融入汉民族的过程是中华民族走向一体的典范。拓跋鲜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城内外连成一片、政治一体、经济互补的政治统治格局[3]3。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中走向文化自觉、形成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历史规律。我们考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也是在解读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对产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关键意义的必要因素。历史上,匈奴、鲜卑、乌桓、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满洲等民族同中原王朝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今日的中华民族。整体上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不仅需要具备组成“多元”格局的众多个体民族的存在,而且需要具备在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层面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4]。
(二)拓跋鲜卑从多元走向一体是历史的必然
《魏书》记载,始祖神元皇帝力微的太子沙漠汗长期在洛阳充当“质子”,沙漠汗归国后被诸部大人要求“风彩被服,同于南夏……若继国统,变易旧俗”[5]16。我们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拓跋鲜卑最初对中原汉文化的态度并不友善。学者宋鸽从研究拓跋鲜卑服饰的角度出发,认为在服装层面能够反映出拓跋鲜卑民众对中原汉人贵族阶层的褒衣博带抱有敌意,其实质是不接受中原汉文化。百余年后,道武帝拓跋珪却在军事制度、行政体系、司法、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尝试借鉴中原汉文化[6]。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的发掘,让我们看到部分拓跋鲜卑民众已经接受汉族服饰。壁画上的墓主人夫妇穿着交领广袖的宽博衣袍,男主人甚至手持魏晋名士时常使用的麈尾,衣着处处展示着汉风,我们能够看出当时的部分鲜卑民众已经接受中原汉族服饰文化[7]。服饰文化作为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从部分拓跋鲜卑民众接受汉族的服饰文化的现象之中,可以得出拓跋鲜卑逐渐接受汉族文化的结论。历史上的孝文帝改革是一次从上到下实施的改革,也有统治者强制实用的一面;在孝文帝之前,已经有一些开明的拓跋鲜卑人士通过接触中原汉文化而自觉地接受了中原的部分汉文化。
(三)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拓跋鲜卑民族的发展
与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生活方面相关的史料较少,有学者结合考古发掘的成果,对拓跋鲜卑的社会生活进行研究。拓跋鲜卑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主要以石器和弓箭为生产工具,社会形态处于父系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构成部落群体[8]。拓跋鲜卑人获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极其有限,他们过着以树叶、兽皮蔽体,以洞穴为居处的生活。所以,大鲜卑山时期拓跋鲜卑人的剩余产品可以说微乎其微,抑或没有[3]87。史书记载,六十七世祖拓跋毛“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拓跋鲜卑处于氏族部落时期,部族成员身份是氏族公社成员,人们共同劳动,平均消费劳动产品,社会处于“礼俗纯朴,刑禁疏简”的状态”[5]16。可见,融入汉族前的拓跋鲜卑民众生活水平极差,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如果不接受外界文化,自然发展的过程是很漫长的。
学者杜学文认为,以拓跋鲜卑为主的北魏在文化上自觉推行汉化、农耕化,使鲜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孝文帝时期,北魏都城从平城迁至中原核心地区洛阳;厉行改革,移风易俗,除去鲜卑本民族旧俗,推动汉化;严令官员改用内地官话,鼓励鲜卑人迎娶汉族女子,简化鲜卑姓氏,甚至“不得再认代北为故乡。”[9]这些政策有利于拓跋鲜卑的发展。对民族、朝代而言,迁都意义巨大,秦从雍城迁都至咸阳,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元从上都迁至大都,开启了统治天下的步伐。所以,历史的每一次迁都与朝代的兴衰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和各部落交流、交往、交融的例子屡见不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拓跋鲜卑堪称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融合呈现多元一体格局的先例。
首先,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认同意识。
中国不同于欧洲,欧洲地理环境以崇山峻岭为主,以河流阻断彼此之间的交流;中国东濒大海,西部深入大陆内部,西部和北部海拔高、东南部海拔逐渐降低的地理环境使各民族和部落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各民族之间不以山脉和河流为界,这种地理环境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其次,中国境内各民族相同的肤色,暗示着各民族、各部落之间的相同性。
各民族之间不具备明显的外表差异,排斥性比较小。例如: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被匈奴军臣单于所获。张骞以匈奴女子为妻,在匈奴生活十年,生儿育女,在当时算是族际婚姻,此类婚姻在各民族和部族交汇之处屡见不鲜。如果没有相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这样的婚姻是难以持久的。
再次,中原汉文化具有包容性。
从古到今,汉文化如同大海一般,不断吸收和接纳周边的民族和部落,逐渐形成中华民族。
二、拓跋鲜卑形成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历程
(一)拓跋鲜卑的三次迁徙与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拓跋鲜卑从大鲜卑山游猎到大泽,从大泽迁徙到匈奴故地,再从匈奴故地迁至定襄郡盛乐,历经三次大规模迁徙。拓跋鲜卑三次迁徙的原因较为复杂,除了地理环境的原因之外,最主要原因是拓跋鲜卑对汉族物质生活和文化的向往。拓跋鲜卑对外积极与毗邻民族和中原的汉族交流、交融,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从以游牧狩猎生产生活方式为主到以耕种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型过程。拓跋鲜卑经过三次迁徙,生产方式日益先进,社会组织日益完善。在拓跋鲜卑逐渐壮大的过程中,统治者认识到“抄掠边民,虽然获得一些财帛,然而死伤很多,所获不大”[5]16的道理,汲取匈奴衰败的教训,放弃以往的抄略汉王朝边境的政策,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为日后形成中华民族一体格局打下良好的基础。拓跋鲜卑迁徙到河西地区后开始了汉化进程,拓跋鲜卑人通过与汉族的交往和交流加速了自身的汉化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想长期发展,就要汲取历史教训,不断改革和完善自己,拓跋鲜卑做到了扬长避短,完善自己,建立了强大的王朝。
(二)拓跋鲜卑周边关系与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大约公元258年到公元277年拓跋力微执政时期,拓跋鲜卑与中原的魏晋王朝交往频繁,总体上建立了友好关系,既有利于拓跋鲜卑和魏晋王朝的边境安全,也有利于拓跋鲜卑直接向中原王朝学习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政治制度,从而达到文化认同。
拓跋力微执政时期,对曹魏采取的外交政策主要是“聘问交市”和“质子”[5]16。这里的“聘问交市”,是指拓跋鲜卑以草原上的马匹换取汉族的手工业制品和铁器等日用品,从而丰富了拓跋鲜卑民众的生活,改善了生产方式。魏晋等王朝也从双方的贸易中获得了马匹,充实了军备。拓跋力微执政时期,拓跋鲜卑主动派遣“质子”与中原政权友好往来,《序纪》载:“四十二年(261年),遣子文帝如魏,且观风土。魏景元二年也……魏晋禅代,和好仍密。”[5]19拓跋力微派遣他的儿子沙漠汗(即后来的文帝)赴曹魏为质子,“且观风土”。“且观风土”是《魏书·序纪》的表述,《资治通鉴》记载:“是岁,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入贡,因留为质。”
拓跋鲜卑在与魏、晋政权的频繁交往中,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开始从部落氏族走向封建社会。《魏书·序纪》记载:“先是,国俗宽简,民未知禁。至是,明刑峻法,诸部民多以违命得罪。凡后期者皆举部戮之,或有室家相携而赴死所,人问‘何之’,答曰‘当往就诛’。其威严伏物,皆此类也。”[5]19从明刑峻法的政策来看,拓跋鲜卑不再是松散的部落联盟,为拓跋鲜卑日后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模式,既有利于拓跋鲜卑内部团结和拓跋鲜卑的壮大,也有利于提高拓跋鲜卑的社会生产水平。对曹魏等中原王朝而言,保持与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良好关系,有利于集中力量抗衡东吴、蜀汉等地方割据势力。历史证明,北方游牧民族只有与汉族交往、融合,才能既保持原有的习俗,也保证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发展。中原的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友好关系,能够保证北方的安定,使政治、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北方游牧民族也能够影响中原政局的历史走向[10]。
(三)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拓跋鲜卑的盛和衰都与中原汉人具有很大的关系,魏、晋时期的制度、人事、风气等影响着拓跋鲜卑的历史发展[11]。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汉族融合,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拓跋鲜卑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积极处理复杂的民族关系,积极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从狩猎的生活方式向农耕文化转化。
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孝文帝时期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我们从这一过程中看出,拓跋鲜卑不断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向往和接受农耕文化,直至在中原建立政权。拓跋鲜卑从经济上接受农耕生产方式,政治上大胆任用汉族官员和士族,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道武帝拓跋珪执政时期,开疆拓土,仿照中原王朝机构,任用汉族官员,建立了拓跋鲜卑和汉族联合的官僚团体。千百年来,中原文化影响着中国其他民族,尤其是拓跋鲜卑等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从氏族制到封建社会,有效地完成了社会转型。
在冯太后及其改革的影响下,作为拓跋鲜卑杰出君王的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打破了拓跋鲜卑原来的氏族部落组织,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改革加快了拓跋鲜卑的汉化步伐,使拓跋鲜卑完全融入汉族。孝文帝打破传统,积极靠近汉中心地区,严令“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5]20,形成拓跋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联合的局面,巩固了拓跋鲜卑在中原的统治。拓跋鲜卑移风易俗,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历程。
拓跋鲜卑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用中原王朝的各项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拓跋鲜卑走向农耕社会,北方的农业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北方民众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孝文帝改革是拓跋鲜卑融入汉族的重要举措,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中国统一历史的发展趋势,对拓跋鲜卑本民族而言是适应时代潮流、改变落后状态的千秋伟业。
总之,拓跋鲜卑经历了三次迁徙和从上到下的改革,从一个原始部落到形成盛极一时的部族,在中国建立强大的封建王朝。历史证明,中原王朝及其周边的民族都在无意中相互靠拢,互相模仿和吸收彼此的文化,例如后来的隋、唐王朝,朝野上下、文臣武将、诗人墨客都有不同民族的人。这种交流和交往影响着彼此,不仅使游牧民族走向农耕化,而且不断丰富着中原汉文化。
三、拓跋鲜卑对形成中华一体格局的作用
我们既可以从拓跋鲜卑融入汉族的历程中看出,游牧民族融入汉族、接受中华文化是正确的,是游牧民族领导者具有较高眼光的战略,也能够看出形成中华民族一体格局是历史的选择、是顺应时代的举措。
(一)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游牧民族自身的发展
拓跋鲜卑上下对中原文化的学习是极为自觉的追求,他们意识到,如果单纯地保持鲜卑游牧文化,国家治理模式将难以长久维持,所以有必要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采用中原文化[9]。与中原的汉民族相比,拓跋鲜卑等民族历史时间短,文化底蕴较薄,社会生产方式原始化。孝文帝等英明的君主积极对本民族进行改革,采用汉化政策,提高了本民族的生产水平和文化素质,不仅一度统治了中原地区,而且有利于拓跋鲜卑融入汉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拓跋鲜卑通过移风易俗摆脱了落后的生活习惯,走向更为灿烂的文明。
例如:拓跋鲜卑最初并无文字,后来经过与中原汉王朝和周边民族的交流和交往逐渐认识到文字的作用,从而创造文字,拉近了拓跋鲜卑与中原汉王朝文明的距离。拓跋鲜卑将都城从古盛乐迁移到大同,再从大同迁到洛阳,积极靠拢汉文化中心,使拓跋鲜卑的走向更为文明。拓跋鲜卑建都洛阳之前,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朝代均定都洛阳,洛阳拥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整个拓跋鲜卑的文明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文化认同
千百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字、语言、习俗不同,无法有效沟通、交流,无法完全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习俗。拓跋鲜卑融入汉族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要想崛起,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各民族有必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今日的中华民族文化不是汉族独有的文化格局,而是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格局,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各民族的必经之路。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历程,其实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过程。
(三)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互相学习、借鉴、创新
拓跋鲜卑在政治上任用中原士大夫,借鉴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上从原来的狩猎、采集的游牧生活方式向农耕转变;文化思想上积极接受儒家思想,在语言、服饰方面进行了改革。中原文化在拓跋鲜卑人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汉文化在拓跋鲜卑人心中根深蒂固。例如:金元之际的一代文坛大家、北魏后裔元好问,不仅是著名的文坛领袖,而且留下了哲学、史学、文学方面的很多著作。汉文化影响了拓跋鲜卑,拓跋鲜卑的游牧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中原地区(例如服装简化等方面的表现),拉近了民族文化差异的距离。
综上所述,拓跋鲜卑融入汉民族的历程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历史文化较短的民族融入另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之中,拓跋鲜卑是各少数民族汉化的典范。拓跋鲜卑融入中华民族一体格局不仅有利于游牧民族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对后世的民族团结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切实坚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正确方向。
1947年5月1日,我国在内蒙古成立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来,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各类主题教育之中,对不同民族群体进行调研,研究民族教育发展问题,进一步宣传民族理论和政策,让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深入不同群体民众的心中。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各种舆论阵地和宣传媒介的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青年学子抓起,让广大学生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牢记我们的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再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各类教育,使民众正确认识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进“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