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辈的生活与劳作

2021-11-28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先知孙子兵法父辈

陈清华

好的电影,总能唤起我们在回忆中的共鸣。

今年国庆档《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两部重量级好电影上映。两部电影都是多位导演集体创作,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几乎集结了当下电影圈最强阵容,观众能叫上名字的演员多达近百位。

2019看“祖国”,2020看“家乡”,2021看“父辈”,“国庆三部曲”系列已经成为国庆档电影院的“年夜饭”。

《我和我的父辈》接棒了2021年的国庆,延续了“我和我的”系列IP。

《我和我的父辈》将镜头聚焦四个家庭的温馨故事,是一部集锦式的短片合集。故事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未来时代等四个不同时期。该片分为四个单元——《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代表性阶层群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

以家写国、以家喻国是中国文化、中国电影的悠久创作传统。《我和我的父辈》延续了这一叙事原型。百年大背景下,四个普通人、普通家庭、普通父母子女的故事串联成线,以小窥大、以一斑窥全豹,完成其主题立意的表述。

为了复兴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的先辈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我和我的父辈》之《乘风》,是吴京在《战狼2》之后的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影片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战功卓著的铁骑队伍。1942年,冀中骑兵团为了帮助野陈佐村村民顺利转移,全团成员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奋力保护村民安全,完成了冀中骑兵团“为了人民”的使命。壮烈牺牲的冀中骑兵团战士杨经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我们是来自民间的子弟兵/我们是来自民间的战马。”他们来自群众,却不带走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比起战争的残酷,导演吴京更希望观众能从角色身上汲取到力量。人类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我们能够超越我们的生物性,在必要时做出利他选择,甚至牺牲自己。

《我和我的父辈》之《诗》,是章子怡第一次当导演的作品,影片以1969年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发射首颗人造卫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母亲的奉献精神。父与子,不断地相遇,别离,相遇,别离……电影很有情怀。情怀是什么?不用去翻字典,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怀旧情怀,麦浚龙的处女作《僵尸》是致敬情怀,情怀是本雅明所谓的“光韵”,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氤氲美感。有时候,女人对男人的爱近乎母亲对幼子的爱,包容他所有的浪漫,如贝蚌孕育珍珠,爱起来都是生疼生疼的。可以说,章子怡给当下国产电影带来全新的气象,她素颜亮相饰演一位母亲,一次意外,丈夫离开了人世,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章子怡飾演的母亲,一边执着自己的事业,一边拉扯孩子。影片结尾,妹妹成为了航天员,实现了父母的愿望。

《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由徐峥执导,再次聚焦上海的弄堂生活,以此致敬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的父母一辈。故事围绕新中国第一个电视广告的诞生而展开。徐峥饰演的鸭先知脑子灵活,爱折腾,但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失败的药酒推销员。机缘巧合下,他拍摄的药酒广告火了,走向了人生巅峰。在韩昊霖饰演的儿子眼里,老爸是榜样,他也继承了父亲的创新精神,成为了杰出的建筑学家。

《我和我的父辈》之《少年行》,由沈腾首次执导,该片使用了沈腾“开心麻花”的喜剧班底,展现了他作为演员特有的“腾式幽默”。他用一个时空穿越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从2050年穿越回来的仿生人跟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影片的主题是鼓励少年勇于追逐自己的科学梦想。

《我和我的父辈》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通过“家与国”的视角,描写几代父辈的奋斗经历,讲述中国人的血脉相连和精神传承,再现中国人努力拼搏的时代记忆。

把过去的故事讲给你听、说给未来听,令人感同身受。虽然,从内容上,四个故事没有关联,各自成章;但从时间的线索以及主题的延伸来看,四个故事共同构成了本片的内核:父辈,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父辈”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实际上,这确实是电影对白指导程寅故意而为之。程寅表示,不同年代的播音腔调大有考究,他想借助夏青的腔调,突出《我和我的父辈》中的年代感:“不管是旁白还是对白,给观众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应该有用。每一个声音都要认真完成,要对得起所有观众。”

什么叫“腔调”?“腔调”这个词,它最初是从上海的老弄堂里流传出来的。上海人过去就爱说:“你看看自己说话的腔调。”在这里,“腔调”完全是个贬义词。当今上海人,开口闭口就是“腔调”,“这个人很有腔调”,“那个人腔调好来”,却都成褒义词了。“腔调”,在上海话中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本来的意义,原来只是指“说话的口音和语调”,而现在已经泛指到“形象、样子”等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了。有“腔调”,可以指气派、风度、格调、情调、素质、品格。而上海话中的“有花头”,有时候指搞外遇,就是在外面有暧昧的朋友。有“腔调”的人,该大方的时候,非常爽气;该节约的时候,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做的事情都合乎情理,稳重守礼。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写过一篇文章《有腔调的规矩》,文中说:“观众都以为是自己在看演员,从来不会想到其实演员也在看观众。这个家伙在打哈欠,那个家伙在吃盒饭,这一对儿把手握在了一起,等等。真想对那个家伙吼一声:‘喂,坐在那边的那个,别在我说漫才(漫才是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类似中国的对口相声)的时候搭讪女人!

“别在观众席上咯吱咯吱嚼脆饼,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规矩吧。吃脆饼发出的声音会严重干扰演员,让演员无法好好表演。

“还有一条规矩是,在不该笑的地方不要笑。对艺人打击最大的就是,观众发出笑声的时间点不对。‘我是花了钱来看演出的,我什么时候笑关你什么事啊。观众也许会这么说,殊不知这等同于毁掉演员。在新出道的漫才演员中,有许多人毁在了姑娘莫名其妙的笑声里啊。对于这样的笑,艺人们一开始会觉得有趣,会觉得自己有了一点人气儿,可越到后面越会觉得无趣。只要一站在舞台上,观众席里就开始沸腾,这会使演员产生错觉,会毁了漫才艺术。毁掉一个艺人不需要枪炮子弹,只需要愚蠢的观众。

“大概在去年,我和志村健先生一起喝酒时,发生了一件趣事。

“当时有几个青年喜剧演员在场,可能是因为没什么话好说,我的一个徒弟就对我说:‘师傅,你最近好像有点胖了。听到这么一句,我一下子放下酒杯。‘什么?混蛋,你在说什么?你是说我胖吗?我和阿健两个人为此和那个徒弟胡闹了一番,‘我和你们这帮穷鬼可不一样。看看你们饿得瘪塌塌的肚皮。我可是花几十亿的钱,才吃出这样的肚子啊。不过,把肝脏都吃坏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呀。

“我们就这样一边耍威风一边搞笑,只为了让徒弟们这样想:真拿这些师傅没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年轻人的紧张感就能有所缓解,这就叫关心别人的感受。为人师表的规矩就是要让徒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作为师傅,在生气责备徒弟的同时,也要想好如何收场。因为你生徒弟的气,徒弟就会感觉沮丧,所以一定要想好如何让徒弟重新打起精神来。‘你这个家伙啊,漫才说得实在太烂了,简直没法听。前几天,我想也没想就借用了你说的题材。‘唉,你说我说得烂,怎么还要借用我的呢?通过这种一褒一贬的方式,你想说的意思就传达出去了。

“如果你一味地说教,一味地贬低别人,那你就成了惹人厌的老家伙。所以说,即便在喝酒的场合,老一辈也有老一辈必须注意的地方。”[1]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插曲是有“腔调”的。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如愿》的歌词与MV画面道尽了中国人血脉里割舍不了的情感羁绊,并通过王菲的深情演绎,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传递的亲情与家国情,唱进了无数国人的内心。

如果说,《乘风》和《诗》说的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少年行》则说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无论是耄耋之年的父母一辈,艰苦奋斗过的父母一辈,还是在经济浪潮和互联网创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都被深深触动。

人性的真谛,就在于将爱永续傳递。按照黄建新导演的说法,《我和我的父辈》里的四个篇章都表达了有继承关系的“爱”。比如吴京饰演的那个父亲,为了保护老百姓牺牲了自己的儿子乘风,最后张天爱饰演的大春子生了个小孩,她就给这个小孩起名叫乘风,这就是一个“爱”的故事。再比如徐峥,他用轻喜剧的方法来处理孩子跟父亲之间的“爱”的故事等等。

“爱”是贯穿这部电影始终的东西,是我们一直在传承的东西。

《我和我的父辈》以极小的切口入手,轻巧地展现出不同年代的“小家大爱”,同时也诠释了哲学上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影片的“宏大主题”是父母与子女,表现父母与子女的传承,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血脉相连,表现中华民族代代相继的接力,象征中华民族百年来追求自由、解放、发展、富强的前赴后继的奋斗。

血浓于水,薪火相传。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渴望和睦,渴望爱情,渴望未来,这个电影给了你一个解释,你会知道那个源泉在哪里。

“后来我成为的那个人,也像是当时的你们。从你眼中接过了星辰,交给每一个新的青春。”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片头曲由雷佳深情献唱,将父母比作“给我星辰的人”,充满浪漫和诗意。

限于篇幅,我这里就重点谈谈《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吧。

“鸭先知”这个说法来自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诗的大意是说,初春,大地复苏,竹林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桃树上也已绽开了桃花,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江岸,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桃花潭水深千尺”一般的朦胧情愫,差点掉了队。怎奈汽笛吹响了离别的号角,时间怎能凝滞。“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北方很冷,而且风大雪多,真不如在江南多待几日。

《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由徐峥、韩昊霖、宋佳、欧豪、陶虹、贾冰、张雨绮、焦圣祥、倪虹洁、樊雨洁、张建亚、张芝华、张国强、宁理、胡可、沙溢、马书良、曹可凡、万茜、祖峰主演,张艺谋特别客串,他饰演的电视台台长诙谐逗趣,监督徐峥别忽悠自己:“我可拍过电影!”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这支广告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巨轮开始启航的重大标志之一。徐峥从这支划时代广告中提取灵感元素,用喜剧的方式带观众回到那个求新求变的时代。

徐峥本来可以拍一个傻人有傻福的故事,比如说,主人公颇有些老庄的色彩,憨厚朴实,没有心机,心地纯良,直来直往,善恶分明,他不聪明,但活得很不错。但他没有这么拍,他拍了一个“鸭先知”。他用烟火气十足的弄堂街景、亲切和睦的邻里氛围拍出了1978年的上海“风貌”,铁饭盒、收音机、宣传栏张贴的手绘海报、国企干部标配的海派蓝西装、妈妈们精心卷烫的卷花头……引发了集体怀旧。

1978年,当时我14岁,在上中学,吃的是纯红薯面馍。晚自习前把第二天早上的馍装入网兜交到伙房,一碗稀玉米糁配个黑馍就是一餐。一周两毛钱就够馏馍的费用,偶尔到街上买一毛钱咸菜就算奢侈。能吃饱穿暖就是好事一桩。不上学的时候,我还得割草喂羊、拾柴烧火呢。尽管那时考上高中的可谓凤毛麟角,我还是考上了,而且是重点高中。许多年过去,我这个农村娃如蒲公英,被命运的风吹进了城市,在水泥地上扎下根来。现在想来,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艰辛。记忆中,当时人们衣着的特点是:色彩和样式单调,而且数量有限,需要凭布票来购买,当时城市居民的衣着人均消费大概也就是10多块钱吧(反观当今社会,服饰不仅仅是遮羞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个性、显示风度的一种方式)。在吃的方面,那个年代,我们村的老百姓大多挖窖储藏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粮食以粗粮为主。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米等精细口粮成为人们的主食,蔬菜种类日渐丰富。住的方面,就是农村的土房子。至于行的方面,我们农村人主要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和自行车。当然,现在我们依托科技,早已实现了“展翅九万里”的“梦想”。前不久,我回了一趟在农村的老家。仿佛所有的喧嚣最终尘埃落定,村里人大多盖了楼房、买了小轿车。一切都变了模样。只有月亮依然,将明晃晃的月光倾泻下来,如当年一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大意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发生变化,变化会继续向前发展,不断发展就会长久。但古语也有另一个说法,“人若常改,非病即亡”。这两句话,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意思就是说,工作不尽如人意就要改变,一是要改变态度,二是改变行业,通过主动改变来寻找出路,找到出路了才是长久之策。“人若常改,非病即亡”,可以理解成生活作息习惯吧?吃饭饱一顿饿一顿,休息隔三差五,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每一件事都要尝试,特别是那些没人敢尝试的行业,第一个尝试的,才最先知道是什么感觉。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鸭先知》,取材于改革开放初期出现在上海的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背后的故事,致敬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的父母一辈,其主题是父辈的创新、风格戏谑市井。父亲和冬冬共同牺牲了脸面、财富,甚至是家庭(冬冬妈一声声的“离婚”通牒)。

广告,也是一门艺术。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少数”往往意味着叛逆、病态、疯狂、不被“多数”理解。因而,那些天生敏感的“鸭先知”,注定只能游离于主流之外。他们被放逐在偏僻的小巷里,他们潜伏在庸俗的人流中;他们孤独而又傲慢,他们固执而又敏感,他们渴望爱却得不到爱,他们碌碌无为而又不甘平庸。他们是这样一个被迫沉默的群体,他们的一生繁华或者潦草,少有人知道。当然,《鸭先知》的主角,是个例外,他成功了。

广告,在咱们中国有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大家看《水浒传》,里面描写武松打虎经过的酒馆,就亮出了“三碗不过岗”的路边广告牌。而中国第一个电视广告最早出现在上海。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参桂养荣酒”广告,这是我国大陆最早的电视广告——新中国第一个电视广告。当年的3月15日,又播出了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

新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究竟是怎样诞生的?为此,我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1979年1月28日,農历正月初一,傍晚17点05分,上海电视台做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播出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

广告长约1分30秒,内容非常简单: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前往商店为老父亲买了一款“参桂养荣酒”,老父亲拿到酒后非常开心。广告播完后,紧跟着一张10秒钟的幻灯片,上面写着:“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

“参桂养荣酒”定价昂贵(每瓶十五六块钱),却很契合1979年的中国电视观众——这一年,中国尚只有485万台电视机;许多电视机用户经济条件宽裕,但年龄较大,刚刚脱离了时代的震荡,对“补酒”这种东西正好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这条广告尽管只在上海电视台播出五六次,但“反应非常好,……全上海主要的卖那个药酒的商店全部卖完,脱销”。

“第一条电视广告诞生于改革开放最初的上海。当时上海电视台经费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1978年电视台得到的日常经费比一部电影的摄制费还要少。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是‘看菜吃饭,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一是‘找米下锅,发挥自身优势,自己发展自己。

“电视台当时的负责人邹凡扬主张后一种选择,提出经营广告,增加收入,改变‘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这个主张,得到电视台多数同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对于电视广告,电视台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的同志认为广告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舆论宣传工具,不宜推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广播电视应该发展广告,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明确,全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新闻单位的上海电视台,除了要按通常做法继续宣传企业的经济建设成果,还应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成为沟通产销之间的一座桥梁。

“1979年1月25日,上海电视台向上级主管机关呈送了经营广告业务的请示报告,当晚便得到批准。可是,就在播出前半分钟,当时电视台主管技术的一位负责人却说不能放,播放的技术员愣住了。当时负责此事的汪志诚当机立断:按串联单播出(串联单上有邹凡扬签字)。

“1979年1月2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37天,一条1分30秒的‘参桂养荣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三个月后,广东电视台播出了它的第一条广告。整整一年之后,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亮相。”[2]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子的情怀。

“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晚饭后,啃着西瓜,和爷爷奶奶一起在院子里纳凉。那时的夏天没有现在这么炎热,夜空中总挂着密密麻麻的繁星,偶尔一两阵微风拂过,奶奶时不时地摇手中的蒲扇,为我驱赶蚊虫,爷爷习惯性地半躺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左手拿着烟杆,在嘴里吧唧几下,又在椅子腿上敲两下,右手就喜欢捧着一个铁杯,里面装着他极为宝贝的茶水。被烟呛着的时候,他就会不顾一切地大口喝茶,一大杯茶都进了他的肚子里,他才觉得畅意”,这是咱们老百姓的情怀。

谁不曾青春年少,谁不曾心事拏(ná)云。唐代诗人李贺在《致酒行》中写道——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ná)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一代代有志者,如“鸭先知”一般,也许都经历过类似的苦痛和煎熬。少年李贺在《致酒行》里慷慨激昂地写道:“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那年的他,踌躇满志准备参加进士科举考试,不料竟被人以避父亲讳为由,剥夺了考试资格。悲莫大于无声,困莫大于仕途无望,可李意念一转,化解了意气消沉,“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否则谁会怜悯你处境艰难、悲伤叹气呢?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自古“鸭先知”都经历过的情境吧。万千拼搏之后,才携一池秋水,揽到漫天星河!

1979年,距离现在并不遥远,却“恍然如梦”。我们回忆一下,像冬冬爸爸(“鸭先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现在年龄五六十岁上下的,哪个心里没有装着一箩筐?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序言里写道:“那些平时依序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一个需要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就像避雷针的尖端集中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对于之后繁花似锦的广告行业来说,那个时刻似乎来了。

鲸落万物生。雪莱的《西风颂》中有个妇孺皆知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我经过了基本的努力,接受了基本的教育,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这是音乐《蓝色骨头》中的一句歌词。

时代的前行从来不是轻易之事。上海电视台通过“参桂养荣酒”广告,收获了300元广告费。要知道,在1979年,播出这样一条电视广告,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广告在当时存在着一个“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彼时,广告已从纸媒上消失了差不多十个年头。当时,观众头脑中尚无“广告”概念——“参桂养荣酒”广告曾被他们视作新闻报道。不像现在,广告已经泛滥成灾,消费者已经相当理智,其购买决策不易“被误导”。

“‘参桂养荣酒是当年上海中药制药二厂生产的一种补酒,由上海市药材公司经销。据原上海电视台广告科负责人汪志诚回忆,这种补酒在当时定价颇为昂贵:‘装这种酒的瓶大小等于我们现在喝青岛啤酒这样的瓶,大概每瓶十五六块钱,现在看起来十五六块钱根本不算一回事了,那么在当时,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在上海电视台工作的话,一个月也只有六十块钱。还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1979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是160.17元,只够买10瓶‘参桂养荣酒。”[3]

成功属于走过泥泞坎坷,勇于改变命运的强者。

轻松愉快的《鸭先知》的关键情节讲的是由于这个老爸思维太超前,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以至于,儿子冬冬的脸在学校、街坊那里都被丢得精光了,而这一戏剧矛盾的底色,其实是在那个穷困朴素又保守异常的年代,社会公众对于老赵这样追逐物质利益的人有着强烈的警惕和反感(即便在故事所发生之后的年代里,还有所谓的“投机倒把罪”),冬冬实际所感受到的绝非像影片表现的那么轻描淡写,而是那个年代里人人为之惶恐的“父亲犯了错误”。

为了把“参桂养荣酒”卖出去,冬冬的爸爸(“鸭先知”)拉上冬冬一起,在公交车上“演戏”,推销“参桂养荣酒”。他们屡败屡战,差点成为众矢之的。这个爸爸泄气了吗?没有。大家一定记得,在我们读中学时,语文教材上有《曹刿论战》,其中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屡败屡战,始终不气馁,不能不佩服他这种坚忍不拔的“勇气”。《孙子兵法·军事篇》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4]所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以气论战的著名原则。这与《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智谋方针是一致的,老子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

人不是石头,会疼。冬冬的爸爸深爱孩子和老婆,勇敢面对困境,一直在主动、勇敢地拥抱生活,为了子女不断“冒险”,为了卖出堆积如山的药酒,他简直成了熟读《孙子兵法》的专家,微笑著,和生活斗智斗勇。并且,自始至终,他尽量保持一种假装“放松”的状态,对岁月流逝持以处之而不觉的态度。他张开双臂,迎接一切到来的新鲜事物,全身心地投入各种“体验”中。像每个追求创新的人那样,被占有欲、自尊、不甘心所折磨。面对有力地嘲讽,他不想选择自甘堕落的平庸。他虽然“固执”,但不“守旧”。

宇宙洪荒里,众生来来去去。默默无闻的,依旧默默无闻。平平淡淡的,依旧平平淡淡。梦醒了,就不要再做梦。“生活在别处”的梦想,像魔咒一样驱使着冬冬爸爸固执的个性。

主流生活那么热闹、那么苛责霸道、不容置喙也那么看似充满正能量。我相信在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为了某件事感到怀才不遇,即使心灵再麻木思想再平庸不过的人,他也有过想法无法实现的不甘心。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他们的一生都在这种压抑的境遇中度过,那是一份怎样的感受呢?

难,太难了。有些东西闻着是块肉,吃下去可能有毒。但是,假如人生没得选,路就会越走越窄。大家都是肉身凡胎,几十年后尘归尘、土归土,重新回到土壤里和菌群相伴。既然来世上走一趟,就要拼搏一番,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东西,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面对杯弓蛇影一般的平淡现实,冬冬的爸爸不想被平淡“催眠”,他选择往前冲,选择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差一点把自己推到悬崖边上,当然,他并没有丧失理智,做推销,首要原则是能养活自己,然后兼及家人。面对曾经的贫穷与落后,他想改变。一改变,就有人说他错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因为不知道,就没那么多时间去虚耗,正所谓“人穷就要多读书”。冬冬的爸爸是个爱读书、爱琢磨、爱思考的人,不甘过那种稀松平常的生活。他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为之而进行艰苦奋斗,他身上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劲儿。大家叫他“鸭先知”,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峰回路转的好结局,用“鸡汤”一点的语言来说,他“成功”了,成功地把堆在家里的“参桂养荣酒”卖出去了,迎来了高光时刻,并意外地成为第一个在电视台做广告的药酒销售员。煎熬了数年,上天没有辜负他。他高兴地饮下一杯“参桂养荣酒”。不是自己多努力,是周围的人太不努力、甚至躺平了。都挺好。有网友说,人生本来就是一边打着胰岛素,一边喝着奶茶(奶是奶香的奶,茶是苦茶的茶);一边吃着护肝片,一边喝着茅台。这样的人生难道不精彩不刺激吗?

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励志片,天鹅除下自己的羽毛,上阵当“先知”的人,才有机会赢。在此之前,他一直是被嘲笑的对象,儿子在学校嫌他丢脸,老婆嫌他不安分、差一点要和他离婚。

这是他被称为“先知”的代价。

什么是“先知”?所谓“先知”,那就是拒绝躺平,先知先觉,而不是后知后觉,用今天的时髦话来讲,那就是:“不躺平”,“也能支棱”。后知的是知识,是拿来吹牛、教学、下酒的。先知的是信息、价值,是拿来明己的。生活中的“知”分两种:“学”而知之和“干”而知之。冬冬的爸爸则属于后者。

是通过“学”而知,还是“干”而知?这主要取决于成本。

讨论“先知”,就需要思考三个问题:1.知什么? 2.怎么知?3.知的深度如何?这三个问题,《孙子兵法》中已经有答案。知什么?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诸侯之谋。怎么知?《孙子兵法》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5]孙子说,通过人,去知道一切。人,是有思想的、有生命的,古代叫“生生”。

中华文化的第一原典《周易》中就记载“生生之谓易”,即易学探讨生生之道的学问。《说文解字》上说:“生,进也,像草木生土上。”生,上面一横是一棵草,下面一横是大地,意思就是草从大地上长出来,这叫“生”,即生命是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即所谓“国学”)都是生命之学、人生之学,而且中华传统文化的种种学问都有主体客体合一、体用不二的特点。在古人看来,也许所谓“养生”本来就是做人、生活,而做人、生活本来也就是养生。不由想起网上曾经流传一个帖子,说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前半生求的是学历、职位、薪金、权力的上升;后半生求的是血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的下降。

“养生”就是做人。周敦颐在《爱莲说》里有一句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个容易做到。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但不能成“妖”,一旦成了妖,那就是得意忘形。得意不忘形,这个做到的话,就有难度了。人逢顺境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忘乎所以,真的很难。现实中有多少人在得意的时候,“云鬓花冠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结果弄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得意不忘形”这个境界呢?这就需要保持天然的心性,即使不能像婴儿那样,至少也要保持“恋婴”情结,借用张载的话来说,那就是:“不失其赤子之心,求归于婴儿也。”《老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达:“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孙子》中也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谷;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孟子》中也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6]

这种“恋婴”情结,可以用作家汪曾祺很喜欢的一副对子来形容——

一庭春雨瓢儿菜

满架秋风扁豆花

这对子,有点与世无争、不求闻达的感觉。淡泊中透着风雅。

在《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中,冬冬爸爸到了老年之后,也许就是这种淡泊的感觉,毕竟曾经尝试过“大滋味”、大快朵颐过,再吃“米线”“狮子头”“肥肉”,也就不过如此了。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方式。萝卜斜切的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就极开胃。正如小孩子的顺口溜所唱:

人之初,鼻涕拖。

油炒饭,拌萝卜。

冬冬爸爸的“知”,不是空想,也不是理论,而是付诸行动的“知”。《孙子兵法》说:兵者,奇道、诡道,不得已而用之。言外之意,所有的“知”都是为了行动做出指引,不能做出行动的“知”,不叫知。

孙武,将兵法献给吴王阖闾后,受到赏识。吴王说,看你写得这么好,不如给寡人试试练兵之道,让寡人开开眼界。说着,命人在宫中选出180人,交给孙武。用一帮宫女演练,这不是戏弄人吗?练就练吧。孙武将这些宫女分为左右两队,任命吴王的两位宠妃为队长。孙武开始击鼓,指挥队伍向右,但众宫女个个嘻嘻哈哈。

孙武说:“指令不明、解释不清,是将军之罪。”然后重复一遍规则,再次击鼓,孙武高喊:立正!向左转!指令队伍向左。众宫女依旧嘻嘻哈哈。孙武再次强调:“指令不明、解释不清,是将军之罪。既已解释清楚,仍不按命令操作,则是兵长之罪!”说完,就要斩杀左右队长。

吴王见孙武要杀自己的爱妃,急忙下令制止。孙武说:“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然后真的斩杀两个“宫女”队长。众人见此,“噤若寒蝉”。孙武又重新任命了队长,再次击鼓,这一回,军纪严明,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坐、起立等皆合乎指令。吴王这回知道了,孙武果然善于用兵,即命其为将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晉,显名于诸侯。

孙武为何敢杀吴王的爱妃?因为他知道吴王并非昏君,吴王有野心,想成就大事。这个时候,吴王即便是“表演”,也必须演下去。从这一层面来说,孙武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有必要聊聊 《孙子兵法》。兵家之祖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千古兵家第一书,被尊为“百代谈兵之祖”,名列“武经七书”之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家圣典”。曹操《注孙子序》所云:“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等等,这些生活中张口就来的名句,皆出自《孙子兵法》。

作为一本兵书,《孙子兵法》与《易经》《道德经》《论语》并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作,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与《论语》一起标志着先秦诸子思潮的开幕,其中的功利理性和价值信仰两种精神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质。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法》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光彩夺目、字字珠玑,其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宋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认为:“《老子》《孙武子》,一句一语,如串八宝珍瑰,间错而不断。”

孙武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孙武生于春秋末年,当时诸侯争霸纷争不断,政治局面动荡不安,思想上诸子百家学术争鸣。学界有一种说法,《孙子兵法》成书于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也有另一种说法,《孙子兵法》成十三篇于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楚“柏舉之战”前不久,略晚于《老子》一书。

《孙子兵法》全书共有六千字(略长于《老子》,而化韵体为散体),一共十三篇,是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吴国将军孙武献给吴王阖闾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也有学者提出疑问:当时,孙武才三十多岁,未见以前有他的战争经历的记载,为什么一出手就写出兵法十三篇,成为千古兵家的圣典?吴楚“柏举之战”,吴军声东击西,以少胜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十几日就打下楚国的首都,运用的显然是孙武的战略战术。既然如此,为什么《左传》没有出现孙武的名字?《孙子兵法》蕴含着哪些家族文化基因,应该如何解读?《老子》《孙子兵法》《论语》,都是春秋战国之际最早的私家著作,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生命联系和差异?所有这些疑问,尚有待于学者进一步研究。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它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从本质上讲,《孙子兵法》是一部哲学著作,是一种思想方法论,充满哲学启迪与人生智慧。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中说得好:“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

明朝的茅元仪,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前孙子者”,就是比孙子早的兵书,“孙子不遗”,它里面的精华《孙子兵法》里面都包含了。“后孙子者”,也就是孙子以后2500年出的一些兵书,“不遗孙子”,就是超越不了孙子的基本范畴。《孙子兵法》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博弈、竞争等各领域中。王安石甚至说,只要用孙子一两句话,便可以“成就功名”。

孙子在谈等待和把握战争机遇时说:“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殊不知,这话还有后半句,“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中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慎战”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之一,其目的是告诫后人不可穷兵黩武。你看《三国演义》,刘备得知关羽被东吴杀害,念当年“桃园三结义”之情,不听劝阻,一意孤行、非要亲率大军、长途跋涉,率兵伐吴,发誓要为弟报仇。最终中了对方火攻之计,损兵折将、郁郁而终。这才有了白帝城托孤。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7]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第二篇讲野战,第三篇就讲攻城。李筌注解说:“合阵为战,围城曰攻。”《谋攻篇》在《作战篇》之后。曹操注解说:“欲攻敌,必先谋。”谋什么呢?谋利害关系,因为人性都是趋利避害嘛。王皙注解说:“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个代价你要不要付?当然,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晓之以利害,让他投降。“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曹操注解说:“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把对方围起来,让他绝望,投降,那是最好的谋略。这就是孙子的“求全”思想。

《孙子兵法》的灵魂,在于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对于这些兵学原则,不能过于迷信、亦步亦趋,而必须灵活机变,出奇制胜。在理想层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层面的“取偏”,就是孙子朴素辩证思维理性的表现之一。一味追求万全之策是不现实的,那样只会瞻前顾后。“求全”只能是一面旗帜,一种理想。“全胜”这杆大旗一定要高举,就是说,在理念上汲汲追求万全之策,同时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一直磨砺“战胜”这把尖刀,注重“取偏”的实效。

敌人若作困兽之斗,即使攻城击破他,那要付出代价,得到的也不是全城,而是一个破城。曹操伐江南,还没有开打,刘琮投降,曹操就得了荆州,还得了蔡瑁、张允的水军。这是“全国”为上。之后,要与孙权打仗,当时孙权身边的文官全部认为根本打不过曹操,主张投降。即使是武官,也多主张投降。甚至孙权本人,也拿不定主意。诸葛亮智激周瑜,说曹操好美色,前来攻打东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霸占“二乔”,小乔可是周瑜的夫人啊,这还了得?周瑜这才发誓说:“我与曹贼势不两立。”于是说服了孙权“坚决不降”,这才有了赤壁之战。周瑜和诸葛亮同时想到火攻之计,这才有了庞统献连环计。曹操大败,几乎丧命,从此再未能进军吴国。《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8],此乃“安国全军之道”。

韩信,项羽知道他受过胯下之辱,不管用兵水平多么高明,就是不肯任用。陈平的能力很强,项羽知道,但不喜欢。因为陈平生活作风不好,历史上有“陈平盗嫂”的典故,项羽就不用他了。当时楚汉相争,韩信、陈平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大家都知道,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但韩信这么有本事的人,为什么最终还是被刘邦给杀了呢?抛开刘邦“狡兔死”的因素不谈,从韩信这方面来看,他其实早已为自己埋下了杀身灭族之祸。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给刘邦讲条件。大家听完一个故事就明白了:楚汉相争,刘邦派郦食其,说降了齐国。既然已经降了刘邦,那么这个时候齐国就属于刘邦了,齐王、齐军自然也都属于刘邦了。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了齐国。郦食其向齐王保证说:如果汉军来攻,您把我扔锅里煮了!而且,郦食其本人留下做人质。齐王相信了,撤除了齐国守备。《孙子兵法》第八篇《九变》中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9]言外之意,无备则有患。

哪里知道韩信却为了抢功,突然发兵攻打齐军。齐国没有防备,被韩信一鼓而下。齐王以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把他扔锅里活活煮死了。韩信攻下齐国、杀掉齐王,转头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大家说说,刘邦当时是什么感觉?能好受吗?他虽然暂时忍了,但以后能不怀恨在心?可以说,韩信做这个事,为他之后的杀身灭族之祸埋下伏笔。王夫之评论说:“毒天下而以自毒者,其唯贪功之人乎!郦生说下齐,齐已受命,而汉东北之虑纾,项羽右臂之援绝矣。黥布,盗也,一从汉背楚而终不可叛。况诸田之耿介,可以保其安枕于汉也亡疑。乃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而郦生烹;历下之军,喋血盈野,诸田卒以殄其宗。惨矣哉!贪功之念发于隐微,而血已漂橹也。”意思是说,韩信死得不冤,他不是真心地忠诚于刘邦,而是随时和刘邦讲条件。对于刘邦而言,臣下不忠诚会有什么后果,不言而喻吧,所以韩信之祸,实际上是“引火上身”“玩火自焚”。常言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韩信若有这种心态,也不至于“引火上身”了。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打仗要破坏敌方的计谋。把敌方的谋伐掉,他就动不了了。你看《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给魏王上书,派五路大军去攻打蜀国。蜀国皇帝刘禅吓得六神无主,偏偏诸葛亮又称病在家。他那个急呀,干脆上门去看望诸葛亮。见诸葛亮竟然悠闲地在观鱼,他说:五路大军将至,相父怎么还有心情观鱼呢?诸葛亮说,臣非观鱼,乃有所思也。五路大军,我已经退去四路,现在只剩下东吴这一路大军,想派个人去说服,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刘禅一听,原来,弹指之间,五路大军已被相父退去四路。

举杯谈笑间,就能退了千里之外的敌军。这就是“上兵伐谋”。

《孟子·尽心下》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孙子兵法》的第一个字就是“计”。

《孙子兵法》说:“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10]古代打仗,运粮是个大事。若远征匈奴,出發时十车粮食,运到前线部队只能给他两车。为啥?因为有四车被运粮部队在去的路上吃掉了,还要留四车给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吃,因为还有好几个月返程呢。若粮不够,他们在路上就饿死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费千金,十万之师才能运转。不是胜了敌人你就赢了,关键是你自己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孙子(即孙武)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1]但孙子也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一种全胜思想。

既要“全国为上”、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同时也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随地捡,那肯定不行。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聪明的做法是:抓大放小,突出重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代的英雄往往会成为孤家寡人,因为他们具有雄才大略,而且要求人家都按他的标准来做。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打仗他厉害,但他当丞相不高明,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一竿子插到底,连一个士兵犯错误打军棍,50军棍还是100军棍还要他这个丞相过问,用今天时髦的网络语言来说,诸葛亮是个“签字狂”,什么事情都要丞相亲力亲为,疲于奔命、捉襟见肘,那也太累了。难怪,他才54岁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累死的。同样是丞相,你看看汉惠帝时期的陈平,他当丞相多么轻松。皇帝看他太过潇洒,就问他:你好像你什么事情都不干。他说:我什么也不干,等于什么都在干,无为才能无不为。“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我这个丞相有两件事情要做好,一是辅佐陛下,调理阴阳;二是教化万民。所以,不管就是最大的管。

如果用最简单的字来概括《孙子兵法》,勉强可以用两个字:第一个字就是“算”,算计的算。既要算天时、算地利,也要算“将”、算“法”。《孙子兵法》第一篇就是“计篇”;第二个字就是“诈”。孙子认为“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兵不厌诈。在孙子看来,打仗就是双方之间比试“骗术”高下的过程,他就讲了“诡道十二法”——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伪装假象,引诱敌人来上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都是“兵以诈立”的体现。

在孙子看来,最高明的“骗术”是“无招胜有招”,就是水乳交融、没有痕迹的,“此兵家之微意,不可先传也”。所谓“形兵之极,至于无形”,上骗不言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打仗和治国不一样,治国可以走弯路,可以重新出发,而打仗是一锤子买卖,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机会是不多的。

孙子讲“非利不动”,就是没有利益就不要打,“合于利而动”,这很功利主义是吧。但是孙子同时也是讲道德的,他要“上兵伐谋”,就是要用最小的损失来取得最大的战争效果。这本身就是人道的做法。

“道”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关键词”。老子阐述他的宇宙观,这样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这样解释这个“道”的意思:“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老子》五千言,先后用了73个“道”字。孙子把老子的“道”引进兵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总纲。老子论道,重虚实相生,他用了古时冶炼业使用的风箱设喻“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孙子》也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避实就虚”,“攻其所必救”。

《孙子兵法》里面包含着大智慧,它讲的是战略问题。战略是什么?战略就是要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有一首歌,名字叫《当爱情经过的时候》,里面的歌词就是讲“战略”:到了下一个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由谁来为我参谋。这就是战略。

《老子》以水言道,从水中体验道体、道性的。老子著名的說法是:“上善若水”“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孙子》以水喻兵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无论是老子还是孙子,都推崇人性中共有的“恋婴”情结。《老子》以婴儿喻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孙子》也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谷;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老子是用一个“纯”字谈论婴儿,孙子是以一个“爱”字拥抱婴儿。

“兵者,诡道也”,这是孙子的战争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就强调:“兵者,国家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的“五事”。这是《孙子兵法》全书的经纬,孙子把“道”放在五事之首,形成整部兵法的“全胜之道”的核心思想。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合于道者必违于俗。这话,不是每个人能够理解。如果孙子在世,想必同样会感叹:知音其难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在《小重山》中的喟叹,已道出了多少琴人的万古愁。

以上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讲述,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孙子的良苦用心。

太阳底下没有新的历史故事。中庸依然是一个中性词,也是很多人活着的真实写照。有的人,在历史的洪流中,貌似一场笑话,生命的轨迹,没有圆点,只有一次次无可奈何的苟且。回忆往事,早已无法言说;处身现实,却是满目疮痍。但《鸭先知》里的“徐峥”是个例外,至少,他没有随波逐流,他没有苟延残喘,他没有逃避冒险、没有放弃面对,而是“独具慧眼”。曾经,他也年轻过,也极其勇敢,于是,成了大家记忆中的“鸭先知”。他在有生之年,去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事。完成了自己。

成神或化凡,你看你个人选择了。选择什么,和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看了这部电影每个人都会思考。

从繁华阅尽到安于现状,其实,我们都在无形之中被传统文化滋润着,被《孙子兵法》影响着。

写父辈,读父辈,仍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或许,我们只有把为别人、为亲人的念心也去掉,或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有可能更彻底放下自己。

大浪淘沙,裸泳的慢慢走出来了。千帆过尽,曾经孤立无援的“徐峥”,依然是那个“鸭先知”。若你心中还有一簇光,请去看看电影《鸭先知》吧,荒芜的人生里,你也可以成“先知”。我们都有那么短短一段时光,像他这样,有爱有梦也有光,只可惜,我们早早变成了另一个云淡风轻的平庸模样。我们虽然不必非得“少年心事当拏云”,不过,在闲适无波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活出善良与纯净,把生活过成理想中的样子。

现实其实要远比影像残酷得多。看过《鸭先知》,会有多少人觉得一部电影就是一个人生的预言,会有多少人在时光的逆流中咀嚼曾经的幸与不幸……

不存在横空出世的杰作,先前必定有大量的积累,厚积薄发之所谓。故事大体相同,却有着大大小小的细节上的差异,但更有趣的是大家不同的叙述生活的方式。过去发生的真实,都很易逝,事情都有自己的多样性,回忆也未必可靠,这就需要时间去审视,某些事情确实发生了,比如1979年第一个电视广告诞生了。

影像作为凝固时间、保存记忆的“魔法”,是人类发明此技的初衷,也是影像美学最基本的一种特质。任何一张照片,都是逝去时间的定格,扩展来说,一部电影,无论什么题材,都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讲述故事。

在《鸭先知》的最后,“徐峥”的生活仍在继续,屏幕上的end只是这段“记录”行为的终结,并不是他生活的end。电影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虚构”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虚构”却比许多现实还要真,这是电影的魔力,也是时间的魔力。

“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诉你,世间的一切奥秘……”《我和我的父辈》里有封家书,那是父辈写给孩子的散文诗。诗里有光荣和梦想的来路,也写着家与国的真谛,就像这部电影本身。

参考文献:

[1] 北野武.有腔调的规矩[J].姜向明,译.读者,2018(14).

[2] 曹秉文.新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诞生记[J].上海电视,1999(5).

[3] 谌旭彬.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是如何诞生的[J].C位中国,1999(01).

[4] [5] [6] [7] [8] [9] [10] [11] [春秋]孙武.孙子兵法[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10:26,68,95,115,59,48,39,75.

美编 敏子 编辑 饶丹华

猜你喜欢

先知孙子兵法父辈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最好的财富
我不是什么先知
尊敬父辈
孙子兵法与商业战争
卧佛
两只小猫
烛光下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