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丝绸文化普及的现状、归因和策略研究

2021-11-28杨春耘王令陈祥平蒋小葵

丝绸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认知度丝绸普及

杨春耘 王令 陈祥平 蒋小葵

摘要:

为掌握四川丝绸文化的普及现状,寻求丝绸文化普及教育的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对820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受访者总体丝绸文化认知度不高,对丝绸精神文化的认知低于对丝绸物质文化的认知;受访者的丝绸文化认知与年龄、收入和兴趣显著正相关,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不相关;偏好线下娱乐活动的受访者的丝绸文化认知高于喜欢线上活动的受访者;受访者的年龄与线上线下偏好有关,但在文化普及形式上没有差异;大众更喜欢的丝绸文化普及形式是图文结合、视频。基于研究结果,文章對丝绸文化普及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

四川;丝绸;丝绸文化;文化普及;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 F407.81;G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11006706

引用页码: 111112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11.012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tatus, attribution and strategies for silk culturepopularization in Sichuan

YANG Chunyun1, WANG Ling2, CHEN Xiangping3, JIANG Xiaokui4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100, China; 2.Faculty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3.Sichuan Academy of Silk Sciences, Chengdu 610031, China;4.Technology Center of Chengdu Customs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ilk culture popularization in Sichuan and to seek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silk cultur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820 samples in Sichuan Province is conduc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pondents overall cognition of silk culture is not high, while the cognition level of silk spiritual culture is lower than that of silk material culture. The respondents cognition of silk cultur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income and interest, irrelevant with gender,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he residential place. The silk culture cognition of respondents who prefer offline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s higher than those who enjoy online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The age of respondents is related to their online and offline preferences, but there exists no difference in the form of cultural popularization. It is also noted that the most popular forms of silk culture popularization are videos, texts with pictur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strategie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silk culture.

Key words:

Sichuan; silk; silk culture; culture popularization; cultural cognition

基金项目: 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NC2020A015)

作者简介: 杨春耘(1966),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的研究。通信作者:陈祥平,教授级高工,cxp698@sohu.com。

丝绸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对丝绸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四川丝绸文化作为中国丝绸文化典型之一,在历史发展、文化内涵、产业规模等方面拥有异质性特质。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丝绸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丝绸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实质性措施,也取得了实质性成绩。至2015年底,在成都、南充、凉山等丝绸历史文化重要源点建了丝绸博物馆、文化街区、丝绸文化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园等,积极引导四川丝绸文化事业,挖掘四川独特的传统丝绸文化资源,推进丝绸文化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并支持以音乐、美术、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弘扬丝绸文化等[1],从而“丰富对青少年科技知识普及”[2]。尽管四川丝绸文化普及已取得部分成效,但是丝绸文化普及覆盖面、普及方式等具体做法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四川丝绸文化普及传播,本研究借助问卷调查方法,开展四川丝绸文化普及现状实证调研,以期为四川丝绸文化的普及和丝绸文化创新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其他优秀文化的普及提供相关发展思路。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四川丝绸文化普及现状。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8项)、丝绸物质文化知识(22项)、丝绸精神文化知识(21项)、人们对丝绸文化的兴趣和愿意接受的普及形式(9项)等。量化研究丝绸文化部分采用Likert 5点量表收集数据,其中5代表特别多、4代表比较多、3代表一般、2代表比较少、1代表特别少。物质文化量表和精神文化量表的Cronbach α值分别是0.744和0768。

问卷通过网络平台“问卷星”于2020年5月29日发放,回收有效问卷数量820份,受访者来自四川成都、南充、乐山、眉山、攀枝花、凉山、自贡、广安、绵阳、德阳、遂宁等,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为了探索具体原因以寻求更切合实际的策略,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于2020年6月下旬选择了10位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他们是三位丝绸行业从业人员、两位蚕桑丝绸专业教师、两位非丝绸专业大学生和三位普通市民,访谈因为空间距离不同,有面对面访谈,也有电话访谈,访谈时长30 min左右。访谈大纲主要依据前期的两个量表数据结果针对性拟定,如为什么人们对栽桑养蚕的认知度高于其他丝绸文化元素?访谈文本整理时运用了归纳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四川丝绸文化普及现状

2.1.1 大众对丝绸物质文化的认知

表2数据显示,大众对丝绸物质文化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分项中,“栽桑养蚕”“丝绸床品”“丝绸服装”排在前三位;“丝绸博物馆”“丝绸文化雕塑”“丝绸印染”排在倒数三位;各单项标准差都大于1,说明大众丝绸物质文化认知的单项差异性比较明显。

大众对栽桑养蚕的认知度能排在第一位。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蚕桑文化是丝绸文化的第一篇章,几千年来植桑养蚕在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3];其次,有访谈对象认为这一数据结果跟“但凡讲丝绸,必有桑和蚕的内容和图片”“中学生物课本也有提及”有关,丝绸专业人士则认为“栽桑养蚕5 000多年历史,连接着一、二、三产业,肯定民众认知度高一些”;排在第二、三位的丝绸床上用品和丝绸服装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丝绸服装在中国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丝绸床品推向市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丝绸床品正在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一是“罗莱家纺”“富安娜”等品牌的丝绸床品已为大众所熟知,二是四川本土的“依格尔”等丝绸床品也在消费者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排在后三位的物质形态中,丝绸印染属于丝绸生产线上的后期制作,专业性强,一般人难以接触到;四川的丝绸博物馆历史比较短,知名度不够;丝绸雕塑一是比较少,二是不太有特色。由此推论,如果这些丝绸文化的物质形态不在人们日常生活接触范围内,也没普及读物和电视宣传,人们很难有较深入的了解。

大众的丝绸物质文化认知度低还表现在传统丝绸代表性产品和地域性强的题项上。比如,“绸都”南充历史上有名的“果州红绫”,85.4%的受访者不知道;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没有见过的还有42.7%;另外,见过脚踏缫丝车的仅29.4%,而见过木梭织布机的人相对多一点,占60%。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如果没有样品展出和宣传,具有丝绸历史特殊意义的著名产品也很少有人知道;丝绸物质文化形态的展出、宣传对丝绸文化普及很重要。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4],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2.1.2 大众对丝绸精神文化的认知

大众对丝绸精神文化的认知总均分很低(表3);“对四川丝绸在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的了解”“对丝绸或者丝绸之路剧作的了解”“关于蚕丝的民间传说的了解”排前三位;倒数后三位是“与丝绸相关的铭文碑碣”“关于丝绸的谚语歌谣”“蚕丝生产的民俗节日”。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已经远去的关于丝绸的民俗节日,正在消失的关于丝绸的谚语歌谣;需要抢救和修复展出的铭文碑碣,需要保护的丝绸历史遗址;需要采集的神話故事和民间传说,需要汇编的专著和展演的剧作等。关于排在前三位的丝绸精神文化形态,访谈中有专业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构建和推进,关于“一带一路”的电视节目制作和文字报道比较深入人心,历史教材也有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地方特色和行业性太强的丝绸精神文化题目未纳入量表。关于“绸都南充生产的生丝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知道的仅26.7%;“南充有个百年历史的丝绸企业叫六合集团”,知道的仅33.8%;关于嫘祖,知道的有35%;对于逾百年校史的四川省蚕丝学校,不知道的也占479%。前三项知道的人较少,主要由其专业性决定,但这所百年老校培养的是蚕桑丝绸职业技术型人才,其学生在四川的蚕桑丝绸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本研究把它的“不知道”率归因于丝绸行业曾经的不景气导致学校寻求其他学科发展有关。

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大众对丝绸精神文化的认知度低于对物质文化的认知度(t=20.864,p<0.01,df=819)。除了以上分析,本研究进一步从其他数据探求导致大众丝绸文化总体认知度低的原因。

2.2 归因分析

2.2.1 大众对丝绸文化的兴趣差异

由于丝绸本身“作为物化的文化形式,它既是人类文明的华美篇章,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及传播媒介”[5],因此,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个“对属于物质文化形态的丝绸是否感兴趣”的题项。数据结果显示,不感兴趣的占13.41%,感兴趣的占53.41%,觉得无所谓的占33.17%。“对丝绸文化是否感兴趣”的数据结果为“非常感兴趣”的占10.4%,“比较感兴趣”的占34.0%,兴趣“一般”的占35.6%,“兴趣比较小”的占11.6%,“兴趣非常小”的占8.4%。这些数据表明,受访者对丝绸文化“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占比为444%;对丝绸文化“兴趣比较小”和“兴趣非常小”的占比为20%。由此推论,大众对丝绸文化的兴趣虽然存在一定差异,然而比较感兴趣的人数都多过不太感兴趣的人数,表明大众对丝绸文化的兴趣总体比较高,说明导致大众丝绸文化认知度不高的原因跟一部分人兴趣不高或者不感兴趣有关,但明显不是主要原因。

2.2.2 大众接受丝绸文化普及的程度差异

关于之前是否接受过丝绸文化普及教育,回答“是”的有260人(31.71%),回答“否”的有560人(68.29%)。回答“是”的这260人里有171人是丝绸行业相关人员,占受普及人数的66%。这260人需要回答接受普及教育的程度,回答“非常多”的30人,占总人数(820人)的3.66%;回答“比较多”的有64人,占总人数的7.80%;回答“一般”的有124人,占总人数的15.12%;回答“比较少”的有32人,占總人数的3.90%;回答“非常少”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1.22%。超过2/3的受访者没有接受过丝绸文化普及教育,仅不到1/3的受访者不同程度地接受过普及教育。由此推断,多数人没有接受丝绸文化普及教育和接受普及不多是大众丝绸文化认知度低的主要原因。

2.2.3 丝绸文化认知度与年龄、教育、收入、兴趣的相关性分析

表4数据显示,大众的丝绸文化认知度与其年龄成显著正相关(r=0.236,p<0.05),说明老中青被调查人群中,年龄越大丝绸文化认知度越高;他们的丝绸文化认知度与其受教育的程度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049,p>0.05),与其家庭月收入显著正相关(r=0.119,p<0.05),与其对丝绸文化的兴趣显著正相关(r=0.610,p<0.05);受访者的家庭月收入与其对丝绸文化的兴趣显著正相关(r=0.147,p<005)。这些相关数据说明,除了兴趣外,年龄层次和家庭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大众丝绸文化认知。

2.2.4 丝绸文化认知度在性别、居住环境、休闲方式上的差异性比较

表5数据显示,大众丝绸文化认知度在性别和居住环境方面的差异没有显著性,但在业余活动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本研究遂对业余活动进一步通过Bonferroni两两比较发现:线上活动与线下集体活动、线上活动与线下独自活动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线上活动受访者丝绸文化认知度低于线下活动受访者。所以,休闲方式会影响受访者丝绸文化认知。可以推论,业余时间喜欢线上活动的受访者可能不太关注丝绸文化,或者线上接触丝绸文化的机会不多;而喜欢线下活动的受访者也许对丝绸文化更有兴趣,或者接受丝绸文化的机会更多。值得注意的是,丝绸文化认知度在居住环境上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但是郊区居住者的丝绸文化认知均数低于农村和城镇的居住户,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现象。

2.2.5 年龄与线上线下活动及普及形式偏好的关系

由于发现线上活动受访者丝绸文化认知度低于线下活动受访者,年龄越大丝绸文化认知度越高,于是本研究把两种线下活动合并后,进一步通过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线性趋势检验揭示年龄和活动偏好的关系。表6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降低,受访者线上活动比例增加,说明受访者越年轻越喜欢线上活动,而年龄越大越热衷于线下活动。

为了寻求更具针对性的普及策略,探究大众对丝绸文化普及形式的偏好是否与年龄相关,本研究人员通过卡方检验寻找答案(表7),结果没有发现文化普及形式的偏好有年龄差异。总的来说,年龄与线上线下活动有关,但和普及形式没关系,说明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受访者,对文化普及形式都有共同的偏好。表7数据显示,对于年轻群体,普及要关注线上开发。

2.3 丝绸文化普及形式的相关数据结果分析

表8数据显示,在丝绸文化普及不多的情况下,被访者主要通过读书、看电视、网络、消费丝绸产品和工作接触了解丝绸文化。问卷其他数据结果显示,非常愿意接受丝绸文化普及的人数占比26.71%,比较愿意的占33.78%,中立的占33.54%,比较不愿意的占4.02%,非常不愿意的占1.95%;“喜欢接受的丝绸文化普及形式”排序为“图片+文字”(66.15%)、视频(6161%)、图片(21.14%)、文字(18.03%)、音频(15.43%)、其他(7%);关于普及读物,受访者最喜欢的形式是“文字+精美图片的浅显易懂的读物”(76.01%),而“全文字的浅显易懂的读物”(9.47%)、“文字+精美图片的专业性读物”(908%)和“全文字的专业性读物”(5.45%)喜欢的人较少;关于普及读物的版本,选中文版的占比54.22%,选中英对照版的占比45.53%,选英文版的仅占0.26%。这些数据显示,大众了解丝绸文化的途径各不相同;他们大多数比较愿意接受丝绸文化普及;喜欢“图片+文字”、视频的普及形式;对普及读物最喜欢浅显易懂加精美图片的形式,更多的人喜欢中文版,但近一半的人也愿意接受中英文对照版。

3 策略建议

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为了有效推进四川丝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高度重视丝绸文化普及工作,本研究提出以下策略供参考。

第一,从青少年抓起,加大丝绸文化普及力度。首先,充分贯彻科普教育政策,制定惠及四川丝绸文化普及的激励措施,鼓励有志于丝绸文化普及的学者和蚕、桑、丝绸行业专家参与丝绸文化普及和传播工作,扎实做好四川丝绸文化普及工作,不仅在城市和农村推广,也兼顾容易被忽略的郊区,突出社会科学工作的群众性。其次,建议丝绸文化普及从青少年着手,高等专业院校将丝绸文化作为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有丝绸文化地域优势的学校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丝绸博物馆,了解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劳动过程,甚至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感受丝绸文化。再者,由于丝绸作为物质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各丝绸企业要切实参与到丝绸文化普及中来,加强丝绸文化视域下的企业品牌建设,以受大众欢迎的丝绸产品彰显丝绸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时尚气息,使丝绸品牌富有饱满的精神文化价值,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

第二,兼顾古今视角,梳理丝绸文化发展脉络。厘清丝绸文化发展脉络,增加丝绸文化新发现和新亮点。可广泛搜集关于四川丝绸文化的各类纸质文献和历史图片资料,加强丝绸相关档案的编修,加强丝绸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和出版工作,做好历史悠久的丝绸企业史志和地方丝绸史志编纂工作。特别要新增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川蚕桑丝绸经济发展脉络,新增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和印染的技术革新内容,新增丝绸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成果。还可深入研究省会城市成都、“绸都”南充及绵阳、凉山、攀枝花等地的丝绸文化历史,通过多方考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寻找更多的证据巩固四川丝绸文化的探源成果,客观反映四川丝绸文化发展史。再者,也可组织“老丝绸人”和研究人员深入一线广泛进行田野调查,到民间抢救性采集和整理正在消失的蚕桑丝绸民俗、民歌和民谣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加强四川丝绸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研究和阐释,为普及四川丝绸文化提供实证支撑。

第三,根据大众需求,丰富丝绸文化普及形式。随着新媒体技术迭代发展,大众总体比较喜欢视频和“图片+浅显易懂文字”的普及读物。由于喜欢线上活动的受访者几乎为年轻人,所以丝绸文化的普及形式要充分考虑线上和线下的差异性。一方面,可组织编撰和出版图文并茂的丝绸文化普及读物;另一方面,根据年轻人喜欢线上活动的特点,精心策划,拍摄具有古风丝韵又符合年轻人审美趣味的丝绸文化专题片和网络视频,尝试开发以丝绸文化为背景的动漫,吸引年轻人关注丝绸文化,提高其对丝绸文化的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充分利用丝绸文化节展、文物展览、丝绸交易会、博览会、全国书展和丝绸文化旅游推介,让四川丝绸文化普及读物、宣传视频和作为四川丝绸文化物质形态的丝绸特色制品传递出中国的民族和国家情怀[6],彰显四川丝绸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让丝绸文化更多地走入大众视野。还应充分利用地方报纸、丝绸协会网站和城市LED宣传丝绸文化,开辟丝绸文化或丝绸文化研究专栏,阐释四川的丝绸文化特色,多渠道、多方式讲好四川丝绸文化故事。

4 结 语

为了解四川丝绸文化的普及现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半结构访谈,发现大众丝绸文化认知度虽然不高,但有较高的求知欲;受访者对四川丝绸文化的认知在年龄、兴趣、接触渠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此,针对四川丝绸文化普及宣传的侧重群体、突破途径等创新方式,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以期为政府及业界发展和创新四川丝绸文化提供决策参考。然而,调研过程和结果分析过程也存在一些局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受限于样本量,所得结果或许不能精准反映普及现状,也可能会导致结果分析不够深入。对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在方法设计、样本选择和结果分析环

节中参考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进一步开展更深入、更透彻的影响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梁瑞丽. 四川丝绸要应势而起: 专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祥平[J]. 中国纺织, 2015(2): 78-80.

LIANG Ruili. Sichuan silk should rise with the trend: An interview with Chen Xiangping, president of Sichuan silk association and director of Sichuan silk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J]. China Textiles, 2015(2): 78-80.

[2]陈祥平, 范小敏, 罗达天, 等. “十二五”四川茧丝绸行业发展的思考[J]. 丝绸, 2012, 49(3): 61-63.

CHEN Xiangping, FAN Xiaomin, LUO Datian, et al. Development of chrysalis silk industry of Sichuan provinc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J]. Journal of Silk, 2012, 49(3): 61-63.

[3]曾艳红. 丝绸文化视阈中的唐代丝绸与唐诗[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2): 155-158.

ZENG Yanhong. On silk and Tang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lk culture[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2(2): 155-158.

[4]肖芃, 谢静, 陈鑫, 等. 中国丝绸档案馆定位与功能研究[J]. 档案与建设, 2014(8): 70-72.

XIAO Peng, XIE Jing, CHEN Xin, et al. Research on the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of China silk archive[J]. Archives and Construction, 2014(8): 70-72.

[5]曾艷红. 论丝绸的文化媒介属性[J]. 丝绸, 2013, 50(9): 65-69.

ZENG Yanhong. Discussion on property of cultural medium of silk[J]. Journal of Silk, 2013, 50(9): 65-69.

[6]杨春耘. 南充丝绸企业外宣现状调查研究[J]. 丝绸, 2019, 56(12): 36-41.

YANG Chunyun.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ernal publicity of Nanchong silk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Silk, 2019, 56(12): 36-41.

猜你喜欢

认知度丝绸普及
护士对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丝绸去哪儿了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