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助力边疆治理研究

2021-11-29高立伟赵佳慧

关键词:边疆地区攻坚群众

高立伟,赵佳慧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边疆历史系,北京102488;2.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吉林四平136000)

近年来,我国边疆治理能力逐步提升,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新思路和新理论,不仅加快了我国边疆治理体系的构建速度,也提升了边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成为我国边疆区域治理的政治遵循和行为准则,明确了我国边疆发展的目的维度,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等因素,我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相较于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差距较大,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压力较大,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成为边疆地区的主要发展短板。

目前,我国已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群众脱贫,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摘帽,这不仅创造了人类战胜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力量,同时也为我国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构建了良好的实践范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边疆区域治理也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因此,边疆地区应该积极对接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补足自我发展短板,构建出发展、巩固、安全的边疆地区治理体系,进而助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一、总体研究状况

边疆在我国区域治理中承担了“沿边空间”“契合空间”和“短板空间”的三种空间角色,其一边疆地区是我国权力体系、社会体系以及经济体系的沿边地区和最外延空间;其二边疆地区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契合线和连接线”[1]1,是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的深度融合区,也是我国构建良好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节点区域;其三边疆地区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一些相对偏远山区的民众,生活几乎都处于全国人均生活水平的底线,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短板。

学术界围绕我国边疆地区脱贫攻坚状况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对于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治理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时雨晴(2020)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夯实了乡村治理的物质、组织以及群众基础,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王超品(2020)认为打赢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战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发展。郑鹏等(2020)认为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应该构建多元治理模式,实现多元主体的有序互动。姜晓萍(2020)认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是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

还有一部分学者对于边疆地区脱贫攻工作的重要性、理论基础以及具体举措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研究包括:纳麒、马志翔(2020)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理论、政策体系以及创新性进行了研究。李沿颖(2020)与古丽孜拉等(2019)认为精神扶贫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王珍茜(2020),王坤、王俊(2017)等分析了边疆地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有效方式。马喜梅、和金保(2019),沈万根(2018)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边疆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张云、张付新(2019),王飞(2018)等认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贫困是多重原因叠加造成的,因此应该多方施力打好打赢边疆地区脱贫攻坚战。罗树杰(2019)提出了边疆地区发展关乎国家命运的观点。余炳武(2019)以云南省临沧市澳洲坚果产业为例,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刘红等(2019)利用田野调查数据,分析了边疆地区社会资本与脱贫攻坚工作之间的关系。

由以上研究状况可以看出,目前关于边疆地区脱贫攻坚理论、问题及策略等方面都有学者进行研究,且多为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切实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但是对于边疆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之间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乡村治理和静态分析的角度。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于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脱贫攻坚工作之间关系的梳理和诠释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在梳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角分析了脱贫攻坚工作与边疆区域治理之间的关系。

二、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意指

(一)脱贫攻坚战的内涵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也是世界各国正在极力解决的挑战。在生产方式、人口基数、经济模式、历史及地理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贫困人口规模更大,解决广大农村贫困人口贫困问题的压力也更大。然而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在消除贫困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到了2.6亿,贫困发生率为32.9%,到了201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了8249万,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了13.1%[2],但是,庞大的贫困人口基数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建成小康社会的障碍。针对此种情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思维。2015年,这种理念成为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路径,将脱贫攻坚工作正式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2015年11月,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明确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目的、目标和重要意义,正式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坚定了战胜贫困的决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打好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进一步明确了脱贫攻坚战的地位,显示了党中央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二)脱贫攻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已经逐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而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内,成为全党、全国的大事,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华民族要打赢打好的“战争”。

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来看,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一是通过认定程序明确了帮扶对象,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准。在尊重农村家庭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以年人均纯收入为基准,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及家庭刚性支出等情况,通过村民评议、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即采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六步评议法,确保贫困人口识别合规、合法、合情、合理。

二是明确了帮扶力量的来源,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实现了“户有人扶、人有人帮”。截至2019年4月,“全国已经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在岗的第一书记达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3]。

三是明确了帮扶举措,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形成了村村有项目、人人有保障的脱贫局面。截至2020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90%以上得到产业和就业帮扶,70%以上实现了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脱贫。

四是明确了退出的具体标准,解决了“如何退”的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了脱贫成效精准。通过入户、入村识别和监测,明确了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及贫困片区的退出时限,组织第三方进行评估验收,脱贫成效精准。2019年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2015年减少了5024万,贫困发生率减少了5.6个百分点,仅为0.6%(具体数据详见表1)。可以说,这种脱贫成果不仅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历史性的成绩,对于世界减贫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三、我国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实际及其重要性

(一)我国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实际

边疆的概念有“大”和“小”之分。“小”边疆具体指的是边境地区,大约是靠近边界15至20公里的地区范围。“大”边疆是指行政区划的边缘省区,我国有9个陆地边疆省区,分别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这9个陆地边疆省区的面积大概占了我国领土总面积的60%左右,拥有贫困人口超过1700万,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32%①。对外,我国陆地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接壤,边疆地区边界线总长达到了2.2万公里。在我国边疆地区的陆地边境县级行政区划中脱贫重点县44个、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县54个、贫困县69个(具体详见表2),平均贫困人口发生率已经达到了4.5%,几乎成为脱贫的底线地区。

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来看具体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贫困人口众多,脱贫压力较大;二是沿边地区边境县与贫困县多有重合,脱贫难度大、脱贫路径较少;三是民族地区与边疆地区多有重合。所以,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状况,这为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边疆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状况关系到兴边富农目标的实现。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在这里的“加强边疆治理”就是要在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也要推进边疆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边疆地区只有实现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地区的安全、发展和稳定,进而达到边疆区域治理的一个近期目标:兴边富民。推理而论只有达到了“兴边富民”的目标,边疆地区才能够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然而当下,我国边疆地区有一大部分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两不愁、三保障”都很难实现,这样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距离“兴”和“富”的标准自然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这种贫困现实已经成为边疆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阻碍”。因此,在实际区域治理中边疆地区要更好、更快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构建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而助力实现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即脱贫攻坚、边疆治理现代化与兴边富农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链接式关系,缺一不可,错位不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在这种实现边疆地区的兴边富农的递进关系中,“脱贫攻坚”是“最后一公里”和“最先一公里”的结合体:实现边疆地区兴边富农目标最核心的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实现自由的发展。反之,实现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达到兴边富农的目标,摆脱贫困已经成为“底线”任务。

第二,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效关系到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一是实现边疆地区的整体性脱贫有利于解决边疆地区的基本矛盾。当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边疆地区同样适应于这个国家主要矛盾的界定,边疆地区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的现状,边疆地区民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还不能得以满足。因此,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边疆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层次,逐步实现均衡发展。二是我国一直倡导和坚持的是多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最终要实现的是国家的总体协调发展。因而,小康社会的范围内必须要包含边疆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群众。然而,我国部分“边疆民族地区面临多维贫困问题”[4],已经关系到区域的发展和稳定。

第三,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是推进我国民族政策的关键举措。当前,边疆地区的发展程度和部分内地以及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边疆地区落后的发展现状、不发达的社会经济造成的贫困境遇阻碍了全国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同时,我国边疆地区的贫困区域基本上都与少数民族地区高度重合。所以,边疆地区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脱贫是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民族间的发展矛盾,确保实现民族团结。因此,解决边疆区域的贫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要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补齐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短板,提升各族人民福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指出:“要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也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由此可见,脱贫攻坚工作不是单纯的减贫、脱贫、致富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稳定、安全、发展的大格局,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四,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方向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如今的边疆地区已经由原来的国家“边缘”地区一跃成为国家发展和开放的“前沿”和“桥头堡”,尤其是新疆地区、东北地区以及云南地区已经一跃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西进、北上、南下的核心区。在此种大好机遇期,边疆地区更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抛弃“先脱贫再发展”的理念,树立发展带动脱贫、发展就是脱贫的思维,改变原有的社会发展格局,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一带一路”的推进,加快“去边疆化”和本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第五,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有利于打造国家安全屏障。其一,边疆地区的群众比内地群众要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地理生活环境,只有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实现真正的全国小康目标、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二,随着国际局势的纷繁变化,边疆、边境等沿边区域已经成为我国与各国建立良好周边国际环境的“缓冲地”以及我国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带”,即“中国与世界深度合作必然借助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国的陆疆和海疆加以实现”[1]1。因此,只有实现区域内的脱贫才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开门迎客”,构建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其三,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我国几乎所有的边疆地区都是与其他国家毗邻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优势明显。因此,应该先解决区域内的贫困问题,积极利用边疆优势和边疆资源,形成对外贸易优势点,进而尽早、尽快加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六,边疆地区贫困群众脱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难度系数大,是脱贫攻坚整体战略中的最关键环节,可谓是“难中之难”。由此可见,边疆地区贫困群众脱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即边疆地区贫困群众的脱贫成效将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

四、脱贫攻坚对于边疆治理的推动

(一)夯实了边疆地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西北边疆地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内陆开放的新高地,东北边疆地区成为了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西南边疆及沿海地区则构建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重要国际通道。在此种背景下,边疆地区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解决了发展“短板”,边疆区域内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政府也有了更多的“政治和经济”精力来夯实对外开放基础,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性机遇对接国家战略,或将本地区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平台之中,或者主动吸引资源、搭建平台,具体有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是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我国的边疆地区都具有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优势,因此应该创新发展思维,变原有的“边缘”区位劣势为“发展中心”的区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东北边疆地区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背景下,加快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实现互补式对接发展,主动承担起“一带一盟”对接的“核心区位”角色,通过以下几条路径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其一是发挥毗邻优势,对接俄罗斯远东大开发战略,承接超前发展区、贸易自由港、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俄罗斯经济东转的“战略福利”。其二是利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契机,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积极利用海上经贸发展资源。一方面发挥本地区陆路交通优势,连接蒙古国与日本海沿岸经济体,实现过境优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利用港口和航运优势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实现海洋领域合作的突破,积极建立区域海洋合作共同体。另一方面,发挥“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优势。主动将本地区打造成日本海沿岸经济体经俄罗斯北方海航线至欧洲西部海航线的“起点核心区”和“转运核心区”,进一步扩大贸易合作范围。其三是积极利用“中俄蒙经济走廊”华北和东北两条通道的过境优势,利用边疆边境的双重身份,构建集转运、联运、储存、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边境贸易综合体。

二是利用好政策优势。在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地区自身的快速发展,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尤其是新疆、云南、东北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我国与周边国家实现发展对接、利益转换的平台地区,要积极承接国家和其他周边经济体的“政策红利”,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是利用好务工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国际共同发展平台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各国间双边或者多边合作项目增多。边疆区域可以以此为契机,对贫困群众进行语言、技术等专项技能培训,之后通过出国务工、项目用工等方式让贫困群众“走出去”,尽早脱贫。

(二)夯实了边疆地区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

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总体发展战略,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将原本分散于各部门、各机构单独的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和重组,集中力量构建了一整套联合驱动的机制体制,围绕脱贫攻坚进行了精准投放和实施,进而实现了原贫困地区人才、资金、技术以及项目等发展要素的有效排列和组合,实现了乡村的整体精准脱贫。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乡村社会治理和保障水平。一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解决了乡村治理中的“硬障碍”。边疆地区地理条件复杂,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危房难以改造、饮水安全难以保证、电力设施进户艰难、道路联通极其不易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边疆区域面积广阔,贫困群众整体聚集性不高,因此一些聚集性广场、道路、发电设备以及联通等基础设施改造困难。尤其是一些游牧民族及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提升集体性的基础设施服务更是“难中之难”,而通过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政府根据实际居住、民俗、地理环境等情况,采取了易地搬迁、聚集搬迁、设置服务点等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增加了贫困群众聚集度,改变聚集点的基础设施,夯实了乡村发展和乡村群众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截至2020年底,“2900多万贫困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2493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全部得以改造”[5]。二是通过福利政策和保障政策体系的构建,解决了乡村治理中的“软障碍”。其一,通过乡村卫生室的建立以及医疗扶贫政策的出台,解决了一些偏远山区“就医不便、就医不愿”的现实状况,实现了“小病不发展、大病不扩散”,逐步改变了一些贫困群众的不良就医习惯,在保障了贫困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筑牢了乡村卫生健康治理的实践基础。其二,在教育扶贫领域,帮扶了那些能够上大学的孩子走出去完成大学学业。这不仅可以改变一代人的知识认知、提升文化层次,也可以实现边疆地区人员“外流”与“回流”的层次提升。帮扶了那些因各种原因错失上大学机会的贫困家庭子女走出去学习技术,提升了自我生存能力,同时也使这部分贫困家庭子女学习和接触先进思想和理念,增添了返乡创业、改变家乡的能力和愿望。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扫除文盲,进而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其三,建立了切实可行、保障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边疆地区几乎都是深度贫困地区,本就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这类贫困群众很难通过常规的脱贫措施进行脱贫。通过脱贫攻坚的相应政策,各级政府都构建了合理、高效的政策兜底保障体系。将那些帮扶困难、缺乏脱贫路径的贫困群众纳入到了社保兜底保障范围,实现了政策脱贫,确保一道小康。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有20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被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其中,纳入低保1852万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2万人[6]。再有,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商业保险的预防、理赔功能也得到了高效利用,通过特殊的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方式实现了贫困群众“看病不花钱、意外损失有人赔”,免除了大病致贫、意外致贫等带来的“后顾之忧”。

(三)夯实了边疆地区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组织基础

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夯实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基础,有效解决了乡村“软弱涣散”和“基层党组织薄弱”的问题。

一是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形成了“带动力”。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带来了“资源福利”,第一书记多为省市县级行政单位的中层干部,有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在派驻单位的支持下可以带动单位政策有针对性地适当倾斜于派驻村,为乡村发展助力了派驻单位的直接资源,拓宽了乡村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村支部书记多为乡村本地民众,虽然对当地的各种情况比较了解,但是在整体学历层次、国家政策解读和执行能力以及创新乡村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而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虚职实责”,在派驻单位、扶贫部门以及相关监督机构的多重领导下,既不会与村支部书记之间发生职权冲突,又能因地制宜研究本村发展路径。通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全面梳理,对标国家政策和乡村发展思路,可以逐步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不符合乡村发展规律的乡村治理方式,有效实现“因地制宜”和“因村发展”。

二是切实夯实了“村两委”的工作职责。在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两个组成实体,一是以“村两委”为主要构成的“内部主体”。在内部主体中,“村两委”作为村民领导熟悉本村实际情况,能够从多方面对本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实时监测,不仅保证了识别、退出精准,也实现了帮扶精准。二是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为乡村脱贫攻坚的“外部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监督”和“服务”的作用,助力了“村两委”等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养成,不仅锻炼了村级基层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农村的党群和干群关系。

三是形成了参与主体多元的乡村治理体系[7]。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府和社会全员参与的国家事业,政府牵头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各级群团组织积极配合、各类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乡村基层领域形成了多力量、多主体、多人群共同促进脱贫的乡村发展格局。

(四)创新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民生工程,在该项民生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对于边疆地区来说,逐步优化了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拓宽了经济发展路径。

一是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实施,加深了地域资源的挖掘力度,通过村社经济、“飞地经济”以及吸引项目等方式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另外,在政策的引领下特色资源、传统以及优势产业向创新、综合开发的方向发展,为地域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区域跨越式发展开创了路径。

二是在创新扶贫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在扶贫过程中通过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型的扶贫方式构建了边疆地区的新兴经济发展路径。例如,通过边疆地区的电商扶贫项目,可以在实现边疆贫困群众脱贫的基础上,扩展电商合作范围,实施与周边国家和周边地区的跨境电商贸易,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之间的有效循环。再者,边疆地区大多地理环境独特、复杂,完全区别于内地和沿海地区,这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困难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区域文化体系。因此,边疆地区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吸引国内和国际旅游者来休闲、观光,领略独特的边疆地理美景、异域风俗习惯和人文情怀。

(五)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知

一是培育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解决了思想的贫困。思想是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意识和思维,如果不解决思想的贫困,外在的工作做得再多也不能解决贫困问题,即使借助“外力”一时脱贫了,但是懒惰的思想、落后的意识以及不正确的认知也会将一个人再度拖进返贫的深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8],即所谓的“扶贫扶志”,只有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了脱贫之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通过内生动力的培育,解决了贫困群众认知层面的问题,不仅有效杜绝了主观返贫、自愿贫困现象的出现,还从精神层面助力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二是培育了正向的文化认知。边疆地区民众多有宗教信仰,和内陆地区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在实际帮扶工作中,通过入户宣传、大众教育、专项培训等方式对这类贫困群众培养爱国主义、同根同宗情怀,让这些贫困群众从心理上、情感上接受帮助、感谢帮助,在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也提升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断了域外势力思想渗透的途径。

结论

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长久的国家战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后扶贫时代”的脱贫攻坚任务仍异常艰巨,对于返贫、意外致贫以及相对贫困等现象的治理仍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构建进程的逐步加快,边疆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节点优势将更加突出,这也对于边疆地区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的边疆已经不仅是边疆的原本概念,而是国家与周边国际环境的利益契合点和利益前沿点。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周边国家环境,必须先有一个发展、巩固、安全的边疆。要想建立一个发展、巩固、安全的边疆就必须解决贫困问题,补齐发展短板,进而构建边疆经济增长中心,实现边疆地区的“自身硬”,之后才能积极对接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该边疆省区农村贫困人口数据为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之时的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攻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