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心结,培养中学生阳光心理

2021-11-28杨军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杨军

摘 要: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促使学生打开心结,培养其阳光的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其分析典型案例,促使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打开心结,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心结;阳光心理;中学班主任

中学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心理发展不够完善,自制力和价值观都有所不足,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阳光心理。在展开心理教育时,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知识,而要找到学生困扰的心理问题,结合其心结进行引导,这样才能高效解决问题。

一、引导换位思考,激活体验

不少学生之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待人接物,容易和他人产生争执,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换位思考,不懂得关心他人。目前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很少有换位思考的体验,教师要用语言加以引导,让他们激发内心体验,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在班级中有一些学生性格比较急躁,容易和他人发生争执,甚至会出现打架等情况,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其积极展开换位思考,尝试激活内心体验。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一下有哪些事情容易引起同学之间的争吵,然后围绕其编写小品,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出来。在设置角色的时候,教师特意让学生选择和自己性格有较大反差的角色,如胆小懦弱的学生,可以扮演一些大胆的角色,性格粗暴急躁的学生则可以选择胆小的角色。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换位思考。教师还提出问题引导其反思:“在他人欺负自己的时候,若我只是一味地忍让,那么只能助长他人的气焰,所以我应该适当强硬起来,并及时寻找老师来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还有学生提出:“我们在和他人争吵之前,要先想一下对方是否是故意的,而不能一味地大喊大叫,这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结合换位思考,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其心理状况也有所改善。

中学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对有趣的游戏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这样能更好地创设情境,也能促使他們和角色进行共鸣,产生换位思考的效果,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

二、链接典型案例,提升境界

中学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时会产生一些偏激的心理。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展开辩论,思考如何用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

教师发现有学生存在嫌贫爱富的心理,遇到班级中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则常常会用言语进行讽刺挖苦,还常常故意刁难,但是对于家境比较富裕的同学,则常常会出现巴结奉承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教师采用链接典型案例的方法进行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的方式寻找各种耐人寻味的案例,如某人原本是一名辍学后四处打工的人,在遭受了人生的困境后,他决定靠学习改变自己的状况,最后终于靠着勤学苦练考取了大学,最后成为了大学教授。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人认为家境优越就为所欲为,最后锒铛入狱。学生由此认识到家庭状况并非衡量人最好的标准,而要考虑此人是否能为社会做贡献,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教师又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同学,而应该一视同仁,这样就帮助他们调整了心理。

在链接典型事件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首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问题,用学生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经常产生困扰的那些问题促使他们展开思考。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搜索,让他们结合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门事件展开辩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强,探究效果也更好。

三、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感悟

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并了解社会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他们思考如何提升实践的效率,并思考怎样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个人感悟。这样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广了,认识到了人生百态,他们的内心也变得更为坚强。

教师发现不少学生都存在轻视体力劳动者的问题,平常在遇到清洁工、建筑工人、快递员等职业的人时,他们的态度也不太友好。针对此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展开职业大调查活动,了解社会要顺利运转起来需要多少不同的职业。然后展开假想,想象一下如果缺少某个特定职业的话,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发现不同的职业都是建设社会不可缺少的,不应该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体力劳动者。最后教师又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感想,学生认识到:“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值得尊重。”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消除了心理问题,并且反思自己以后要以何种姿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自主解决问题,不要躲避问题,而要勇敢面对。久而久之,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他们的自主感悟也会更为深刻。

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思考如何能让学生逐步形成阳光健康的心理。教师要避免用直接说教的方式,这样反而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若能把握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换位思考、辨析真实案例、参与实践活动,则能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洪霖,程琳.学校德育从集体主义到共同体精神的实践演进[J].教学与管理,2021(01):20-23

[2] 郭辉雄.通过攻“心”改其“行”[J].教学与管理,2019(02):17.

猜你喜欢

中学班主任
中学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的路径研究
关于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浅析
以人为本观念下中学班主任角色转变研究
对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中学班主任面临的问题及其改善方式分析
中学班主任应做到公正
浅谈网络时代中学班主任工作信息化
中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及其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