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诗词一起了解河南文化(二)
2021-11-28西门杏庵
西门杏庵
三
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约公元715年—约公元779年)写的诗。
提起张继,想必很多人立刻就想到他那首著名的诗《枫桥夜泊》。
张继,字懿孙,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中进士;曾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盐铁判官,但上任一年多,便病逝于任上。
张继的一生,就是个疑团,生卒年不可考,出生地有争议,新旧《唐书》皆无本传。履历与平生,好比一本烂账。这个“非著名”诗人,一生扑朔迷离。
《新唐书·艺文志》中,以寥寥二十余字介绍他:“(张继) 字懿孙,襄州人。大历末,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
关于张继出生地,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新唐书》作襄州;唐代文人独孤及,称其为“南阳张继”;明代理论家高棅,认为他的祖籍乃是兖州。
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世人皆知晓其姓名。不过,对张继的了解,仅限于此而已。他的诗歌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是《枫桥夜泊》。
《宿白马寺》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那一夜,张继抵达洛阳,夜宿白马寺,目睹兵燹之惨状,触景生情,遂作此诗。“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汉代白马驮经的故事已成空,眼前的白马寺,是碑碣断裂、殿堂倒塌的破败景象。“断碑残刹见遗踪”,描写了白马寺经“安史之乱”后,寺院内碑碣断裂、殿堂倒塌的凄凉景象。张继由眼前白马寺的残破情景,联想到当年白马驮经的辉煌过去,触景生情:乱世之中自己羁旅他乡,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夜宿白马寺,感觉很凄凉:茅屋破旧,秋风萧瑟,一夜淅沥秋雨,愁思更“浓”。
“马寺钟声”本是洛阳八大景之一,说的正是洛阳白马寺的钟声。唐代白马寺规模宏伟,香火甚盛。
对比《宿白马寺》和《枫桥夜泊》两首诗,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两者写的都是秋天,前者为“秋风起”,后者为“霜满天”;两者均写到夜晚,前者为“一夜雨声”,后者为“江枫渔火”;两者都写到羁旅之愁苦,前者为“羁思浓”,后者为“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张继所作的诗《枫桥夜泊》。苏州的“寒山寺”因之而名扬中外。
月落之时,乌鸦哀鸣,天空蒙上一层秋霜,显得格外朦胧。江村枫桥边,渔火点点,众人皆已熟睡,只剩我独自忧愁难寐。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送到我所乘坐的客船,更加令我夜不能眠。
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枫桥夜泊》以其空灵旷远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清寂孤单的羁旅愁怀。诗中满腔的羁旅之情,给张继蒙上了一缕愁思。在张继的潜意识中,藏着物哀、幽玄、寂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究竟是“因为愁才有半夜的钟声”呢,还是“因为半夜的钟声才更愁”呢,说不清道不明。张继在这里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方法。一般说来,诗人应是在先听到钟声后方才会想起——这是从寒山寺發出的钟声,也就是说正常的逻辑线索应该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张继是有意将这两者次序前后倒叙了。“倒叙”是古代诗歌里较常用的一种语法,如王维的《春日上方即事》中“柳色春山映,梨花藏夕鸟”两句就包含了这种“倒序”结构,又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联“香稻啄余鹦鹉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也同样采用了这种语法技巧。事实上,《枫桥夜泊》这个诗题,其本身似乎也隐含了这种“倒叙”的修辞笔法。按正常的创作思绪,《枫桥夜泊》定名为《夜泊枫桥》更妥,如杜牧的《夜泊秦淮》即是如此。唐人高仲武所编的《中兴间气集》里,说此诗的题目是“夜泊松江”(松江就是苏州)。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们常常习惯于借助“月亮”来表达离愁、思念,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类,张继创造性地第一次用“钟声”来表达心绪。这,正是《枫桥夜泊》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枫桥夜泊》,别说后人难以超越了,即使是张继本人,他重游寒山寺时,又写了一首《枫桥再泊》:“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他再也写不出“江枫渔火对愁眠”那种愁绪了。“对愁眠”,就是说,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是江边斜卧的枫树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同时也看到了船上斜挂的渔灯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发现它们正双双偎依“相对而眠”呢。这一句采用比兴的手法,将江枫渔火的“双双入眠”与他的“孤身寂廖”形成了对比。当然,你也可以更幽默一点,将江枫和渔火看成两位绝代佳人(记住,绝代佳人卖艺不卖身)。这个冰冷的夜晚,张继和两位佳人可谓对影成三人,苦苦思考“安史之乱”何时结束,以至于半夜三更,仍然不能入眠。
有人较真,认为,月落本应该是黎明时分,后面又说“夜半”,夜半与月落的时间相关显然不对;乌鸦是白昼动物,和鸡一样晚上睡觉,半夜听到乌鸦叫,就像半夜鸡叫一样不自然;再者寺院也鲜有半夜敲钟的,“夜半钟声”也让人感到诧异。
由于中国诗词并不着重“写实”,而着重“写意”,只要意境好,即使诗境与现实不符,也仍被认为是好诗。
诗歌的好,并不在于它说出了什么新的东西,而在于它特殊的言说方式,能够把人带到某个与事实有关的境界,而这个境界是人们一直熟视无睹,或者理解了却不能表达的。从这个角度说,诗歌并没有创造什么,它只不过如艺人的手,扣动了人们心里的一根情感或者意念的弦而已,而这根弦本来就存在于人们心灵的深处。
事实才是美的根源,实践才能创造美,文学只是帮助人把握美和达到美。
正因为只描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枫桥夜泊》才能够引起不同思想的人的共同关注,虽然关注的方向可能并不一样。倘若明白了这一点,你也许就会对自己说:往后余生,别太较真,在苟且的生活里寻找诗和远方。
未见寒山寺,已闻寒山钟声。钟声打破夜的寂静,寒山寺显得神秘幽远。
在文化史中,寒山寺的名望,不会亚于少林寺。它之所以出名,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因为《枫桥夜泊》一诗中短短的28个字。明代文徵明有言曰 :“诗以山传,山以诗传。”诗歌与山川,总有相得益彰的联系。清代学者叶燮说:“寺有兴废,诗无兴废,故因诗以知寒山。”
寒山寺因寒山子而得名,寒山寺竟不在寒山上,而是坐落于苏州古城同门外枫桥路西端,寺院坐东朝西,门对古运河,古属枫桥镇。寒山寺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本来叫“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浙江天台诗僧寒山在这里住了之后,才改名叫寒山寺。寒山寺不是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此人是寒山,也是张继。世界上万事万物只有注入人的灵气之后,才会凸显出文化价值。
寒山是谁?
寒山(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寒岩,自号“寒山”,被人尊称为“寒山子”。寒山曾居于此处。他常至天台国清寺,与寺僧丰干、拾得为友。拾得,本是孤儿,由丰干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故起名为“拾得”。
寒山是唐代著名诗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寒山诗集提要》中指出:“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最大特征就是接近口语。寒山去参加科举考试,由于他写的诗都是白话文,跟当时的“主流”风格不大一致,没人赏识他,考了四五次都落榜了。后来才知道,唐代选拔人才要求身材好且五官端正、文筆好、书法好。他长得太普通了。考了这么多次都失败了,妻子也离开他回娘家去了。万般无奈,他便到山上独居。后来与拾得成了好朋友,拾得经常把国清寺剩下的饭,用竹筒装起来背给寒山吃。
他们俩有一次经典的对话,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寒山子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笑着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间是非的处世之道。
民间也有传说,说寒山和拾得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清朝皇帝雍正甚至把寒山与拾得封为“和合二圣”,他们俩成了老百姓礼拜的婚姻神和爱神。寒山的作品传入日本后,就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学习和研究的高潮。日本人把寒山和拾得融入书画作品。日本小说家森鸥外,加工寒山的履历,写成小说《寒山拾得》,竟然成了20世纪日本的畅销书。
清代苏州著名诗学家叶燮曾感叹:“唐人张继‘月落乌啼一诗,人人童而习之。寺有兴废,诗无兴废,故因诗以知寒山。”《枫桥夜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不仅在中国脍炙人口,在日本也几乎家喻户晓。苏州的寒山寺成为名寺古刹,被无数佛教弟子奉为圣地。
好的诗歌,没有国界。
日本江户时代,唐风盛行,《枫桥夜泊》愈发受到日本人喜爱。据日本学者考证,早在南北朝时期,《枫桥夜泊》就风靡于日本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枫桥夜泊》在日本被编入教科书,可谓家喻户晓,其影响远远超过李白和杜甫的诗作。日本东京也有一座寒山寺,寺里有块刻了《枫桥夜泊》诗的石碑。在日本各地有以“寒山”命名的料理店,也有多种以“寒山”命名的酒,以及精品墨块。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20世纪50—60年代,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风靡于西方。在美国的嬉皮士运动中他被封为祖师爷。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却连真实姓名也没有留下,只是以号行世:寒山子。
到了寒山寺,一进门便可以看到被称为“和合二仙”的寒山、拾得像。《枫桥夜泊》无疑提升了寒山的知名度,可以说“寺因僧名,更因诗名”。
400年前,诗人、画家、医家、僧人、卜士,包括内阁首辅大臣等走进寒山,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读寒山,解读石刻。正如《兰亭集序》中所说的那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种聚会,在古代叫做“雅集”。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记录的就是一次雅集。
一首诗可以成就一个人。没有《春江花月夜》就没有张若虚,没有《题都城南庄》就没有崔护,没有《枫桥夜泊》也就没有张继。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甚至也算不上名家,远不如李白出名,他的诗歌在《全唐诗》中,仅占据一卷,总计五十余首。高棅编纂的《唐诗品汇》中,将诗体划分为九格,张继的七言绝句,被划分到“接武”一级中,意思是,他远远算不上诗歌中的行家。
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留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经忘记了张继这个名字。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枫桥夜泊》这首诗作于诗人落第之时,说诗人张继在唐代至德年间赶考落榜,途经寒山寺,写下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江枫渔火”本该是美丽的醉人的,可对于夜泊姑苏的张继,却是添愁的、沮丧的、忧伤的。
江上渔火三二,他们在捕鱼吧?世路艰辛,潇洒的捕鱼人,也难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今夜,安心的人在安眠,捕鱼的人在捕鱼。只有我,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人,如今,连睡眠也不要我了……
深夜,幽静的江边,寒山寺传来一阵阵凄婉的钟声。“当—当—当—当……”的慢板,就像是从古运河荡漾的水波,一圈一圈地扩散过来。月夜,钟声被运河之水吸走了一部分,余音干净得像月光,清澈透明。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甚至专门写过一篇散文《不朽的失眠》,纪念这次伟大的落第。文中的大意是说,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张继落榜那年,写下《枫桥夜泊》,流传至今,而当年考中状元的是谁,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如果不是落榜,张继也写不出这么凄美的诗。
船行似风。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总之,在一个失眠的夜晚,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孤身漂泊在苏州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诗。那个夜晚,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想不到,就连睡眠都拒绝了接纳他。
事实上,张继于753年考中进士,可两年后就发生了“安史之乱”(755年12月),之后唐玄宗逃到成都去了。
作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京师迁徙,交通断绝,世人流离,还有可能再举行统一的全国性的考试吗?“寒江羁旅,怀愁难眠”,这和是否考中进士关系不大。中了进士,也不会意味着从此没有了“怀愁难眠”。历来“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女子到了春末,看到“菡萏香消翠叶残”,自然也就“西风愁起绿波间”了。而男子到了晚秋,本该享受云淡風轻的爽气,倘若一事无成,就只有“江枫渔火对愁眠”了,从倚窗不寐到带愁而眠。再听那寒山寺的钟声,本是清除人烦恼的,如诗“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而失落的人则是越听越悲。
因为性情,张继虽然中了进士,但在后面的铨选中落第,没有得到官职,只能回到家乡。安史之乱期间,他一直忧心时局。
作此诗时,江南的局势还比较稳定,所以作者南下江南避乱。
苏州,古名曰姑苏,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粮仓之所在。“苏”字的繁写乃是“蘇”,上面是萋萋的芳草,有欣欣向荣之意;下面为“鱼”“禾”二字,暗合“鱼米之乡”的意思。
仅从字面看,就能知道,姑苏是个繁华富庶的地方。
身为异乡人,张继可能不知道,姑苏其实并没有什么“枫桥”。寒山寺前面那座桥,实际上是“封桥”,桥对岸是军事要塞“铁铃关”,这座桥的功用,是为封锁大运河的渡口,故有此名。
宋代学者周遵道,在《豹隐纪谈》中记载此事:“旧作封桥,后因唐张继诗,相承作枫。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字。”
张继写的诗歌中,有“夜半钟声到客船”之语。究竟有没有“夜半钟”这种说法,历史上曾经聚讼纷纭。
古代的时候把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前用圭表或铜壶来测量时辰(早在公元前1400年,我国便出现把漏壶作为计时的仪器),整点便击鼓报时,让大家知道时间。但是,我们知道,鼓的声音传播距离有限,于是齐武帝(483年-493年)便在南京玄武区鸡鸣寺的景阳楼里悬挂了一口大铜钟,改成白天敲钟,晚上击鼓来报时。钟越大,钟楼越高,声音就传播得越远。钟楼一般和鼓楼正对着。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每个朝代都有具体的规定。汉代和唐代刚好相反,一个是晨鼓暮钟,一个是晨钟暮鼓。唐代规定,鼓响的时候就关闭城门,实行宵禁,违反宵禁的人还要被抓去拘留。钟响的时候就打开城门,人们出去开始一天的劳作。
佛教认为,人生无常,祸福相依,梵钟声能消除烦恼。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一般寺庙,都是晨钟暮鼓,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警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听来,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张继听来,则是触景添愁……。
北宋学者欧阳修喜欢较真,他认为,唐人张继此诗虽佳,但三更不是打钟时。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是这样写的:“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同,亦语病也。”首先,欧阳修的引文存在失误,如误将“城外”为“台下”,“夜半”为“半夜”,不知道是他记错了,还是所见到的版本不同。其次,欧阳修提出的问题,只能说明他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在唐代,苏州一带就有夜半敲钟的习惯,当时叫“无常钟”。唐代不少诗人写过“夜半钟”。如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诗云:“隔水悠扬午夜钟”;白居易诗云:“新松秋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云 :“夜半隔山钟”;于鹄诗云 :“遥听缑(hou)山夜半钟”。这些都是唐代诗人所听到的各地半夜钟声。南宋的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综合了王直方、叶梦得等人的论辩,考证说,吴中地区的僧寺,确有半夜鸣钟的习俗,谓之“定夜钟”。
思想如草,遍布虚空。“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香。”曾经的奢华,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烟云。残月西坠,乌鸟啼鸣,清霜满天,江面的几点渔火似乎更加增添几分清冷与孤寂。这时,寒山寺的钟声打破了半夜的宁静,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不知归宿的惆怅也就融在这钟声里了。
为何《枫桥夜泊》在东瀛流传如此之广?有学者说,《枫桥夜泊》的意境符合东瀛人的审美情感。寒山寺的钟声传递出空寂悠远、苍茫清冷的愁绪。此诗能让人耳灵目清。
晚间的江风传来涛声,寺庙的钟声远近可闻,停泊“枫桥”边的客船在幽静深远的夜晚,陪伴着“月落乌啼”。想想看,这是个什么景致?
《枫桥夜泊》中的28个字,字字可成一幅画。还有,天际残月、乌鸦悲啼、寒夜霜天、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烘染了游子羁旅愁怀,流露出淡淡的孤寂、飘零之意。这是一种含蓄朦胧之美。人到中年,如落满枫叶的古桥,谁没有体会过“夜泊”“月落”时的孤寂、以及“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心境?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霜天、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蕴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寂静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
诗中所说的“江枫”,到底指的是什么?对此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案。第一种说法:江边的枫树。如王启兴先生等的《唐诗三百首评注》一书。再如徐有富先生的《重读〈枫桥夜泊〉》一文。第二种说法:松江(吴淞江)边的枫树。如曾景忠先生的《张继诗》一文。第三种说法:江桥和枫桥。如唐先田先生的《苏州三趣》一文。第四种说法:江村桥和枫桥。如金红先生的《“江枫”意境新说》一文。
还有一种说法是:“江枫”既不是枫树,也不是乌桕树,而是我们常见的枫杨树。理由是,枫杨树身份卑微,暗合张继当时的地位以及夜泊枫桥的凄苦心境。有的地方称枫杨树为“苍蝇树”。唯有如此,诗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和渔火才能相互愁对,拟人升华,达到物人合一的境界。
最后,我们再来看张继的另外一首诗《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当年流行的歌曲《涛声依旧》,把许多中老年朋友的怀旧思绪,像浪涛拍岸那样拍响了无眠之夜的回忆。这首《涛声依旧》完整版歌词如下:
带走一盏渔火 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流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有时候,住在农村,听雨,发呆,看云,我就喜欢听这首《涛声依旧》。云是千人面,雨是多情种。修成一颗素素闲心,闲坐屋檐听一场雨落,便有了一种空幽意境,不失为一种落落情怀。
万物皆有灵。灵与灵之间的碰撞,就会产生思考。遥想雨打芭蕉闲听雨的日子,李清照躲在老宅里,倚着一扇老窗,看着雨“嘀嗒嘀嗒”地从屋檐上落下来,写出了《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日日月月,岁岁年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我无关。人至老年,旅居农村,习惯了一个人发呆,在瓦檐下听风,看虚拟的阵风各自络绎、各分平仄,满怀热情将各式花树草木一一反复光顾。夜色如墨汁渐渐晕染,半枚素月袅袅婷婷,几丛疏影恍恍惚惚,将简常日子和异乡行迹随势合围,如深陷时空褶皱里暗怀心事。
秋风,多情亦多事,除了带来一些远方的事物或气息,更撩拨起一些莫名难耐的心事。
风强劲了,雨款款而来,汲汲而至。
在雨落的间隙里倾听,孤自心绪茫然,想着家乡疙瘩汤。温一壶酒,焖一只鸡,任远湖朦胧、炊烟袅袅,仿佛五体俱闲地活成了孩童。饭后带着晚饭后淡淡的酒意,夜色下漫无边际地散步,没有江枫渔火也没有无边的愁绪,只独享一份简单朴素的寂寞时光。
想想那个写《枫桥夜泊》的张继,从功名进士至盐铁判官的张继,因其品性“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行走江湖没有护官符,不谙逢迎权贵之道,纵是“博览有识,知治体”,最后落得个“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死后遗体连被送回家安葬的运费都付不起。“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那个夜晚,那枫桥边寒山寺院内凄凉的寺钟,却在無情地敲打着他如霜的心境。
四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709年-784年)写的诗。
颜真卿,孔子弟子颜回之后,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颜真卿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书法家,是继二王之后最负盛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楷书较之羲之更胜一筹,与欧阳询、柳公权和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一起又有“颜筋柳骨”之谓。颜真卿72岁时写的《颜家庙碑》,正大、刚直、朴厚甚至带有一丝笨拙,可就是这一种笨拙,让他区别于前代的王羲之,也区别于同时代的柳公权,成为书法史上一个无法磨灭的存在。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中举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齐鲁琅琊颜氏素来就是名门望族,诗书传家,颜真卿的五世祖,是写出《颜氏家训》的颜之推;为汉书做过注释的颜师古是他曾叔祖。他的父亲颜惟贞担任过太子少保,可惜英年早逝。
颜真卿的《劝学诗》写得浅显易懂。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少年别只知道玩,以免到老才后悔。有句谚语,“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说有志之士从农历二月杏花开到八月桂花开,一年到头都在努力;从三更点灯到五更鸡叫,通宵达旦都在用功。这谚语,大约就是从颜真卿的《劝学诗》化用而来。
“三更”“五更”,这个“更”是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从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终成大家。
在这首诗中,颜真卿勉励少年坚持读书。
读书未必让人高尚,至少让人不堕落;讀书未必让人广博,至少让人不狭隘;读书未必让人有力量,至少让人不随波逐流。
颜真卿,一生忠义盈翰墨。
虽然毛笔时代早已远去,中国书法艺术历经各种流变,在今天却愈发成为知识分子热衷追习的风尚。尽管很多人并不以成为书法家为目标,抄经静心,更多的是为寻求短暂的心灵超脱。
中国书法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具有世界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群众基础和极高的艺术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其真正的美感,来自时代文化资源的赋能。
最近看了河南美术出版社免费公开书法微电影《翰墨中华》(18集),感觉相当震撼。《翰墨中华》系列是从书法的角度看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文明,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中必读、必临的18件,用当代人的眼光,以一作品一故事的形式,解读名作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自甲骨文,大篆、小篆、金文、汉隶、章草、魏碑及至行书楷书大草,迭代清晰,源远流长。书法作为独立门类的艺术,始于魏晋。到了唐代,中国书法的所有审美要素已然完成。比如,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世称“草圣”,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并称为“三绝”;他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别具一格。他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张旭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
张旭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为人洒脱不羁,特别喜欢喝酒。他和李白、贺知章是好朋友,常常一起喝酒。喝得大醉后,张旭就大呼大叫,狂奔乱跑,然后挥毫写字,甚至会用头发蘸着墨来写,所以人们称他为“张癫”。他写的字也是变幻莫测,人所难识,被称为“狂草”。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说他:“张旭三百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李白也写诗赞扬他说:“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雄侠尽追随。”
张旭的草书,飘逸灵动,潇洒飞扬,李白认为他是“心藏风云”,心里有了激扬的感情,手下才能笔墨恣肆。张旭的性格狂放豪迈,但又不乏细腻,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往往能给他启发。相传他在河南邺县时看了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韵。
张旭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享有盛名,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只字,就视若珍宝。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据说,张旭有个邻居,家里贫穷,听说张旭为人慷慨,就写信给他,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回信说:你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就可卖上百金。邻人把信拿到街上去卖,果然很快就被人购走。
还有一个故事,张旭在苏州任常熟尉时,来了一位老人递上状纸。张旭见是一件小事,就在状纸上批示一番。哪知没过几天,这位老人又来了。看了状纸,还是小事,张旭大怒说:“你竟敢用闲事来屡次骚扰公堂?”老人说:“我实际上不是到你这理论事情来的。我是看到你批示状纸的字写得好,我想收藏起来!”
宋代以降,理学兴起,中国书法进入一个新的文化阶段。以苏东坡为代表,苏、黄、米、蔡——“宋四家”,创造了中国书法审美的新高度。苏东坡为人乐观、豁达,书法也潇洒。林语堂说得好,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月夜徘徊者。你看东坡写的《猪肉颂》多么有趣: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世学“颜体”者遍天下,赞其为书法史上的“楷书第一人”亦不为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颜真卿亦是行书高手,颜真卿的行书名作是三篇文章的草稿:《祭侄稿》《争座位稿》《告伯父稿》,人称“鲁公三稿”。颜真卿《祭侄稿》与羲之的《兰亭集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被并称为“三大行书”,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在此稿的跋文中不吝溢美之词,誉其为“天下行书第二”。
《兰亭集序》为唐太宗李世民所珍爱,一说李世民去世时随葬其头下,另有一说太宗传于其子高宗李治,后葬于乾陵,再加上盗墓贼温韬曾盗过太宗的昭陵,《兰亭集序》是否存世仍是谜案。《祭侄稿》则在历史长河中千年流传。
《祭侄稿》(又名《祭侄季明文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其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害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行书祭文,全稿23行,268个字,涂去了34字,横涂纵抹,圈点勾勒,重叠复潦草,说是满篇狼藉也不过分。但每字都力透纸背、势如千钧、慷慨激昂、真情流露,丝毫没有矫揉造作、拖泥带水的痕迹。
从墨色浓淡变化来看,蘸墨由浓而枯仅有七次,可见为一气呵成。与《兰亭集序》的墨色匀布明显不同,此“天下行书第二”似为草稿一般,但颜真卿的悲痛之情溢于笔端,使得这幅作品成为绝世之作。
颜真卿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豫剧《颜真卿》讲述的就是他与洛阳的缘分。该剧演员阵容强大,颜真卿由豫西调老艺人王二顺的亲传弟子、原洛阳豫剧团副团长赵宏献饰演,女主角窦瑛则由马金凤亲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赵晓梅出演。
历史上,颜真卿有“热血忠臣、丹心书家”的美誉,他死后葬在洛阳,直至今天,位于偃师的颜真卿墓仍吸引了不少的游人。唐德宗时期,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自称建兴王。为免战祸,颜真卿以“持正守节、死而后已”的决心,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宣谕,后被李希烈杀害。历史剧《颜真卿》演绎的正是这段历史。
“朱关田的《颜真卿年谱》,对颜氏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宋人留元刚曾‘以史传、诸书、碑迹、杂记铨次年谱,是现今所见最早的颜真卿年谱。到了清代,黄元骥也重撰过《颜真卿年谱》,并编有《颜书编年录》四卷,但都过于简略。关于颜真卿的很多史事,直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难以真切。朱关田‘临池掇石之余,笃心治唐代书法史,目昏渠阁之住贮,手缁故纸之尘,逾三十年,不少间辍,浸而淫之,酝而酿之(涛斋语)。采铜于山,爬梳推求,撰就了洋洋数十万言的《颜真卿年谱》,于颜氏生平行迹、书作著述皆详加考索。
“汉学家倪雅梅的《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为读者理解宋代与颜真卿的关系提供了帮助。倪雅梅认为:‘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被宋代的文人集团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这个集团包含了当时许多在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精英人士。这个集团中的人士出于某种特殊的政治需求,从而要将颜真卿的声望传递给子孙后代,因而他们也采纳了颜真卿的书风,以此作为他们接近颜真卿人格的一种方式。他们临摹并搜集颜真卿的作品,将他的风格元素进行转换并整合为己所用,并且在他们的艺术理论中把对于颜真卿声望的称赞同其书风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倪雅梅以颜真卿的个人经历为主线,‘每一个章节对应他人生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每一阶段挑选一件具体的书法作品,结合颜真卿的个体生命和整个唐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解读文字内容,探讨书法风格。然后,她又将观察的视角转向‘宋代文人对颜真卿的这件具体作品及其整体风格的评论。
“苏轼是颜书经典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曾经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所以,他也经常出现在倪著中。比如,他对《争座位帖》的品评和临摹,就是倪雅梅论述颜书接受史的重要材料。此外,倪雅梅还有意识地选择了书法家米芾、黄庭坚、蔡襄,以及政治家韩琦、范仲淹作例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颜书在宋代传播的广度。”[3]
颜真卿作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颜体书法是颜真卿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
有一个问题,想必大家和我一样地关心:《祭侄稿》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这要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说起。这一年,颜真卿登进士第,之后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性格刚烈,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由于大唐盛世日久,官民懈于防范,叛军所到之处,河北二十四郡纷纷倒戈、望风而降。玄宗听到战报后愤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
平原郡太守的颜真卿和常山郡守颜杲卿兄弟二人,首举义旗,坚贞不降,孤身抗贼。此时,颜季明经常在两郡之间往来报传消息,即文稿中的“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很快,附近十七郡一起响应义举。
颜氏子孙谨循家训,多出精忠报国、刚正不阿之士,真卿与其兄颜杲卿(颜季明之父)便是其中的代表。颜真卿在平原郡坚壁清野,叛军久攻不下;颜杲卿则率郡中军民奋勇杀敌,夺回土门,让叛军受到巨大打击,而后诸多叛军又归附唐朝,颜杲卿速派其子颜泉明赴长安报喜,并请求援兵。但泉明行至太原,就被当时的太原尹王承业等官员拦住,他们上奏朝廷揽下了本属于颜真卿和颜杲卿的功劳。在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郡的时候,王承业等更是见死不救,即颜真卿所书“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新唐书·颜杲卿传》载,颜杲卿被叛军俘虏后,敌军当着他的面把其子颜季明的头砍下,他仍坚决不降。后大骂安禄山叛国,最后叛军又残忍地将其舌头割下。这就是文天祥狱中所写《正气歌》中“为颜常山舌”的由来。颜杲卿也誓要践行精忠报国的铮铮铁骨。
颜真卿接着写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在“安史之乱”中,颜杲卿父子与全家三十余口,全部被叛军杀害,几乎惨遭灭门。到后句“呜呼哀哉”时,真卿已悲痛至极,四字近乎草书,情感的爆发与恣肆的笔墨已合二为一。
因战乱频仍,颜真卿作为平叛将领,怀着国仇家恨四处奔波,直到“颜氏惨案”发生两年之后,颜真卿才让泉明有机会为父兄亲人收尸。颜真卿在悲愤中,情不自禁,为祭奠罹难的侄子颜季明,写下了这篇不朽的祭文——《祭侄文稿》。在这篇文稿中,颜真卿记叙了颜杲卿颜季明父子,“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情如潮涌,气势磅礴,纵笔豪放,笔法厚重浑朴苍穆,随情而变,生动多变,因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刚烈耿直的感情起伏和宣泄。
苏轼评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祭侄稿》作为颜真卿的代表之作,是一曲悲怆的交响乐章,其中的忠义愤发之气,足以震古烁今。《祭侄稿》既是祭文,又是厚重的历史述说。玄宗闻颜真卿的忠义之举,惊喜道:“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后至凤翔,颜真卿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祭侄稿》追念颜季明生前报效国家的功劳,愤慨叛军残害忠良的暴虐,哀叹‘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真卿书写之际,痛心疾首,悲愤交集,边写边改,笔墨浸透哀悼悲思,墨点仿佛是从心底流出的泪滴,线条如同悲怆的浩叹。
“书写时,颜真卿注意力都集聚于祭文的表达,并不在意书法如何,也就疏远了‘作书的意识,这正是书法家常说的‘无意于书‘心手两忘的书写状态。颜真卿信笔写来,笔毫在麻纸上皴擦挥洒,渴笔很多,墨色将浓遂枯,带燥方润,颇有穷变化于毫端的神奇,出现了连颜真卿自己也无法预知的变化。”[4]
当颜真卿用蘸满血泪的秃毫,为他战死的侄子写下祭文的时候,他也曾痛苦地发问:“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各地藩鎮势力大涨,嚣张跋扈,不臣之心屡见不鲜。终于在唐德宗在任时爆发了建中之乱。唐德宗封淮西(府所在今汝南)节度使李希烈为南平王,想利用李希烈之兵力镇压叛乱。
史载李希烈:为人狠戾无亲,无功犹倔强不法。李希烈介入平叛之后,迅速壮大自己的势力,实有图谋不轨之心。而此时的唐代中央政府,宰相杨炎专权,唐德宗提拔卢杞,利用卢杞压制杨炎,而平叛战场上,李希烈借口下雨迟迟不进兵,卢杞密奏德宗:希烈迁延,乃杨炎故也。德宗贬杨炎为崖州司马,并在途中将其缢死。铲除了杨炎之后,卢杞靠巧言令色取得了德宗皇帝的信任,成了宰相,然后大肆排除异己,凡是能人重臣,都是他打击的对象,颜真卿也不例外。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公开叛唐,其他四个尚在叛乱的藩镇见李希烈兵强马壮,便共尊李希烈为帝。
唐德宗叫苦不迭。诏宰相卢杞商讨对应之策。
话说颜真卿这一辈子,都在得罪小人,而且是当权的小人。杨国忠当权,他怼杨国忠,被打发到平原郡当太守;李辅国当权,他怼李辅国,被贬为蓬州刺史;元载当权,他怼元载,被贬为峡州别驾,后来元载被诛,杨炎、卢杞陆续当政,颜真卿不改初衷,继续怼。
本来颜、卢两家曾是世交,父辈曾携手并肩浴血沙场,为刎颈之交。卢杞,本也是名门之后,却生性嫉贤妒能、睚眦必报……史书上还说他“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能言善辩,讨了唐德宗的欢心,做到宰相。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中对卢杞的描述,都将卢杞列为奸佞之臣。颜真卿得罪了奸臣卢杞,奸臣又岂能放过他?于是卢杞假公济私,顿时生出借刀杀人之计(让颜真卿前去奉谕招降),并奏德宗说:四镇不臣,又加希烈。几乎讨不胜伐,不如派遣儒雅重臣,前往叛军处,宣传皇上的德行,招抚叛军。
德宗问谁合适,脸厚心黑的卢杞说:莫如颜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定能不辱使命,“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
当时有许多大臣洞悉了卢杞的阴谋,认为颜真卿此去是送死。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视死如归则是一种选择。颜真卿慷慨受命,义无反顾地说:国难至此,岂可避死。
卢杞向皇帝建议派颜真卿招安,颜真卿大约也不知是计,如果知道,他完全可以称病不去,公卿百官谁也不会为难一个70多岁的老臣。相反,颜真卿觉得这是一个为国效力的大好机会。难怪朱熹说:“颜真卿是有忠义但缺乏智谋的人。”
笃实纯厚的颜真卿,孤身前往敌营劝谕,行前给家人留下遗书。走出长安城,到了蔡州,见了李希烈,向其宣读圣旨,劝李希烈悬崖勒马,归顺大唐。李希烈设宴诱降。宴席上,李希烈桀骜不驯,示意众将持刀而入,环绕颜真卿左右,谩骂朝廷,气焰嚣张,“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
自古文人多疏狂。此时,颜真卿面不改色,镇定自若,李希烈畏惧颜真卿名望,喝退众将,向颜真卿道歉说:“唐室将亡,我将即位,正好太师到来,乃是天赐良相啊!”颜真卿怒目相视:你们可知颜常山?吾兄也,安禄山反,首举义师,虽被叛军执获,犹诟骂不止,我已年近八十,官太师,我当守节,死而后已,岂容你们威胁诱惑?李希烈气急败坏,要坑杀颜真卿。颜真卿说:死生有命,你予我一剑,便了你的心事,何苦多番恫吓,我若怕死,也不会来此。李希烈语塞,宛然致歉。
一计不成,李希烈又生一计。知颜真卿深谙礼乐文化,李希烈询问颜真卿皇帝登基仪式,试图诱骗颜真卿讲礼乐,以构成颜真卿助其称帝的事实。颜真卿说:“老夫已至耄耋之年,掌国礼、行礼乐,为的是纲常有序、社稷安稳。我任礼仪使之职,所指挥的是诸侯臣子觐见天子的礼乐,僭越称帝、分邦裂土的国贼,不配享用这种仪式!”
李希烈恼羞成怒,把颜真卿囚禁起来。现在我们看到的颜真卿的书法《奉命帖》,就写于被李希烈囚禁期间。颜真卿这样写道:“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悢悢,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达于时命耳。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
“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果,不仅终结了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同时动摇了李唐王朝的根基。正当唐德宗全力平定李希烈叛变的同时,泾原节度使朱泚也响应叛变,唐德宗仓皇出逃,李希烈之弟李希倩也在朱泚军中随同叛变。朝廷花费一月有余将叛变平定,并诛杀李希倩。
李希烈听闻亲弟被杀,愤而将愤怒转向颜真卿,决心“缢杀之”。
李希烈派部将景臻与阉奴假传圣谕。当晚,景臻来到龙兴寺高呼:“圣诏下,颜真卿接旨!”颜真卿跪拜,景臻念道:“敕旨下,赐卿死!”颜真卿施礼回奏:“老臣身陷蔡州,叛贼未平,有负皇恩,罪当死。但不知使者何日从长安而来?”景臻随口答道:“我乃奉大楚皇帝诏书,从大梁而来。”颜真卿忽地站起身,破口大骂:“李希烈乃是叛臣贼子,还敢胡说什么诏书!”景臻把白绫长带往颜真卿面前一摔,嘿嘿狞笑几声,颜真卿泰然拾起白绫长带,自缢于松柏树下,年77岁。
颜真卿用他的生命,捍卫了大唐的尊严。
唐德宗兴元元年八月初三日,即公元784年8月23日,大唐王朝的四朝元老、年近八十的颜真卿,凛然拒贼,终被一条白绫缢杀。他遇害后,噩耗传至京师,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涕泗交流”。德宗皇帝长太息以掩涕,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颜真卿一生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皇帝,皆以忠于社稷的大臣面目出现。至叛乱平定,颜氏一门,三十多人为国捐躯,其中包括从兄颜杲卿与侄子颜季明。玄宗称赞颜真卿“卿之一门,义冠千古”。随后,颜真卿被封为鲁公,名满朝野。对于颜真卿来说,“安史之乱”是他仕途道路关键的转折点。颜真卿也因此由名不见经传的官吏,成了家喻户晓的忠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在“安史之乱”之前,唐玄宗甚至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颜真卿,也成为朝野推崇的书法家,他奠定了唐代书法的地位。唐楷是楷书的极则,后世学楷书,中楷以上,第一瞄准的就是顏、柳、欧、褚、赵,这其中唐代书家就占了4个,颜真卿还排第一。
人们除了喜欢颜真卿的书法外,更加敬仰他的为人,而且因为敬仰他的为人又更加喜欢他的书法。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
颜真卿和王羲之都是琅琊临沂人,同一个地方出了两个大书法家。两个人的风格却大不同。王家是晋朝士族,颜真卿的先祖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颜回,五世祖是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二十篇,极为后世推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在群贤毕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闲情雅致的环境下书写而成。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兰亭集序》,是唐代的摹本。
说起魏晋,除了王羲之,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裴楷。在名流化妆盛行的魏晋,美男子裴楷,以素颜示人。这个看起来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人,仍然很美,称得上是天生丽质了。裴楷这个人古道热肠,他经常去土豪大户家串门,看到珍宝古玩什么的,就“劫富济贫”,顺手拿走,慷他人之慨,接济穷人。有人看不惯他的“乞物行惠”,就讽刺他:“你还真有点子,花别人的钱,行自己的善。”裴楷信手拈来《老子》说:“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裴楷可不仅仅会慷他人之慨,他有栋别墅,其堂哥裴衍对别墅赞不绝口,结果堂哥临走时,裴楷把房契拿了出来,直接将别墅免费转让给了他。
裴楷有多美呢?《世说新语·容止》载其“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裴楷长得漂亮气质出众,即便披个破麻袋,顶着鸡窝头,也难掩其翩翩风采,当时人都称呼他为“玉人”。《晋书》则说得更夸张:“见裴叔则(裴楷字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当时与裴楷齐名的是“竹林七贤”里年纪最小的王戎。钟会曾评价两人:“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晋武帝司马炎刚登基时,曾在大殿上请占卜师占卜测算晋朝的气数。结果,所得的卦象居然是“一”。晋武帝龙颜大怒:“你这卦象是说我大晋朝将要一世玩完,还是说我只能当一年皇帝?”占卜师吓得哆嗦成一团。
裴楷站出来解围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老子》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如今占卜得‘一,实在是大吉之兆哇!”这解释出自王弼的《老子注》:“一,数之始,物之极也。”一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宿,自然便是万物的统帅了。
晋武帝一听,这“一”居然那么吉利,占卜师大大有功,赏,重重有赏!群臣也都很佩服裴楷的博学与机智。
魏晋时期,流行病态美。飘逸洒脱、翩翩欲仙的感觉,成了当时的风尚,整个时代风气笼罩着玄学的气氛,“玄学”正是“道学”的衍生,正如王瑶在《中古文学史论》中揭示的,“‘酒‘仙药‘方术‘清谈这些具有浓厚道家味道的元素几乎占据了文人的全部生活,王羲之,作为魏晋时期‘门阀氏族的代表,他对‘玄学来了一个纠偏,将汉字字体走向稳定,将圆润流利的正行兩种字体予以固定;颜真卿书法丰壮淳厚,含蓄又充满力量,这正是几千年来儒家推崇的精神境界。他对原有的书法书体空前革新,将秀美融于雄厚、质朴之中,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风格。苏轼云:‘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5]
颜字圆浑平正,中锋出笔,所谓“平画宽结”,有人说字形单调,像李后主,就说他的字“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米芾则说:“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杨慎视王羲之王献之为正宗,二王以侧锋出姿态,结字以欹侧呈遒媚,和颜字区别显明,执迷于魏晋看不上颜书似乎也可以理解,他甚至说“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颜真卿的《劝学》诗。其实,颜鲁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又何止书法呢?
五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十五六岁那年写的词,生机盎然,充满乐趣,让苏东坡惊叹不已。为什么连苏东坡都惊叹呢?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苏东坡是怎么读到的呢?
这是因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正是苏东坡的得意门生(史称苏门后四学士)。那一天,李格非带着女儿和苏东坡老师一起游玩,李格非就想试试女儿的才华,于是就有了《如梦令》。词一出,轰动京城,“当时文士莫不击节赞赏”。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那个傍晚实在难忘,一群花季少女喝到醉了,“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她们惬意地划着船,品着香醇的美酒,不小心喝多了,“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原来还不止一条船,大家在比赛,看谁划得快,结果误入藕花深处,鸥鹭受了惊吓,从荷叶中飞向云海深处。
如此美景,出自何处?就在洛阳城内的一个池塘。凭什么这么说呢?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撰写的《洛阳名园记》就是证据。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她的母亲王氏是仁宗朝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父亲李格非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召为校书郎,他携爱女一起,来到西京洛阳,搜集古代典籍并撰写了《洛阳名园记》。洛阳,成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一片美丽的文化桃源,《如梦令》正是她在洛阳所写。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为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命名,其中一座叫李清照,这是在外太空唯一用中国古代女性名字命名的天体。
李清照是词坛婉约派宗师,“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推幼安称首”。清代沈谦《填词杂说》则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说李清照是“宋朝第一女词人”,大约没有人反对。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易安与魏夫人。”易安就是李清照,魏夫人是宋徽宗时代宰相曾布的妻子。
我们来看一首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醉花阴》,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漫天的薄雾和浓云,看不到阳光,这样阴沉的天气就像我的心情一样,一天到晚愁绪相伴。龙脑香在金色的兽形香炉里寂寞地燃烧着。又是佳节又逢重阳,人家都是夫妻二人登高,我却一个人在家里相思。一个人枕着冰冷的玉枕、在纱帐里睡觉,半夜时那股凉气穿透我的身心。
我独自到东篱下喝酒赏菊解愁,一直喝到日暮黄昏后,闻闻身上,衣袖里充满了菊花的香气。别说这忧愁和思念不销魂,当秋日的西风乍起、吹动帘幕时,想你的人儿可是比那黄色的菊花还要憔悴。
李清照的词里面喜欢用“东篱”,来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她很羡慕陶渊明,很想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所以她给自己起名叫易安居士。
李清照这个曾经“被富养”的女人,她一脚跨了两宋:金兵南侵之前,她是自在飞花,她是碧水回流,蹴罢秋千去填词,幸福又自由;1127年,李清照44岁,北宋覆亡。李清照带着15车书籍器物辗转多地。她南渡漂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绿肥红瘦”,经受国破、夫亡、再婚的痛苦。她的人生历经坎坷,正像她的词一样,百转千回。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李清照南渡后的代表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婚后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那种离别滋味非常特别:“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蒋勋的评价很有意思: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其实是文化史上女性情感文化的一种直接表白”。
最后,我们看看李清照的《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上片中,‘扶头酒为何物?有两种说法。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认为‘扶头酒,盖酒性颇烈,易使人醉之酒,非有酒名扶头也。这条注释印证了不少语涉‘扶头的诗词,颇广见闻:‘扶头:杜牧《醉题五绝》:‘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姚合《答友人招游》:‘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贺铸《南乡子》词:‘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周邦彦《华胥引》词:‘醉头扶起寒怯。韩元吉《南乡子》词:‘烂醉拼扶头。……‘扶头乃指醉后状况,谓头亦须扶。‘扶头酒盖酒性颇烈,易使人醉之酒,非有酒名‘扶头也。杨万里《诚斋集》卷八《春寒》诗:‘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盖以人醉后扶头之态喻杏花也。
“俞平伯在《唐宋词选释》中注此词,则提出: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亦名扶头酒……扶头原义当为醉头扶起。‘扶头酒是一个复合的名词。他解释如下:宿酲未解,更饮早酒以投之,所用只是较淡的酒,以此种饮法能发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扶头称之。或自饮,或待人侑劝,且有作为应酬者,以扶头倩人也。酒薄却云易醉者,乃重饮故耳。引申之,即无宿醉,仅饮早酒,亦曰‘扶头。
“照俞说,卯酒是在卯时喝的酒。卯时是清晨5点到7点。这个时间喝酒,往往是为了‘投一投。但是,也不排除兴致高,无宿醉可投,也要喝两口的。此酒是淡酒,而非烈酒。若大清早起来就猛灌烈酒,这一天就没法过了。
“依照王、俞二位的解释,扶头酒之性有烈、淡二说,但一般注家却多取烈酒之意。如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二说并存,而以王说为正解,于俞说则‘备之;沈祖棻《宋词赏析》也从王说,以为是‘一种烈性酒;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也说‘容易使人醉的扶头酒。
“用烈酒来理解扶头酒,落实到词境的解释上,多同前句‘险韵关联起来,谓主人公为离愁别绪所苦,借诗酒排遣这恼人滋味,作诗偏不取易作的韵脚,做险韵诗句,饮酒则当然也是挑烈酒饮。如马兴荣先生的解说颇有代表性:……她不但做诗,而且要做很难做的‘险韵诗;她不但饮酒,而且要喝容易醉人的‘扶头酒。因为容易作的诗,一下笔就写成了;不醉人的酒,喝了许多也不醉。这说明,她的目的不是在作诗,不是在喝酒,而是想借此消磨时间,借此麻醉自己,以求得暂时的解脱。
“此种解释,看起来颇有说服力,与词境而言也说得通,但其实是错解了。聂在富《漫话扶头酒》一文中指出,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其清如水,味极浓烈。据此而论,李清照时代尚无烈酒。他认为‘扶头酒这个名字以酒的功用命名,‘扶是‘扶持‘扶养之意,《礼记·射义》上说:‘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春秋纬·说题辞》则有‘酒之言,乳也,所以策身扶老也之语。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用酒有保养头脑的功用,夜间饮酒致醉,次日起床后困乏,有如得病,是谓‘酲,用扶头酒来解之,称为‘解酲。这样,说扶头酒为淡酒,是有‘科学依据的。
“以淡酒而非烈酒来理解李清照的这句词,则解说之法,与马兴荣等先生的理解自然会有所不同。此句中,扶头酒是醒酒的酒,而非醉酒的酒。该词写临近寒食的一个清晨,连日细雨蒙蒙,主人公因亲人暌离而忧思难耐,面对转好的天气,想独自游春,却意兴阑珊。从时间上判断,通篇都写晨时,饮酒时间正合俞平伯说的卯时。‘险韵诗成,扶头酒醒二句对读,如是烈酒沉醉,则实难成诗,当是薄酒微醺,方能催促诗情妙笔。推测起来,词的上片大致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寒食将近,柳绽花破,本是好春光,却连日风雨潇潇。词人一早起来,独在深院高阁之上,天气恼人,丈夫远别,内外煎焦,心绪抑郁,无从排遣。她喝了点淡酒,微醺之中,诗意兴起,就写了一首高难度的诗——或许正是怀念离人之作——诗成之后,酒劲也消去了,方才被暂时排遣的思念之愁绪,却如潮水一样,退去又重来,层层叠叠,形成无法言传的万千心事。”[6]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3] 黄亚琪.走近颜真卿[N].光明日报,2019-11-30.
[4] 刘涛.颜真卿《祭侄稿》[N].光明日报,2017-06-08.
[5]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05.
[6] 佚名.漫说易安词中的“扶头酒” [N].科技日报,20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