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内涵及理论渊源研究
2021-11-29赵丽瑶
赵丽瑶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0 引 言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社会现实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新发展理念提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强调要在“十四五”期间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实现共享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享发展,就是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条件下,共享发展理念显示着强大生机与活力,研究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理清共享发展的理与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蕴含
习总书记强调,当前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这四重维度规定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伴随时代发展又被赋予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1.1 全民共享: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全民共享强调共享发展的主体,即从共享的覆盖面上看是人人享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人民实际上涵盖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共享发展理念是对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坚持,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享不是少数人或少数发达地区的共享,而是通过先富帮后富所实现的全社会对发展成果的共享。
所谓共享发展,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而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奋斗目标,衡量我们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准,取决于全体劳动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逐渐由“扶贫”向解决“不均”问题转移。不可否认,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今后的工作要将资源重点向落后、偏远、欠发达地区倾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习总书记强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2]
1.2 全面共享: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条件下要想推动全面共享的实现,就要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主要着力点。
所谓全面共享,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共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展现出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期待有更多机会参与民主政治生活,享受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获得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追求更加健康美丽的生态环境。“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3]当前的共享发展,更多地是要解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加强补短板力度,努力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均衡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面共享,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保障。
1.3 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共享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结果。没有所有人都参与到推动共享发展的活动,就没有每个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合理性和正当性。[4]75-78新时代条件下的共建共享不能仅停留于中国人民的共建共享,而要包括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世界共享。
面对全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在尊重各国差异的基础上共商共建,一同应对全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近年来,中国在兼顾本国利益的同时,合理关切他国利益,谋求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彰显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实践证明,在全球治理中秉持共商共建的原则是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有效举措。正如习总书记2021年在“达沃斯议程”致辞中所强调的那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国际视野,将共享的主体从一国拓展到世界,着眼于全球范围内的共享问题,旨在实现全人类发展成果的全面共享。
1.4 渐进共享: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享发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的,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前,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中国共享发展的实现也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应当注意,新发展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实现共享发展仍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条件,不可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6]共享发展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即从低级上升到高级、从不均衡逐步过渡到均衡的过程。一方面,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我们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做超越阶段,违背历史规律的事;另一方面,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就决定了共享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轻易实现的。
2 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过共享思想是学术界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条件下,不可能产生“共享”思想。如王华华认为,马克思“理论批判武器”的锋利性和“革命行动意图”的彻底性,决定了马克思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可能提出共享发展的概念。新时代的共享发展理念只是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政策性概念。[7]44-52也有学者认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共享”这一概念,但在他们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共享思想。笔者对后一种观点表示赞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丰富的共享思想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主体论”的根本要求,以政治经济学生产与分配理论为逻辑支撑,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为目标指引,形成了丰富的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构建。
2.1 在对历史主体分析中明确共享发展的主体
新时代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写照,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过程中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群众,他们是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首先,群众及群众利益决定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287他们对布鲁诺夸大精神创造作用的做法予以坚决否定,并表明决定历史发展的决不是批判精神,不是观念的东西,而是群众、群众的利益。“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8]287即是表明,历史发展是由人民群众的活动推动的,是追求自身目的的人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具体的物质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源泉,革命运动的成败取决于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正如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在本质上仍然停留在那样一种群众生活条件的范围内,而那种群众是仅仅由少数人组成的、不是把全体居民包括在内的、有限的群众”[8]287。只有当社会维护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时,社会才能稳步发展,历史才能进步。因此,在分配方式上,社会成果的分配应该涵盖推动历史发展的全体社会成员。在这里,马克思是从剖析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的角度论证了实现共享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历史是社会个体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9]302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体合力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自己所言,是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构成了历史发展。合力规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强调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并非否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力量是包含在合力中的,个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中也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恩格斯揭露了英雄史观的唯心主义本质,否定少数杰出人物主宰历史的观点。“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9]304正是这些广大群众的、整个民族的、整个阶级的合力引起了历史的重大变迁。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历史主体的分析中,指明了共享发展的主体——人民。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也是由人民推动的,按照公共正义的原则,劳动成果应当属于全体人民。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为共享发展的主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剥削现象,理想的社会状态下,“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0]381
2.2 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中指明共享发展的途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旧世界的批判,从劳动异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三重维度展开,揭露了资本家的虚伪和残酷,阐明了造成工人生存条件极端困苦的根本原因,从而在批判中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非共享的危害性,表明了实现共享发展的合理性,并为我们指明了走向共享的途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第一个层面是对劳动异化的批判。劳动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的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却成为异己的存在物,反过来压迫和统治工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异化概念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劳动者同它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劳动者同它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这4个方面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的异化命运,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是被异化了的不自由、不全面的人。只有消除劳动异化,才能真正实现人性复归,达到人对自己的人性的完全占有。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双重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非共享的危害性,表明只有实现共享发展才能消除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此,马克思探讨 了造成劳动异化的深层原因,由此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第二个层面的批判。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第二个层面是对剩余价值的批判。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产过程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价值增殖过程。在必要劳动时间内,雇佣工人生产出和自己的劳动力等量的价值,而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的贪婪无情,决定了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是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在劳动过程中,工人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的绝大部分被资本家占有,而仅有小部分属于工人,在这种条件下,劳动异化现象的产生就不足为奇。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经济不平等的根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第三个层面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伴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以不断扩大的规模进行再生产,由此开始了资本积累。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或积累,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这种状况:“一极是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11]708也即是说,资本主义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出现更多的资本家或使资本家积累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是将越来越多的人抛入无产阶级的队伍,饱受劳动折磨和资本家剥削。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集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尖锐,这种资本的垄断将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桎梏。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主义最终将会被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1]874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占有的非社会化之间矛盾对抗的日益激烈,导致资本主义只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社会形态,必然会被无产阶级所推翻。
从劳动异化到剩余价值,究其根本,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产生的结果。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三重批判,为共享发展建构起了严密的逻辑体系。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非共享的危害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非永恒性,向我们强调了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享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此,“只有彻底摧毁由于异化劳动而导致的私有财产关系以及作为其现代表达形式的基本逻辑,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共享”。[12]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在对未来社会构想中描绘共享发展的愿景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描绘了共享发展的愿景,具体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分配方式。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共享劳动成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享发展是共产党人的本质体现。共产党人区别于资产阶级的显著特征在于,资产阶级领导的运动是为少数人的运动,而共产党人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42。过去的一切运动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性,总是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共产党人则跳出了这种藩篱,他们不提出任何的特殊利益,只以此来塑造无产阶级运动。“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13]47共产主义革命归根到底就是要同私有制进行彻底的决裂,消灭剥削和压迫,将少部分人占有的分配方式转变为人人占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具体阐述了在消灭私有制后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53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更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
共产主义社会的共享是各方面的共享。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共享。经济领域的共享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享实现的首要目标,通过公平公正的分配方式将社会总产品分配给每一位社会成员。正如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3]52其次是政治领域的共享。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政权作为社会公仆“应当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并通过赋予人民群众普选权、监督权、罢免权,建立廉价政府等举措防止权力变质。这些举措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出的具体举措是实现政治领域共享的有效路径。第三是文化领域的共享。共产主义社会的共享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方面的共享,还包括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的共享。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实现文化共享的可能性:“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14]258第四是社会领域的共享。马克思曾在著作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要对所有满足年龄的儿童实现全面教育,保障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随着私有制的覆灭,阶级的消失,妇女的解放也逐渐成为现实,社会全体成员一律平等。同时,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保障机制的日益健全,也为人民群众的各方面共享提供了现实保障。第五是生态领域的共享。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全面和解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生态环境中获益,也能以友好的方式回馈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
共产主义社会的共享发展是渐进实现的。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各方面都还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残留,因此这时的消费品分配还要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二阶段,也即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充分涌流,这时则有条件按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组织社会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共享发展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单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某一个方面提出共享发展原则,而是从整体的角度,从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规律、私有制与社会形态变更、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角度论证共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3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当代表达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5]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一脉相承,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渊源,但同时,共享发展理念又是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当代表达,是基于中国社会现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3.1 强调共享前提: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和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都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尽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非正义性,批判资本家不劳而获的现象,但更多的将侧重点放在共享发展的结果而非共享发展的前提上。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建共享的原则,强调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只有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使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3.2 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国民生实践进行现实回应
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聚焦于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我们工作的重心不再是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的问题,而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也应时而变,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的共享发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均等化程度,除了将“蛋糕”做大之外,更多地关注将“蛋糕”分好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不懈追求,也体现着对创造美好生活实践的现实回应。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15]
3.3 具化实践路径:以行动推动共享思想落地生根
当前与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所处的时代已有较大变化,“传统发展模式与价值观念无法适应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模式”[16]243,当前的社会条件决定了共享发展理念不再停留于构想阶段,而是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明晰的举措使之变为现实。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党和人民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为指引,努力实现共享发展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化。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共享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在经济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背景下逐渐兴起共享经济,如交通领域的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教育领域的MOOC平台;空间领域的共享自习室等,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诸如此类的具体举措为我国稳步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具体举措的提出及落实,是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4 结 语
总之,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不仅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思路借鉴,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继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的中国,尽管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但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仍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立足于现实,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做出当代阐释。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继续发扬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